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鄉村振興:五大技術研究助推「產業興旺」

2021-02-25 鄉村振興工具箱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了兩大主題:一是鄉村振興;二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實際上,二者具有前後邏輯關係,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技術條件和重要支撐,只有實現了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標才能落到實處。無獨有偶,今年初,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聯合發布2030的研究報告,特別突出了農業領域技術層面的亟待突破的五大研究方向,即:整體思維和系統認知分析技術是實現農業科技突破的首要前提;新一代傳感器技術將成為推動農業領域進步的底層驅動技術:突破性的基因組學和精準育種技術應當鼓勵並採用;小農消亡的現實曲折性;微生物組技術對認知和理解農業系統運行至關重要。中美在這方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美國的農業領域五大研究方向直接決定「產業興旺」,這也是我國鄉村振興的首要目標。

今年初,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聯合發布了題為Science Breakthroughs to Advance Food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 by 2030的研究報告,描述了美國科學家眼中農業領域亟待突破的五大研究方向。

農業系統是複雜巨系統,已經很難再依靠「點」上的技術突破實現整體提升。報告建議將跨學科研究和系統方法作為解決重大關鍵問題的首選項。系統認知就是要從系統的要素構成、互作機理和耦合作用來探索問題解決的途徑。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農業領域的科學突破必須突破單要素思維,從資源利用、運作效率、系統彈性和可持續性的整體維度進行思考。我國農業生態效率不高、競爭力不強、生態不可持續的問題主要是在土地資源的利用方式上。因此,農業領域的科技突破需要從土地資源的治理、修復、提升入手。

量值定義世界,精準決定未來。美國將高精度、精準、可現場部署的傳感器以及生物傳感器的開發、應用作為未來技術突破的關鍵。

當前傳感器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農業領域,但主要還集中在對單個特徵如溫度的測量上,如果要同時了解整個系統運行的機理,連續監測多個特徵的聯動能力才是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傳感器技術不僅僅包括對物理環境、生物性狀的監測和整合,更包括運用材料科學及微電子、納米技術創造的新型納米和生物傳感器,對諸如水分子、病原體、微生物在跨越土壤、動植物、環境時的循環運動過程進行監控。

新一代傳感器所具備的快速檢測、連續監測、實時反饋能力,將為系統認知提供數據基礎,賦予人類「防治未病」的能力,即在出現病症前就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能在資源要素的利用環節即可精準發現和定量識別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並能夠實時進行優化調整,將徹底改變我國農業生產利用方式。因此,新一代傳感器技術將是我國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術。

數據科學和分析工具的進步為提升農業領域研究和知識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突破機遇。報告稱,儘管收集了大量糧食、農業、資源等各類數據,但由於實驗室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的數據一直處於彼此脫節的狀態,缺乏有效的工具來廣泛使用已有的數據、知識和模型。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快速地收集、分析、存儲、共享和集成異構數據的能力和高級分析方法。

換句話說,數據科學和信息技術能夠極大地提高對複雜問題的解決能力,將農業、資源等相關領域的大量研究成果應用在生產實踐中,在動態變化條件下自動整合數據並進行實時建模,促進形成數據驅動的智慧管控。

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有針對性的遺傳改良可以以傳統方法無法實現的方式對植物和動物進行改良。

通過將基因組信息、先進育種技術和精確育種方法納入常規育種和選擇計劃,可以精確、快速地改善對農業生產力和農產品質量有重要影響的生物性狀。這種能力為培育新作物和土壤微生物、開發抗病動植物、控制生物對壓力的反應,以及挖掘有用基因的生物多樣性等打開了技術大門。應當鼓勵並採用其中一些突破性技術,提高農業生產力、抗病抗旱能力以及農產品的營養價值。

通過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報導,我們知道了人體微生物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相比而言我們對農業中土壤、植物和動物的微生物組及其影響還不夠了解。

隨著利用越來越複雜的工具探測農業微生物組,美國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現突破性進展,建立其農業微生物資料庫,更好地理解分子水平土壤、植物和動物微生物組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通過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飼料效率和養分利用率以及提高對環境和疾病的抵抗力等增強農業生產力和彈性,甚至徹底改變農業。

其中,土壤和植物微生物組之間的相互作用表徵至關重要。土壤微生物組與氣候變化中的碳、氮和諸多其他要素的循環息息相關,並通過一些尚未被人類認知的過程影響著全球關鍵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加深對基本微生物組成部分的理解以及強化它們在養分循環中的作用對確保全球可持續農業生產至關重要。

未來十年,美國將圍繞系統認知分析、精準動態感知、數據科學、基因編輯、微生物組五大關鍵技術尋求農業領域的科技突破。

這同樣是未來我國農業領域必須努力、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技術。同時,立足我國地薄質劣的資源國情,我國科學家還需要在幾個顛覆現在、引領未來、開創時代的重要領域,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重大科學問題、土地資源安全與管控現代工程技術難題上取得突破。聚焦精準調查、精細感知、精明治理的科學技術體系,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進展,比如耕地質量大數據、耕地健康診斷技術、生態良田構建技術、土壤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耕地養護技術、耕地系統演化模擬仿真技術;對一些重點區域進行修復治理,比如黑土地整體保護、黃河流域系統修復、鹽鹼地沙土地綜合治理;在國家發展的重大需求方面全力以赴,比如全球變化與低碳耕作制度研究、耕地資源智慧監測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需要規劃好未來技術發展的路線圖,明確創新主攻方向,確定耕地資源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來源:iPlants(tesexiaozhencujinhui)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大埔縣光德鎮人大代表團: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光德鎮人大代表立足縣委打造「康養文旅融合之星,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縣」定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走綠色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發展之路,用心、用情、用功推動蘇區振興發展。】  光德搶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歷史機遇,突出『紅色、綠色、青色、古色』四色融合,大力發展傳統陶瓷、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四大產業』。
  • 漳州薌城區: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
    [新聞頁-臺海網]▲芝山鎮西湖生態園效果圖◆珠裡村的香蕉海生態公園內香蕉大豐收石亭鎮的新型物流產業園◆浦南鎮﹃黃金果蔗﹄產業種植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薌城區抓黨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讓農產品「身價倍增」臺海網
  • 鄉村振興在商丘丨產業興旺指的到底是什麼?
    文丨穀雨(方塘傳媒《重新發現商丘》主編)鄉村振興戰略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也就是說這20個字概括了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其中產業興旺為根本,只有產業興旺,農民才能實現生活富裕,這是處於第一位的,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則是對鄉村內部或外部人員營造鄉村具有吸引力的幾個基礎方面
  • 產業興旺的四個「關鍵詞」 鄉村振興系列談之一
    我們採擷幾個基層樣本,以此反映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  鄉村振興總要求,第一條就是「產業興旺」。  然而,農村產業的「籠子」裡養什麼「鳥」?這在產業升級方興未艾的今天,值得深思。更進一步,如何讓這樣的產業有競爭力,惠及農民,同時進入市場化的自我良性循環?這裡面可說道的地方還真不少。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
  • 郎溪:實施五大振興工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郎溪縣大力實施「五大振興工程」,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實現「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努力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平穩轉型,確保實現「十四五」規劃銜接打好基礎。突出抓好「產業振興工程」推進從產業扶貧到產業興旺的有效銜接該縣堅持以振興產業為基礎,培育做大貧困村產業扶貧基地,健全鞏固「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機制,做大做強再生稻、黃茶、藍莓、油茶、水產、苗木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
  • 安徽郎溪:實施五大振興工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郎溪縣大力實施「五大振興工程」,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實現「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努力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平穩轉型,確保實現「十四五」規劃銜接打好基礎。
  • 江西農村脫貧見聞: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江西省上高縣翰堂鎮中樓村引進了180畝白蓮種植產業。江西上高官方供圖中新網江西上高12月21日電 題:江西農村脫貧見聞: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作者 晏芒元 遊嵐冬至節氣,寒風凜冽。為推進產業扶貧,壯大村集體經濟,王道玖和左象英等人確立了發展特色農業和休閒觀光旅遊產業的思路。中樓村水資源豐富,土壤潮溼肥沃,適合水生和喜溼的農作物生長。通過前期考察,該村引進了20畝稻蛙復養、180畝白蓮和30畝百香果種植產業。中樓村養殖的黑斑蛙和種植的辣椒。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2020-06-25 0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 日期:[2018年06月21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2]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焦同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鄄城縣著眼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 河灘鎮韓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鄉村振興
    、百姓身邊,讓文明實踐與生產生活深度交融,提振農民精神風貌,提高農民收入,助推鄉村振興。聚焦產業富民,精心打造文明實踐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戰略方針為要求,成立了桃鄉特色林果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註冊資金200萬元,吸納入社129戶(其中建檔立戶卡118戶),入股資金30萬元。引進發展美國大櫻桃、葡萄、桃、蘋果、杏子、桑果等35個品種。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鄉村振興】擂響戰鼓再出徵 砥礪奮進促振興——王屋鎮召開全鎮鄉村振興工作會
    會前,與會人員到柏木窪村、林山村、麻院村、原莊村等村,分別就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脫貧攻堅、戶廁改造、「一荒變三園」等工作進行了逐村觀摩,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助推王屋鄉村振興。會議下發了《王屋鎮全面落實鄉村振興工作的實施方案》、關於成立王屋鎮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王屋鎮推動實施鄉村振興工作的獎懲辦法》(試行)、《王屋鎮組織及人才振興的實施方案》、《王屋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實施方案》、關於蔬菜制種行業培育和發展家庭農場的工作意見(2019-2021年)、《王屋鎮2019年各村產業及集體收入發展目標》、《王屋鎮深入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實施方案》、
  • 【鄉村振興】鎮江丹陽:「五大產業」引領一方農民奔小康
    」五大產業板塊先後躍入眼帘,百業興旺的幸福圖景,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美麗篇章。為了提高茶農收入,屯甸村成立了曲阿茶葉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農戶+基地+市場」的運行模式,實行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田間管理、統一鮮葉收購、統一產品加工、統一質量標準、統一以「曲阿」品牌銷售的管理模式,使茶葉品質得到了保證,有力地帶動了屯甸村茶產業的發展,2019年,該合作社茶葉銷售達到千萬元。
  • 「袋栽香菇」之父彭兆旺:發展食用菌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他說花這麼多時間主要原因是對香菇栽培技術認識不足,交通信息也不發達,全靠自身摸索,「研究經費全部來自父母準備蓋房子的錢。」作為食用菌袋栽技術創始人,彭兆旺將歷盡艱辛研究出來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免費傳授給來參觀學習的人,之後,香菇袋栽技術被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重點項目在全國進行推廣,使我國香菇產業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足2000噸的年產量,提高至1996年的高達8.6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87%,取代了日本的霸主地位。  談起奮鬥的往事,面容清瘦,精神矍鑠的彭老內心依然澎湃,情難自禁。
  • 湖北潘崗村舉辦草莓文化節:加速三鄉工程 助推鄉村振興
    依託草莓產業,在國家、省市相繼出臺農場一二三產業融合與發展政策的利好前提下,潘崗村禾盛吉將原計劃定位為農業生產的綠色農莊打造成草莓及果蔬種植生產、果醬/脆片/淨菜初加工、商務/休閒觀光旅遊樂園三位一體的綜合發展模式,帶動周邊村民就業。  在當天草莓節活動現場,武漢黃陂-苗慄大湖草莓產業交流合作基地、武漢木蘭草莓種植專業合作聯合社、全國園藝協會草莓基地正式揭牌。
  •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鄉村振興之五大要求
    2021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鄉村振興之五大要求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可以準備備考了,福建中公為各位考生整理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申論熱點時評、申論素材以及相關問題總結,更多內容請點擊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
  • 德陽市旌陽區孝感鎮:打造都市休閒農業產業園區 助推鄉村振興
    據該鎮負責人介紹,紅光印象中的優禾上品、勿忘我花海兩個主題農業園自2015年9月開園迎客以來,截至目前已接待遊客約30餘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1000萬元,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收入1500餘萬元,紅伏村已成為德陽市民近郊休閒旅遊好去處,「藉助『紅光印象』這張旅遊名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造農民在增收引擎。」
  • 日照武家曲坊村:產業興旺生活美 鄉村振興展新顏
    日照武家曲坊村:產業興旺生活美 鄉村振興展新顏 2020-12-18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