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資產衍生品市場你怎樣看待

2020-12-16 電子發燒友

加密資產衍生品市場你怎樣看待

CoinDesk中文 發表於 2019-10-22 15:06:32

數據是有用的。它使我們能夠將複雜的概念簡化成直觀的數字,特別是當我們運用形狀和顏色並將它們轉換成圖表時,它往往在給我們講述一個故事。

例如,當比較下圖中加密資產衍生品市場和現貨市場的規模時,我們看到的故事是這樣的:加密資產衍生品正蓬勃發展,這表明市場的成熟度和流動性正在增加。

然而,即使是出於最佳意圖的數據也可能給我們帶來困惑和誤導。衍生品交易量幾乎都是用名義術語來表示的——在上表中,我們所比較的不是同種類型的交易。

名義交易量(Notional volume)表示的是衍生品合約提供敞口(exposure)的基礎資產(underlying asset)的市場價值。它並沒有說明合約的保證金是多少;它僅顯示了衍生品在理論上所代表的資產數額。

這是加密資產的衍生品交易相對於其基礎資產交易的主要優勢之一:你可以獲得比你投入的更多的敞口。

然而,現貨市場的交易量顯示了這些基礎資產的實際交易量。在現貨交易中,雖然有一些交易所提供槓桿交易和信貸服務,但這還不是一項成熟的功能,因為很少有交易所擁有達標的資產負債表。

因此,當我們將現貨交易量與衍生品的名義交易量作比較時,我們所比較的是理論交易量和實際交易量。現在,你開始發現問題了嗎?

有關「名義」與「實際」的闡述

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難道理論上的敞口不代表實際的敞口嗎?

當然不代表。

首先,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加密資產期貨都是現金結算的。它們涉及在指定日期支付約定價格的承諾,但交易中不涉及實際的加密資產資產。其敞口是金融敞口,而非「真實」敞口,而且將這些工具與資產中的實際交易進行比較會產生誤導。

其次,即使是實物交割的合約,大多數交易員也不會持倉到合約到期。對於期權持有者來說,出售合約或讓合約到期而不行使期權相對容易,甚至實物期貨持有者也有可能在合約到期前衝銷頭寸,以鎖定收益或止損。

第三,名義交易量包括很多重複計算。當期貨交易員決定平倉時,他會買進或賣出一份對衝合約。他的倉位現在淨值為零,但名義交易量將他兩份合約的基礎敞口都算進去了。

第四,將衍生品交易量與現貨交易量進行比較,就是將未來與現在進行比較。衍生品是對未來的押注;現貨市場的狀況是對現值的陳述。比較不同的時間段的兩個事物是沒有意義的。當然未來比現在多得多。

第五,名義成交量並不能為整體風險敞口提供可靠的衡量標準。這是一種將各個不同交割日的衍生品一起統計的會計結構;而短期風險比長期風險要小得多。

此外,統計數據往往包括不同類型的衍生品,它們具有不同的敞口特徵。期貨合約意味著在未來購買比特幣的義務。另一方面,期權賦予持有者購買的權利,而不是義務;真正的敞口在於當前需要支付的金額。

解決方案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

不幸的是,目前還沒有明顯的解決方案。

有關「名義交易量」的爭論並不是加密資產市場特有的問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前主席克裡斯•吉安卡洛(Chris Giancarlo)經常談到依賴名義交易量來制定政策的危險,而 CFTC 也已開始考慮其它的計算方法。

不過,這項任務非常艱巨。在割裂的市場中,用統一的標準整理收集信息是困難的,讓這更複雜的是同一加密資產卻有不同的保證金規則,甚至在同一交易所裡也會是這樣的情況。再加上槓桿疊加信貸的情況日益增多(交易所借款給你作為初始保證金),實際的敞口會被埋得更深。

更重要的是,隨著信貸滲入現貨市場,情況將變得更加混亂。一些交易所為投資者提供了用貸款購買比特幣的機會,儘管存在商業風險,但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增多,因為它對用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這是實際敞口還是槓桿敞口,取決於交易所的規則,以及你對債務實際上是什麼的哲學解讀。

儘管這將有利於交易量(誰不想以同樣的支出獲得更多的上行敞口呢?),但它將進一步模糊市場的實際狀況。監管機構將難以理解風險可能在哪裡積聚,而缺乏洞察力可能會導致糟糕的政策決策。

對於一種承諾與傳統替代方案相比提高透明度的資產而言,這一點非常具有諷刺性

未來該怎麼做

這種情況突顯出了更詳細的信息共享和報告標準的需求。

更詳細、更有用的數據不僅能讓監管機構熟悉加密資產市場的風險,它還將幫助市場基礎設施企業制定戰略和產品決策。它甚至可以提供一個更有用的市場情緒晴雨表,為投資策略提供信息,並帶來一個更高效的市場。

但更重要的是,這種困窘提醒我們,我們需要質疑我們正在使用的數據,並不斷詢問它試圖告訴我們什麼。

通常情況下,故事遠比它看起來的要複雜得多,尤其是在像加密資產領域這樣一個新生的市場裡,故事也總會有趣得多。

作者簡介:諾埃爾·艾奇遜(Noelle Acheson)是公司分析領域的資深人士,也是 CoinDesk Research 欄目的主管。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均為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 CoinDesk中文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被VC追捧,去中心化加密衍生品究竟怎樣了?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巴比特原文標題:DeFi學習筆記丨被VC追捧,去中心化加密衍生品究竟怎樣了?在這篇文章中,你會了解到: 常見的金融衍生品工具;中心化加密衍生品簡史;投資機構爭相布局defi衍生品應用;常見defi衍生品應用的對比 Synthetix dydx
  • HashKey:讀懂加密貨幣衍生品現狀、趨勢與挑戰
    隨著加密貨幣現貨市場的逐漸完善和成熟,用戶對於加密貨幣的交易需求已不限於簡單的現貨交易,各大加密貨幣交易所開始逐步推出各類衍生品產品。 下文將主要通過介紹傳統金融衍生品的情況,從而引出對加密貨幣市場內衍生品種類介紹、功能以及作用的闡述,並梳理目前加密貨幣市場內衍生品發展現狀,對加密貨幣市場衍生品未來發展趨勢做出總結。
  • 小鏈課堂:什麼是加密合成資產(Crypto Synthetic Assets)
    一方面,衍生品有助於降低從大宗商品到債務等各類資產的價格風險。另一方面,衍生品可以促進或加劇市場的低效率,鼓勵交易者之間的零和博弈,而非創造真正的市場價值。利用衍生產品,投資者可以在無需實物結算、套利交易、風險轉移和對衝價格波動的情況下獲得回報。2.什麼是加密合成資產?
  • 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的持續上漲為加密基金注入一針強心劑
    加密基金指數表現優於比特幣的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市場疲軟的條件下,尤其是在2018年初的「加密資產寒冬」時期。 圖19.加密基金對比特幣價格的預測 Covid-19對包括區塊鏈和加密資產市場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和金融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
  • 2020年加密基金累積資產管理規模突破200億美金,超過一半加密基金...
    加密基金指數表現優於比特幣的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市場疲軟的條件下,尤其是在2018年初的「加密資產寒冬」時期。圖13. 加密基金指數 VS 比特幣在經歷了艱難的第一季度之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都是加密基金表現強勁的時期。
  • 加密衍生品新紀元,一文看懂BitWell未來發展
    隨著市場的狂熱,衍生品賽道也迎來生機,比特幣期權合約增長6倍。新興交易所尋找DeFi更好的出路,BitWell憑藉敏銳的目光,成為全球首家上線DeFi期權項目的衍生品平臺,迅速搶佔市場先機。多個期權品種漲幅超百倍,不斷上升的期權K線讓成千上萬的用戶蜂擁而至。
  • 「Trump幣」背後:加密貨幣衍生品進化簡史|鏈捕手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數字貨幣市場已發展近十餘年,期間隨著人們在加密貨幣交易上需求的不斷增多,市場已逐漸從現貨交易向衍生品交易發展過渡。而在前段時間的美國大選中,去中心化預測產品Polymarket、Augur乃至中心化交易所FTX推出的大選合約交易板塊則讓外界看到了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
  • 圓桌討論:資產管理與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
    今天論壇的主題是「金融衍生品與資產管理」。十九大的報告對金融有一個定位,就是要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金融衍生品作為金融資產的一部分,它是通過服務金融現貨市場來完成它的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說到金融衍生品如何服務金融現貨市場,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體現方面就是我們的金融衍生品如何服務資產管理。
  • 加密資產的託管現狀與發展
    自從2009年中本聰發布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以來,現在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新型加密資產產生。截至2020年5月10日,加密市場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2417億美元。如何妥善的保管加密資產也是投資者面臨的一個問題,根據Chainalysis的分析,約有近400萬枚比特幣永久的丟失了。自己保管,私鑰容易丟失。用硬體錢包需要一定的成本,且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驗。
  • Layer2 方案將是衍生品 DEX 爆發的催化劑?
    這些金融產品在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資產類別中都很常見。從期貨合約、期權、抵押債權債務以及加密貨幣交易中的熱門產品永續互換合約,衍生品種類繁多。這些金融產品由中心化交易所提供,通常受到監管部門的監督,以確保交易者資金的安全,並確保他了解所產生的風險。
  • 洞察數字貨幣衍生品市場:新生代 BitWell 潛力何在?
    撰文:阿得2020 年以來,全球性金融風險不斷發生,引發了市場避險情緒,場內衍生品交易已創下歷史新高。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的統計, 2020 年上半年全球市場內期貨和期權交易量達創紀錄的 218.69 億手,同比增長了 32.1%。
  • 幣安區塊101丨Eric Chen Wayne Lin Defi讓加密資產市值翻十倍
    今年年底,當然加密資產基本面的進展,我們也是納入考量的,比如defi方向項目的試水結果,到各個方向落實後的市場反饋等,在年底有比較好預期,我覺得是復甦了以後重新萌芽第一階段。2幣安思思:有一個觀眾問你們,DeFi生態將引爆下一個牛市,你們怎麼看待?
  • 金融衍生品在資產配置領域大有可為
    原標題:金融衍生品在資產配置領域大有可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日趨多元化,金融衍生品市場已初具規模,金融衍生品有哪些新的表現形式?如何利用好它來管理風險?「2019年湖南金融衍生品高峰論壇」近日在長沙舉行,專家就相關問題發表看法,促進企業、投資機構對金融衍生品市場運行情況的了解和運用。金融衍生品是兩方或多方之間的合約,其價值基於商定的標的金融資產(如證券)或一組資產(如指數),期貨合約、遠期合同、期權是常見的金融衍生品。
  • 衍生品市場風險案例總結
    一、衍生品市場風險案例及其特點  衍生品市場,尤其是金融衍生品誕生30多年以來,獲得了長足發展。衍生品交易虧損額巨大,大多以億為單位,令人瞠目結舌。1993年2月昭和殼牌石油虧損1650億日元,1995年2月英國巴林銀行虧損8.6億英鎊,2004年11月中航油虧損5.54億美元。巨額虧損給這些曾叱吒風雲的名企造成嚴重的後果,或被收並、或被資產重組、或被勒令關門停業。  (5)交易大多在國際市場上。這些交易大多為跨國公司所從事的國際市場交易。
  • 加密世界會有怎樣的產品趨勢
    加密世界會有怎樣的產品趨勢 區塊謎 發表於 2019-12-25 09:46:13 前言:加密世界的熊市還在繼續,但加密領域的產品從來沒有停下構建的腳步。
  • 資管機構重視金融衍生品資產配置功能
    在下午舉行的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服務風險管理新常態」為主題的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金融衍生品作為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在資產管理中的應用展開討論與分享。大類資產配置離不開對宏觀經濟的理解,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慧勇認為,目前宏觀環境的核心是三大主線下的再平衡。第一條主線是暨新的大國關係進入了動蕩時期,影響是長期的,這是世界經濟接下來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 Injective 推出首個去中心化外匯衍生品交易市場
    我們很高興宣布推出世界上首個去中心化外匯衍生品。從今天開始,參加 Injective 交易競賽的用戶將能夠在 Solstice Pro 上直接進行交易體驗,其槓桿率高達50倍。這意味著交易者現在可以參與更為複雜的交易形式,從而使他們能夠對衝加密貨幣市場和傳統市場的潛在風險。在此我們還要感謝 Crypto Briefing 對此的報導。外匯交易簡介外匯兌換(也稱為外匯或FX)是彼此進行貨幣交易的過程。鑑於這些市場在全球的影響力,外匯市場往往是世界上最大、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市場。
  • 運用利率衍生品加強信貸資產證券化利率風險管理
    文章介紹了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市場總體運行情況,圍繞以利率衍生品為核心完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利率風險管理展開思考。信貸資產證券化已成為盤活銀行信貸資產、剝離不良貸款、支持金融創新的重要渠道。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後,大多數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資產端和證券端的基準利率均實現了與市場利率「接軌」,標誌著此前因市場基準利率缺失所導致的利率錯配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但仍面臨以下利率風險和問題:一是部分證券化產品資產端和證券端計息方式不掛鈎,基準利率傳導效率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利率錯配風險;二是資產端與負債端利率波動不匹配,影響投資者資產負債管理效率;三是標準化的利率衍生品與部分證券化產品的資產端和證券端現金流不匹配
  • 我們研究了所有成功的衍生品交易所,發現了這樣的共同點
    觀點綜述 在傳統金融世界,衍生品的交易量均比現貨市場的交易量要高。以外匯市場為例,衍生品成交額為現貨的3倍。我們注意到2019年加密貨幣的全年現貨交易量達到13.8萬億美元,而全年的衍生品交易量只有3萬億美元,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量仍不足現貨市場的25%。
  • Injective丨可被「自定義」的DeFi衍生品協議,如何 「更優解」?
    近幾年,加密衍生品更是持續火熱,成為了頭部交易所的必爭之地。 然而,隨著市場的日漸成熟,這些產品的弊端也逐漸顯露。首先,合約市場標的目前仍然以78%BTC、9%ETH和3%EOS這種較為單調的產品存在,無法及時觸達時下最熱門的項目。此外,還存在缺乏透明性以及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當下最熱的DeFi因其去中心化的特質,為衍生品交易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