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攻擊性極強,令人談之色變。而在鹹安區一深山老林裡,卻有人將其視為寶貝,不但不怕,還當興趣愛好養起來,賺取了財富又交得了「蜂友」,他就是鹹安自由養蜂達人胡三甫。
8月11日,烈日炎炎,山裡的太陽格外毒辣。在鹹安區太乙觀一座北關王的深山裡,五六名男子在山林間穿梭。
「最近天氣太熱,不利於野蜂生長,我不放心,過來看看。」這位頭戴「遮蜂帽」滿臉大汗的人正是胡三甫。他小心翼翼地拿起蜂箱裡的蜂窩,查看野蜂的生長情況。
「養得好,一窩能產5-8斤蜜,今年保守估計能收入四五萬元。」在這片濃密的山林裡,胡三甫一共放養了100窩野蜂,而這些野蜂都是他平日裡收集而來。
今年50歲的胡三甫養野蜂純屬興趣愛好。他不僅是一名養蜂人,還是一名「追蜂族」。
2008年,胡三甫開始入行。入行之前,他只圖養野蜂能四處奔走,與大山為伴,呼吸大自然的空氣。
但在2009年5月初,一檔養殖野蜂致富的節目,改變了胡三甫的養蜂觀念。「沒想到野蜂還能人工養殖,而且利潤較高。」胡三甫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對於野蜂並不陌生,但從未聽說令人生畏的野蜂還能人工養殖。「如果能在山中養野蜂,那今後又多了一份收入!」這更堅定了胡三甫養野蜂的信心。
為了養好野蜂,胡三甫開始拜師學藝。先從百度學,搜索怎樣養野蜂?怎樣「追花採蜜」?再走進鹹寧各地的「養蜂交友群」,找群友「取經」,學習養野蜂的科普知識、採蜜的技能。慢慢地,他從當初的一窩蜂養到十幾窩蜂,再到50窩蜂,今年大獲豐收,收集了100窩蜂,年產野蜂蜜1500多斤。
「蜜蜂其實是很嬌氣的動物,淋不得雨,像這段時間的暴曬也受不了,能移到周邊樹林的都移進去了,沒移進去的也要想辦法遮陰。」胡三甫一邊打理蜂箱,一邊向記者介紹,對於那些繁衍較快的蜂群,要及時分蜂,還得隨時防止蜂群逃跑,做完這些,一天時間就基本結束了。
12年來,胡三甫走遍了鹹寧各地,哪裡有花,哪裡就有他自製的蜂箱。他把蜂箱放在山裡,吸引蜜蜂安家落戶,有蜜時,他就帶著「蜂友」們一同來採蜜,再與「蜂友」們進行野蜂互換,共同盈利。
現在,胡三甫養蜂的規模擴大到100餘箱,效益可觀。看到胡三甫養蜂帶來的收益,一些剛剛入門的「蜂友」們紛紛來「取經」,希望走上「甜蜜」的致富路。(記者 陳志茹)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靠養魚三年還清百萬父債,帶領一方鄉親奔小康,如今——崇陽小夥魚塘種稻闖致富新路
【來源:鹹寧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