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事!中山市商業發展規劃(2019-2035年)公布!

2020-12-25 土地資源網

  亮點超多!《中山市商業發展規劃(2019-2035年)》草案剛剛公示!

  未來,中山將形成6大市級商業中心,15個地區級商業中心,還將打造19條重點特色商業街區,並在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業流通基礎設施方面重點發展,全面輻射粵港澳大灣區!

  其中,6大市級商業中心總面積為637公頃(6370000平方米),包括中心組團主題旅遊區商業中心(輻射江門、陽江、茂名、湛江)、中山總部經濟區商業中心、小欖菊城商業中心(輻射佛山順德)、翠亨新區商業中心(輻射深圳前海)、三角迪茵湖商業中心(輻射廣州番禺、南沙)、坦洲裕洲商業中心(輻射珠海香洲、橫琴)。

  15個地區級商業中心總面積超383.9公頃(3839000平方米)。包括:石岐蓮塘北路商業中心、孫文東路商業中心、中山二路商業中心、紫馬嶺商業中心、富華道商業中心、南區興南路商業中心、沙溪星寶路商業中心、大湧德政路商業中心、港口世紀西路—世紀東路商業中心、古鎮華安東路商業中心、橫欄順興南路商業中心、南頭升輝北路商業中心、三鄉文昌東路商業中心、火炬同樂東路商業中心、民眾六百六路商業中心。

  中山商業如何融入灣區發展?未來發展看哪裡?

  接下來,一起和大粵房產組來看看

  中山最新的商業發展規劃布局吧!

  (關注公眾號回復「中山商業」獲取規劃文件)

  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範圍為中山市域範圍,包括五大組團24個鎮區。

  規劃期限:2019年—2035年

  劃分為三個階段:近期:2019年至2022年;中期:2023年至2028年;遠期:2029年至2035年。

  商業中心:

  未來將規劃

  六大市級商業中心:

  市級商業中心是指商業高度集聚、經營服務功能完善、服務輻射範圍主要面向全市、國內和國際的廣域型、超廣域型消費人群的綜合性商業功能區。

  市級商業中心輻射能力強,業態豐富多樣,並在城市中佔據中心重要地位,具有城市最為繁華的商業和最具活力的市場,服務範圍和影響面一般涵蓋整個城市、周邊地區甚至國內外更大的範圍,其購買力有50%以上來自該商業區以外的地區。

  本次規劃期內共形成6個市級商業中心,其中1個為已建或在建項目,均位於中心組團,其餘為規劃新增項目。

  01

  中心組團:主題旅遊區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位於沙咀溼地公園臨近區域,規劃範圍東至興利路,西至岐港片鴨利沙湧,南到石岐河,北至規劃道路,總用地面積約87公頃。

  以歡樂海岸項目為核心,將打造成集生態旅遊、主題娛樂、科技感知、文化體驗和高端商務為一體的大型城市文化旅遊綜合體。依託深茂鐵路建設,藉助中山北軌道交通站點,加強粵西諸市的輻射效應,規劃重點推進旅遊服務配套、完善科技娛樂、文化休閒等功能,發展具有主題特色的文化旅遊綜合體,以滿足國內外各類遊客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02

  中心組團:中山總部經濟區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依託中山總部經濟區建設,包括北岸片區、石岐片區和東區片區組成,規劃打造一個市級商業中心,總用地面積約120公頃,規劃中期建成,遠期提升。

  探索高端商業與高端商務集聚互動的發展模式,以現代商業商務融合為主導,融合文化、娛樂、消費、居住功能為一體,成為中山體量最大、聚集度較高、業態較全的綜合商業功能區。打造高端商務商業、文化休閒、創意體驗、時尚娛樂的消費時尚新地標。依託濱水景觀資源,發展濱江景觀休閒商業,以主題性酒吧、咖啡吧、特色餐飲為主,穿插旅行服務、演藝劇場、藝術展覽等。

  03

  西北組團:小欖菊城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由民安路-昇平路交叉沿線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80公頃。

  該商業功能區現狀為氛圍較為成熟的商業綜合體,已規劃形成以大信新都匯為核心,海港城、百匯時代廣場、下基路—新永路舊城區商圈、小欖輕軌站商務區(規劃建設中)為支撐點的十字型空間布局,區域輻射範圍較廣。規劃以「人文化、個性化、特色化」為導向,彰顯菊花文化,加強文展商業促進,以「優美環境、優質服務」為支撐,近期規划進行業態升級和服務提升,發展成為中山北部市級商業中心,建設高能級、現代化購物休閒中心,凸顯精品購物、文化藝術、休閒生活功能,形成時尚休閒中心和文化體驗中心,輻射至廣州、佛山順德等地區。

  04

  東部組團:翠亨新區商業中心(遠期規劃)

  區域位於馬鞍島翠亨新區內,由經三路、緯十路、東外環高速公路圍成,為深中跨江通道西岸登陸點,總用地面積約200公頃。

  圍繞「科技創新」發展主線,搭建高端金融服務平臺,構建集商業、商務、科研辦公、休閒娛樂、休閒體育、旅遊居住於一體的高端商務區。依託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建設,承接深圳金融服務、文創、會展等行業轉移,綜合高端商務商業、酒店、餐飲娛樂、都市觀光、文化體驗、旅遊休閒等城市綜合功能,發展成為中山城市新商業地標,成為對接東岸的珠西岸商業橋頭堡,形成灣區具有影響力的商業中心。

  05

  東北組團:三角迪茵湖商業中心(遠期規劃)

  由廣澳高速-金三大道東-高平大道圍合成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50公頃。

  依託廣州南沙自貿區建設,圍繞「科教創新、生態低碳」發展主線,建設國際型創新生態小鎮,加快舊改力度,推進大型購物中心、文創園、休閒商業街區、五星級酒店、主題樂園、生態農場等項目的建設,鼓勵商貿融合、商旅聯動和商文結合發展,打造具有國際高度的標誌性商業中心,輻射廣州番禺、南沙消費群。

  06

  南部組團:坦洲裕洲商業中心(遠期規劃)

  位於坦洲鎮裕洲社區,與規劃建設中山科創島重合,為坦洲快線落腳點處。總用地面積約100公頃。商業中心比鄰珠海城市中心香州區,依託珠海橫琴自貿區建設,緊扣「生態、文化、體驗、休閒」主題,整合商圈及周邊的文化、商業、旅遊資源,建設以現代商業商務為主導、融合文化、娛樂、消費、居住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生態及體驗性都市商業中心,滿足本地區的消費需求,並輻射珠海和澳門消費客群。

  15個地區級商業中心:

  地區級商業中心是指介於市級和社區級商業中心之間的商圈,是指商業中度集聚、經營服務功能比較完善、服務於本區域及周邊區域日常生活休閒消費人群,以滿足區域內購物、餐飲、休閒、娛樂和商務活動等綜合消費為主的綜合商業功能區。

  該等級商業設施總建築面積不低於30萬平方米,商業集聚在不少於8公頃的區域範圍內。

  地區級商業中心以滿足區域內購物、餐飲、休閒、娛樂和商務活動等日常生活綜合消費為主。

  已建項目規劃提升為地區商業中心的,加快推進已建商業中心的能級提升和業態結構調整。鼓勵設置:以家庭消費、親子服務時尚娛樂等為主要功能,適當引進劇場、書店、畫廊、藝術生活館等,形成一站式家庭娛樂生活消費集聚地;鼓勵發展老字號特色商業和中小精品商業。

  規劃新增項目建設為地區商業中心的,以綜合性、體驗型、智能化商圈為發展目標,打造成為特色商鋪雲集、行業業態齊全、符合現代年輕消費趨勢的,集商務會議休閒、觀光旅遊、特色購物、餐飲休閒等為一體的時尚購物中心。

  鼓勵設置:精品超市、多品牌集合店、時尚品牌專業專賣店等時尚零售業態,集聚智慧家居、數碼產品體驗店等體驗式主題業態,以及兒童主題相關業態、休閒娛樂業態。

  停車設施方面:各商業設施依據停車場配建標準,配置足夠的停車位,利用停車誘導系統等智能化信息管理手段。

  智慧設施方面:通過無線信號全覆蓋、智能導購系統建設、移動應用和大數據平臺等功能建設,加快建設形成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信息化智能型商圈。

  環境品質方面:配置一定規模公共活動空間,設置一定數量的花壇、樹木、座椅。

  交通管理引導方面:完善公共運輸體系,實現人車分流、機非分流、客貨分流。

  地下空間開發方面:有條件的地方鼓勵地下空間整體開發和聯通。

  建築節能環保方面:新建商業建築應符合綠色建築標準, 使用新材料、新技術降低建築能耗,提高能源的再利用率。

  規劃期末全市地區級商業中心達到15個,多數為現狀項目能級提升和規模擴大,規劃新增項目為2個。

  近中期發展目標為落實城市總體規劃中的「東拓」和「強心」戰略,提升中心組團已建商業中心能級,及升級軌道站點附近舊改項目;遠期在部分鎮區新增區級商業中心。

  01

  中心組團:石岐蓮塘北路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以蓮塘北路為主軸,由康華路—華茂街—天鴻路—蓮塘東路—蓮塘北路—蓮員西路—大信悠客街圍合成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45公頃。

  以大信新都匯為依託,重點推進已建商業設施的業態調整和品牌提升,推進以「體驗性消費、文化型營銷、智慧型商貿」為引領的業態升級提升。

  02

  中心組團:孫文東路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由孫文東路、興中道、蓮興路和學院路圍合成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15公頃。

  以假日廣場和金鷹廣場為依託,假日廣場現狀以小型MALL為主要經營方向,金鷹廣場目前正在建設中。該商圈規劃以休閒娛樂為主,涵蓋餐飲、休閒、線下線上融合為一體的多元化時尚消費模式,引進國際品牌主力店與「網際網路+」新趨勢,打造一流的全方位國際化商業中心。

  03

  中心組團:中山二路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由興華街—華苑大街—體育路—岐關西路—華柏路圍合成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32公頃。

  以利和廣場、益華百貨為核心,重點推進該區域商業創新,引入更多時尚、新穎的業態和品牌,打造為具有強烈時尚生活方式引領力、高端消費吸納力、金融和商務服務影響力的現代化商業功能區,以時尚消費中心、數字主題消費中心、休閒主題消費中心、多元化商務中心為目標。加強停車配套和完善公共運輸體系,優化周邊交通規劃,解決現狀交通堵塞和停車不足等問題。

  04

  中心組團:紫馬嶺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由博愛六路—東苑南路—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小敖溪正街圍合成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200公頃。

  區域以紫馬嶺公園為圓心點,遠洋廣場、中山博覽中心、盛景尚峰、紫馬廣場、英聯時代廣場為支撐輻射線形成太陽狀的空間格局。該商業功能區是集展覽、商貿、辦公、休閒於一體的全新商務區域,為中山的中央商務區。規劃以「綠色生態、智能低碳」的發展理念,整合商圈及周邊的文化、商業、旅遊資源,以商務辦公為引領,以休閒娛樂為亮點,融合文化體驗功能,建設功能複合、生態低碳的市級商業中心,集聚各類商業業態,匯聚知名品牌,促進商貿結合、商旅結合、商展結合發展。

  05

  中心組團:富華道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位於富華道沿線區域。依託岐江河的特色景觀、交通樞紐和歷史文化底蘊,進一步調整商業結構,結合舊城以及傳統小商品市場升級改造,規劃形成以富華道為核心,周邊支馬路為重要支撐的格局。逐步由單一商業街向都市綜合商圈轉型,集旅遊購物、餐飲、娛樂、文化休閒、住宿等城市綜合功能,拓展發展空間,打好國家歷史名城招牌,完善旅遊要素、交通和購物環境,形成商旅文互動、體現中山對外形象以及歷史文脈的旅遊商業功能區,提升該商業功能區的文化內涵和商業形象。

  06

  中心組團:南區興南路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以興南路為主軸,由康南路、日華路及永安一路、興南路合圍而成。總用地面積約8.5公頃。

  以南區大信新都匯為依託,結合永安廣場、星匯雲錦及永安新城的商業底鋪,進行升級改造,引入國內外知名品牌;對南區圖書館及南區文化中心進行升級,打造以輕奢時尚、休閒旅遊、家庭娛樂、文化培訓等為主題的綜合性商業中心。

  07

  中心組團:沙溪星寶路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由星寶路、怡明一巷、星寶明珠南側道路、怡明路、星寶時代廣場南側道路圍合而成,總用地面積約8.4公頃。

  以星寶時代廣場為依託,結合周邊商業綜合體發展,突出商業購物、文化旅遊、觀光休閒等功能,形成獨具文化魅力和時尚活力的區域型商業商務中心。

  08

  中心組團:大湧德政路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以敦煌路及德政路兩側為主。總用地面積約8公頃。

  以壹加壹大湧購物廣場為依託,規劃打造集家居文化特色體驗、文化休閒、綜合購物、餐飲娛樂、商務辦公等為一體的區域型商業商務中心。

  09

  中心組團:港口世紀西路—世紀東路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由世紀東路、世紀西路、港口大道、興港中路兩側區域圍合而成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8公頃。

  以壹加壹港口購物廣場和保利國際廣場為依託,規劃打造中山城北的重要商圈,以文化休閒、家庭歡聚為主題,主要面向區域消費者,打造時尚品位、生活精品、特色美食、休閒娛樂等多元感官體驗。

  10

  西北組團:古鎮華安東路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由華安東路及同興路圍合而成的利和廣場區域,臨近城軌站古鎮站,總用地面積約15公頃。

  以利和廣場為依託,融入古鎮鎮的燈飾產業基礎,進一步提升服務能級和功能,打造集利和燈博中心、休閒娛樂購物中心、希爾頓與威斯汀兩大酒店等功能配套齊全的綜合服務體,為全球燈飾採購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

  11

  西北組團:橫欄順興南路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由順興南路及帝景路兩側區域圍合而成的區域。

  以壹加壹(幸福年華花園店)為依託,規划進一步升級,打造主題購物中心、大型綜合超市、影劇院、餐飲、兒童主題專業店、品牌專業專賣店等多種業態,滿足家庭及時尚人群的餐飲、娛樂及購物一站式消費,成為服務本區域居民綜合消費的新集聚地。

  12

  西北組團:南頭升輝北路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由升輝北路及南頭大道圍合而成的海雅繽紛城區域,總用地面積約13公頃。

  以海雅繽紛城為依託,海雅繽紛城位於南頭高速收費站與南頭城軌站旁,是省「三舊」改造重點項目之一,規劃打造集購物、娛樂、餐飲、文化和休閒廣場為一體的新商業地標。

  13

  南部組團:三鄉文昌東路商業中心(近期規劃)

  由文昌東路、S268、景觀大道、廣場路、建設路、匯通路圍合而成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15公頃。

  以順昌購物廣場及繽紛匯購物廣場為依託,進一步提升能級,完善配套,形成功能齊全的地區商業中心。

  14

  東部組團:火炬同樂東路商業中心(中期規劃)

  由同樂東路、港義路、祥興路圍合而成的太陽城地塊,總用地面積約8公頃。

  以太陽城購物中心為依託,規劃打造種類齊全、服務一流、接軌國際的商業服務體系,引入知名品牌,形成聚集效應強的高端商業服務區,鼓勵發展創意體驗商業中心等業態。

  15

  東北組團:民眾六百六路商業中心(遠期規劃)

  以六百六路為主軸,總用地面積約8公頃。

  該商業中心為新建,現狀以壹加壹、好又多購物廣場,商業能級較低。規劃建設高能級、現代化購物休閒中心,凸顯精品購物、文化藝術、休閒生活功能,形成中山東北部商圈的時尚休閒中心和文化體驗中心。

  社區級商業中心:

  社區級商業中心是以社區(村)規劃編制單元為基礎,以社區範圍內的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適宜的範圍內,以便民、利民,滿足居民生活消費需求為目標的屬地型商業。

  社區商業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是社區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服務,社區商業設施的建設規模與社區居住人口規模相匹配,功能業態組合合理。

  依據服務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的不同,社區商業分為居住區鄰裡中心和街坊商業兩種,不同級別社區商業服務設施功能和業態組合詳見下表。

  加快建設社區便捷生活商業服務圈。社區商業應增強便利化和綜合功能,加大社區菜市場、連鎖生鮮超市、便利店等便利消費終端的社區覆蓋率,解決菜籃子「最後一公裡」問題,形成綠色、安全的生活必需品供應網絡。

  創新發展社區商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持面向居民社區提供日常消費、居家養老、家政服務、遠程繳費、健康醫療、家電維修、廢品回收等商業和綜合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探索「電子商務平臺+社區智能便利點+集成網絡終端」的發展模式,推動生鮮食品、快速消費品、定製化餐飲等定製配送服務進入社區。鼓勵設立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點,開展物流分撥、快件自取、電子繳費等便民服務。

  鼓勵社區打造新零售物流模式。新零售物流的核心是「靠近消費者」,消費者收貨時間將以分鐘來計,通過採用店倉一體化、社區倉、眾包物流、快遞櫃等方式,搶佔最後一公裡,以更快速的物流服務消費者。鼓勵發展社區生鮮店,如錢大媽等,打造售菜機/網訂櫃取等「社區智慧微菜場」模式,刺激消費、驅動消費,讓消費者有更好的物流體驗。

  停車配套方面:完善停車設施,設置非機動車停車場;環境品質打造方面,注重社區低碳慢行系統的環境設計,增加步行、自行車綠色慢行通道,注重公共活動空間、綠化環境和休憩公共設施等的營造都做到舒適合理,提升社區購物環境。

  智慧配套方面,通過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一整套智慧社區商業配套體系。實現社區公共區域WiFi全覆蓋,推廣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O2O社區購物模式。

  社區商業中心設置:體現均衡性、便利性和綜合性的設置原則,鼓勵社區商業中心與社區行政服務中心、衛生服務、文化體育、託兒所、老年服務等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相結合綜合設置,形成功能複合的社區公共活動中心。

  社區商業設施以塊狀為主、條狀為輔,採取相對集中或集中與適當分散相結合的布局方式。

  社區居住人口在1.5-3萬的應設居住區鄰裡中心,服務範圍為500-800米;社區居住人口在1.5萬以下的應設街坊商業,服務範圍為300-500米。

  特色商業街區:

  特色商業街區是指在商品結構、經營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專業特色的商業街。長度在500-1000米左右,可分段設置,主營行業特色店數量佔街區內店鋪總數的70%以上。

  特色商業街區規劃,要強調歷史文脈的延續,傳承和發揚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加強對歷史保護建築的功能開發,避免大拆大建,對城市歷史記憶加大保護,將中山的歷史建築、地域風貌、商業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機地融入特色商業街區中,提升城市品位,優化城市環境,促進產業發展。把小欖菊花會、醉龍舞、三鄉木偶劇等聞名省內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融入特色商業街區的建設,讓古老的文化重現風採,進一步把商業街區建成為展示中山嶺南文化的窗口。

  業態多樣:以體現特色商品的專業店、專賣店或特色餐飲服務、文化休閒服務業為主,包括餐飲、服飾、文化體驗館、博物館、創意品牌、複合書店、特色酒吧、古玩、創意商業、老字號品牌、中西樂器、珠寶設計、紅酒品鑑、各類專業用品等業種,適度設置相關配套服務設施。

  街區業態具有較強的創新型和引領性。鼓勵發展原創品牌或新品首發體驗店,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形成一定創新性和引領性的業態

  特色鮮明:發展人文、旅遊、商業、文化、時尚共融的特色街區。歷史文化氛圍濃厚的街區可將歷史建築和私房菜館、咖啡館、文創產業相關的工作室、製作室融合。

  鼓勵發展文化體驗類業態獨立門店,美術館、藝術館、博物館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

  生態景觀資源豐富的街區可主打健康、生態主題,以旅遊、體驗休閒式消費為主,可發展休閒體育健康街區,包括健康美食餐廳、科技運動館、健康養生館等。

  活動舉辦:鼓勵每年街區統一舉辦購物街、美食街、時裝周、戲劇節、音樂節、大型巡演、大型展覽、民俗節等特色主題活動。

  建築風格方面:商業街區建築風格、景觀設計、戶外廣告、公共設施等設置確保總體特色與風貌相協調;停車設施方面,有條件的商業街區應設有專用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機動車禁行或限時段通行的商業街區,應在周邊設置停車場;環境品質方面,完善商業街區的衛生設施、綠化設施、景觀設施等,創建舒適便捷的購物環境,街區內可提供小型商業廣場,滿足遊客休閒遊憩需要,增設休憩娛樂設計增加客群停留時間;功能性設施方面,增設路標、指示牌、公共洗手間、座椅、石凳等公共基礎設施。

  特色商業街區一般依託歷史保護街區、特色風貌建築、旅遊資源區而發展,靠近城市生態景觀、濱水資源豐富地區。

  已建項目提升:中山市現狀共有商業街22條,對現狀存在的商業街區選取消費主題特色鮮明的岐江特色街區、大湧紅木文化街區、古鎮燈飾特色展貿街區這3個項目納入全市的特色商業街區規劃中。

  已建商業街區為近期發展重點,通過提升品質和服務,打造旅遊購物新地標,通過「以文興商」的發展模式活化已有商業街區。

  其中岐江特色街區作為文化主題型街區,可通過「文化+商業」、 「歷史+商業」的發展模式,將城市符號、歷史文化巧妙的與商業融合起來,打造獨一無二的風格;大湧紅木文化街區和古鎮燈飾特色展貿街區作為產業集聚型街區,依託的是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在提升過程中,建議以「文化+製造」、「創意+製造」的發展模式,與科技、創意、文化藝術等多元元素融合,打造中山品牌。

  01

  岐江特色街區(近期規劃)

  由華發廣場——興中廣場——天字碼頭——孫文西路——中山公園——拱辰路——太平路——湖濱路——光明路組成的區域,岐江是中山的母親河,香山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依託濱江景觀,以歷史文化作為主線貫穿整個街區,融入碼頭文化元素,大力整合沿線的商業、人文資源,積極推動商業與中山歷史文化風貌、休閒旅遊相結合,增強品質商業、專業服務、餐飲娛樂、文化休閒、觀光遊覽等功能。以珠三角居民、外地遊客為主要購買力。中山歷史的老概念

  結合水景資源,通過燈光、噴泉、水幕、雷射、投影、音樂等國際流行的多媒體藝術和技術成果展示中山人文歷史、民俗風俗、現代科技等,打造強大的視覺體驗,吸引遊客。

  業態導向:特色餐廳、江景酒吧、手工藝製作坊、畫廊、民間藝術博覽館、老字號酒家、劇場、藝術中心、美學生活館、人氣咖啡館等。

  02

  大湧紅木文化街區(近期規劃)

  依託中國(大湧)紅木文化博覽城,將紅木文化街區打造成集購物、旅遊、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多元化綜合配套街區。採用古典的中式建築群落設計風格,重點打造特色文化旅遊、紅木特色展貿、紅木品鑑交流等。與網際網路結合,設置線下體驗店、展示區。

  業態導向:紅木工業博物館、紅木文化體驗館,紅木工業旅遊中心、主題餐廳、紅木品牌館等。

  03

  古鎮燈飾特色展貿街區(近期規劃)

  該商業街區現狀氛圍較為成熟,規劃將打造集休閒、旅遊、展示、娛樂、體驗等為一體的國際燈飾主題特色展貿街區。

  通過燈光、噴泉、水幕、雷射、投影、音樂等國際流行的多媒體藝術和技術成果展示古鎮燈飾文化魅力,打造全域性旅遊。

  業態導向:主題餐廳、特色咖啡館、燈飾文化體驗館、燈飾品牌旗艦店等。

  規劃新增項目:

  規劃建議結合區域特色和產業優勢新增16個特色商業街區,將商業融入各鎮區的產業特點,發展特色鮮明的新商業,促進鎮區商業品牌提升和經濟優化。

  1.文化主題型街區。圍繞「旅遊+商業」、「藝術+商業」,重點發展南朗音樂文化街區、火炬特色美食街區、小欖菊文化特色街區、東升棒球文化商業街區、板芙智慧健康文化街區、黃圃民俗風情街區等以旅遊業為主的街區。

  2.遺產密集型街區。依託名人故居、傳統村落、歷史遺蹟遺址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發展文化體驗旅遊,如三溪歷史文化街區和東鳳公社風情商業街。

  3.景區依託型街區。依託自然景區,圍繞「體育+商業」、「生態+商業」,發展生態旅遊、個性化商業,如金鐘湖休閒運動街區、五桂山生態養生休閒街區和三鄉溫泉風情街區。

  4.產業集聚型街區。圍繞「科技+商業」、「時尚+商業」、「創意+時尚」發展產業依託型特色商業街區,如港口遊戲遊藝文化街區、南頭智能品牌家電展貿街區、民眾寵物主題商業街區、沙溪時尚服飾創意街區和坦洲生態科創街區。

  1.文化主題型:南朗孫中山文化街區(近期規劃)

  南朗有「孫中山故居」優質人文旅遊資源,依託中山唯一的5A景區——孫中山故裡旅遊區,以場景式文創街區的商業模式,打造「中山印象」文創街區,孫中山文化融合音樂小鎮、旅遊產業,打造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主題餐廳、特色咖啡館、文化博物館、創意商業集市等。

  2.文化主題型:火炬特色美食街區(中期規劃)

  規劃位於火炬開發區內,依託「中華老字號」咀香園、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打造集傳統特色食品連鎖專賣、工業觀光旅遊、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特色美食街區。

  業態導向:傳統老字號餅鋪、美食文化博物館、美食DIY手工作坊等。

  3.文化主題型:小欖菊文化特色街區(中期規劃)

  規劃位於小欖菊城智谷小鎮內。以「菊文化」為特色,打造集休閒、旅遊、娛樂、體驗、觀賞、攝影等為一體的特色文化街區。

  業態導向:主題餐吧、花藝體驗店、生態茶館等。

  4.文化主題型:東升鎮棒球文化商業街區(中期規劃)

  規劃位於中山市西北部的東升鎮。該鎮主要將第三產業發展與棒球運動進行融合,以棒球賽事為依託,結合脆肉鯇產業優勢,充分發揮棒球場館作用,培育一條棒球文化、生態農業、旅遊服務業於一體的產業鏈,規劃依託小鎮的棒球文化和脆肉鯇文化,打造集體育運動、休閒旅遊、文化體驗、教育培訓、健康管理、智慧生活於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中國棒球博物館、名人堂、棒球文化產品區、棒球體驗區、脆肉魭美食區等

  5.文化主題型:板芙鎮智慧健康文化街區(中期規劃)

  規劃位於中山市的板芙鎮。該鎮主要對接港澳、珠海,著力發展裝備製造、精密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以及休閒旅遊、商貿物流等服務業,規劃依託該鎮的產業基礎,打造生態旅遊、文化體驗智慧生活於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生態農業展覽區、競速自行車展覽區、製造歷史博物館等。

  6.文化主題型:黃圃鎮民俗風情街區(遠期規劃)

  規劃位於中山市黃圃鎮,作為中山市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非遺文化資源豐富,規劃依託其非遺文化基礎,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民間文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遺存、地域特色產品、歷史文化名人等資源,打造集民俗展覽、文化創意、休閒旅遊等為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非遺文化館、文化節、特色美食街、民俗表演區等

  7.產業集聚型:南頭智能品牌家電展貿街區(近期規劃)

  規劃位於南頭品牌家電特色小鎮。目前南頭鎮有TCL、奧馬等龍頭企業,規劃打造集品牌家電博覽、體驗、創意設計、展銷等為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智慧家電家居體驗館、高端藝術家電定製中心、科技主題餐廳等。

  8.產業集聚型:沙溪時尚服飾創意街區(近期規劃)

  規劃打造集設計、美術、時裝、品牌、休閒於一體的公共創意藝術街區。

  業態導向:設計師工作室、時尚發布中心、品牌旗艦店、服飾製作體驗中心等。

  9.產業集聚型:民眾寵物主題商業街區(中期規劃)

  規劃位於中山市民眾鎮,民眾鎮的寵物產業基礎較好,吸引了許多寵物愛好者,規劃依託其產業基礎,打造以寵物用品產業和寵物休閒旅遊產業為兩大主導產業,將產業、旅遊、社區、人文功能融為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寵物客棧、寵物康體中心、寵物遊樂園、寵物美容美髮、寵物用品商店、寵物文化中心等

  10.產業集聚型:港口遊戲遊藝文化街(遠期規劃)

  規劃位於廣東遊戲遊藝文化小鎮(港口鎮)。目前港口鎮有遊戲遊藝上下遊企業100多家,初步形成了遊戲遊藝全產業鏈,規劃依託港口的遊戲遊藝產業基礎,打造集休閒、娛樂、賽事體驗、旅遊等為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科技主題餐廳、特色咖啡館、創意動漫集市、遊戲遊藝VR體驗、電競店等。

  11.產業集聚型:坦洲生態科創街區(遠期規劃)

  規劃位於中山南部坦洲鎮。該鎮位於坦洲科創島,主要依託環境優勢打造風格大氣的生態景觀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網際網路產業、高端服務業,生態農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產業,規劃依託科創島的產業基礎,打造集休閒旅遊、科技體驗、健康管理於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科技體驗館、生態農業園、園林展覽區、科技主題餐廳等。

  12.景區依託型:五桂山生態養生休閒街區(中期規劃)

  規劃位於長命水沉香小鎮,該鎮主要以「沉香+五桂山+長命水」為主題,貫通新型種植、加工製造、產品開發、健康養生等的芳香全產業鏈,規劃依託小鎮的健康養生產業基礎,打造集商貿展覽、文化創意、休閒旅遊、健康養生、教育科研等為一體的特色街區。

  業態導向:健康養生主題高端酒店、沉香文化創意園、世界沉香文化博物館、沉香交易中心、中華本草珍稀瑰寶展覽館、健康養生食品文化體驗區等。

  13.景區依託型:三鄉溫泉風情街區(中期規劃)

  以中山溫泉賓館周邊(健康養生中心)打造溫泉風情街區,集休閒、旅遊、娛樂、體驗、康養等為一體的風情文化街區。

  業態導向:水療館、SPA高級會所、湯屋、生態餐廳、溫泉博物館等。

  14.景區依託型:金鐘湖生態休閒街區(中期規劃)

  金鐘湖一帶素來以自然、清新、運動休閒著稱,同時地處中心商務區與生態保育區交界,目前已形成體育健康的業態氛圍和產業基礎。規劃結合金鐘湖片區公園群的建設打造集生態旅遊、運動休閒、娛樂體驗為一體的生態休閒運動街區。

  業態導向:健康輕食餐廳、室內運動館、運動VR體驗館等。

  15.遺產密集型:東鳳公社風情商業街(近期規劃)

  興華西路及周邊區域。發揮老區人文深厚的優勢,實現商業的回流。打造以人文旅遊為主的歷史文化街區,凸顯懷舊主題。配合人文旅遊的主題,建築風格和景觀設計保留其原有韻味,使街區的每個角落都成為吸引旅客駐足、拍照的景點。

  業態導向:以強調體驗為主,如休閒餐吧、國際美食、特色零售等,開發風情民宿吸引遊客。

  16.遺產密集型:三溪歷史文化街區(中期規劃)

  三溪村沉澱了600年的歷史文化,村內留存了100多間建於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築物。將頗具嶺南特色的古屋融合新商業打造集休閒、旅遊、展示、娛樂、體驗等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

  業態導向:私房菜館、咖啡館、文創工作室、文創製作坊等。

  農貿市場規劃:

  一、農貿市場規劃目標

  2019年—2022年規劃近期,加強對已有農貿市場的規範化、標準化引導,每個行政社區平均建有至少3個「菜籃子」產品零售網點[ 「菜籃子」產品零售網點包括生鮮超市、農貿市場(集市)、菜市場(含早、晚市)、社區菜店、農產品電商體驗店、平價商店、蔬菜社區直通車等。];

  2023年—2028年規劃中期,通過規劃引導,有序推進農貿市場的建設與升級改造,形成配置合理的農貿市場體系;

  2029年—2035年規劃遠期,引導農貿市場逐步向生鮮食品超市轉變,扶持連鎖生鮮超市企業及其配送中心的建立,實現農貿市場規模和空間布局的合理化、管理的規範化、設施的現代化,改善優化消費環境,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

  (一)規模指標

  農貿市場(包括菜籃子工程)按每處服務人口為1.2萬人計算,服務半徑500-1,000米。

  (二)規劃布局

  預測到2022年,中心城區共規劃農貿市場140處,其中新建市場主要集中在火炬開發區和翠亨新區。

  預測到2022年,外圍城鎮共規劃農貿市場199處,其中新建市場主要集中在西北組團和東北組團。

  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及發展規劃建議

  1. 改善流通體系:

  建立以批發市場為樞紐,以具備一定組織化程序的農產品經營者為主體,以規範化的集貿市場和超市為零售終端。遠期可以考慮建立以物流配送中心為樞紐,以連鎖公司為經營主體,以超市為零售終端的現代化農貿產品流通體系。

  2. 功能提升要有序推進:

  完善功能,改造提升農貿市場,有效改善交易環境,解決農貿市場髒亂問題。商務部門要加強與工商、規劃、城建、城管等部門配合,有計劃地對現有農貿市場按標準化改建和升級達標改造兩種方式進行改造,分期分批對社區農貿市場進行整治和改造。

  按照《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建設規範》和《農貿市場改造建設標準》,重點開展對地面汙水處理系統改造、水電系統改造、交易大廳維修以及產品加工分選包裝設施、綜合服務設施、市場信息採集發布系統、市場監控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系統和衛生保潔輔助設施等十個方面的改造。堅持先易後難,分步實施原則,先改造涉及人口多、覆蓋面廣、產權明晰、業主積極性高的農貿市場,紮實做好升級改造計劃,認真制定升級改造方案。

  農產品批發市場:

  一、農產品批發市場空間布局策略

  保護歷史城區。以轉型、逐步遷出等方式,疏解歷史城區內的存量農產品批發市場,嚴禁新建農產品批發市場。

  提升中心城區。以規範管理、引導升級等方式,多措並舉,推進合法、合規的存量農產品批發市場實現升級發展。

  二、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規劃導引

  存量市場規劃。保留市場主要採用原地升級、業態轉營的轉型升級模式,疏解市場主要採用關閉、異地遷建的轉型升級模式。疏解市場位於中山市三舊圖斑內的,可充分利用城市更新的政策優惠,進行全面改造,引導其功能向金融、科技、總部經濟、電子商務、文化體育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為城市創新發展提供支撐空間。

  功能綜合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從單一的農產品交易平臺提升為融信息交流、貿易洽談、檢測認證的綜合平臺。通過多元的資源整合,使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所有者、經營者和顧客實現共贏。

  智慧化發展。規劃期內,整合現有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資源,逐步建立市場交易平臺,引進農產品的拍賣,競買和電子商務等現代化交易方式,增強市場的物流配送功能。加強批發市場之間、批發市場與零售網絡之間的信息交換,發展網上業務,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

  改善商品流通體系。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批發市場體系,引導批發市場向著規模化、規範化、信息化、專業化和特色化的方向發展。立足中山各鎮區產業特點、商業傳統,依託現代物流業和科技進步的推動作用,發展各類批發市場。

  商業流通基礎設施:

  一、重點物流園區

  依據「點面結合與開放布局」發展策略和「五大」布局原則,結合中山市與周邊城市的交通、區位關係,同時考慮中山市組團式產業發展的特殊情況和現有的物流節點現狀,布局遠期物流節點。

  二、再生資源回收點

  落實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建立由社區(廠區)回收點、鎮區回收倉、組團分揀中心共同組成的、覆蓋生產、生活的再生資源回收三級網絡。

  具體由《中山市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規劃》予以規劃。

  三、二手車交易及拆解業市場

  2017年中山市內機動車保有量約115萬輛,以超過10%的幅度增長。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消費者換車需求彰顯,未來二手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廣東省商務廳下發的《關於擬將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備案事項下方各市實施的徵求意見函》(下稱「《徵求意見函》」)

  文件說明,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備案事項在下放廣州、深圳市試點實施的基礎上,進一步下放各市商務主管部門實施。《徵求意見函》提出設立二手車交易市場、二手車經銷企業開設店鋪,應當符合所在城市發展及城市商業發展的有關規定。

  隨著中山市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汽車拆解業發展需求增加,建議規劃期內增加2-3個汽車拆解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南陽獨山周圍迎來大發展,獨山景區總體規劃(2019—2035)公示!
    南陽獨山周圍迎來大發展,獨山景區總體規劃(2019—2035)公示!(2019—2035)南陽市臥龍區七裡園鄉人民政府委託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獨山景區總體規劃(2019—2035)進行了修編,並於2020年9月16日市規劃局組織的南陽市城鄉規劃委員會2020年度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
  • 廣中珠澳高鐵中山市站點公布,居然是它!
    日前,小編跟大家介紹了正在公示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其中除提到的廣州地鐵18號線將延伸至中山外,還提到了廣中珠澳高鐵。由於當時文件並沒有對這條高鐵做太多敘述,所以當時小編也沒有太詳細的為大家介紹。 而小編剛剛得知,根據珠海發布的最新消息,原來這條高鐵走向已有部署!
  • 回顧中山的2019,一鎮一新聞,易看不費勁
    正文字數4000+,閱讀全文預計需要15分鐘 2020年開年真的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我們還是回顧一下2019年吧, 有哪些商業的焦點大事發生了呢?
  • 關於南陽獨山景區總體規劃(2019至2035)的公示
    關於南陽獨山景區總體規劃(2019至2035)的公示南陽市臥龍區七裡園鄉人民政府委託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獨山景區總體規劃(2019—2035)進行了修編,並於2020年9月16日市規劃局組織的南陽市城鄉規劃委員會
  • 《新泰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獲省政府批覆
    近日,《新泰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獲得山東省人民政府批覆(魯政字〔2019〕35號)。截至2035年,新泰市行政轄區範圍總面積約1946平方公裡,按照城鄉一體、城景融合、組團布局的發展模式,未來,新泰中心城區將形成「雙核引領、五軸帶動、兩區融合、六組聯動」的城市空間結構。
  • 海南省中小學教育發展布局規劃(2020 - 2035年)
    ,有力支撐海南自貿區(港)和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編制實施《海南省中小學教育發展布局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意義重大。第三條  規劃期限本規劃基年為2018年,規劃近期為2020年,規劃中期為
  • 2035年的楓涇是怎樣的?最新規劃公示出爐
    2035年的楓涇將會是什麼樣?《金山區楓涇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草案》日前開始公示啦!一、規劃範圍與期限楓涇鎮地處滬浙五區(縣)十鎮(鄉)交界,東臨金山區朱涇鎮、西靠浙江省嘉善縣、南接浙江省平湖市、北依松江區新浜鎮及青浦區練塘鎮,是滬浙融合、文旅創融合、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為功能特色的上海西南門戶樞紐城鎮。本次規劃範圍為楓涇鎮行政區域,總用地面積91.7平方公裡。規劃期限為2019-2035年。
  • 《重慶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規劃(2019-2035年)(第二次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北極星固廢網獲悉,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近日發布了關於再次徵求《重慶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規劃(2019-2035年)(第二次徵求意見稿)》 修改意見的函,詳情如下: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再次徵求《重慶市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規劃(2019-2035年)(第二次徵求意見稿)》 修改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
  • 環大亞灣新區2020-2035年公示發展規劃曝光!
    重磅規劃出爐!    剛剛,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廣東惠州環大亞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20-2035年)》公示公告」。    據規劃顯示,到2035年,人口規模達到221萬人左右,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100億元,年均實際增長率維持5%以上,人均GDP達到18.7萬元,形成輻射帶動珠江口沿岸的強大引擎。
  • 青浦區白鶴鎮2035規劃
    《青浦區白鶴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含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9-2035年)》已形成草案,現根據有關法規的要求,徵求廣大公眾意見。網上公示具體請見青浦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現場公示同步進行。
  • 環大亞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20-2035年)公示
    2020年6月10日,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廣東惠州環大亞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修編(2020-2035年)》公示公告:本規劃範圍包括惠陽區及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境、惠東縣境內白花、稔山、鐵湧、平海、吉隆、黃埠6個鄉鎮和巽寮、港口2個濱海旅遊度假區,陸地面積2168平方公裡,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281.4公裡。
  • 《南通港總體規劃(2018-2035年)》修編有序推進
    《南通港總體規劃(2018-2035年)》修編有序推進 來源: 港口集團 發布時間:2019-09-17 字體:[ 大 中 小 ] 近日,在市政府召開了《南通港總體規劃(2018-2035年)》修編情況專題匯報會。市政府徐惠民市長、單曉鳴常務副市長、吳永宏副市長及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 山東省政府批覆平邑縣縣城總體規劃(2018-2035年)
    〔2019〕72號臨沂市人民政府:你市《關於報請審批平邑縣縣城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請示》(臨政報〔2019〕17號)收悉。現批覆如下:一、原則同意《平邑縣縣城總體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總體規劃》實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做好平邑縣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等各項工作。
  • 我市啟動《大連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問卷調查
    請您展望一下在您心目中 2035 年的大連?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我市《大連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年)》編制進入新階段,現啟動問卷調查,廣大市民可以登錄微信公眾號"大連市自然資源局"或掃描二維碼參與,為城市未來發展獻計獻策,您的想法和意見將成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據。
  •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新泰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覆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於新泰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覆 魯政字〔2019〕35號   泰安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於呈批新泰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請示》(泰政呈
  • ...印發河南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範區管委會、各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河南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發展規劃(2021—2035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2020年中山市社科規劃優秀課題
    2020年,市社科聯按照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和廣東省「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要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聚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和重大部署,以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及民生發展大計等熱點難點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並重的宗旨,確立了52項社會科學規劃立項課題。
  • 中山市南朗鎮總體規劃(2006-2020年)
    中山市南朗鎮總體規劃(2006—2020年) 文 本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1  第二章 城鎮發展目標與策略 1  第一節 城鎮發展目標 1  第二節 城市發展策略 2  第三章 城鎮性質與規模 3
  • 《成都東部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編制完成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7日訊(記者 張宇)10月2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關於支持成都東部新區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未來之城的意見》進行了解讀。  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陸輝在會上對成都東部新區規劃建設的最新成果進行了發布。
  • 五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編制工作方案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蚌埠市國土空間規劃總體規劃(2019-2035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性作用和對空間性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加快完善規劃實施管理機制,有效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為五河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