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一、了解詩人
作家名片: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南宋詩人。
主要作品:《遊園不值》《嘉興界》《四朝聞見錄》等。
二、句段解析
1.題目:夜書所見
書:書寫
題目意思:在夜晚寫下自己看見的東西
2.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蕭蕭:風吹梧桐葉發出的聲音。動:打動。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詩意:蕭蕭秋風吹動梧葉,發出陣陣的聲音,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的秋風使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3.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挑:用細長的物件逗
挑:用細長的物件逗引。促織:俗稱蟋蟀,也叫蛐蛐。籬落:籬笆
詩意: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因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
三、難點探究
1、「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這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會使客遊在外的詩人想到什麼呢?
這兩句描寫兒童深更半夜借著燈火,津津有味地捉蟋蟀的生活情景,自然容易引發詩人的聯想:他會想起自己童年時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開心有趣,他會想起故土家園的溫馨美好,他會想起親人朋友的聲音容顏……一種如歸故裡、如返童年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2、「江上秋風動客情。」詩中的「客」指的是誰?為什麼說他是「客?
詩人。因為他身處異鄉。
3.從詩句中哪個字可以看出詩人身在他鄉?站在秋風陣陣的江邊,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
從「客」字可以看出詩人身在他鄉。詩人的心情是孤獨、悽涼的,他十分思念親人。
4、這首詩的題目雖然是「所見",但其中還有作者的所聽、所感、所想,從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所聽一梧葉送寒聲
所感一秋風動客情
所見一籬落一燈明
所想一一兒童挑促織
我體會到了詩人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情感。
5、詩人是怎樣表達感情的?
詩人是通過藉助景物和回憶往事表達感情的。
四、學習會寫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