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現在有兩百多個國家,各個國家之間都有著不小的差異,有些是民族上的,有些是文化上的,很多地方隨著跟外界的不斷交流,漸漸就呢過感受明白這些差異,比如說歐洲的各個國家之間,互相就比較的熟悉。而現在,中國則是歐美國家的人民比較陌生的一個地方,很多中國人也是願意走出去跟國外的人友好交流,讓她們領略中國文化。
一位來自芬蘭的美女則反過來,因為自己對中國文化的喜愛,而自學中文來到了中國旅遊觀光,想要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然後回去讓更多的芬蘭人了解中國。但是,這位芬蘭美女了解中國文化的路途比較的坎坷,才到第一步,就把她卡住了。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位芬蘭美女想要了解中國文化真實的一面,就想要從中國人最常用的口頭禪了解起。而在她聽到的話中,中國人最常用,使用得最廣的、最複雜的一句話,莫過於中國人說的「臥槽」。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普通話是有四種聲調的,分別是陰平,陽平,去聲,入聲,對應我們的一到四聲調。而「臥槽」到底有多難懂呢?這位芬蘭美女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臥槽」中的兩個字可以分別用四種聲調任意組合,組合成含義完全不同的幾十種表達方式。
而芬蘭美女到中國旅遊,就問出了一個難題:中國人說的「臥槽」到底是什麼意思?而她認識的一些中國朋友,也很難給她一個具體的答覆,只能說,跟歐美人用的「Oh My God」差不多是一個意思,但是用途更加的複雜多變一些。
其實,中文的複雜不單單體現在我們的難學難用上,更加核心的一個地方是,中國字中的每一個字,單獨拿出來都能表達一種含義,這是歐美拉丁語系中字母所難以起到的作用。因此,每個字每個詞都有可能蘊含不同寓意的中文,使用必須結合當時的語境來看。像「臥槽」這樣的詞,有時候可以是表達驚訝的語氣助詞,有時候可以是「可以躺臥的槽」這樣的名詞,還有的時候可以是實打實的動詞,就想要看當時的語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