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會寧一鄉村小學9名教師僅教1名學生?教育局:誤會了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近日,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一鄉村小學的畢業合影引發網友關注。窟沱小學六年級畢業合影。@蘭州晨報 圖網傳「會寧縣白塬鄉窟沱小學六年級畢業合影」的照片中,僅有1名學生和9名老師合照。有網友提出疑問,「9個老師怎麼才教一個學生?」「這學校只有一名學生?」7月23日,會寧縣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窟沱小學六年級只有這一名學生,但學校總共有55名學生,9名老師。「不是所有的老師僅帶這一名學生,大家誤會了。」
-
畢業照,九個老師一個娃
一甘肅會寧縣白草塬鎮窟沱小學: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宣告長徵結束!——就是這裡。會寧縣,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位於甘肅省中部,白銀市南端。會寧縣白草塬鎮窟沱小學位於白草塬鎮北部。學校佔地面積9600平方米,現有七個教學班,教師九名。在校學生55名,其中一年級5名,二年級10名,三年級7名,四年級8名,五年級7名,六年級1名.附設一個幼兒班,共有幼兒17名。
-
【人•會寧】我認識的孫志誠老師(作者:會寧張德強)
孫志城老師,是20年前我做小學教師的時候認識的,後來我外出打工,再沒有和老人見過面!鄉謬孫老師不但是甘肅會寧鄉土作家,甘肅作家協會理事,原會寧文化館館長,而且在會寧文化屆是名人,據我所知,他還是甘肅作協會員,1944年生,甘肅會寧人。
-
會寧教育界一大批先進候選人:快來圍觀他們的事跡
1947年7月畢業於甘肅省立會寧簡易師範學校,1949年9月在枝陽第一完小(現東關小學)工作,1951年任副校長,1954年任校長。1958年至1978年先後任甘溝鍾岔小學、甘溝中學、袁岸小學任教。1978年至1979年在北關小學任教。1979年9月至1990年8月任東關小學校長。慄建周同志在「文革」前後均擔任東關小學校長職務,為學校普及、推進社會主義教育和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做出了積極貢獻。
-
走向全國的會寧教師,光榮榜
1947年7月畢業於甘肅省立會寧簡易師範學校,小學高級教師。1948年7月參加工作,1949年9月在枝陽第一完小(現東關小學)工作,1951年任副校長,1954年任校長,1958年至1978年先後在甘溝中岔小學、甘溝中學、袁岸小學任教,並長期擔任校長。1979年9月至1990年8月任東關小學校長。
-
會寧縣誌記錄:會寧人物
1955年7月靖遠師範畢業後分配會寧,先後在馮家堡、郭城驛、翟家所等小學任教或擔任校長。1957年2月後在中共會寧縣委肅反辦公室工作。1985年9月考入中共陝西省委黨校政治經濟專業研究生班,1987年畢業分配中共甘肅省委黨校工作,曾任省委黨校辦公室主任,現任中共甘肅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著有《會寧教育研究》、《領導藝術》等多部著作。何水清 1954年7月生,翟家所鄉張家岔村人。
-
東潤公益 | 一張特殊的畢業照引發關注:鄉村教育吸引力如何增強
這兩天,一張小學畢業照引發人們關注,圖中是九位老師和一名學生的合影,背後是飄揚著的五星紅旗,捲起門帘的教師宿舍清晰可見。據報導,照片為會寧縣白草塬鎮窟沱小學六年級畢業照。該小學現有教師9名,在校學生55名,今年六年級學生只有1名。
-
國家級貧困縣甘肅會寧成為遠近聞名的「狀元縣」,記者實地走訪一探...
家門口的幾畝薄田和爸爸偶爾外出打零工維持著建童一家9口的基本生活開支。雖然家境貧寒,但孩子們成績喜人,因為他們深知「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建童今年9月考入會寧二中,初中上完,意味著9年義務教育的結束,高中就要自己花錢上了。雖然一年3000元的學費對正常家庭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溫飽都難以解決又有五個孩子上學的家庭無疑是件難事。
-
甘肅會寧「高考狀元縣」陪讀大軍的生活寫實(組圖)
會寧,一個位於甘肅中部的小縣城,由於近年來保持著較高的升學率,而被譽為高考狀元縣。 來到當地有名的會寧二中,記者發現,高升學率的背後固然有學校管理嚴格、學生能吃苦等原因,但「陪讀大軍」這個後盾也不可忽視——由於學校裡絕大部分的學生都來自農村,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很多家長不惜拋家舍業來到縣城,照顧子女的飲食起居。
-
小學老師在家長群裡發學生罰站照引質疑
林菁的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五一」放假前,林菁在家長群中被語文老師@了。語文老師說,她兒子最近漢字書寫非常不規範,希望孩子利用3天假期好好練字,而且家長也要在旁邊督促提醒。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語文老師這條@林菁的信息發布沒多久,林菁就簡短地進行了回覆:對不起,我做不到。第一,我覺得假期裡孩子應該好好休息玩耍;第二,我沒有時間,自打他上學以來,上班幾乎成了我的副業。
-
堅守偏遠山區教育扶智 旺藩小學3個老師帶教9個學生
葉子茂老師在耐心輔導學生。茂名網訊 3個老師,8、9個學生,這就是旺藩小學近年來的狀況。是什麼信念,令這3位老師長年堅守這間偏遠山區小學,帶教幾名學生而不言放棄?教師節前一天,茂名晚報記者特意前往尋求答案。1、立志山區教育扶智記者驅車穿山過嶺來到旺藩村委會附近時,天上正下著雨。蒙蒙雨水中,可見山腰上有一個小小校園。入內,四周是兩棟兩層的建築,兩面文藝專欄化的圍牆,中間是一個千餘平方米的操場。
-
會寧:「狀元縣」的別樣「畫卷」
在這個最美的六月,會寧各地正在上演著一堂堂「大課」。這堂課隸屬教育扶貧,有控輟保學,有惠民資助,有硬體配套,有師資提升。這堂課關乎教育現狀的改變。會寧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貧困縣搞教育,很難。但如今,隨著全縣上上下下的努力,教育扶貧正在一座座大山裡開花、結果。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周軍(化名),周軍,李校長來看你了!」
-
中國最孤獨小學只有1個學生 老師卻設了14個鬧鈴
從幾年前開始,吉林省公主嶺市三門李村小學只剩下兩個老師、一個學生,成為一所罕有的「獨生小學」。△陳洪豔老師在燒熱的爐子旁擦黑板。小學校只有1個學生 2個老師「上課!」班主任陳老師用洪亮的聲音開始了開學第一課。「老師好!」王浩小小的身軀從課桌後站起來,稚嫩的聲音迴蕩在空空的教室裡。
-
央視9.1分紀錄片《高考》:每個孩子都應該看懂的3個真相
兮兮苦口婆心:「兒子,高考是你人生中最關鍵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打贏了,你一生受益,打不贏終生遺憾。」 兒子卻反駁:「哪有這麼邪乎,我的人生才開始,怎麼就成終生遺憾了?」兮兮頓時有些著急:「我們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爸媽沒有任何背景和關係,就指望你通過高考鯉魚躍龍門,你躍過去會改變一生!」
-
誰是推動會寧教育發展的根本力量?
民國8年,楊愨、王安仁創辦了初級女子小學,開了會寧女子教育先河。民國9年,秦望瀾創辦了私立初等小學,縣城又成立了南街小學。民國12年,會寧第一屆縣立自治講習所學生畢業,四鄉學生在講習所畢業者為數甚多,不及備載。
-
湘潭一小學老師連續6年為學生拍集體照 紀錄美好時光
2011年和2016年的兩張集體照,改變的是容顏,不變的是真情。□ 連續6年,一位老師為班上學生拍集體照□ 看到這份特殊的畢業禮物,同學們被深深感動湘潭在線6月3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王超)同一種手勢,同一批人,6年定格6張照片。
-
大石橋鄉9個村小學現狀、退休老師組圖,看看有沒有你的老師?
但這篇我又要回憶了,因為那些我們讀書長大的村小學,再不回憶,不去看看,就真沒有了..轉眼已經20多年了,過去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大家都想去看看曾經的老師過的怎麼樣?身體好不好?▼▼▼90年代蓋的教學樓已經改為村委會辦公樓
-
小學畢業照C位是交警?!
最近,江蘇連雲港灌雲實驗小學一組畢業照刷了屏。六年級12個班的畢業照上,「C位」上一位身穿警服的人很搶眼。多年來,灌雲縣公安局伊山派出所輔警侍東亮盡心盡責守護孩子們上學放學。現在,孩子們、老師和學校用這樣的方式向他表示感謝。
-
甘肅會寧為什麼被稱為高考「狀元」縣?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在甘肅會寧這裡缺水乾旱,荒涼,農作物只有土豆,雜糧如果不跳出農門,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吃不上好吃的,好穿的,甚之取不上媳婦,不努力學習就沒有出頭之日,所以拚命的學習高考,現實中會寧出的人才很多很多,有的升任高幹,中幹,大多都是公務員,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