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昨天媽媽還說,今天是兩頭春,老婆不知道什麼意思,兩頭春就是當年農曆中有兩個立春日,而2020年第一個立春日是真月十一,第二個是臘月二十二,民間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意思就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日比較少見,大年初一立春更是難見,這樣的獨特現象其實是陽曆和陰曆之間「陰差陽錯」造成的。
立春,代表了萬物復甦,冬春更替,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在古代立春具有重大的意義,年首不是以初一開始,而是立春之日開始,重大的迎春慶典都是在立春日之前後進行。立春除了有吉祥的寓意,也有很多習俗,而「咬春」就是習俗其中之一。
「咬春」從字面我們就可以知道跟吃有關,就是指吃跟春有關的食物,因各地方風俗習慣不同,北方咬春是吃春餅,「咬春盤」,而南方多是吃春天裡的新芽、野菜和春節蔬菜,不管吃什麼,寓意都是美好的,表達對春天美好的祝願,那麼立春吃那些呢?記得吃「2白3綠」,順應時節要「咬春」,家人都受益。
2白
1.白蘿蔔
白蘿蔔在古代「咬春」中也是很常見的食材,在《明宮史》中有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民間有一句俗語也叫「蘿蔔白菜保平安」。
關於白蘿蔔聽得最多的一句俗語就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郎中開藥方」,立春在冬春交替之時,正是鮮甜脆嫩之時,而是還有「土人參」之美譽,足矣說明蘿蔔的營養價值,所以立春時白蘿蔔要吃。
【大骨蘿蔔湯】
準備食材:大骨、白蘿蔔、生薑、鹽、雞精、胡椒粉。
大骨叫肉販從中間敲斷,拿回來後清洗乾淨,浸泡出肉質中的血水。鍋中燒水,大骨冷水下鍋,大火燒開打去浮沫,沒有黑色浮沫出現就撈出再清洗一遍。
鍋中加入底油,放入薑片和大骨爆香,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煮開煮白,然後再轉去砂鍋中小火慢燉1個小時。
燉的時候,把白蘿蔔去皮切成滾刀塊,時間到後再把白蘿蔔放入繼續燉半個小時,蘿蔔熟透,大骨軟爛後加入調料,撒上蔥花就可以食用了。
2.豆芽
春天有吃春芽的說法,芽代表新春初始,也是「咬春」中不可缺少的一味食材,春天的新芽鮮嫩多汁,清脆爽口,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綠豆芽、黃豆芽、花生芽,吃芽不僅有「咬春」迎春的美好寓意,也是春天該嘗鮮的食材。
【清炒綠豆芽】
準備食材:綠豆芽、青椒、紅椒、韭菜、蒜、鹽。
綠豆芽買回來後,放入清水用輕輕擺動,不要揉洗,保持綠豆芽的完整。綠豆芽比較脆嫩多汁,最好不要焯水,否則就會失去脆感。鍋中加入底油燒熱,放入蒜末爆香,倒入瀝乾水分豆芽,再加入青紅椒絲和韭菜。
放入鹽,大火翻炒,家中火力不夠不要翻鍋,用鍋鏟翻動就好,炒7分熟即可出鍋裝盤。
3綠
3.韭菜
如果要說春天最適合吃什麼青菜,那韭菜肯定是之一,雖然韭菜一年四季都有,但是俗話說的好「一月蔥,二月韭」,春天的韭菜是剛長出的新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關鍵價格親民,不管用來包餃子還做餅餡,都很受喜歡,韭菜除了做餡,多是用來炒著吃,一道韭菜炒雞蛋,大人小孩都愛吃。
【韭菜炒雞蛋】
準備食材:韭菜、雞蛋、鹽、雞精。
韭菜摘取老葉和黃葉清洗乾淨,特別是根部容易藏沙土,要著重多洗幾遍,清洗好以後瀝乾水分。鍋中加入底油燒熱,雞蛋放入碗中打散,倒入鍋中炒香,倒出備用。
鍋不要洗也不要加油,用炒雞蛋留下的油炒韭菜,這樣韭菜不容易出水,韭菜快軟綿時,放入雞蛋,加入鹽、雞精大火爆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4.薺菜
薺菜也叫地菜,被稱為「春天第一野菜」,不管是在北方還是南方,春天的時候遍地都有,而且深受人們喜歡。薺菜鮮嫩好吃,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及鈣、磷、銅等礦物質,還含有穀氨酸物質,因此吃起來清香甘甜,在我們這裡,薺菜一般用來作餃子餡。
【薺菜餡餃子】
準備食材:麵粉、薺菜、五花肉、鹽、雞精、生抽、蠔油、雞蛋。
把麵粉放入大點的盆中,加入適量水先攪拌成面絮狀,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放著自然發酵20分鐘。
五花肉清洗乾淨先切塊剁成肉沫放入碗中,再把薺菜清洗乾淨切成小段放入碗中,加入鹽、雞精、生抽、蠔油、雞蛋攪拌均勻備用。
面發好後再次揉醒,然後搓成長條,分成等分小麵團,再一張張擀成圓形麵皮。
把餡料放入麵皮中,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鍋中燒水,加入食鹽和食用油,水開放入水餃,煮3分鐘,用鍋邊貼鍋底輕輕推動。
然後再蓋上鍋蓋煮,期間水開點水三次,餃子都浮出水面並煮大代表就好了,再配上自己喜歡的餡料。
5.青蒜(大蒜葉)
春天什麼炒菜最香?當然是蒜葉啊!不管用來炒肉,還是燒魚,都香味濃鬱,讓人聞到就食慾大開。每年的冬天家家都會做上臘腸臘肉,用蒜味來炒這些腊味,想想都口水直流,立春「咬春」怎麼能少蒜味,再過一段時間,蒜苗出來,就吃不到這樣鮮嫩的蒜味了。
【青蒜炒臘肉】
準備食材:青蒜、臘肉、姜、幹辣椒、生抽、雞精、少許白糖。
青蒜先摘去黃葉,去掉底部蒜須,然後清洗乾淨,把比較粗的蒜杆子斜刀切片,葉子切段備用。
臘肉去掉皮,然後切成片,放入鍋中焯水,減少鹹味。
起鍋開火,加入底油,放入臘肉煸炒出油脂,放入姜和辣椒爆香,再把蒜杆子放入鍋中先炒,杆子比較難熟。
蒜杆差不多快熟時,放入蒜味,加入調料,從鍋邊噴入一些水,大火翻炒均勻即出鍋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為一年之首,一個輪迴的新開啟,有很多的民間習俗,而「咬春」就是其中之一,是對春的美好祝願,也是滿足人們味蕾的需求來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