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下。
最近攢了幾首好聽的歌,幾部好看的電影和幾本還不錯的書,昨天晚上突然有股衝動,想要把這些東西分享出去,但猶豫了一下,還是停住了手。
不是我不願意分享,而是我越來越疑惑這個舉動到底有沒有意義?
現在網絡那麼發達,我們接受資源的渠道太多了,越來越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反而不懂得珍惜。就像我電腦裡存了一百萬本電子書,但估計到我死的那天我連千分之一都看不完。
曾經我也是個毫無心機單純的人,遇到喜歡的東西,馬上昭告天下,毫無保留,並且十分開心。我曾每天在微博上推送一首歌,堅持了幾個月,直到微博關閉了視聽功能。別人誇一句「你真的很用心的聽歌呢」,我就覺得那幾個月的堅持非常值得。
然後人們開始用微信,點對點的分享變得更方便了。有一段時間,我每個周末在群裡發一部電影,大家也非常開心。後來,他們想看什麼電影就呼叫我,讓我幫忙找。通常在我看書或者看電影的時候,手機也會噼裡啪啦響個不停。我馬上停下手中的事情,幫他們找資源。那時候我的手機還是2G,找一部電影要花很長時間,而且還要額外購買流量包。
當然也有煩的時候,但也從來沒有拒絕過。這不僅僅是好心,更是軟弱和太想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拒絕的那一刻真是恨不得給對方磕頭。有時候本來想著幫人的,結果沒幫成,也會無比自責。
有個朋友私下對我說:「看你那麼傻,真是心疼,不忍心看你淪落成被別人使喚的傻逼。」
我也多次下決心,再也不多管閒事了。可下一次別人一開口,我還是會全力以赴。就好像,把好東西分享給別人會上癮一樣。
本來,「分享」是一種美德。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教育我們「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分享,就學會了生活」,不懂得分享的人一般被看做是自私的表現。
或許有人說:你分享的那些都是網絡上的東西,根本不屬於你個人,如果換成你的私人物品,你還願意分享給別人嗎?
這個問題我還真想過。
記得小學畢業那年暑假,我報名參加了補習班,補習的內容是初一的課程。我向姐姐借課本,她不願意給,她說:「當初沒人借給我,我憑什麼這麼容易就借給你?」無奈之下,我媽在新華書店給我買了一套新書。
那件事讓我模糊地意識到,有些東西是屬於自己的,誰都別想要。即使是自己用不著的東西,也不該輕易贈與他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接觸了更多人,也遇到了一些無私的人。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從自習室回來,一個室友給我留了一塊西瓜,他把中間最甜的那一塊留給了我。那麼多年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忘記這件事情。每當我跟別人分享食物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他,然後把最好的一份留給別人。
再後來,我在寺院做了一個月的義工,在那裡,人們的生活物資都從「結緣處」領取,沒有什麼是屬於你的,所有的東西都因緣而來,又因緣而去。佛家把贈與他人稱為「結緣」,我也漸漸體會到「結緣」是一個美妙的詞,你誠心給,我真心喜歡,世間的東西就在贈與中變得美好了。
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從未被贈與,我們得傻成什麼樣。我們的見識、學問,聽過的每一首歌,看過的每一部電影,欣賞的每一件藝術品,全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分享得來的,而這些分享大都是無償的。
這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莫過於一個真正懂你的人與你一起分享生命的美妙和感動。
姐姐讀大學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高中生。她每年放假回家,高興的時候就讓我用她的電腦看電子書和聽音樂。她跟我吵架的時候,就會說:「我以後什麼好東西都不告訴你,也什麼都不教你了。」
她是一個上進,並且尊重知識的人,在她的意識裡,不教你知識,看著你犯傻,就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
生命個體在社會中勞動,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甚至其他方式,得到相應報酬維持個體生存生命發展能力,這一切都理所當然。但網上也有很多的大神們,無私地分享他們的技術與知識。通過他們的分享,我們才能打開眼界,不斷進步。然而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無私地分享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又有沒有心懷一絲感恩呢?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幾乎人人都在為自己考慮。當今社會的主流就是「自己的勞動成果自己享用」,隨著生活壓力不斷地增大,人們的「自私」潛意識也逐步增強,激烈的競爭也是造成人們「只顧自己」的因素,因為誰都想在高速運轉的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
人的自私不是絕對的錯,而是一種自然本性。試想,如果連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哪裡還有心思去為別人付出?絕大多數人由於思想局限於這種原始的自然屬性而作出看似「自私」的行為,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也讓他們在人格上一直地平庸下去。
我們敬佩那些大神,除了他們知識淵博,更多的是他們願意把他們的知識貢獻出來。
記得以前在百家講壇看蒙曼講《長恨歌》,她肯定讀過大量的史書,所以才能告訴我們那麼多的知識和道理。一個人肯讀書,並且能夠將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這樣的讀書境界一直是我所仰慕,也是我為之努力的。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一位仁波切寫過,人生的意義在於愛和更多的知識。季羨林說,人生的意義是盡每個人的力量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首先你要有力量,然後,還要把這個力量貢獻出去。雖然平凡如我,暫時還沒有資格談「力量」和「貢獻」。但,人是要和這個社會有能量的互動,你要去愛這個世界,也接受這個世界給你的愛,然後可能你會覺得這更是一種自由。
所以,感謝那些願意分享能給自己帶來喜悅的東西的人們,我也會儘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分享的東西越來越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