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郭敬明差異:前者是邏輯思維 後者系形象思維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韓寒與郭敬明總被媒體相提並論的原因是新概念作文大賽以及兩人同樣巨大的公眾影響力和截然不同的公眾形象。1999年,17歲的韓寒憑藉《杯中窺人》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1年,18歲的郭敬明以《假如明天沒有太陽》獲得第三屆大賽一等獎。在之後的十多年中,韓寒以反叛獨立的個性,對公眾事務理性與睿智的思辯以及作家兼國內一流賽車手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而比他小9個月的郭敬明則以他迴避大問題,只關心「小時代、小情調」的姿態營造出了一個唯美奢華時尚的郭氏商業版圖。兩人以大相逕庭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擁有了各自龐大的粉絲群,在他們成為80後意見領袖的背後,是80後一代分眾與對立的現實。十多年來,韓寒出版了16本書,總字數200多萬,郭敬明出版了14本,總字數300多萬。事實上,兩人從一開始就已分道揚鑣,兩人在人生、社會、思想等方面,同一個命題卻有著很不一樣的表達與認識,這從他們的書中就可窺一斑。韓寒的句子短,郭敬明的句子長;韓寒是邏輯思維,郭敬明是形象思維;韓寒是以調侃為主、諷刺為輔,郭敬明是以傷感為主、抒情為輔。韓寒書封面顏色單一,郭敬明書封色彩豐富、精緻唯美——這也折射出兩人審美趣味的不同。

  2013年新概念作文大賽創始人趙長天去世,韓寒在恩師的追悼會上落淚,但不知什麼原因,郭敬明沒有出席。

  【勇敢】

  吃飽了勇敢,餓著了懦弱。

  ——韓寒《青春》

  十七歲時候的自己無限勇敢。也許人只有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才會那麼放心大膽地展露自己的內心。而現在的自己,就像是我掛在包上的穿著鋼筋盔甲的 PRADA 小熊,堅強的,刀槍不入的,討人喜歡的模樣,卻遠遠地離開了世界盡頭的那個自己。——郭敬明《冰雪王爵與末世蒼雪》

  【文學】

  文學這東西好比一個美女,往往人第一眼看見就頓生崇敬嚮往。搞文學工作的好比是這個美女的老公,既已到手、不必再苦苦追求,甚至可以摧殘。——韓寒《三重門》

  我愛上了文字,這是一個理科生不可饒恕的錯誤。學

  圖書館的小說很少有人借,小說區域常常只有我一個人在轉悠,重理輕文的學校裡的一個理科生愛上了文學,這與天方夜譚一樣不能讓人相信。——郭敬明《創世紀》

  【愛情】

  我們有理由相信,建立在愛情上的愛情是短暫的,因為愛情本身是短暫的;而建立在金錢上的愛情是永遠的,因為金錢是永遠的。——韓寒

  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一盤散沙,都不用風吹,走著走著就散了。——郭敬明《小時代》

  【偶像】

  在影視節目裡,偶像和英雄一般都是不上廁所的。

  ——韓寒《他的國》

  有時候偶像卻像是被人嘲笑的流浪的小孩,他們被人指指點點,他們被人肆無忌憚地觀賞,路人丟了一塊錢給他們,他們就需要跪下來撲通撲通地開始磕頭。——郭敬明《聽見的世界》

  【詩】

  大部分現代詩其實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寫,而所謂比較大師的或者先鋒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順序搗亂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寫。—— 韓寒《通稿2003》

  當晦澀的古文絞痛我的大腦的時候我會從桌子裡抽出一本詩集,如果是席慕蓉那就把結局寫好讓淚水起程,如果是舒婷那就把愛情晾曬在懸崖上展覽千年。——郭敬明《創世紀》

  【痛苦】

  一切都不會出意外,只是多了些波折。而那些波折卻讓我們痛苦不堪。——韓寒《像少年啦飛馳》

  我抱怨過生活的痛苦,我也抱怨過命運的沉重,我分享過成功的喜悅,我也品嘗過失落的苦澀。但是,就算有再多的重量和塵埃積累在我的肩膀,它們到最後,都裝點了我的命運。——郭敬明《幻城》序

  【朋友】

  朋友到用時方恨少,而且用時必須委婉一通,扯談半天,最後主題要不經意地流露出來,最好能像快熟的餃子,隱隱快露出水面又沉下去。——韓寒《三重門》

  我也很清楚地記得我在對朋友冷酷地說「再見」的時候,轉身踩在落葉上,腳底下發出的碎裂的聲音。——郭敬明《四季焚香》

  【爭議】

  做事是你的原則,嘴碎是他人的權利。歷史只會記得你的作品和榮譽,而不會留下一事無成的閒言碎語。——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有好多時候,看著自己的各種負面新聞,光怪陸離,像是別人的故事。到現在每一次接受採訪,也能很平靜地說:「不在意,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可是真的完全不在意的人,未免也活得太過冷血了吧? ——郭敬明《聽見的世界》

  本報記者 陳夢溪

相關焦點

  • 韓寒與郭敬明:人至中年,帝國未竟
    韓寒在國外賽車,沒去成,郭敬明跟經紀人商量以後去了,但不敢進會場,本來沒想成為大牌,但卻意外有了大牌姿態,後來又匆匆離開。趙長天人很好,面對媒體也說是郭敬明有些身不由己。2006 年,《萌芽》迎來創刊 50 周年紀念,回憶起兩個當紅作家,趙長天說韓寒特別有主見,寫作像是個副業,而郭敬明的確商業化做得很成功。
  • 郭敬明與韓寒,誰是我們要的青春意義?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告訴你,郭敬明與韓寒代表的青春意義是啥。  小時代:青春的虛假幻想  郭敬明的《小時代4》上映了。較之於前三部,《小時代4》將宣傳重點凸顯為「撕逼」和大結局。  可是,在小時代系列電影中,青春的另一副面孔被剔除得一乾二淨,郭敬明將上海的繁華、青春的奢靡「典型化」了。雖然郭敬明在人物設置上刻意差異化,比如林蕭和唐宛如出身平民階層,南湘家境貧寒,但事實上,在顧裡的關照下,她們同樣歆享著奢華的物質生活,我們幾乎察覺不到她們之間的階層差異。
  • 韓寒新片不懼與郭敬明電影比較:要看誰做得好
    原標題:韓寒不懼新片與郭敬明電影比較:要看誰做得好   連日來,鄧超、楊冪主演的《分手大師》,快男電影《我就是我》,韓寒執導的《後會無期》等影片相繼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些電影均被打上粉絲電影標籤——主打粉絲群體,一般製作成本較低,為迎合偶像粉絲而拍。這幾部電影均在暑期檔上映,因此有人認為,該檔期進入粉絲電影專場。
  • 同是80後作家,韓寒和郭敬明作品特點以及區別,他們倆誰更優秀?
    本文小編將與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韓寒和郭敬明作品的特點以及區別。韓寒的作品有不少,大家最早接觸韓寒,可能都是因為一部叫做《三重門》的小說開始的。最早那個版本的三重門,封面比較古板,貌似韓寒的書向來如此,不太注重外包裝的封面設計,意在追求內在品質。後續印刷的小說裡,通常可以看到色澤單調的封皮。
  • 韓寒vs郭敬明:上海土著和小鎮青年不一樣的人生
    郭敬明和韓寒同時上熱搜,還是很少見的事情。郭敬明是《悲傷逆流成河》電視劇版的名字改成了《流淌的美好時光》,而韓寒是一段和皮克斯動畫片有關的視頻刷屏了微博。郭敬明和韓寒這兩個人,人們總會喜歡把他們兩個人拿到一起對比,同樣是新概念得獎,同樣是陪伴一代人的作家,同是擔當導演拍電影…….
  • 韓寒的字,郭敬明的字,井柏然的字,我只服她的字
    一,韓寒的字韓寒少年成名,著有《三重門》等作品,韓寒的字也是有特色,有結構也有鋒芒,有神韻也有個性。二,郭敬明的字郭敬明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明星,從草根出身,變成如今的作家,導演身份,郭敬明因其個人瘦小也受到一些人的嘲笑。
  • 大學生辯論"韓寒郭敬明該不該在一起"網絡走紅(二)
    近日,一段華東理工大學大學生辯論「韓寒郭敬明該不該在一起」視頻在網絡走紅。視頻中,兩位女大學生激情、幽默又不失文採的慷慨陳詞,令現場笑聲掌聲不斷。下面我將帶領各位一起走進韓寒和郭敬明的內心世界,解開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當年黃浦江畔的新概念作文比賽嗎,它不僅造就文壇奇才,還成就了許多悽美的愛情,其中不得不談的就是韓寒和郭敬明,韓寒又稱韓少,是一個愛網絡愛自由愛晚起,愛夜間大排檔看賽車的青年作家。
  • 同為90後青春文學領袖,寫而優則導,郭敬明韓寒同路卻不同命?
    與郭敬明低調得讓人幾乎忘了他的存在不同,近兩年來的韓寒越來越高調,基本保持著每兩年一部電影的創作頻率,且票房成績是一部比一部優異,從《後會無期》的6.28億,到《乘風破浪》的10.4億,再到《飛馳人生》的17.14億,韓寒導演前進的步調十分的穩健。
  • 「詭辯」能手郭敬明,懟李誠儒不算新鮮事,曾與魏坤琳、韓寒打過嘴仗
    郭敬明在節目上,公開打嘴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16年,在《最強大腦》節目中,郭敬明與北大教授魏坤琳就因選手評分的問題發生了爭執。郭敬明從選手開始說起,翻出了節目往期的眾多事例,極力想要說明魏坤琳的評分標準存在的問題。但,按照專業角度來講,魏坤琳更加專業。
  • 韓寒郭敬明糾纏大銀幕 "文青"導電影拍啥重要嗎?
    作為新概念作文大賽最負盛名的兩位文學青年,郭敬明和韓寒如今一路糾纏至暑期檔大銀幕。韓寒在接受採訪時向郭敬明示好,也許就是吃準了後者一定會斷然拒絕。表面上看似熱鬧非凡的明爭暗鬥,最終化為票房吸金石,幫兩位把錢包裝得鼓鼓囊囊。拋開個人喜好不談,若論起電影本體,誰也沒有比誰強多少,只能算勉強及格,還考慮到都是處女作的緣故。
  • 如何理解數學思維的三種形式: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
    這種應用數學知識行程問題中的路程速度和時間關係,根據已知條件列方程求解的思維就是數學邏輯思維又稱抽象思維,是捨棄認識對象及其具體形象,通過語言表述反映客觀事物本質和內部規律性的思維,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藉助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反映現實的過程。
  • 根寶系VS魯能系青訓:前者賺得盆滿缽滿 後者卻成了慘案隊
    根寶系VS魯能系青訓:前者賺得盆滿缽滿 後者卻成了慘案隊 從結果上來看,當然是根寶系更為的成功
  • 郭敬明「過氣」何嘗不是他一手造成的?蒼白無力的解釋說明了這點
    曾與郭敬明肩並肩,但現在走在郭敬明前頭的韓寒,為何他的光芒愈發光亮呢?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韓寒,很少提到上海這個大家印象中光怪陸離的城市。更多時候,韓寒更喜歡談自己從小生活的鎮子。韓寒電影《後會無期》《乘風破浪》裡的撞球館,還有一些非常「不上海」的巷子。以及作品《他的國》裡的亭林鎮。
  • 錢江晚報:「炮轟」韓寒,語言暴力不是批判應有的精神
    原標題:「炮轟」韓寒:語言暴力不是批判應有的精神   三重門之後,韓寒作為一個符號,便是用來站隊的。無論是誓死捍衛,還是垃圾汙水,都只是一種姿勢而已。   中青報昨天刊發的《「天才韓寒」是當代文壇的最大醜聞》,可以視作中字號的媒體,對韓寒形象發力最狠的一次叫板。
  • 郭敬明:有錢有才又有名,憑什麼不能享受物質生活
    韓寒一直被視為是郭敬明的對手,不過郭敬明認為他與韓寒的路線不一樣,沒有可比性。  從作家、商人華麗變身導演的郭敬明,對於外界批評他重物質、炫富,他回應:「既然自己很忙很累很崩潰,但有錢有才又有名,憑什麼不能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  而對經常被拿來與其相提並論的韓寒,郭敬明則認為自己和他都只不過是輿論的棋子。《小時代》明顯以年輕世代為目標觀眾,但郭敬明卻很黯然:「我的青春早就失去了。」
  • 劉墉直言很喜歡韓寒:罵我的時候尤其可愛
    劉墉說,他看過韓寒的很多書,很喜歡這個年輕人,「我們是一個大世界,任何文化都未嘗不可。現在能夠讓年輕人出頭就多給機會,多讓他們發書。」劉墉認為,韓寒桀驁不馴也是對的,「就算在王勃、李賀他們二十七八歲的時候,寫得也一樣很叛逆,他們那個年齡有他們的價值。」他對記者說,其實他在韓寒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 北大師者魏坤琳,曾公然說郭敬明「女人」,後者黑臉憤然立場
    北大師者魏坤琳,曾公然說郭敬明「女人」,後者黑臉憤然立場   郭敬明用大才子來形容並不為過,很多的年輕人其實都是郭敬明的粉絲,尤其是代表作《爵跡》更是被追捧,而成名後的郭敬明也開始了轉型當導演的轉變,拍攝的電影甚至將楊冪捧紅了,當然
  • 郭敬明不會長大
    22000年,一個叛逆少年出了名,他桀驁不遜,面對世界的否定不屑一顧,言辭犀利的對那些鄙夷他的老人家予以反擊,他叫韓寒。韓寒因為輟學而引起話題,順便讓新概念作文大賽變得人盡皆知。但很少有人記得,作為這場罵戰的起點——白燁在點評80後作家的那篇文章中使用的主要案例其實是郭敬明。跑去玩賽車的韓寒那時已經成了一個怪現象,被主流文學界忽視,郭敬明才是主流側目的那個文學新星。
  • 郭敬明詭辯的越多,他的工具人本質就暴露的越清楚
    最近一段時間最火的綜藝,無需討論,肯定是《演員請就位2》,爆點就是郭敬明和李成儒在節目上的battle,此二人已是宿怨。節目中郭敬明詭辯的越多,觀眾也就越知道他的錯,雖然在節目中郭敬明似乎佔了上風,但是二人的ballte,最終贏家只會是節目組,而最終輸的人,也只會是郭敬明。
  • 作家許知遠稱韓寒的勝利是民族的失敗(圖)
    《警惕韓寒》,分別對韓寒的「公共知識分子形象」進行批判,雖然網絡的評論依然倒向韓寒,但對韓寒評價不再一邊倒也讓我們開始反思,對這個年輕人我們究竟了解有多少?對於韓寒的爭議,似乎還停留在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夜成名、輟學等多年之前的事件上,但最近幾年來,韓寒的形象儼然已經成為「公共知識分子」,在眾多熱點事件中,總是有韓寒的身影,雖然他基本不接受記者採訪,但他的曝光率卻居高不下,而且大多以正面形象出現。然而,5月7日一篇名為《警惕韓寒》的博文引起了對韓寒現象反思的開始,與過去不同,這次反思更多是對韓寒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