佛說:「我佛慈悲 」很多人不知道上一句,佛祖只渡有緣人

2020-12-22 大炮講堂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這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很多人的信仰。在當今世界也依然發揮著一定的作用,我們今天要看的就是,佛家常說的一句話:「我佛慈悲」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整句話是什麼,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句的意思。

佛是梵語,翻譯過來是,覺悟,無所不知。我佛慈悲,意思是,當我徹底的無所不知,覺悟到世間的一切來龍去脈的時候,我會本能的慈悲一切。慈悲之後自然是很歡喜的布施一切。就是佛的「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更有說法是我佛慈悲就是我心慈悲。眾生心性即是佛性,具足慈悲智慧。由於眾生迷惑顛倒,被自身業力障礙了佛性光輝,如果眾生能夠通過修行,開顯自身佛性,彰顯大慈大悲的心性,就是我佛慈悲。各種解釋固然不同,但是也都是勸誡世人的。

佛陀當初從皇宮逃離到深林中是為了求得人生痛苦、煩惱的解脫。我們常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稱為小乘佛教,實際上,小乘佛教指的是這一時期佛陀弟子對修行的基本理解,但從佛陀本懷來說,並不是為了自己的痛苦、煩惱離家修行,而是為了他人和萬物眾生痛苦、煩惱的解脫修行。因此,佛教的大乘精神實際上已經蘊含在佛陀身上,只是在機緣成熟時,由後世大乘菩薩發揚光大而已。

那麼為什麼我佛慈悲呢?這就要說要說說它的上一句了「眾生皆苦」,眾生有諸般苦楚,很難解脫,其中眾生都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五陰熾盛八苦,醒悟的人,才能明白眾生(包括自己),生活在世間,不過是苦中作樂,夢幻泡影,剎那之間就破滅了。這八苦很少能有人能夠真正的解脫,所以我佛慈悲,來解救眾生,那你肯定在問為什麼世間還有這麼多的苦,何時才能解脫,這時候就只能說佛也只渡有緣人,什麼是有緣人,有緣人就是自身肯努力,佛陀苦修多年才得以解脫,我們常人自然也要努力,向善,這樣才能夠得到解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理因果還需世人慢慢體會!

相關焦點

  • 佛說可普渡眾生,但是又說只渡有緣人,到底哪句話是正確的?
    佛說可普渡眾生,但是又說只渡有緣人,到底哪句話是正確的?只要看過電視或者看過一些小說書籍之類的,都知道這句話,那些修佛之人常常勸解世人行善,渡眾生入佛門,古時候很多平常老百姓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吃不飽穿不暖,這時候佛門弟子站出來行走世間,普度眾生。
  • 佛只渡有緣人?佛說:眾生皆有緣!
    一切緣業所轉,故佛隨緣說法,只度有緣人;可佛又說自己以度化眾生為己任。到底佛度有緣人,亦或佛度所有人?這個問題不只困擾諸多弘法志士,早在佛陀時代,比丘僧眾中便有這樣的疑問。優填王見舍彌夫人及諸女圍在一棵樹下,便縱馬上前,見一比丘僧,便對他說:「過來,比丘,給我說說你的法。」神足比丘抬頭望了一眼優填王,默然不語。在他眼裡,優填王只是個不持戒律,不信佛法,只知道以強權謀一己私利的世俗帝王。他覺得優填王沒有佛緣,縱說妙法無異對牛彈琴,所以神足比丘不願為優填王說法。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我們都知道佛菩薩慈悲為懷,普渡一切眾生,有求必應。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
  • 佛教: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雖然說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普度眾生,佛陀也曾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作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今生都有足夠的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福報不夠、因緣不到,是暫時無法得渡的,不是佛菩薩不渡,而是眾生根機悟性且因緣有異,暫時無法與佛結緣。
  • 為什麼佛雖慈悲,卻只渡有緣人,佛陀告訴你答案
    實際上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部分的原因是你和佛無緣。這樣的說法讓很多人難以接受,佛不是講究慈悲,普度眾生的嗎?為什麼佛雖慈悲,卻只渡有緣人?實際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但是眾生在塵世間內心是無明的,整個娑婆世界本身就是相生相剋的理存在,有佛陀就同時會有波旬這樣的人出現,人們受到這個世界五蘊的蒙蔽,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說什麼是人最艱難的事情,莫過於對一件事做出抉擇。因為本身就無法判斷自己的選擇在未來會發生什麼,而人自己的選擇佛菩薩卻不能做出幹涉。這一切說得更加明白些,也是眾生個人因緣所致,這個就是佛教中提及到的「緣起性空」。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佛只渡有緣人,何況人乎
    有人問:佛法(耶穌)既然那麼偉大,佛又是全知全覺,那為什麼佛不去拯救世間的疾苦,貧窮? 不去解救戰爭中受難的人? 不去懲治貪官惡霸,弘揚人間正氣?佛不是萬能的,有四件事佛做不到佛陀的弟子問佛陀:您如此神通廣大,如此慈悲智慧,為何還有人受苦受難……?佛陀說:我雖有宇宙最大的神通,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因果不可改。
  • 我佛慈悲,卻還有十八層地獄,豈不矛盾?如來佛祖如是說
    我佛慈悲說起佛教,映在我們腦海裡的都是大慈大悲,無私奉獻,導人向善,捨己為人……可令世人驚懼恐怖的十八層地獄及諸多惡鬼,也是自佛教所出。有佛子便問如來佛祖:您無比慈悲又神通廣大,為何還要看那麼多世人受苦呢?
  • 佛教:佛渡有緣之人,這3種人佛也渡不了,看看有你嗎?
    佛教有四大禁忌,即無緣不能渡、因果不能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有些人很好奇,不是說佛菩薩慈悲,眾生平等嗎?怎麼還「無緣不渡」,區別對待呢?這並不是區別對待。雖然所有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但因為每個人的業力和根本機制不同,不是每個人在今生都會有福報和善緣與佛陀結緣的。
  •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祖是如何對待罵佛之人的,你能做到嗎?
    ,從中去領悟佛祖的慈悲之心。《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七章曰: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有人聽說佛在奉守大道,對眾生遍行仁慈之事,便以為佛有什麼企圖而對佛加以破口大罵,但是,佛祖面對著這些罵佛之人,卻選擇了以沉默來面對,卻並不加以辯解。
  • 佛不渡人,人自渡
    "佛不渡人人自渡」意思:佛祖不度化世人,世人只能自己度化成佛。佛說一切人皆有如來智慧,佛所說的只是教人恢復本來智慧德能,所以人恢復自性了,覺悟了,就是自己得渡了。《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與人之間沒有緣分是不會見面的,「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凡有出現,皆有使命。世間萬千,皆因緣和合,無緣不聚、無債不來。更別說遇到那些善緣貴人了,人與人能相識就是莫大的因緣,緣分不易,莫失莫忘。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說到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會反駁、不贊同,認為傷害就是傷害,難道還要感謝那些給我帶來風雨苦難的人?若我們消極看待,那傷害自然就是傷害,但若逆風而行,接受挑戰,那些傷害其實就是生命的「逆增上緣」。
  • 「寶藏和尚文」《你佛慈悲還酷》世人:佛祖,求您饒恕我——滾!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寶藏和尚文】《你佛慈悲還酷》世人:佛祖,求您饒恕我——滾!消息一經傳揚,各大門派爭相出動不惜任何代價只為奪得寶藏一統江湖,一場傾覆武林的陰謀就此展開。沉默寡言慈悲為懷的少林寺和尚遇上了心狠手辣沒心沒肺的大魔頭教主,一見面就結下了大梁子!為何只要碰見這個人,就會犯了佛經上的戒律?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所以,那些看似的傷害其實是對我們的一種救度,是來渡化我們的「佛菩薩」,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面對傷害,不要想著還擊和報復,換一種心態想,人生會截然不同。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兩個人得有多深的緣分才能在一條路上走了又走。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其實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相遇都是有因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佛家最注重一個「緣」字。佛陀曾說過: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與人的遇見都是因緣和合,不是還債就是要債,不是善緣就是惡緣,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了緣的過程,緣深緣淺、緣聚緣散,皆有定數。
  • 靈山眾佛實力排名,齊天大聖第五,如來佛祖第三,第一無人不服!
    我個人認為,孫猴子確實不能與一些佛相比,但是作為一個剛剛成佛不久的小人物,雖然從地位上來講或許不能與那些原先便在此修行已久的諸位佛相比,但是他的實力和能力卻是不用有什麼懷疑以後的佛的非常強大。雖然他在去往西天取經的一路上表現得並不怎麼樣,甚至可以說不好吧,也會經常輸給各路小妖,有時也需要尋求諸位神仙的幫助。
  • 佛說: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佛說: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人生這一場,我們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因緣而聚,但一些人的出現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緣來很快,緣去也迅速,因「緣」而散。而最終真正停留在我們身邊的都是緣分極深的人。「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沒有緣分的人是聚不到一塊兒的。
  • 佛說:渡你卻不能渡她!和尚:那便渡她,我入地獄,還她一世
    佛說:渡你卻不能渡她!和尚:那便渡她,我入地獄,還她一世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生,那一世,那一瞬!和尚卻遇見了她,只不過被這世俗牽絆了,和尚來求佛。佛說:渡你,但卻不能渡她。和尚合起手掌,低聲漸語回了佛:那便渡她,我入地獄,這一生便還她一世。或許是前幾世種下的情,卻在上一世開了花,這一世結了果。
  • 佛說:學佛在自心,成佛在淨心
    這時,佛祖的弟子舍利子大目鍵和大迦葉阿難陀等都聞訊趕了過來,看到佛祖親自掃地,於是大家都紛紛效仿佛祖,一起掃地。掃完後,佛祖和眾弟子便一起來到了食堂,坐了下來。這時,佛祖說道:「其實,掃地有至少五種好處,一是可以讓自己的心更加清淨,二是可以讓他人的心更加清淨,三是可以方便大家,四是可以讓勞動成為一種習慣,五是培養一種美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