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育兒有「高招」!專治坐不住、不專心的孩子,值得父母學習

2020-12-11 小柳媽媽育兒指南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我還記得當時孩子在上幼兒園的前幾個月,別的家長擔心都在擔心自家孩子要是不適應幼兒園的環境怎麼辦,我卻害怕孩子「人來瘋」的脾氣,要是在幼兒園出現坐不住椅子,老師講課聽不懂怎麼辦,要是引起老師的反感可就不好了。

當時孩子就跟個小毛毛蟲一樣,在家裡看繪本的時候能堅持10分鐘就已經很稀奇了。

每次告訴孩子的事情他都左耳聽右耳冒,我在當時甚至都對送孩子上幼兒園產生了「恐懼心」,當時正好有一個嫁到德國的表姐帶著孩子回老家玩,表姐用過來人的口吻對我說,如果孩子上幼兒園時期專注力弱,那麼到了小學很容易因成績差而走「下坡」路

說個最明顯的對比例子吧,有一次我帶著兒子去找表姐談事情,兒子在表姐家摸摸這、碰碰那,一刻也不消停。而表姐家的孩子卻能認認真真的看了小半個小時的繪本,完全沒有受到我兒子的打擾,據我的了解3歲左右的孩子專注力能夠達到15分鐘就已經很厲害了,而這個來自德國的娃娃專注力卻能達到我國小學生的平均水平。

聊起德國人大家的印象都是「嚴謹、專注」的代言詞,無論是德國製造的汽車,還是德國的工藝都能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感覺,這樣我對德式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便向表姐學習經驗,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才明白德國的家庭從小便注重專注力開始培養的

表姐對我說中國的孩子在6歲就能背下來乘法口訣,德國的孩子10歲還不會做乘除法,這是因為德國對孩子的啟蒙側重點不同,德國父母更注重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專注能力,並不像我們教孩子查數算題。

又因為國情理念的不同,德國人更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所以身處德國的孩子,無論是吃飯、看書、玩玩具都很認真,即便是孩子一人在家也能很專注的玩上很長一段時間,這些也是在為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加深了興趣鑽研精神,我也總結了一下德國人在培養孩子專注力這方面的知識,主要以這3個方面分別為「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會環境」

一、家庭教育在德國有這樣一個「潛規則」深入父母的心中,就用孩子吃手指這件小事上來說,德國父母與我們的做法便截然不同!

我們會嚴厲制止孩子吃手指,但德國父母並不會打斷孩子吃手指的操作,而是在孩子有這個吃手指這個動作之前進行糾正,從這個微小的細節上不難看出「不打擾」便是德國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二、學校教育表姐還與我說到了德國幼兒園裡的一個有意思的點,幼兒園老師上課不教知識,也沒有死板的教科書,就給孩子發幾張具有彩色的紙與孩子一起玩分類、排序、找不同等小遊戲,這些遊戲的目的就是在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三、社會環境教育要說德國最觸動人心的感受,那就是德國的火車站、汽車站等公眾場合都非常安靜,很少能看到孩子在公眾區域大聲喊叫、亂跑亂跳。

孩子天性就是愛玩,而亂跑亂跳、大聲喊叫就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他們從小便訓練孩子,在學會走路以後要知道排隊時不能打擾到其他的陌生人

你認為這就完了?其實不然,在德國還有著許多幫助孩子訓「專注力」的公眾媒體,例如常見的書籍、電臺、雜誌、網絡媒體等,要是孩子專注力特別差,還能向外界尋求幫助,從而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這些幫助都是不要錢的!正是因為德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式培養孩子,才造就了德國人強大的專注力。

表姐還向我分享了一套在德國暢銷30多年的一套提高專注力的書籍,我也對這套書與孩子平時玩的專注力書籍進行了對比,明顯的發現它們的設計更有趣、內容更為細緻,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我都愛不釋手,更何況年幼的孩子,在這裡小柳給大家看看,我家孩子入園前幾個月,天天用來訓練的1套書!

小柳覺得這個好奇狗的封面設計團隊很有想法,在剛收到書的時候,最明顯的感受便是色彩搭配特別舒服畫面也有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很有翻開一看的欲望。整套書一共有7冊,每冊的配色都不一樣,能給孩子十足的新鮮感,特別是裡面的專注力遊戲,遠比市面上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精湛的多。

翻開書頁裡面不僅有交通工具與數學知識的結合,從而提升專注力的遊戲,拿出幾個遊戲給大家看看「找出好奇狗弄丟的玩具」、「短句記憶法」等等,與傳統找不同、走迷宮類的遊戲完全不同。涵蓋了7種大類別的思維遊戲,近300張精美的插畫圖,約400多道遊戲題目,還白送200張貼紙,這個貼紙我主要是給孩子做獎勵。

重點來了!這套書的價格那是相當划算,一共7冊,才68元!相當於一本不到10塊錢,這10塊錢對我們生活來說微不足道,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確實能夠提升專注力的一大機緣,特別是專注力的形成,那可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一直玩這套書,直到小學3年級,首先我們的親子關係更為融洽了,其次就是孩子的專注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曾經那個「竄天猴」也能靜下心來坐在椅子上看繪本,玩玩具了,我也能借著這些時間休息一會,如果你也有著像我一樣的困擾,不妨也試試吧!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專心怎麼辦?瞧瞧德國領先的「教育理念」,值得家長學習
    孩子坐不到兩分鐘,就動來動去,東張西望,一點都不專心。相信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遇到的問題。專注力,也就是我們說的專心,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專心的孩子,學習的時候才能更加投入,不被外界打擾。
  • 孩子學習不專心,這幾點值得父母反思!
    每到開學季,總是能聽到家長朋友抱怨孩子不能專心做好一件事,上課開小差、做作業不認真、看書也是三心二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注意力是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專注力可以培養,但父母對孩子專注時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比如要求一個3、4的孩子安安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看一個小時繪本,就不太符合兒童發展規律。小學三四年級前幹預孩子注意力最好,小學階段是養成自尊、自信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好,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讓他失去學習的興趣。
  • 德國人的小妙招:孩子坐不住,不專心,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文丨敏敏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專注力對於一個人是否會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總是有很多父母們非常擔心孩子們的注意力問題。無論何時,當父母們看到他們的孩子在家裡蹦蹦跳跳時,都會情不自禁地制止孩子讓孩子安靜的坐在那裡。
  • 德國媽媽的十條育兒準則,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學習!
    為什麼德國人在全球受到普遍的尊重,為什麼德國經濟在歐洲一枝獨秀,「德國製造」的質量享譽世界?這就要從德國家庭教育開始談起,那麼德國的媽媽究竟有什麼教育理念和高招,可以讓孩子在全球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脫穎而出。
  •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是很多家長都比較苦惱的事情。年幼的孩子大腦還沒發育成熟,若能專心20分鐘左右已經值得鼓勵,請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如果孩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經常出現坐不住、做什麼事都3、5分鐘就失去興趣、沒耐心等表現,請爸爸媽媽先看看孩子的生活模式和學習環境是否可以再做些調整。比如營養是否均衡、睡眠是否規律且充足、是否有足夠的運動量、學習環境的擺設是否能夠再簡單些等等。
  • 家長擔憂:孩子缺乏專注力、老走神?德國家庭的「高招」值得借鑑
    近期有寶媽給我留言,吐槽孩子做事總是走神,寫寫作業人在這裡,不知道心飄去了哪裡,有點聲音就被吸引走。這是專注力孩子低的通病,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家長們都想尋求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今天欣欣媽給大家介紹一下德國家庭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高招。
  • 孩子不專注怎麼辦?看看德國人的「高招」,值得家長借鑑
    多數德國孩子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他們相對集中注意力,小到認真吃飯把飯吃完,大到把一本書看完,堅持跳舞或者堅持每個周末回去看爺爺奶奶,可以多年不爽約。但是,在我們中國,希望自己的孩子專心做事真的很難,很多家長會問:不專心怎麼了?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專心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
  • 孩子專注力要從小培養,看看德國媽媽的「高招」,值得借鑑
    德國媽媽提升孩子專注力有「高招」1、家長從不輕易打斷孩子德國的父母從來不會輕易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比如孩子正在玩玩具搭建城堡,但是晚餐已經準備好了,在中國可能父母就會一遍一遍的催促孩子吃飯,但是德國的媽媽卻從不催促孩子,她們寧願在晚餐涼了之後重新加熱,也不會打斷孩子正在進行的事。
  • 孩子總是「坐不住」?並非多動症,有可能是家長做錯了這3件事
    導讀:孩子總是「坐不住」?並非多動症,有可能是家長做錯了這3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是「坐不住」?並非多動症,有可能是家長做錯了這3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學習「坐不住」?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很可能是被家長親手破壞的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一坐下來學習就抓耳撓腮,哪怕是說一頓甚至打一頓也過一會就犯,你要說他貪玩好動吧,但你要問他學習重不重要,他又能說的頭頭是道,而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專注力差的表現。在面對孩子專注力差的問題時,有的家長可能覺得是孩子還小,有的家長可能覺得是孩子沒出息,坐不住
  • 家長擔憂:孩子缺乏專注力、老走神?德國家庭的「高招」值得借鑑
    要說到讓孩子學習,相信所有家長除了擔心孩子的學習內容,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態度了。有多少 家長是看著自家孩子, 坐在小板凳上,看橡皮、看文具盒、看牆…就是不看自己的作業。
  • 孩子坐不住,學習效率低下?「內心無序」是根源,父母得了解!
    周女士最近接到班主任的同住,說快要到期中考試了,但是周女士的兒子東東學習還是不專心。據班主任反應,東東上課的時候,不是張望窗口外面,就是在課桌下面搞小動作,根本就坐不住。班主任管教不了,只好和家長周女士反映,讓她在家好好說一下孩子,讓他糾正學習不專心的情況。聽班主任這麼說,周女士也很無奈。
  • 小孩子坐不住做事不專心,你以為是「多動症」,其實原因是這樣的
    看電視在沙發上滾來滾去,跟他說話時手腳不停,寫作業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孩子這樣的習慣讓很多爸媽既惱火又無奈。為什麼小孩子總是坐不住,無法專心做事呢?旁邊稍有他感興趣的事物就容易被吸引過去,這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家長們適當引導會逐漸改善的。 3,病理原因 如果孩子腦部有受過外傷或有其他代謝異常、視覺障礙等,這些疾病或發育異常都可能導致孩子充耳不聞,坐不住,即使坐著也手腳不停。疾病影響所致的,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 孩子總是坐不住、沒耐心,如何培養娃的自控力?
    看樣子,做家長的也確實很生氣,對於孩子的行為表現出了氣急之後的憤怒之舉,總之這樣的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妥當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關於孩子不能夠專心的聽講上課,確實是做家長的很著急的事情。
  • 孩子學習不專心怎麼辦?提升孩子專注力,打開孩子心靈智慧的門戶
    下課後,我和老師聊天:「是不是不應該讓家長在上課的時候坐在教室裡,這樣會影響孩子專心上課的」。老師說:「我和家長們說過了,最好在孩子上課的時候,不要打擾孩子,但是家長們理由很多,說不放心孩子,擔心孩子渴了、餓了,不好好學習,進步太慢等等,我也真是管不住家長。」
  • 《智慧學習方程式》:孩子學習為什麼坐不住?
    在本周五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中,欄目主講人賈雲海及三位觀察員圍繞「孩子學習為什麼坐不住」這個現象深入探究,指出了讓孩子專注學習的關鍵點,那就是學習的「85%原則」。《智慧學習方程式》欄目究竟孩子學習坐不住和學習的「85%原則」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我們需要先對「85%原則」有個清晰的認知。什麼是「85%原則」?
  • 孩子跑神坐不住?了解「注意力曲線」,幫助孩子找到注意力專區
    為什麼老是坐不住並且做事情還會跑神?做事情不專心、走動、發呆走神、拖拉磨蹭、粗心和馬虎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這些表現看似是小問題,事實上隱藏著"大禍害"。這個時候就要注重"注意力曲線"的問題了。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注意力曲線"?
  • 孩子坐不住、不專心、三分鐘熱度不是病,做好這4點就能改善
    不少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都會出現以下三種問題,坐不住、不專心、學什麼都三分鐘熱度,上課也總是不認真聽講。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多動症」,其實孩子坐不住、不專心、三分鐘熱度不是病,而是專注力差。
  • 孩子坐不住,專注力差,是多動症嗎?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橙子,快4歲的男孩,坐下來寫字母數字五分鐘就叫累,握筆姿勢跟2歲孩子差不多,聽人命令也不是很好(可能跟英文不是母語有關),這個正常嗎?坐標英國,這邊上學早,感覺跟其他孩子對比發育有點緩慢,主要是坐不下來學習,很怕上小學後因為坐不下來被老師定義為特殊教育學生(多動症),不過很愛聽我們讀書和看動物世界,聽完就記住了,橙子能不能出一期講講這個撫慰老母親焦慮的心首先,多動症這件事,5歲之前是很難確診的,之前我也寫過關於多動症的文章《我家寶寶從來都坐不住,他是不是有多動症?》
  • 12招讓孩子更專心
    動起來像脫韁野馬、話匣子打開停不了、做事虎頭蛇尾、常常「神遊太虛」……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不免懷疑:我的孩子有什麼問題?是不是過動兒?其實,孩子看起來坐不住、讀書做事心不在焉,可能是表象,家長需要發揮「名偵探柯南」的精神,去觀察、了解真正的原因,例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