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8)

2021-02-26 冷點吧

 

滾滾紅塵熱點頻頻,當你忘記等一等靈魂的時候,請來「冷點吧」找回初心。

一大早就被迎親的鑼鼓和嗩吶聲吵醒,看看天還黑著,又迷糊著了。正常醒來,渾身酸疼……

今天是周一,上午沒有我的課,但我必須去學校,因為我要看王奧傑來上學沒有。這是他的承諾,也是我的情懷。

該上課了,我和王欽老師一起去教室。

「你去他家家訪了?」

「嗯,前天下午去的。」

「我說他今天怎麼來了呢!」

王欽老師看著我,眼神裡包含了很多的色彩,但我也沒有時間去琢磨,我只是在想王奧傑來上學了,等明天上午上課時,講一個自強不息的故事鼓勵他。

走進四(2)班,我第一眼就看見了王奧傑。王奧傑也看見了我,沒等我走到跟前,就站立了起來。

「王奧傑,你說到做到了,是一個小男子漢!」

我輕輕地按住王奧傑的肩膀讓他坐下。

我不知道這一次他能堅持多久,但他今天能夠坐在教室裡,不管學習如何,我都願意把所有的遺憾留給自己,把心理救贖與夢想留給他。

人生總是要有夢想的,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上課鈴響了,我和王奧傑對視了一眼,然後默默地離開了教室。

回來的路上,我想起很久以前在《濟寧日報》上看到過一首詩,是一位初一學生寫的厭學詩,內容有點記不清了,於是進屋就翻文摘卡片,一會就找了出來。

「唉!學校/想忘掉/書包小小/人卻將老/上課想著睡覺/卻被老師話打擾/託書發呆衝著牆傻笑/哈哈連連眼疲勞/心中風兒飄飄/幻水澹波濤/長嘆暗笑/受不了/啥時?/跑!」

怎麼看這首詩也像是在寫王奧傑和一班的趙普洪,這兩個學生都厭學,不過兩人表現卻截然相反,王奧傑是藉故不來課堂,對同學沒啥影響,而趙普洪是天天不缺課,上課就搗蛋,自己不學還幹擾別人。

我想不出學校裡厭學的還有啥其他類型。

現在不是「我要讀書」那個年代了,如果給他們講高玉寶的故事,估計他們也聽不進去。

學習的動力是興趣,持久則靠毅力,「捆綁」只能是投膏止火。

那當老師的又該如何?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說說容易,做起來不知該有多難啊!

下午上課我帶著抄寫好的「我的檢討書」來到四(1)班。

我有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當面對全班同學瞪著好奇的眼睛看著的時候,我微微一笑,然後深鞠一躬,還是一鞠到底的那種。

當我彎下腰的那一刻,我聽到教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我的檢討書……」

我念完了檢討書,拿著透明膠帶紙走到門口,把檢討書端正地貼在了值日表的旁邊。

「這張檢討書要張貼一個月,誰都不許揭下來。趙普洪,這件事就交給你監督,沒見了,我找你算帳。」

「大家說,要怎麼罰我?」

沒人說話,就連趙普洪、馮浩那麼能和我鬧的,這一刻也安靜得讓我懷疑。我知道,先前他們嚷嚷要罰我不過是逞口舌之快,誰聽說過學生罰老師的?

古時有皇帝罪己詔,也沒有過老師被學生罰的,師道尊嚴不容侵犯,今天我還就罰自己了,雖然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但一天站在講臺上,就一天不能墮老師之名。

我不是在認真地講笑話。

在同學們既懷疑又驚訝的目光裡,我走到教室後面面壁而立。

「我面壁五分鐘,同學們自己預習課文,不許說話,保持安靜。誰違反了誰過來和我一起面壁。」

說完我心裡樂了,猜趙普洪肯定要來和我做伴。果然,他見我面壁之後就「原形畢露」帶頭嚷嚷起來……

當五分鐘到了,我車轉身子走向講臺時,留下了趙普洪繼續面壁,這也是言必行,行必果吧!

下課了,我離開教室,臨走出門口,又瞥了一眼那張「檢討書」,心裡想:

但願我的所作所為能不白費……

早上起晚了,沒去籤到。

吃完飯沒多久趙久麗老師打來了電話,讓我幫她修改論文,本不想答應的,可又張不開口,還是讓她送了過來。

第二節課下課,我到校把修改好的論文給了趙久麗老師。

剛籲出一口氣,王欽老師又讓我幫她寫論文,我心裡那個叫苦啊,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可別人的忙我都幫了,她是我的「入門老師」,就更沒有理由不幫了。

連續三天高溫,最高溫度31°,上午有一陣雨,但很快就下過去了,一點沒少了熱。

第四節課我到四(2)班上品社課,首先講了三個成語故事:有志竟成、百折不撓和賈人渡河。意在鼓勵王奧傑,也教育全班同學。

有志竟成和百折不撓不用說了,是勵志故事,而賈人渡河說的是古代濟陰郡一個不講信用的商人欺騙漁夫,最終自己死在失信上的故事,為什麼講這個,就是想告訴同學們做人要講誠信,不要常立志,要立長志,要信守自己的諾言。當然我也是側面敲打王奧傑,千萬別再失學。

下課後柳陽偉跑到講臺上要借我的故事卡片,他說:「老師,我想抄一下。」

我很高興他有這麼強的求知慾,說:「老師卡片上的字太潦草,等我重寫給你抄好不好?」

柳陽偉點點頭,滿意度相當高。

今天的課有兩個意外:課堂抽查,幾個包括學習好的都回答不上來的問題,鄧翼卻能回答,而且還不錯;柳陽偉竟然主動抄寫我講的勵志故事。這些意外如同看到春天復甦萬物一般,我的教學理念經過一學期的實踐,其效果漸露頭角了。

本節課課文內容是講「我們的愛心行動」,於是我就在課堂上倡議四個組每個組為一個「獻愛心募捐小分隊」,各小分隊選出一名隊長,帶領大家開展捐款比賽。

下午第一節課四(2)班要舉行班會,開展「獻愛心活動」為王歷蘭同學捐款,我也要參加,就老早來到教室,一邊謄寫「成語故事」一邊等待開會。

王欽老師講了班會的主題後,宣布開始捐款。

全班共37人,實到36人。按照上午課堂上成立的四個「獻愛心募捐小分隊」的劃分,隊長帶頭,同學們依次到講臺將捐款投入「獻愛心捐款箱」裡。

第一分隊雷永強、第二分隊王梅、第三分隊耿貴宇、第四分隊張斌四個隊長,張斌捐得最多,2元。

集體排名依次為第二分隊(8人)24元、第三分隊(9人)21元、第一分隊(9人)19.5元、第四分隊(9人)14元。

個人捐款前三名為馮永娟10元、楊琨鋮7元、李國祥6.5元。李雪雨、趙華麗、耿仁宇都捐了5元。捐款最少的0.5元,最多的10元。賈傑、趙仁豪、趙仁歡三人未捐款。

最後我走上講臺,在掌聲中將100元投入捐款箱,王欽老師也投入100元,這個數額是上午課間操時我們倆一起商議的。

我把捐款集體和個人前三名寫在黑板上,課堂裡又響起一片讚許聲……

馮永娟一下子捐了10元,會不會影響她的生活,下課後我就問她,她很靦腆,說不會影響,我說:「要是生活費不夠,就找老師拿。」

她帶著微笑轉身走了,步伐裡我感覺到有一種行走的感動。

「潤物細無聲」,老師的一個微笑、一次點頭、一個眼神、一句提醒,往往使學生終生難忘,師生情感的大廈也會在不言中壘起。

愛學生,就要愛在他們為難之處,施於渴望之時。

由於天長了,下午放學後高年級的課外活動如補習等越來越多,籤完到我看見四(1)班的學生還在教室裡,就進去布置了明天下午課上捐款的具體事宜。

中午放學回來,見王家飯堂裡倆孩子在吃飯。

「怎麼趙仁豪沒來吃飯?」

最近一段時間,亮亮姑姑家的趙仁豪兩兄弟一直在這吃午飯,多一個少一個的我從沒在意,今天不過是隨口一問罷了。

亮亮端著碗,一邊扒飯一邊說:「他怕您,說您總是盯著他,他回家吃去了。」

我笑了,想想也是的,趙仁豪一直挺調皮,他每次「犯事兒」除了在班上挨批評,就是回來遇見我還要說他,他不怕才怪呢!

趙仁豪家是廳房的,不很遠,但兄弟倆不在一起吃,他們父母會怎麼想?於是我讓弟弟回家捎話給哥哥:「就說孫老師讓你回姑姑家吃飯,不回來,孫老師就去家裡請。」

很巧,下午放學我遇見了趙仁豪,就和他談,他答應回姑姑家吃飯。我還對他昨天下午沒給王歷蘭捐款的緣由做了詳細詢問,讓他回家和爸爸媽媽說明情況,明天把錢帶來,多少不限。

下午第一節課是四(1)班品社課,我搞了「愛心在行動——愛心募捐小分隊為王歷蘭同學捐款活動」。

我先在黑板上用美術體寫下上面的這一行話,又把捐款箱放在了講臺上的桌子上。   

不料活動剛一開始就發生了一個小意外的事:第一小分隊的馮浩(0.5元)、劉宜豔1.4元)、劉立偉(1元)、李遠楠(1元)、趙秋萍(0.5元),6位同學的捐款昨天下午放學就交給了隊長王娜娜,可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怎麼就弄丟了。 

這種情況按說該由王娜娜自己承擔責任,但我想了一下,沒有這樣做,馬上掏出錢交給了王娜娜頂替上。

活動很快繼續進行。

四名隊長首先發表愛心倡議演講,然後各個小分隊依次走上講臺捐款。

第一小分隊捐款11.9元,第二小分隊捐款12.5元,第三小分隊捐款7.5元,第四小分隊捐款6元,合計:37.9元,我又捐了100元。

下課後,我到辦公室找到王欽老師,將全部捐款給了她。

第二節課是四(2)班法制課。

二班教學進度慢於一班,本節課才講到「禁止未成年人吸菸」,我同樣做出了承諾,並講述了我在一班的檢討和面壁,希望能讓二班的同學們也受到教育。

這麼嚴肅的事情,趙仁豪居然沒當回事,還不斷搞小動作,這讓我很生氣。

想到剛才從王欽老師那了解到他還沒有捐款,加上中午又沒見他在王家吃飯,這不是失信於我嗎?

「趙仁豪,你站起來。」

趙仁豪一點不在乎地站了起來。

「看來賈人渡河的故事你是白聽了,你站著好好想想吧!」

趙仁豪他真的能想明白嗎?

我心裡勸自己說:「這傢伙是挺煩人的,但煩人也是一種成長是吧?不過我也得改改自己的臭脾氣,不能動不動就生氣,生氣是本能,不生氣才是本事。」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1~50)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51-60)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1)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2)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3)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4)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5)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6)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7)

 筆名:沫飛

感覺冷點,點個 

相關焦點

  •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3)
    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1~50)合集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51-60)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1)第二人生——黔北支教日記(62)
  • 支教日記 | 鎮安小學,你好哇!
    追夢路上 從未停歇    線上 · 支教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應該在暑期進行的被擱置。    但還好,線上支教課堂的搭建,讓你我又再次相遇在課堂。    2020年9月,中南民族大學追夢支教團參與「一起學習,希望同行」    希望工程雲助學之平安智慧小學在線支教活動的報名。
  • 支教日記DAY2: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導言7月21日,是南悅支教團成員開展支教的第二天,伴隨著校園內人聲漸響,忙碌充實的生活再度展開。支教日記認真聽講的初二年級同學>張藝穎 July 21st在悅來的第三天,也是支教的第二天,飲食、作息、教學都在慢慢步入正軌,初到悅來的興奮與激動也已經褪去,心情逐漸平靜。
  • 普格中學支教日記——溫柔碎片第二期
    今天,我們還是選取這樣一些溫暖的支教小故事,讓溫柔碎片拼湊出普格完整的文化扶貧圖景,為忙碌前行的你灑下一些微光,希望你依舊堅定向前。定位:普格中學支教故事來源:四川師範大學碎片一:淘氣是他們、認真是他們,感動還是他們(餘麗婷)「平安夜那天,很驚喜收到了蘋果和糖果,盒子很漂亮,還有小紙條。
  • 【周刊NO.68】讓你熱淚盈眶的支教記憶
    我們都是生活在這個平凡世界裡的平凡人,若我們選擇為他人心生美好而勇敢付出,不求回報,我們的人生亦會不再平凡;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也有一片平凡的世界,那裡有我們自己的理想,理想的高原永遠是最美的地方,多少人為了這片平凡的世界,在努力著
  • 「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春上黔北花枝俏
    春上黔北,風得意,春滿園,花枝俏。站在百年之大變局的風景臺,打量風光同在的黔北,遵義農業,回頭一笑生百媚,依門含笑映桃花。這五年,「黔北糧倉」向「黔北錢倉」加速跨越遵義首創「壩長制」,實施「321工程」,為全市農村產業革命提供強有力支撐,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並在全省推廣。
  • 深晚報導|黔北大山深處的孩子收到來自深圳的愛心禮物
    " 從派遣支教老師,到為孩子們捐贈愛心小書桌,這次又帶來這麼多學習用品 ...... 感謝深圳,感謝關愛辦 , 感謝你們這麼多年來對我們鄉村教育的大力支持!" 在捐贈活動中,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流渡鎮黨委書記劉江動情地說。
  • 說說支教那些事兒
    編者按:你覺得有意義的人生是什麼樣子?你期待你的生活有哪些出彩的地方?
  • 棠城十二載,砥礪新徵程|山東師範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培訓日記
    2020年7月18日,山東師範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自泉城濟南出發,歷經兩天,跨越1646公裡,於7月19日下午順利抵達重慶市榮昌區,完成註冊報導
  • 雲南怒江 | 珠海支教團隊:到瀘水支教是一場難得的人生經歷
    支教期間,老師們克服對家人的思念,很快融入工作,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和教研,推動多媒體教學深入開展。,孩子們的勤奮努力和優秀品質都給支教團隊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紛紛表示,到瀘水市第一中學支教是一場難得的人生體驗。
  • 寧化的他,兩次援疆支教,是一段不可多得的人生經歷
    這是他第二次援疆支教。此前的2018年8月,他走進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第二中學,成為了福建省首批萬人援疆支教隊伍中的一員。夏縣發兩次援疆支教生活裡有什麼故事?支教會給一個人的成長帶來什麼?8月13日,記者採訪了夏縣發。
  • 雪域童年|支教日記①:語文老師為兩個年級上課隨時切換課程
    溫柔地呢喃有土 孕育著枝杆有雲 依偎在純藍有光 是你的試探即使要離去也留下一束燦爛喚滿天繁星與我唱晚——志願教師 王玉婷這首詩,是2016年雪域童年支教是團成員王玉婷在支教第一天寫下的6月3日,在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方山鄉高粱小學,由東方早報/澎湃新聞與上海聯通共同發起的雪域童年支教活動已經歩入第五天。由於學校常年乾旱,唯一一口井水每四個小時只能打上來兩桶水,支教隊第一天到達學校後,7個支教團員早晚兩次的洗漱用水一共只用了半桶。「真是沒想到,在家時一個人洗漱一次都要用掉半桶水。」有志願者感慨。
  • 畢節兩位教師支教大涼山
    這其中還發生了讓張芸特別感動的一幕:當聽說她此刻正在涼山支教,手機那頭同樣也是四川人的胡老師這樣回覆:她也一直有支教的夢想,只是還未實現。這學期她會幫張芸管理、照顧好欣燁,這也算是對她支教的全力支持。張芸支教日記摘選——感動總讓人猝不及防放學後走在校園操場上幾個孩子一看見我就飛奔過來,想要抱住我
  • 黔北「生態豬」聽音樂做運動
    據悉,該公司主要飼養運動型特色黔北黑豬,目前建有黔北黑豬生態繁育基地、自然放養場、黔北黑豬科普館、現代化沼氣發電站、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等。記者在養殖基地現場看到,山谷間,一座座天藍色的豬舍井然有序,旁邊是一座面積為500立方米的沼氣發電站。
  • 支教扶貧 無悔青春
    為了深入生活,觀照現實,創作出真正無愧於時代的優秀現實題材作品,舒輝波不但對範獻龍老師進行了深度採訪,同時對許多優秀典型的支教志願者也有長時間跟蹤採訪,並且自己親身參與鄉村支教,對中西部偏遠地區中小學實地調研,深入了解鄉村教育現狀,由此掌握了大量真實可靠的「教學日記」,為我們推開了一扇通向支教老師和鄉村童孩生活現狀、內心世界的現實主義大門。
  • 支教日記:小學生信息技術課最重要的訓練是什麼?
    支教日記:小學生信息技術課最重要的訓練是什麼?這學期,我在瓜州縣雙塔鎮中心學校支教,學校安排我教小學三到六年級共四個年級的每周16節信息技術課。
  • 穆紅豔:平凡支教演繹無悔人生
    平凡支教演繹無悔人生穆紅豔是天津市河東區大橋道小學教師,從教33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今年4月,她主動請纓到寧縣和盛鎮園區小學支教。通過一學期的支教工作,穆紅豔為孩子們開啟了一扇扇心靈之窗,引導更多的孩子向善向好。同時,支教工作也讓穆紅豔老師自己有了更大的提高和更多的認識。
  • 兒童文學作家參與鄉村支教,創作支教扶貧長篇兒童小說《逐光的孩子》
    10月31日上午,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的支教扶貧題材長篇兒童小說《逐光的孩子》的研討會上,有評論家對《逐光的孩子》作出這樣的點評。2015年舒輝波在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朗詩五權希望小學支教。 書寫這些「最可愛的人」,並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逐光的孩子》以一名大學生支教教師蘇老師的視角,講述了其在鄂西山區藍溪小學支教的經歷,生動展現了支教大學生們對鄉村教育從疏離到融入,從不理解到誓死守望、陪伴並見證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
  • 為什麼支教受到「歡迎」?支教有什麼「好處」?
    我們無論是在新聞中還是在自己的身邊,都會發現有許多大學畢業生會選擇去邊遠的山區或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支教。那麼去邊遠地區支教有什麼「好處」呢?首先就本身來說支教是鍛鍊自己的機會,能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 俗語第006說:支教不是給自己的人生攢故事
    我不知道我朋友的支教是」支教志願者「還是」支教旅行者「。不僅是我的朋友,很多的「支教人」是」支教志願者「還是」支教旅行者「了,各大高校、社會公益組織每年都在募集「支教人」,「支教」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一種高素質、高修養的行為。我覺得「支教人」們都應該對「支教志願者」這幾個字有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