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的「乘數效應」與控制應對

2020-1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乘數效應」是經濟學上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一種宏觀的經濟效應,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量的增減所引起的經濟總量變化的連鎖反應程度。

  在信息傳播上,網絡傳播的誕生和發展,改變了新聞信息傳播的格局。由於網絡傳播有著強烈的「乘數效應」,是一個新的值得關注的要點。

  一、網絡傳播的「乘數效應」原理分析

  1. 多種傳播渠道使網絡信息具有擴張效果。

  網絡傳播是多維的網狀結構。它改變了單一的線性傳播模式。可以是一點對一點,一點對多點,也可以是多點對多點或者多點對一點。雙向交互傳播和網狀交叉傳播,是網絡媒體的最大優勢。在網絡傳播中,可以提供超連結方式供用戶點擊來延伸對信息的了解,可以到BBS或論壇直接發表對新聞信息的見解,供更多用戶分享,當然也可以作為在線聊天的內容。現在博客和其他網絡傳播新形式的出現,更為信息的發布提供了廣闊空間和便利條件。這樣由一到多的過程,就是一個快速擴張的過程。

  2. 把關人的缺失使網絡信息具有裂變效果。

  網絡傳播具有高度的參與性。

  虛擬的身份和真實的匿名,使傳統傳播規範、傳播公德在網絡上缺乏保障,因而網絡可以自由地發布傳遞信息,可以自由地搜索、儲存和加工信息。或是關於新聞信息的背景介紹,或者主題人物,或者是深入的評析,或者是同類事件的對比。乃至網民可以發布一些在傳統媒體不能發出的信息,對有些新聞進行補充,還可以針對新聞信息發表不同的看法和言論。這都是網絡新聞信息的裂變作用。

  3. 和傳統媒體的融合使網絡信息具有催生效果。

  網絡信息的流動性強,使網絡佔領了信息來源的前端,顛覆了信息傳播的順序,從以前傳統媒體的拷貝粘貼,成了許多傳統媒體,尤其是一些社會類媒體新聞信息的主要來源和渠道。而藉助於傳統媒體的影響,使新聞信息的效應不斷提升,衍生出來的後續新聞信息又成為網絡媒體的來源。這樣周而復始的互動和融合,使網絡信息具有催生效果。

  二、網絡傳播的「乘數效應」效用分析

  總的說來,網絡的「乘數效應」主要表現為:網絡新聞信息在不斷的傳播過程中在量的倍增和質的豐富兩個層面上。這裡的豐富,是在充實的過程中也包括一部分變異。因此,可以說在網絡傳播上,乘數效應依然是把雙刃劍,有著它的正面作用和負面危害。

  1. 網絡傳播「乘數效應」的正面作用。

  通過網絡傳播的「乘數效應」,使新聞信息數量倍增,而且涉及到新聞事件的背景、發生、過程,正反面的看法等等,對一個新聞事件來說,使受眾更能獲得全面、真實的信息。

  通過「乘數效應」可以擴大一條新聞的影響,使其廣受關注,成為議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另外,通過「乘數效應」可以引致多方評議,形成社會輿論環境。這種輿論效應還是主流媒體擴大影響的重要手段。多年來,人民網「強國論壇」的大量原創帖文堅持以網友自己的視角,審視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問題,發出真實的網絡原聲。「官方媒體」「民間社區」合二為一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使「強國論壇」成為中國民眾共商國是的「議事大廳」、群眾「智慧的集散地」。繼「強國論壇」之後,「強國博客」為普通百姓提供了又一個參政議政的平臺,為政府打開了又一扇了解社情民意、集思廣益的窗口。

  再者,通過「乘數效應」有利於監督。「新聞是一種輿論,輿論的力量就在於能夠及時地不斷地從生活中提出迫切的問題,來引起群眾和有關部門的注意,促進問題的解決。」

  2. 網絡傳播「乘數效應」的負面危害。

  網絡的「乘數效應」中的豐富,是在充實過程中也包括一部分變異。這就為虛假信息的泛濫提供了合適的平臺和土壤。匿名狀態傳播,無須承擔責任,而把關人的缺失和弱化,使新聞信息的客觀真實難以保障,因而網絡信息往往缺乏公信。諸如論壇的「灌水」,即發表無實際意義、沒有討論價值的信息等所產生的垃圾信息、過時信息對有用信息的傳播產生幹擾,成為網上信息的「噪音」,甚至淹沒真實的信息。而偽信息大量充斥,還會導致出現網絡謠言。

  網絡的「乘數效應」在放大信息的同時,也放大了包含於信息或衍生言論中的情緒和傾向。虛假性和情緒化會使網絡傳播更加具有震蕩性、衝突性,控制不好就會有失控性。它會成為一些不安定因素產生和蔓延的根源,從而引發突然事態,更由於其背後深刻的社會矛盾和心理因素,甚至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社會殺傷力。

  三、應對網絡傳播「乘數效應」的對策

  「乘數效應」是把雙刃劍,處理的正確與否至關重要,對於一些社會問題新聞的報導更是關鍵。

  1. 實施對網絡傳播的全程控制。

  網絡傳播是弱管理的傳播過程,因此,強化對網絡傳播的控制可說是第一要議。通過對網絡傳播實施前端、中期和後端控制,從而發揮網絡乘數的正面作用,抑制網絡乘數的負面危害。

  在前端,為應對網絡傳播的即時性,傳統媒體要強佔新聞信息的制高點。知情權指的是民眾享有通過新聞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況的法定權利。滿足大眾的知情權,是讓大眾了解和參與國家的決策制定的需要。在應急狀態和突發事件時,群眾常常是在猜測、謠傳,甚至很多新聞被歪曲報導,誇張擴大,誤導受眾,造成被動。假如及時發表信息,保證信息公開公正,就可以利用網絡傳播乘數效應的正面影響,使大家了解真相,安定人心,反之則被「乘數效應」擴大而更加難以管制,成為引起社會動蕩的禍首。

  在中期,要做到監控、把關和校正、引導等全程跟蹤。要及時把握導向,監控輿情,隨時發現「乘數效應」的苗頭、方向和規模;要加強輿情信息的綜合分析,做好信息工作,確保信息渠道通暢靈敏和信息處理及時準確;真實性是新聞信息的生命,針對網絡傳播中產生的大量虛假新聞或低俗消息「噪音」,從根本上建立把關機制,借鑑傳統媒體建立採、編、審、播各程序的嚴格把關制度;組建網上評論隊伍,作好網上輿論的解析和引導工作。人民網的「人民時評」每天在主頁顯著位置刊發一至兩篇署名時事評論,圍繞輿論關注的焦點、百姓關心的熱點、黨和政府工作的重點進行評說,其快言、敢言、善言的特點,在網友中頗受好評。2004年,「人民時評」在《人民日報》視點新聞版「落地」開欄,成為報和網共同擁有、共同經營的品牌。

  在後端,要做到評價和制裁相結合。道德與法律是現代社會規範人的行為,維護社會安定的兩大支柱。也是作好網絡傳播控制的兩大工具。對於網絡傳播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價和譴責,對違反法律的傳播行為進行法律制裁,都是控制網絡「乘數效應」的有力工具,也是示警於人,防患於未然的良好措施。

  2. 實施對網絡傳播的反饋控制。

  根據傳播的方向,可以區分為正反饋傳播和負反饋控制。正反饋是效果的累積和擴大,但是卻將引起震蕩和不穩定,負反饋是效果的減負,有利於整個系統的穩定。從網絡傳播的「乘數效應」上看,整體上是個正反饋效果,因而在帶來量的擴張的同時,包含著不穩定因素的增大,所以我們要適時引入負反饋,在傳播一個方面新聞信息的同時,也能照顧到另一面,使新聞信息傳播全面、客觀、公正,在網絡言論集中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另一方面言論的展示,使新聞輿論保持理性,健康發展。這些其實都是對網絡傳播「乘數效應」規模的及時控制處理。

  以上兩個方面的控制方法,是相輔相成的,是緊密結合的。只有雙管齊下,就能正確地利用好網絡傳播的「乘數效應」,作好網絡傳播工作。(作者均是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博士生)

  【參考文獻】

  1、[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著,蕭琛主譯:《經濟學》第十七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版。

  2、郭慶光著:《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人民網十周年:一個網站和她的責任》,《人民日報》,2007-01-13,第5版 。

 

相關焦點

  • 乘數效應
    原標題:乘數效應   當政府向某企業採購2000萬元物品時,可能會產生連鎖影響——該企業所有者的利潤與工人的收入會增加,進而他們會增加消費支出,結果使得初始的政府採購還會間接增加對許多其他企業的產品需求。若政府支出每1元最後導致全社會增加的總需求大於1元,那麼就產生了所謂的乘數效應。
  • 發揮「雙創」與「網際網路+」的乘數效應
    【關鍵詞】創新創業   「網際網路+」   乘數效應【中圖分類號】D82    【文獻標識碼】A《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強調,要推動「雙創」政策落地,創設「雙創」示範平臺,構建「雙創」良好生態,發揮創新創業和「網際網路+」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促進社會就業,推動形成「雙創」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 消費券的乘數效應是怎麼回事
    名詞解釋:  乘數效應  在經濟學中,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更完整地說是支出/收入乘數效應,是宏觀經濟學的一個概念,是指支出的變化導致經濟總需求與其不成比例的變化。 例如當市道好時,政府投資或公共支出擴大、稅收減少,對國民收入有加倍擴大的作用,從而產生宏觀經濟的擴張效應。
  • 激活創新的「乘數效應」
    創新如同一個支點,出現一個突破,就可能推進企業技術進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增長點,在連鎖反應中撬動發展,產生巨大的「乘數效應」。激活這一效應,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要求。要使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更強勁,源頭支撐必不可少。
  • 申論範文評析:發揮人工智慧的「乘數效應」
    發揮人工智慧的「乘數效應」(申論一點通評析:一句式標題,標題即為文章的核心觀點。「乘數效應」加引號,既是表示引用了經濟學原理,也同時起到了強調作用,點明了文章核心關鍵詞。)「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
  • 刺激內需應重視凸顯投資的「乘數效應」
    要凸顯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就必須從增大企業和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角度入手,這應是我國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實現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一個基點。然而,增加開支不能僅僅著眼於投資規模本身,還應關注投資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擴散」效應,這在經濟理論中通常被稱為投資「乘數」效應。  宏觀經濟體系中存在著生產-收入-消費三者之間的依次轉化機制,其中,企業和居民在獲取收入之後的消費傾向是決定乘數大小的關鍵因素。
  • 不可忽視信心的乘數效應
    理解了信心、信心的乘數效應和信心與經濟運行之間的反饋機制,就可以洞悉經濟周期中繁榮和衰退背後的「精神力量」,從而推出適當的政策,引導經濟平穩地走出低谷。  為了理解信心的乘數效應,Robert Shiller 和 George Akerlof 對信心進行了頗有深意的詮釋。首先,信心是一種理性的預測。信心是理性的,因為人們可以利用當前的信息做出理性的預測,再根據這些理性預測做出理性的決策。很多現象都有兩個或多個均衡結果。
  • 拉動消費乘數效應的點有哪些
    採用市場的手段,讓消費更多形成乘數效應而非替代效應,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消費的乘數效應,指一個消費行為或一次消費可以引發、帶來連鎖消費的行為。而消費的替代效應,則指一種消費行為覆蓋了另外一種消費行為,造成本應發生的另一次消費行為不再發生,其所需資金形成儲蓄,由此形成消費遞減,造成消費萎縮。
  • 用稅收乘數效應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紅利成績單所折射的,是稅收乘數效應對激發消費市場活力的重要作用已初見成效。這對用好稅收乘數效應調控手段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具有可供複製推廣的重要示範意義。消費市場的活躍程度,直接取決於居民消費能力的大小。
  • 用消費券拉動經濟,發揮「乘數」效應是關鍵
    消費券的作用,乘數效應說了算消費券,即是政府通過定向的消費補貼,目的是促使消費者走出家門、走進商鋪,把錢花出去,藉此刺激社會消費。對它,杭州人民並不陌生。這是因為這些消費券起到了「替代效應」,卻沒有發揮「乘數效應」。而「乘數效應」又是消費券得以發揮提振消費復甦作用的核心原則。
  • 釋放「科技+養老」乘數效應
    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專門要求強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老年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撐力度,加強老年輔助技術研發和應用,為科技創新在養老服務保障中發揮更大作用明確了路徑、提供了支持。 以科技助養老,就是全方位應用科技手段開展新型養老服務。
  • 貨幣乘數
    及貨幣乘數效應與貨幣乘數理論相關介紹。:央行只需發行一部分基礎貨幣,由於貨幣乘數的作用,這部分貨...... 如何計算貨幣乘數? 如何計算貨幣乘數?如果用e表示超額準備金率,用c表示現金漏損率,貨幣乘數公...... 貨幣乘數是什麼意思? 貨幣乘數是什麼意思?中央銀行為控制貨幣供給,而在公開的市場上的業務操作來......
  • 消費券以「乘數效應」激活消費潛力
    此類消費券的發放大多從刺激消費的目的出發,力圖擴大消費「乘數效應」,即好鋼用在刀刃上,用最有效的刺激方式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比如,在餐飲、旅遊、電影院線等遭受疫情影響較重的領域,通過發放消費券,讓百姓錢袋子的壓力小一些,擴大全社會消費支出規模,從而刺激相關企業加大投資,實現經濟更大幅度增長,形成良性循環。
  • 央視財經評論:發揮五萬億美元乘數效應 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這是G20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聯合公報強調的。參加特別峰會的全球領導人承諾:竭盡所能,動用現有一切政策工具,以最大程度降低此次大流行病對全球經濟和社會造成的損害,恢復全球增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建議: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各國應該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衝力度,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要實施有力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促進各國貨幣匯率基本穩定;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要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乘數效應——為什麼說房價上漲是在創造貨幣?
    我先從乘數效應談起吧。銀行員工,或其他金融機構做貸款的人都知道,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通過貸款就能「創造」貨幣。翻開大多數宏觀經濟學教科書,馬上就會發現,大家所講的貨幣理論,其核心思想是,貨幣是由中央銀行外生供給的,因而央行可以通過利率、銀行準備金以及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來調節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和實際產出。
  • 專家:消費券發放需警惕行政壟斷 發揮乘數效應成關鍵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多地發放消費券,發揮乘數效應成關鍵專家認為,消費券應主要發放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警惕行政壟斷●研討會嘉賓董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不過,消費券究竟應該怎樣發放才更公平、最大化激發乘數效應,值得深入探討。在此,4月5日新京報舉辦以「最大化激發消費券乘數效應」為主題的線上學術研討會,圍繞消費券發放的背景、特點,如何通過與平臺結合,來發揮消費券最大化的乘數效應及發放公平性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 工業網際網路的乘數效應是怎麼一回事
    打開APP 工業網際網路的乘數效應是怎麼一回事 人民網 發表於 2019-09-08 09:39:29 這一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可以把設備、生產線、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起來,從而極大地激發生產力。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支撐,工業網際網路在我國受到了充分重視和大力培育。近年來,工信部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舉措,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快速發展。據預測,2020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工業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將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顯著推動效率提升。
  • 陶雄強用「雞蛋理論」闡釋「網際網路+」乘數效應
    今年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他再次提到了「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和「 中國製造+網際網路」,也提到了「乘數效應」等名詞。通過去年一年的實踐,陶雄強表示他自己對「網際網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對於什麼是「網際網路+」,什麼是「+網際網路」,陶雄強提出了「雞蛋理論」,即用常見的雞蛋的蛋黃和蛋清來比喻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改造後的新產業。
  • 漲知識|怎麼看競爭中性、所有制中立、改革乘數效應這些新詞
    除此之外,所有制中立和改革乘數效應也受到關注。競爭中性、所有制中立、改革乘數效應是什麼?它們被提出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何意義?澎湃新聞記者就此採訪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胡曉鵬及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
  • 發揮乘數效應 帶動經濟復甦!專家看好「武漢消費券」
    今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貿易專家黃漫宇教授接受武漢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時認為,消費券將有效發揮乘數效應,帶動武漢經濟復甦。和消費券相比,很多人希望能直接獲得現金,而且有發達國家也有直接發放現金的先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貿易系主任、教授 黃漫宇考慮到消費券,它有一個比較大的乘數效應,所謂乘數效應就是發50塊錢,能夠撬動15倍甚至於20倍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