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技術更迭日新月異 非技術成本有降低空間

2020-12-22 中投顧問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2017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2017年1月份至9月份,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達到42GW左右,增長了60%,其中分布式裝機15GW,同比增長了300%以上。

  王勃華還介紹,「家庭光伏(戶用光伏)是行業發展亮點中的亮點,例如,浙江省嘉興市在2017年1月份至5月份增加了家庭光伏6000戶,累計達到12000戶,也就是5個月的新增量相當於過去幾年的累積。同時,杭州市今年上半年新增家庭光伏量也達到了多年的累積數量。在此基礎上,浙江省截至7月底家庭光伏已經達到8.5萬戶」。

  技術更迭日新月異

  在國家能源局光伏「領跑者」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推動下,我國光伏產業正向高效、高品質化發展,淘汰落後產能;另一方面光伏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使發電成本進一步降低。

  如今,光伏業已經展開了圍繞提效降本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多晶矽金剛線技術、黑矽、PERC、雙面雙波組件、MWT背接觸技術、12BB多主柵高效組件技術等讓光伏發電效率不斷刷新世界紀錄。

  此外,王勃華介紹,「光伏組件、系統、逆變器、電價在8年的時間裡分別下降90%、88.3%、91.5%和77.5%,僅2016年-2017年間,組件價格下降的幅度就接近21%。同時,系統設備投資成本目前已降至5元/瓦的水平」。

  「光伏發電成本依然有下降空間。從世界範圍看,從阿布達比、印度、沙特今年中標項目的電價看,已經分別達到0.2元/千瓦時、0.3元/千瓦時和0.12元/千瓦時,平價上網,在國外項目已有先例。」王勃華稱。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第三批光伏「領跑者」項目的準入門檻出現了較大提升,多晶矽電池組件和單晶矽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應分別達18%和18.9%以上,比之前兩批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由此,「領跑者」將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的成本下降。

  非技術成本有降低空間

  除了技術對推動成本下降產生的作用外,王勃華也表示,儘快降低非技術性成本是推動我國光伏平價上網的關鍵。

  非技術性成本一般包括土地使用費用、電網接入費用、前期開發費用等。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以光伏發電為例,我國的幾個項目同國外相比成本依然較高,包括土地、電網送出、資金利用費均高出國際水平,還有稅收、限電等問題,如果把這些非光伏技術成本去除,光伏發電成本至少有0.1元/千瓦時的下降空間。」

  不過,為解決光伏用地成本高的問題,有關部門不久前出臺《關於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用地的意見》,對農業光伏和光伏扶貧的用地在一定條件下「鬆綁」。

  此外,在接入電網費用方面,國家電網已編制了《關於做好分布式發電併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服務意見》)。《服務意見》中提出,國家電網將對適用範圍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供接入系統方案制定、併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由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接入公共電網的接網工程全部由電網企業投資。

  針對稅費減免,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了徵求對《關於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根據可再生能源企業稅費負擔普遍較重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稅費減免政策。針對光伏企業,《通知》規定,光伏發電產品增值稅即徵即退50%的政策,從2018年12月31日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

  據悉,目前,我國太陽能發電成本已經降至0.7元-0.8元/千瓦時,不過,要真正實現平價上網,仍需再控制成本,把發電成本降至0.4元/千瓦時,甚至更低。除此外,業界認為,實現平價上網也需要從增加項目收益角度考慮。一方面要提升智能化運維水平,另一方面在光伏與其它產業結合方面要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相關焦點

  • 光伏銀漿專題報告:HIT技術變革,百億光伏銀漿市場蓄勢待發
    ,產業鏈降價,帶來裝機成本下降、平價區域擴大,光伏行業規模提升,拉動銀獎需求:③HIT 電池滲透率提高,單片電池低溫銀漿消耗量是 Perc 電池高溫銀漿消耗量的 2.63 倍 從內外政策來看,光伏行業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有望力挺光伏行業全面擴容。
  • 光伏、風電、火電等領域儲能成本均大降得益於技術發展儲能行業...
    日前,青海光伏競價項目配套儲能項目開標,最低逼近1元/Wh的儲能單價刷爆整個儲能圈。就在不久前有業內人士預測,最快2021年末儲能系統價格將降至1.5元/Wh。然而此次參與青海光伏競價儲能項目投標的四家企業給出的價格,最高僅為1.23元/Wh。不少業內人士稱,「儲能降價速度高於預期」,尤其是1.06元/Wh的報價,更是震撼了整個行業。各領域儲能成本均大幅下降但據記者了解,此次青海光儲價格的快速下降,只是儲能降本大趨勢中的最新案例。事實上,各領域的儲能成本都在快速下降。
  • 行業大咖縱論光伏未來:下一代光伏技術是什麼?如何進一步降本提效?
    平價時代的中國光伏,未來技術方向到底在哪裡?會不會出現顛覆性新技術?如何以技術創新進一步降低光伏成本? 在即將邁入「十四五」,新一輪高增長時代有望由此開啟之際,這些問題是每一個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參與者都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 異質結有望成為下一代光伏技術
    不過,異質結電池能否如業內所願,成為繼PERC電池後的下一代主流技術還有待驗證。 12月15日,愛康科技第一片異質結電池試樣生產正式下線,電池片轉換效率達24.59%,高於目前光伏行業主流技術產品PERC電池近2%。 自2018年「5·31」政策頒布後,光伏發電補貼逐年降低,開始向無補貼時代過渡。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回顧光伏行業變革 展望未來高效之路
    我國1958年正式開始研發太陽能電池,最初研發出的光伏電池主要用於空間領域。1975 年-1976 年寧波、開封先後成立太陽電池廠,電池製造工藝模仿早期生產空間電池的工藝,太陽 能電池的應用開始從空間降落到地面,但由於產品價格貴地面光伏市場小,20 世紀 70 年代至 20 世紀 90 年代,行業發展幾乎停滯。
  • 光伏設備:技術迭代帶動設備更新換代
    單晶矽電池具有高電池轉換高電池轉換率和良好的穩定性,但其成本高,早在20年前,單晶矽電池就突破了20%以上光電轉換效率的技術壁壘。多晶矽電池成本低,但其轉換效率低於單晶矽太陽能電池。隨著國內光伏技術的快速進步,從國產原、輔料到國產設備成為主流,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升發電效率,光伏發電成本已越來越接近於上網電價。4. 531新政整改(2017年-2019年):國家相關部門用補貼政策助力光伏產業完成再一次復興後,盲目擴產、消納、補貼缺口等問題逐漸暴露。
  • 研究顯示:技術進步帶動下 光伏發電成本將持續下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隨著這幾年的科技發展,以及國家對光伏發電的大力普及,光伏材料成本越來越低。531新政之後,光伏行業關注的焦點就是「平價上網」的進程、系統成本的下降。清潔能源投資者和技術專家拉姆茲.納姆(Ramez Naam)研究了(除組件成本之外)的全球光伏發電平均成本,同時分別調研了印度、中國和美國的平均成本,(除組件成本之外的)這些成本佔太陽能發電廠平均成本的2/3,根據賴特定律得出結論:光伏發電能力每增加一倍,太陽能電力價格就會下降30-40%。
  • 康明斯:解讀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和成本降低空間
    相比其他電解水技術,PEM能在高電流密度下工作,體積小、效率高,生成的氫氣純度可高達99.999%,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水電解技術。這一技術在國內目前尚沒有大規模商業化,但在歐洲已經有許多兆瓦級的應用。康明斯在加拿大、美國和歐洲都有很多規模化的商用項目,包括在加拿大在建的20兆瓦PEM電解水項目。  Q2:為什麼說PEM電解水制氫是當前新能源發展的大勢所趨?
  • HIT憑啥被稱為「下一代商業光伏生產候選技術」?
    受益於異軍突起的HIT光伏電池概念股,近期光伏概念指數大漲。1月7日,光伏板塊有超過10家個股漲停,其中異質結電池(HIT)概念股捷佳偉創、山煤國際、東方日升、金辰股份、邁為股份全部漲停。HIT是「異質結」電池技術的英文簡稱,簡單說就是一種全新的光伏電池生產技術。HIT技術具有幾方面優勢:光電轉換效率高,性能優異,降成本空間大,平價上網前景好。作為電池技術解決方案之一,HIT技術一度被業內稱為下一代商業光伏生產的候選技術之一。從HIT光伏電池發展歷史看,近期才真正開始出現產業化突破。
  • 異質結技術,引領光伏向半導體時代過渡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12月7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技術大會上,東方日升黃強博士用了極簡的《210/24.5%》為題,描述了光伏產業正在經歷的新一輪變化,並用「大片、高效、現在時」來對新一代的極致產品下了定義。
  • HJT,光伏的未來?
    目前國產設備1GW投資成本已經降低到4.5億元左右,而且在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另外,HJT高雙面率、低衰減、低溫度係數等技術特徵,使得全生命周期的發電可能比PERC高7%~15%,所以初始組件投資雖然高,但LCOE未必高。 HJT的主要支持者是相關的設備廠商,他們是這項技術應用和推廣的最大受益者。
  • 2021年中國光伏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中國光伏行業起步較晚但呈現迅速發展的勢頭。2002年,我國光伏行業開始起步。在「十五」期間,我國在光伏發電技術研發工作上先後通過「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攻關」計劃安排,縮短了光伏發電製造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 鑑衡中心主任:領跑者最大的作用就是突破技術鎖定 降低度電成本
    3月13日,由陽光電源主辦的「PAT2018愛光伏一生一世」質勝分布創新領跑光伏先進技術研討會於3月13日在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如期開幕。鑑衡中心主任陳雪松受邀參會並指出領跑者最大的作用就是突破技術鎖定,讓新技術、新產品得以廣泛應用,降低度電成本。
  • 光伏細分行業龍頭——膠膜和支架!
    第四,房地產板塊也出現了比較明顯上漲,房地產行業龍頭具有低估值、高分紅、高成長特徵,海洋認為行業龍頭有望繼續強勢。12月1日,國內首隻光伏ETF上市,海洋今天和下周重點和大家聊聊光伏各細分行業龍頭。光伏受益於平價上網,未來幾年有望持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今天先聊聊膠膜和支架。
  • 【分析】光伏逆變器的技術路線與代表企業
    在光伏系統中,逆變器承載著發電側和電網側的連接,並向監控系統傳遞電站實時發電信息和判斷是否需要運維。另一個側面能說明逆變器核心地位的是其多樣化的技術路線。相比組件環節被晶矽技術牢牢統治,逆變器行業則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行業一直爭論不休卻沒有公論,關鍵在於逆變器所涉及的功能相比組件複雜得多。
  • 光伏行業年度策略報告:平價引領能源革命,龍頭從周期走向成長
    持續降低的度電成本:全球大部分國家/地區的光伏度電成本較五年前 降低約 50%,已降至 2-6 美分/kWh,低於大部分煤電成本,完成了用 電側到發電側的平價甚至低價上網,逐漸擺脫補貼的束縛。2.2 集中度提升&一體化趨勢明確且互相促進 光伏產業鏈的分工隨行業技術發展水平及各環節競爭格局的變化而變化, 過去近 20 年的發展歷程中,先後經歷了「單一環節起步(非充分競爭)- 全垂直一體化(低效產業模式)-純專業化分工(不利技術進步)-有側重的 錯位一體化」這幾個不同階段,目前逐漸向著更高效的形態進化
  • 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測算與分析
    文章導讀:近幾年光伏發電技術的成本快速下降,我國很多地區的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已經接近或低於當地燃煤標杆電價。本文梳理了光伏電站的成本構成,以2019年的數據為基礎,測算了2019年我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通過與各省燃煤標杆電價的對比,分析了我國光伏發電「平價」的現狀。最後,提出了個人對新能源發電「系統成本」的思考。
  • 服裝品牌想在日新月異的服裝行業突出重圍,牢記以下幾點
    曾幾何時,以H&M、ZARA、GAP、優衣庫等為代表的國際快時尚品牌憑藉著低廉的價格、快速的更迭,以及對時尚潮流的把握等優勢,進入中國市場後,快速搶佔了本土服飾品牌的市場份額。 可如今,這些快時尚品牌的光景已經大不一樣了。從去年2月開始,ZARA就關閉了中國區最大的旗艦店。
  • 什麼是容配比,對光伏行業又有什麼用?
    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2020年5號公告,批准了502項能源行業標準和35項能源行業標準英文版。受到光伏行業廣泛關注的《光伏發電系統效能規範(NB/T 10394-2020)》就包括在內。雙面組件容配比典型地區算例結果那麼,什麼是容配比,對光伏行業又有什麼用呢?電站容量包含兩個定義:安裝容量、額定容量。容配比,就是光伏系統的安裝容量與額定容量之比。
  • 普尼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成功 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搜狐財經訊  搜狐財經從2010年中國杭州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獲悉,國內首條轉換率高達21.1%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調試成功,這一轉換率是建立在比所有太陽能電池更低成本的基礎上。  「本次中試線調試成功標誌著普尼在產業化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