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學常識填空。
《月是故鄉明》的作者是( )山東省聊城人,( ),精通12國語言的翻譯家,他所精精通的語言包括:古印度語、梵文、巴利文等尤其精通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辭( )( )
( )等稱號。
二、給下列字注音。
徘徊( )( ) 煙波浩渺( ) 篝火( )
旖旎( )( ) 瑞( )士 萊芒湖( )
巍峨( )( )燕園( ) 點綴( ).
三、多音字組詞
( )( )
燕
() ()
四、月是故鄉明是什麼意思?
五、童年趣事有哪些?
成年經歷又有哪些?
六、1、通過講述,童年躺在地上數星星,捉知了的趣事,作者此時的內心情感又是怎樣的呢?(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2、「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裡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麼叫詩興,可覺得心中油然有什麼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讀這段話,想一想如此良辰美景,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3、「我只在故鄉待了6年,以後離鄉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過四年,又回到濟南待了一年,然後在歐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無邊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非常喜歡。"讀一讀這些往事,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內心感受?
4、"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會想到故鄉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我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無論如何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故鄉多遠,我的心立刻就飛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5、在文章中你能找到哪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呢?
6、既然江鄉月色如此美好,那為何還要寫其他國家,其他地方的月亮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呢?
7、「我現在年事已高,住的朗瑞園是燕國勝地。誇大一點說,此地有茂林修行,綠水環流,還有幾座山點綴期間,風光無疑是最絕妙的,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數頃,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的仍然是故鄉葦坑裡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讀這段話想一想,朗瑞園的美景,是否能和家鄉的美景相媲美呢,他要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答案
一、
月是故鄉明的作者是季羨林山東省聊城人,世界著名語言學大師,精通12國語言的翻譯家,他所精精通的語言包括:古印度語、梵文、巴利文等尤其精通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辭「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等稱號。
二、
Páihuái miǎo gōu yǐnǐ ruì laí weīe yān zhuì
三、
yān燕山yàn燕子
四、 家鄉的月亮最明亮。
五、童年趣事
①躺在地上數星星
②古柳下做知了
③坑邊望月亮
④月亮入夢鄉。
成年經歷
①瑞士萊芒湖賞月
②非洲沙漠賞月
③大海邊賞月
④高山上賞月
⑤朗瑞園賞月
六、
1、樂此不疲
2、愉悅,興高採烈,開懷大笑。
3、對故鄉的懷念。
4、對童年的懷念。
5、每個人都有個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
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故鄉的月亮啊!
6、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故鄉月色的喜愛,懷鄉之情。
7、朗潤園的美景,不能和家鄉的美景相媲美,表達了作者濃濃的思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