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室,又叫冰廳,廣州話用以稱呼冷飲店。其是南粵地方一種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起源發跡於省城。在香港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過往廣州的冰室會經營雪糕、凍奶、冰水,兼營咖啡、奶茶等熱飲和西餅麵包,而香港冰室由於法例限定持有「小食牌照」,只能售賣飲品、三文治、糕餅等,而不能供應即時製作如炒飯、小菜等主食。後有不少香港冰室改領到食肆牌照,轉型為茶餐廳,雖稱「冰室」但運作模式及供應的食品與茶餐廳無異。
「冰室」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是因為香港早年的建築樓底較高,天花板加裝吊扇便能涼風送爽,而售賣的食品又以紅豆冰、咖啡、奶茶等西式飲品為主,以「飲冰」為賣點,故取名「冰室」。另有傳說來自梁啓超的朋友以「飲冰室」書齋之名經營食店,其名成為「冰室」之始。
廣州冰室是隨著西餐業發展而起,初時是餐室附設冰室,因廣州氣候炎熱,飲水人多,於是有單獨經營冰室的點檔出現。1934年時總計有21間冰室,中日戰後廣州冰室達到80間以上。舊日秋冬淡季時,冰室都會兼營他業,如皇上皇冰室賣腊味,長江、喜臨門冰室轉營北方包點,其他有轉營小食糯米飯、狗肉等
1980年以後,廣州冷飲市場迎來食品製造業新型的大量冷凍食品,冰室受到衝擊紛紛轉營他業,到1990 年大部分冰室轉為主營糖水、牛奶、椰汁、蜂蜜龜苓膏等甜品,或主營糕餅、煎餃、明火例湯、腊味糯米飯、速食飯盒、原盅燉品、雞蛋豬腳姜、小點、麵包、皮蛋瘦肉粥、蘿蔔糕、牛腩粉,小部分夏天兼營雪糕、凍飲。廣州留存較久尚出名的有「四大冰室」,包括順記冰室、美利權冰室、陽光冰室、皇上皇冰室(還有的彩冰室和向群冰室7)。至今只有順記冰室獨立經營,美利權冰室被北京路太平館西餐廳管轄8。已結業的陽光冰室1962年後曾兼營開煲狗肉。
香港的冰室以模仿高級西餐廳提供廉價西式簡餐從而迎合工薪階層的需要而於1960年代出現,有稱為咖啡室、茶冰室、冰廳、咖啡廳、冰廳餅店、茶冰廳等。1960年代以後開始平民化10香港冰室原只賣小食而並非主食,因為香港食肆牌照分「普通食肆」和「小食食肆」兩種:「普通食肆」可售賣任何食品「小食食肆」只可售賣指定組合的食品11)。大部分不賣主食的冰室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已式微,其餘的冰室則參考茶餐廳的運作,售賣更多種類的食品。截至2007年以冰室名義運作的只有100多間左右,多數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