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局開展了 「十佳最美讀書人」評選活動,10位熱愛讀書的老師榮獲「最美讀書人」稱號。歲末年初,讓「十佳最美讀書人」重新回歸我們的視線,看看過去一年,他們讀的書裡,有哪一本是他們認為最有價值、最願意分享給大家的。如果有那麼一本,正好打動了你,那就趁著假期來臨,一起看起來吧!
文言文是「源」,現代文是「流」,文言文是古人給我們的文化瑰寶。2019年高考中,全國卷裡面古詩文佔34分,北京卷的古詩文佔分更是高達44分。
如何過古文關?
推薦古文絕佳入門讀物:《念樓學短》。分上下兩冊,含論語十篇、孟子九篇、檀弓十篇、左傳八篇等五十三組,共計五百三十篇。每篇文章分三部分:學其短、念樓讀和念樓曰,學其短是古人文章(約一百字),念樓讀是對古人文章的解讀,而念樓曰則是鍾叔河自己的見解。該書選題豐富,含議論文、說明文、抒情文、哀祭文、寫景文、記事文、古人書信等。楊絳先生在序言謂其四好:選題好,翻譯的白話好,注釋好,批語好,讀了能增廣學識,讀來又趣味無窮。
《文心》
夏丏尊、葉聖陶 著
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我是在看其他書的時候,得知《文心》,於是才有了與它的相遇。而一遇上它,我發現自己竟喜歡上了它,喜歡得那樣情不自禁。
《文心》是一件禮物。原本,夏丏尊的女兒滿姑娘與葉聖陶的兒子小墨君喜結良緣,夏老和葉老聯袂而作一書,送給這對兒女作結婚禮物,這禮物就是《文心》。然而,這部書竟然也成了送給全中國孩子的一份最好的禮物。「這本書不獨是中學生的書,也是中學老師的書」,朱自清這樣認為。也就是說,它還是送給老師的禮物。潘新和教授:「我記得當年讀《文心》,是在上大學時,按說早過了該讀的年齡,但是,它帶給我的喜悅和收穫,仍遠勝過一切『語言學』課程之所賜」。
為何能這樣?
那是因為《文心》的兩位作者,以故事的形式,通俗地講解語文知識和實踐中的問題,「寫得又生動,又周到,又都深入淺出」,「的確是一部好書」,陳望道在該書初版的序一中這樣寫。他認為,「這部書說的是『國文的全體知識』,國文常識幾乎無所不包。因此,讀《文心》,可提高語文知識素養,最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性和可感性,使人讀來饒有興味」。他還說,「記得我當年讀這本書就愛不釋手,受益良多」。(夏丏尊、葉聖陶:《文心˙序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版)
更有甚者,朱自清在《文心》「序二」中寫道:「丏尊、聖陶寫下《文心》這本『讀寫的故事』,確是一件功德。書中將讀法與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實易行。不但指點方法,並且著重訓練;徒法不能自行,沒有訓練,怎麼好的方法也是白說。書中將教學也打成一片,師生親切的合作才可達到教學的目的。……再則本書是一篇故事,故事的穿插,一些不缺少;自然比那些論文式綱舉目張的著作容易教人記住——換句話說,收效自然大些。至少在這一件上,這是一部空前的書」。(夏丏尊、葉聖陶:《文心˙序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版)
潘新和以為,「在今天鋪天蓋地的教輔讀物中,很難找到科學、通俗、引人入勝的讀物,更遑論像《文心》這種稱得上『功德』的讀物」。所以,我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將它看完了。但是,我一定會時常去翻閱它。因為,它是「一部空前的書」!
我愛它!
《蘇東坡傳》
林語堂 著
張振玉譯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蘇東坡,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林語堂說:「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喜歡上這樣蘇東坡,輕而易舉。且看一個樂天派寫另一個樂天派的故事——《蘇東坡傳》。
《思維與語言》
【俄】列夫·維果茨基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語言和思維的關係問題是哲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長期以來共同關心和爭論的話題。俄國「文化—歷史學派」創始人、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曾就語言與思維的關係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著作了《思維與語言》一書,其方法和結論對當今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仍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本書研究心理學中最複雜的問題之一:思維和語言的相互關係,並總結了維果茨基在發展心理學、教育學和精神病理學等領域開展的一系列開創性研究,深刻地展現了具有高度創造性和慎密思考的智力發展理論,為教育心理學和語言學提供了內部語言的最深刻分析,對後來的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產生過重大影響。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美】塔拉·韋斯特弗 著
任愛紅 譯
南海出版公司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但是遺憾的是,我們的出生並不能選擇,如果不幸出生在一個不好的家庭,我們又是否有勇氣從桎梏中逃離出來?故事中的主人公塔拉做到了。她出生於一個美國普通家庭,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她從沒上過學,沒有去過醫院,甚至沒有用過香皂,在她16歲之前她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跟隨他的父親去廢料廠幹活。就是這樣一個姑娘,如何化繭成蝶,實現了自我成長與救贖?她把她的人生經歷寫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中。看了這本書,你會反思: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獲得更高的學位?為了擁有更多的財富?其實都不是,從塔拉的故事中,我們更深切地領悟到,教育使我們明辨是非,讓我們變得誠實而勇敢,對人生滿懷希望與熱情。教會我們認清自己,告訴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正如書中所說,過去是幽靈,未來才是力量的所在。願所有人無論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像塔拉一樣學會給自己安上一雙翅膀,勇敢的向前飛,找到最真實的自我!《夏洛的網》
【美】 E·B·懷特 著
任溶溶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我的眼淚凝成一顆水珠
掉在地上,夏洛
你在天堂過得快樂嗎?
你的小豬朋友,威爾伯想念你
雪,輕柔地從天空飄落
你那些被坦普爾頓救下來的卵
誕生出了新生命
好像一個個小夏洛
可是,威爾伯還是傻傻思念你
大家都在想念你,夏洛
小可愛端伊是我的學生,她最近剛剛看完一本有趣又感人的書,淚眼婆娑裡,寫下了上面這首詩。對於咱們讀書人來說,一書一世界。這究竟是一本什麼好書,讓端伊小朋友進入一個美好的世界呢?
這本書就是——《夏洛的網》。
一直以來,《論語》都是我們中國讀書人的必讀書。因為《論語》裡不僅有完備的知識體系,更有我們民族共同的價值體系和文化體系。正是這些共同的價值和文化讓我們的民族經千年而不斷,歷百世而綿延。讀《論語》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社會是理想的社會;讀《論語》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理想的人。司馬遷說「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讀《論語》會讓我們看到一個立體而生動的孔子。去讀《論語》吧!讓我們一起以孔子為師,與子路、子貢、顏回為友,一起穿越千年,去認識那群可愛又可敬的人,去感受那綿延千年的中華文化!《提燈的天使》
凱特·迪卡米洛 著
高雪蓮 譯
新蕾出版社
生活不是童話故事,總有那麼一些日子你可能會在黑暗中摸索,在混沌中迷茫……
如果你想在心頭亮起一盞燈,請翻開這本書,它也許會成為你一輩子的明亮,永遠不會熄滅的明亮。
書中的三個女孩各有各的不幸:瑞米·克拉克,爸爸和女牙醫私奔了;路易斯·安娜,父母雙亡,只能跟奶奶相依為命;貝弗莉看起來倔強,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早已破碎的家庭是多麼讓人抓狂……這些灰暗,真實得仿佛就是我們現實的人生。
故事來源於作者凱特·迪卡米洛真實的經歷。她用她的筆把貧窮、背叛、死亡這些深刻話題表現得幽默而充滿希望。女孩們一次又一次的歷險扣人心弦,她們失去愛與尋找愛的故事感人至深。
寒假來臨,捧起這本書,相信你會乘著文字的過山車一路手不釋卷、屏息凝神。最終,那個在黑暗中照亮別人的提燈天使就會出現在你面前哦!
《我的圖畫書論》
【日】松居直 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我的圖畫書論》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的圖畫書觀,通過對圖畫書、兒童和成人三者的實證研究和對三者之間微妙關係的靈動捕捉,奏響了圖畫書原創理論的先聲,高效地詮釋出以兒童為本位的親子閱讀理論的實質,體現出圖畫書在實現兒童成長過程中真正價值。
這本書內容語言溫和關切,娓娓而談。全書先說明讀圖畫書是為了孩子的樂趣,不要總想著讓他們「受教育」;再說明圖畫書不是插圖書,並不是為了配合文字,讀圖也是完整的過程;再讚揚孩子的精力與成長,以及他們對圖畫書的理解和判斷並不是為成年人左右的;更進一步說明的是經典圖畫書的欣賞與評議,以及各國圖畫書的特點及體驗。
全書真正觸動人心的是先生在圖畫書出版工作中的一些考慮:一是關於圖畫書的語言。圖畫書圖畫藉由父母之口入孩童之耳的語言,也決定了圖畫書的好壞。二是圖畫書的內容要恁惡揚善嗎?先生的態度體現了微妙的平衡和分寸感。三是關於圖畫書工作的自省。書不能替代口口相傳的故事,因此出版工作也需要有節制。
如果你對圖畫書了解還不多,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工具書。這裡有將孩子、圖畫書、大人三者連接起來的重要因素。
《小腦袋,大問題——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高水平提問》
【美】賈尼斯·斯特拉瑟,莉薩·穆夫森·布雷森 著
孟晨 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今天早上你是怎麼來幼兒園的呀?」「如果你可以用任何你希望的方式來幼兒園,你想怎麼來?為什麼?」這兩個問題有什麼不同呢?哪一個更能培養孩子的深度思維呢?怎麼樣才能提出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和思考的問題來呢?……一切盡在《小腦袋,大問題——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高水平提問》。作為中國教育新聞網2019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之一,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掌握提問技巧,提出高水平問題,從而讓你成為能夠幫助幼兒發展「成長型思維」的教師。
還等什麼呢?聽我的,你值得擁有!
《和你一起,我不怕老去》
劉繼榮 著
北京日報出版社
翻開《和你一起,我不怕老去》一書,你會驚喜地發現原來和《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是同一位作家——劉繼榮。作者委婉溫情的敘述,世間的美好都被淺吟低唱出來,主流是詩歌一樣唯美的語言,又不乏俏皮幽默詼諧的話語。故事講述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人家的對話,卻每每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全書共錄入了40個關於愛與成長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作者帶給讀者的美好祝福,一口氣讀下來,真的如作者所言:願你伸手觸得到紙上溫暖,抬頭看得到幸福真顏!每一個故事都透著濃濃的愛意,從不同的角度詮釋著愛無處不在的道理。愛該怎麼體現?愛,要學會放手,學會理解,學會取捨,學會換位,愛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時刻,愛充溢在家的每一個角落。願我們和孩子們彼此陪伴,彼此照耀,將生命之花唱得一路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