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運車到底有沒混裝混運?收集到的垃圾後期是怎麼處理的?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2019-06-06 09:25 | 杭州網

昨天是世界環境日。改善生活環境,需要人人動手,一起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特別是垃圾分類這件「小事」,這是一件人人身邊的小事,也是一件關係社會文明水平的大事,還是一件影響中國綠色發展轉型的實事。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昨天,快報民意直通車欄目聚焦「垃圾分類」問題,杭州市城管局發動大家監督垃圾清運,鼓勵大家舉報垃圾車混裝混運。

在推進人人參與垃圾分類這件事上,杭州再一次發力。

昨天報導見報後,很多讀者在快報官微上留言,對垃圾分類提出了意見建議,並提出對垃圾收運環節存在的一些疑惑。

@xing lulu:垃圾分類要延續好幾代人才能做好,我們這一代努力一點,就能加快進度。 @媽媽樂:不管怎樣,能行動起來落實到具體就是好事,就有希望,總不可能看著我們的子孫後代被垃圾場包圍吧。

@林濤: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做垃圾分類,就是把垃圾袋的顏色做成分類的顏色,再印上分類的標誌,簡單明了。

@佛益:垃圾分類是有百益而無害的好事。自從開始實施以來,我分到現在。可是每次扔垃圾桶時我很難過,桶裡根本沒有分類。為啥這麼簡單的事情不願意去做?

@凡人T:我家老小區,我垃圾分類了,但垃圾車又都倒在一起了!

其中不少留言都提了同樣一個問題,在家把垃圾分類好,但垃圾車一股腦兒倒在一起全運走,好像並沒有分類。

從去年開始,杭州全面推行「綠車對綠桶、黃車對黃桶」的管理模式,對21家清運單位的803輛垃圾清運作業車的車身進行標識、顏色統一規範噴塗,並嚴格規定,綠車只能收運綠桶裡的垃圾,黃車只能收運黃桶垃圾。

這種管理模式執行得怎麼樣?我決定跟著垃圾清運車去收一次垃圾。

快報記者昨天 跟著垃圾清運車去收垃圾

昨天6點多,我到高技街的龍湖唐寧one小區,垃圾房裡已有滿滿14桶垃圾,7桶黃色,7桶綠色。

7點光景,王師傅開著綠色的清運車來了。王師傅和跟車的李大姐搭檔,負責收運高技街附近22個小區的廚餘垃圾。

李大姐先跳下車,指揮王師傅把車停好,再拿出墊子鋪在車尾,以免垃圾在傾倒過程中散落弄髒地面。車後蓋打開,同時伸出一個「架子」。

王師傅走進垃圾房,開始往外拖垃圾桶。拖之前,他簡單翻了一下垃圾,看到雨傘、外賣餐盒等,拿出來放進旁邊的黃桶裡。

之後,他一手一隻垃圾桶,放到車尾的「架子」上,再按一下按鈕,架子緩緩上升,桶裡的垃圾呼啦呼啦倒進車「肚子」裡。為了多收一些垃圾,肚子裡的「消化器」會壓縮垃圾。

兩人配合默契,速度飛快,整個過程大概只花了5分鐘。

之後,他們又去了世紀新城、毛家橋公寓東區和西區、嘉綠名苑等11個小區。

全部收運完,垃圾將被運到位於天子嶺的廚餘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王師傅說,一般周三到周五,每天收集到廚餘垃圾有10噸左右,周日和周日還要更多一些。

綠車收綠桶、黃車收黃桶 收錯一次至少罰300元

在整個收運過程中,我們沒有見到黃車。

王師傅說,黃車和綠車的線路是一樣的,但是方向不同,像自己是從龍湖唐寧one開始,黃車則是從嘉綠蓮苑開始,一來可以避免同時達到小區造成堵車,二來黃車是從東邊的九峰焚燒廠方向進城,綠車是從西邊的天子嶺進城,一東一西剛好錯開。

收運過程中,王師傅他們只收走了綠桶的垃圾,並沒有收黃桶裡的。王師傅說,公司規定很嚴格,要是被發現運了黃桶的垃圾,一次就至少要罰300元,還會被通報批評。

雖然,王師傅在收運時遵守了「綠車對綠桶、黃車對黃桶」的規定,但一路跟下來,我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說,有的小區並非只有綠桶和黃桶,還有橙色的桶和藍綠桶。遇到這種桶,王師傅說,一般默認,橙色的歸黃車,藍綠桶歸綠車,發現垃圾桶顏色不標準,我們也會上報分公司,讓分公司和小區物業協調配置標準顏色垃圾桶。

另外,翻了幾個小區的垃圾桶,我發現,其實綠桶和黃桶裡盛的垃圾並沒有太大差別,隨便打開一個綠桶裡的垃圾袋,塑料瓶、尿不溼、啤酒瓶也有很多。

在天子嶺的廚餘處理廠 4位工人把我們沒分類對的垃圾 一件件用手揀出來

一路跟著王師傅的車回到位於天子嶺的廚餘垃圾處理廠後,我才發現,原來一直有人在默默幫我們進行垃圾分類。

這些被卸載下來的垃圾,在正式進入處理流程前,先被送進了「人工手選室」。由於廚餘垃圾中雜物太多極易損傷處理設備,需要經過再次分類之後,才能處理。

「人工手選室」是一個五六平方米的小鐵屋,不大的空間被一條差不多5米的傳送帶佔滿,兩側只有大概兩個人的空間。

一個「人工手選室」裡有6名工人,採用輪流制,每次4個人工作。在廚餘垃圾處理廠,一共有3個人工手選室,平時兩個工作,另外一個備用。

在進入「人工手選室」前,運營科的王科長遞給我一件工作服,示意我套上,「垃圾不停發酵,裡面味兒大,進去一會兒全身就都是酸臭味兒了。」

即便做足了準備,一推門進去,仍有一股強烈的刺鼻的味道。4名工人戴著頭盔、口罩、橡膠手套,站在傳送帶前快速分揀,在他們身邊有一個很深的方口井和兩隻大大的麻袋。

平時被隨手扔進綠桶裡的垃圾,在傳送帶上一覽無餘。4名工人迅速地分揀垃圾裡的「雜物」,將混進來的尿不溼等垃圾扔進方口井裡,而洗髮水洗澡液的瓶則被放進旁邊的麻袋裡。

由於垃圾一直在發酵散發熱量,「人工手選室」裡即便開著空調依然悶熱無比,很難聞的氣味,感覺每一分鐘都很難熬。

其實,「人工手選室」完全可以不存在。如果前端垃圾分類做好、中間分類運輸做好,那麼,進入處理廠後,只需要機械分選就可以了。

發現垃圾混裝混運的,可以舉報 也歡迎就「垃圾問題」來跟我們聊一聊

跟著收了一天垃圾,感觸很深。特別是看到那麼熱的天,廚餘垃圾處理廠裡,工人們把大家沒分類對的垃圾用手一件件揀出來時,真的有點於心不忍。

為了垃圾分類,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有那麼一些人默默地在做著辛苦的工作。如果我們能再細心一點、再勤快一點,或許,他們就不用那麼累,地球也會變得更加美好。從日常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一起努力吧。

另外,大家如果發現垃圾車在收運垃圾時有混裝混運的情況,可以舉報。

舉報方式——關注「杭州城管」微信公眾號,找到「微互動」「微爆料」;或者下載「貼心城管」App(區域選擇「杭州」),找到「我來爆料」,用文字,輔以語音進行問題及地址描述,拍攝現場照片提交即可參與爆料。

如果你有什麼好的垃圾分類辦法,或者對垃圾分類有什麼意見建議,也歡迎掃一掃二維碼,或撥打85100000,來跟我們聊一聊。

(原標題《清運車到底有沒混裝混運?收集到的垃圾後期是怎麼處理的?》,原作者王青。編輯周杭)

相關焦點

  • 垃圾車倒桶混運、餐廳垃圾混投,這處美食街今早被抓現行
    打開綠色廚餘垃圾桶,把裡面的剩飯菜譁啦一下倒進一隻更大的黑色「其他垃圾」桶,裝車運走。在朝陽區霄雲路35號院美食街垃圾站前,垃圾清運人員的違規操作被朝陽區城管執法人員拍得清清楚楚。再細看廚餘垃圾及其他垃圾桶,各種垃圾分類不清,混做一團。早上5時許,記者跟隨朝陽區城管執法局現場查處垃圾混裝混運等違法行為。
  • 我國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制度 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
    我國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制度 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6月04日 10:46 A-A+ 2019年起,全國的地級以及以上的城市全面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之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在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多地已經初步建成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
  • 垃圾分類該咋幹:北京試點乾濕分離 廚餘垃圾裝小桶
    不同規模的城市、廣大農村地區,該如何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類?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京、陝、渝三地,對垃圾分類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情況進行了調研。記者從北京市2017年城市管理工作會上獲悉:今年北京市將創新垃圾分類收集管理模式,擴大垃圾分類覆蓋範圍,試點垃圾分類「大小桶」,實行乾濕分離,並加快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的「兩網」融合,設置「回收小屋」整合垃圾分類桶站和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功能,杜絕混裝混運。
  • 垃圾分類新規十大熱點詳解
    郝志蘭解釋說,比如,對垃圾源頭減量和個人參與垃圾分類缺乏強制性約束,對混裝混運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也不夠,市民知曉率和分類參與度不高,因此亟須修訂。  《條例》修訂有哪些特色亮點?郝志蘭介紹說,在完善減量措施方面,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提出了帶頭開展垃圾減量和垃圾分類的要求。
  • 每天扔掉的廚餘垃圾去哪兒了?
    》,按照日產日清原則,及時清運廚餘垃圾,並加強與第三方公司對接,做好廚餘垃圾處理工作,全力營造良好市容環境。在東辛房街道石門營五區,區環衛中心的餐廚垃圾清運車正在清運社區裡的廚餘垃圾。環衛工人在檢查垃圾桶後,利用清運車右側的升降裝置將桶內的廚餘垃圾倒入車廂內。這種自動化設備,大大減少了垃圾收運過程中的遺撒現象。環衛工人告訴門小融:"我們每天早上六點鐘開始清運社區內的廚餘垃圾,每個社區一天清運一次。
  • 獨家述評 | 垃圾分類也要腦筋急轉彎
    答案是,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多元協同,以社區治理促進垃圾分類,以垃圾分類促進社區治理。治理路徑有了,還得來點催化劑,讓治理成效事半功倍,辦法是——「科技+管理」。從時裝到文藝,到金融到網際網路,跨界融合,網際網路思維滲透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基層社會治理也沒落下,腦筋一轉彎,就轉到了垃圾分類。「科技+管理」,正是網際網路思維營運於垃圾分類的一種探索。
  • 北京海澱17天查處違法行為超百起,有單位圖便宜僱三輪車運垃圾
    查處的違法行為包括混裝混運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管理責任人未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臺帳、未將生活垃圾交給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清運等。資料圖 饒強 攝馬路邊邊餐廳健德門店無資質三輪車清運垃圾《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於生活垃圾的運輸明確規定,必須交由有資質的單位收集運輸。
  • 垃圾一鍋燴?罰款3萬元!責令退出市場!福州垃圾分類開首張罰單
    (晉安區城管局供圖)23日,市城管委通報的信息顯示晉安區城管局此前對福州泰傑順保潔服務公司開出的罰單,是《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施行後開出的第一張罰單。本月初,混運垃圾的福州泰傑順保潔服務公司已退出五城區垃圾清運市場。
  • 問題來了:裝有剩飯的快餐盒應該扔進黃色垃圾箱還是綠色垃圾箱?
    垃圾分類是眼下社會關注的熱點,作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杭州的居民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持續推進了19年。眼下,這項工作在實際推進過程中還有哪些難點堵點? 源頭環節,垃圾混裝現象普遍
  • 讓垃圾「分開旅行」!2019年路橋的垃圾有了不一樣的旅程
    此外,通過市場化保潔項目更新為契機,將垃圾分類收運編入項目主要內容,通過3180萬元的市場化保潔項目共引入58輛分類運輸車,分標段制定《分類清運專業作業方案》,建成28條垃圾分類清運專線負責城中村、各住宅小區、大型商市場等區域的垃圾分類收運。
  • 北京垃圾分類問題答疑解惑
    北京市城管委近期制定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建議居民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分類收集垃圾。  「兩桶」是指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一袋」即指可回收物收集袋,紙盒、快遞紙箱等體積較大的可回收物體,可裝滿後預約上門回收,或投放到小區的對應垃圾桶。有害垃圾由於產量較少,不必單獨設置垃圾桶或垃圾袋,可以在下樓時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
  • 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3 Q:廚房能安裝廚餘垃圾粉碎機嗎?A:新條例提及,有條件的居住區、家庭,可以安裝符合標準的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裝置。不過,業內人士提醒,能否使用家庭廚餘垃圾處理裝置,要看所在小區排水管道是否具備排放條件,避免造成堵塞。4 Q:以後寄快遞有什麼變化?
  • 跟著垃圾去「旅行」 分類後垃圾去哪了?一起來「追蹤」吧!
    網格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小南:「環衛工人將收集到的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其他垃圾運輸至張自忠路3號院後門、土兒胡同5號樓南側、地安門東大街與煥新胡同交界處、帽兒胡同甲43號對面等垃圾樓,交由東城區環衛中心處理;廚餘垃圾運輸至地安門東大街89號,交由北京市環衛集團處理;可回收垃圾運輸至地安門東大街89號,交由東城區環衛中心處理;有害垃圾運輸至張自忠路8號,交由東城區環衛中心處理。」
  • 「線上+線下」垃圾分類 北京通州區多部門在行動
    垃圾運輸車換新顏 與垃圾桶顏色對應分類好的垃圾將不再「一鍋端」。北京城市副中心啟動「四色」垃圾運輸車試點,和「四色」垃圾分類桶顏色對應,便於市民識別和監督,確保在收集和運輸過程中不出現混裝混運。預計年底前,通州區所有品類垃圾轉運車將全部「換裝」。
  • 垃圾分類如何「拎得清」
    從垃圾產生的源頭直到末端處理,上海要實行全流程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一旦違規混合投放垃圾,將被處以最高200元罰款,可謂「史上最嚴垃圾分類」。    實際上,不只是上海,很多超大城市也紛紛加入到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隊伍中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46個重點城市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正在逐步建立。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清運公司 垃圾分類後 清運量日均少一成
    清運是垃圾分類的重要環節,《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後,垃圾清運量產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保潔員工作難易程度與以往相比如何?近日,記者從垃圾清運企業了解到,在「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垃圾中,產量最大的是「其他垃圾」。垃圾實施分類後,與之前混裝的生活垃圾相比,日均清運量減少一成左右。
  • 北京首批154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亮相,評選有這5大標準
    154個小區、20個村滿足了「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這5個標準,確定成為2020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據了解,示範小區所在的社區將組織居民代表交流垃圾分類的經驗做法、好人好事等。示範小區所在的街道,將組織轄區內的其他小區,到示範小區進行現場觀摩,學習垃圾分類的有效做法。
  • 發改委:將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就垃圾分類方面的進展情況做介紹,她表示,將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國家發改委16日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孟瑋稱,「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明年5月1日起北京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你關心的熱點問題都在這兒了
    馬建驥說,不管怎麼調配,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桶是必須要配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收集點每個小區至少分別設置一處,可回收物收集點可以是垃圾桶的形式,也可以是集中的暫存收集點。街頭路邊的果皮箱,目前主要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類,未來要設置為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種。馬建驥表示,為了滿足行人投放果皮等廚餘垃圾的需求,可以在廚餘垃圾產生量較大的區域的,增設廚餘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