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湧長三角」上承良渚下接馬橋,這裡是「上海之根」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上海松江的廣富林被稱為「上海之根」,這塊歷史遺址的發掘和保護,使長三角區域的古文明脈絡更佳清晰。

9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在上海松江進行,當天下午走進廣富林文化遺址,這處遺址位於松江新城北部,總佔地面積約850畝。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已正式開放 徐程 圖松江區介紹,廣富林文化遺址是經考古發現的上海29處遺址中內容最豐富、最具保護與開發價值的古文化遺址,也被稱為「上海之根「。早在195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在文物普查中獲悉,廣富林村民在開挖河道時,發現了很多古陶片,經調查,確定為重要古文化遺址。2006年,在環太湖地區考古學術研討會上,經專家論證正式確定了廣富林文化的命名。2013年,廣富林文化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內景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廣富林文化遺址有著深遠的古文化脈絡,依次為約6000年前的崧澤文化、約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約4000年前的廣富林文化、約3500年前的馬橋文化。正因此,廣富林文化被認為上承良渚、下接馬橋,透過此文化遺址,可以一覽上海綿延6000年的城市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曾是良渚文化分布範圍東緣的一處聚落,而良渚文化則是中國長江下遊地區史前文明發展的高峰。

廣富林古遺址展示館內的展品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關於廣富林文化遺址開發保護項目,啟動於2009年。經過10年建設,該遺址於2018年6月對外試運行,以考古遺址保護區為核心,突顯農耕生態文化,展現原汁原味的田園風光。如今,在廣富林遺址內,收建了少量蘇浙徽的古建築,主要作為展示空間,同時也符合廣富林和松江具有移民之地的歷史特徵。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現已正式開放。

廣富林文化遺址內的一處建築 徐程 圖松江區介紹,整個建築的設計靈感來自考古發現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樣子,分為了三個罐體以及五片陶片。展示館的結構很獨特,設計中巧妙地把五片陶片統一為同一大小的圓穹頂,陶罐為多曲面,陶片為雙曲面,內部採用異型鋼結構網架體系作為主體結構。走入展館內,設有正廳和「文明之源」「城市之光」「歷史之脈」三個獨立展廳,展覽以「上海之根」為主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潮湧長三角」只要2.18公裡!明天,從青浦金澤到蘇州吳江的東航路...
    9月29日,由中央網信辦組織的「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上海青浦舉行,據了解,明天從青浦金澤鎮到蘇州吳江區的東航路就將全線貫通,該工程東起滬青平公路、西至江蘇省界,全長約2.18公裡,道路為雙向4車道及2側非機動車道。
  • 「潮湧長三角」社會治理』織裡樣本』:』對症下藥』調糾紛
    10月19日,「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來到浙江湖州織裡鎮,了解織裡極具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織裡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織裡鎮位於長三角中心位置,距離上海、杭州、南京都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享有「中國童裝名鎮」的美譽。
  • 閔行馬橋文化展示館正式開放
    前幾天,閔閔為大家帶來了有關誰不憶江南——「發現閔行之美」系列叢書發布的相關報導,(點擊此處閱讀原文)5本新書中,《三岡水長》以詳實的史料和富於文學性的表達,圍繞馬橋遺址、馬橋文化,展示了馬橋歷史上曾經發生的故事和豐富的歷史文脈。
  • 厚植「上海之根」歷史文化底蘊 打造「五穀豐登」全域旅遊體系
    央廣網上海9月1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堅定『上海之根』文化自信和文化擔當,打造綿厚歷史與新時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人文之城。」在今天(15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表示,下一步,松江將深入推進人文松江建設,加快上海科技影都建設進程,進一步厚植全域旅遊特色亮點。
  • 萬達上海開足馬力,崇明、馬橋項目相繼登場
    上海是萬達商管集團部署長三角的戰略重地,截至2020年11月底,萬達廣場已進駐上海9個區(楊浦、浦東、寶山、嘉定、金山、松江、閔行、青浦、崇明,其中5個廣場成為所在區的首個大型購物中心)。空前的規模效應下,令人矚目的是萬達廣場持續增長的經營業績。
  • 一首詩開啟新校區建設,中國美院良渚校區奠基開工
    於永明代表浙江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向中國美術學院、向餘杭、良渚表示熱烈祝賀。他說,良渚校區的建設是美院落實省委部署,貫徹省委要求的又一積極行動,是美院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之舉。省教育廳高度重視良渚校區的建設,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美院推進特色優勢學科和一流大學建設,支持美院在「強」字上下功夫、「特」字上做文章。於永明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通過空間創造與教育創新,一座國際頂尖而富有特色的大學校園在這裡圓滿落成,一個凝聚藝術、科技與商業等多學科資源,融合學歷教育和終身教育多層次教學模式,融通開放的國際型教育創新社區在這裡呈現,實現設計學科的創新發展,打造浙江省高校和學科的新高峰。
  • 良渚與古代中國:修城築壩做手工,中國最早的文明是什麼樣的?
    良渚也是其中一種「文化」,但隨著近年考古的新發現,許多學者將其安上了「文明」的稱號。那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這裡所說的「文化」,指的是「考古學文化」。就是考古發現中,可供人們觀察到的屬於同一時代,分布於共同地區,並且有共同特徵的一類遺存,往往代表著一處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在實踐中,往往以出土地域、所屬年代相近的一組陶器來界定。
  • 機器人「廚神」現場烹飪馬橋豆腐乾?上海這個區攜各類功能機器人...
    展臺上,有的機器人在烹飪馬橋豆腐乾,有的機器人在跳操,有的機器人則在巡邏……11月19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式拉開帷幕,閔行區攜東方智媒城、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光華創意街區、七寶古鎮等區內代表性文創園區和文創企業亮相,以「閔行最上海」之名向觀眾推介最新項目和最潮產品。
  • 良渚陶文:五千年文明的歷史書寫
    耀眼魚刺興未盡,(最後二個象形文字為魚骨)刻此為紀陶罐上。按,餘之所以說狩獵無果而返的依據是,餐桌上只有魚刺而無嘼骨。這次會餐,皆大歡喜,故特地刻在罐上以為紀念。這也說明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不僅生活得很滋潤,作者也是個有文化有情趣的好客之人。五千年前的良渚,位於環太湖流域的西南部,這裡氣候溼潤,資源豐富,水網密布,特別適合人居。
  • 好吃又有故事的馬橋豆腐乾,開出上海首家直營店
    最新消息繼2018年馬橋豆腐乾拿到上海「0001」號小作坊準許生產證,日前,馬橋豆腐乾又開出了上海首家「001」號直營店,馬上「002」號也將開出……馬橋豆腐乾是許多上海人都熟知的本幫菜美食,十多年前就已成為閔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 「潮湧長三角」探訪亞洲規模最大基因測序中心:解密生命密碼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10月16日訊(記者 李高思)基因數據是一個人的生命密碼,今後關於你的數據可能就儲存在這裡。昨日(15日),記者跟隨「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位於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東部)中心(以下簡稱東部中心),探訪這個亞洲規模第一、全球領先的基因測序中心。 2016年10月,全國首批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試點工程落戶南京江北新區,由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負責運營管理。
  • 五千年前的良渚玉到底有多牛?一文搞懂各種良渚玉器的區別和來頭
    這其中就包括浙博入選國家寶藏的大玉琮和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的玉鉞,分別被譽為「琮王」和「鉞王」。據推測,它的墓主人就是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良渚王。而它們最早成體系地出現就是在良渚文化時期。良渚墓葬中的三件套意味著身份和地位,尤其是玉琮和玉鉞,足以證明墓主是個大人物。這裡面知名度最高的要數下面這件重達 6.5 公斤的「琮王」了,為良渚玉琮之首。玉琮上常雕有神像紋飾,象徵著神權,只有王和大貴族才能擁有。它的形狀可概括為內圓外弧凸有四角,凸起的四角為節面,兩節面之間為直槽。通常被雕琢城上大下小。
  • 上海NIKE 001湧入大量「代排手」!
    上海001 作為Nike 全球最大的旗艦店之一,其不論是在地人士或觀光朝聖的粉絲亦是每年絡繹不絕,不過自上回網友爆料Fear of God 被「後門掃貨」之後,日後所有的發售日程與方式雖已修正儘量「公平」可還是被質疑,儘管據傳早就不是第一次,但卻再難以挽回Sneakerheads
  • 「潮湧長三角」走進全國首座創新主題「網紅」館 感受科技創新的「安徽力量」
    10月14日,「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來到合肥,走進超高人氣的「網紅」創新場館——安徽創新館,體驗高端科研成果,感受科技創新的「安徽力量」。「未來,安徽創新館將組建線上線下互動的科技大市場,建設國際雲孵化空間,進一步做大安徽創新創業創造『苗圃』,促進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在安徽匯聚轉化。」場館相關負責人稱。
  • 以手相傳,遞古藝今韻,承華夏之美,周大福「傳承」系列綻放
    周大福滬杭區總經理孫曉東先生、周大福滬杭區營銷品牌副總經理高勇先生、周大福尊貴VIP會員羅麗娟女士等隆重出席了本次典禮並為開業送上美好祝願。以手相傳,遞古藝今韻,承華夏之美,在現場貴賓、媒體的一同見證下,中環百聯周大福「傳承」專營店猶如普陀上空璀璨的明珠一般,綻放異常閃亮的光芒。
  • [潮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教育先行
    資料圖/馬鞍山市網信辦供圖【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5日,記者隨「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網絡主題活動走訪團隊來到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的南京市百家湖小學博望分校,了解江寧-博望一體化示範區的建設情況。
  • 馬橋豆腐乾邂逅AI廚神會發生什麼?閔行文創矩陣亮相第三屆長三角文...
    新民晚報訊(記者 魯哲)展臺上,一個家用功能型機器人正在認真地烹飪馬橋豆腐乾,馬橋豆腐乾邂逅AI廚神,傳統就這樣與高科技碰撞了;除了會炒菜的機器人,還有會跳舞的積木機器人。在19日開幕的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閔行館以「閔行最上海」為主題向觀眾推介閔行的最新項目和最潮產品。圖說:機器人在烹飪馬橋豆腐。
  • 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參加「長三角婦產科黨建共同體」籤約儀式
    「長三角婦產科黨建共同體」籤約儀式「不忘初心,致敬逆行」主題展演6 月 30 日下午,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楊浦區多功能廳,來自安徽、浙江、江蘇等長三角 11 家婦產科黨建共同體聯盟單位黨委負責人和部分黨員們齊聚一堂
  • 廣富林遺址明春開放 上海還有這些"有故事"的文化公園
    廣富林遺址公園:尋「上海之根」  位置:松江區方松街道秋柏路  開園時間:2018年春  門票:待定1961年,考古人員首次在當地發現了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至4300年,環太湖流域一類極著名的人類早期文化類型)遺蹟。隨後直至上世紀末,對廣富林遺址的發掘,並非考古重點。這期間,研究人員分別考證並確認了其他兩個以上海地名命名的文化類型――崧澤文化(最早距今約6000年前)和馬橋文化(最晚至商周時期),它們時間上一個位於良渚文化前,一個在其後。
  • 這大概是上海最被低估的郊區,房價和學區都是!
    由於閔行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高薪工作機會眾多,產住結合的屬性很強,所以吸引了很多的買房人,尤其是新上海人的關注。相信今天的內容會對你有所幫助。  01.閔行區概況  閔行區位於上海的西南側,東部與中心城區的長寧、靜安為鄰,北部與嘉定區接壤,西部與南部與郊區的青浦、松江、奉賢相連。閔行也有一部分在黃浦江以東。閔行區基本都在中環線以外,地理位置上有劣勢,如今卻是上海中外環區域中發展得最好的,政務能力值得肯定。閔行的產業園區和商務區眾多,當下最熱門的虹橋商務區就位於閔行的華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