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盧龍:稻花香裡說豐年

2020-12-11 河北新聞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丁景東 通訊員趙興家 陳建)時值深秋,收穫季也漸入尾聲,但在盧龍縣盧龍鎮雷店子村千畝水稻種植基地,金燦燦的稻穗低垂著頭,收割機往來穿行、轟鳴作業,一車車稻穀被運送出去,一幅繁忙美妙的豐收圖景。

金燦燦的稻穗在秋風中舞動

該基地由秦皇島市國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投資興建,位於美麗的青龍河畔,這條「北方唯一一條未受工業汙染的河流」為水稻健康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給養。「我們這齣產的稻米亮白通透、彈性十足、香味醇厚,營養十分豐富,主要原因就在於青龍河的水質好,而且水稻最喜歡冷水,我們用青龍河滲透過來的冷水灌溉稻田,不僅使水稻增產20%以上,還極大提升了稻米的品質。」國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飛介紹說。

收割機在田裡作業

國飛水稻基地還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稻田養蟹,在稻田裡養殖河蟹,河蟹和水稻相得益彰,稻田裡的水溫、水質都很適合蟹的生長,水裡有眾多的浮遊生物,如螺、蚌、蠕蟲、蚯蚓、昆蟲等等,都是河蟹的天然美餐。河蟹的存在也能促進水稻生長,河蟹吃掉了很多害蟲,排洩物又是有機肥料,免去了農藥和化肥的施用,十分有利於水稻增產提質。蟹田水稻可增產15%,而「蟹田米」也是名揚天下,以綠色環保、清香可口著稱,市場價格要比普通米高上兩到三倍,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完美統一。

機械化收割勞動效率大幅提升

從發展之初,該基地就秉持打造精品水稻的理念。為了保障水稻的品質,公司聘請專人,從育秧開始,就一直在稻田地,全程看護,確保水稻生長。同時,在生產過程中非常注重綠色環保,插秧到鋤草全程人工,不使用機械和農藥;施用有機肥,確保出產的稻米綠色健康。

據了解,該基地今年可生產稻米110多萬斤,以每斤10元的價格早已預售一空,深受市場青睞,綜合產值1200多萬元,畝均效益突破1萬元。「下一步,我們打算充分利用青龍河良好的水資源,沿河流轉土地,發展水稻種植3萬畝,開發農業生態旅遊,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劉國飛說。

相關焦點

  • 盧龍:稻花香裡說豐年
    國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飛介紹說。國飛水稻基地還探索出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稻田養蟹,在稻田裡大量養殖河蟹,河蟹和水稻相得益彰,稻田裡的水溫、水質都很適合蟹的生長,水裡有眾多的浮遊生物,如螺、蚌、蠕蟲、蚯蚓、昆蟲等等,都是河蟹的天然美餐。河蟹的存在也能促進水稻生長,河蟹吃掉了很多害蟲,排洩物又是有機肥料,免去了農藥和化肥的施用,十分有利於水稻增產提質。
  •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
    最近玩森林驛站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的蛙聲實際指的是什麼?該問題給了雄蛙的叫聲、雌蛙的叫聲、雌雄一起的叫聲三個選項,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20年森林驛站6月4日森林小課堂答案。
  •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詩詞賞鑑·大好河山)
    原標題: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詩詞賞鑑·大好河山)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詞賞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6月02日 第 07 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稻花香裡說豐年 永春岵山話變遷
    稻花香裡說豐年,美麗鄉村永春岵山話變遷。以前,交通不便住所簡陋是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的岵山,到處是「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土樓洋樓還有中西合璧」,坑塘清清,青山環繞,阡陌交通,綠水迢迢......不僅是一幅「自然山水畫」,而且是一張「人文山水圖」,成為我國農村小康和鄉村振興的縮影。
  • 打麻餈,做年糕,稻花香裡說豐年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高曉玲一望無垠的田野,綠油油的稻穗,散發陣陣稻花香,水田裡的蝌蚪、小魚快活遊躥。(圖:孩子們用老底子木製糕板製作拋梁饅頭)(圖:用農家米做的手工圓子,有南瓜、艾草、原味三種口味)翻開手機相片,雙橋村小夥季達跟錢報記者說:「你看,我結婚時,親戚做了許多飯圓送過來;搬新家,大家又做了好多討彩的拋梁饅頭,這些饅頭要從樓上拋出去,是用來搶的。
  • 稻花香裡說豐年 吃漁米!
    稻花香裡說豐年 吃漁米!
  • 簡陽打卡地,稻花香裡生態農莊開業啦
    良田稻花香,龍蝦穗中躍。9月20日,在龍騰獅舞鑼鼓聲中,「稻花香裡」生態農莊正式開業啦!「稻花香裡」生態農莊坐落在簡陽市青龍鎮聯合村,距簡陽城區直線距離約12.5公裡,距渝蓉高速3.2公裡,區位優越、交通便,從簡陽出發只需20分鐘車程。
  • 湖南寧鄉上演稻花香裡親子嘉年華 親子農耕遊戲嗨翻天
    圖為稻花香裡親子嘉年華·鄉村音樂節啟動儀式現場。記者 龍騰 攝 華聲在線11月12日訊(記者 龍騰)滾鐵環、跳房子、玩獨輪車、打穀子、挑豆子……今日,稻花香裡親子嘉年華•鄉村音樂節在長沙市寧鄉縣雙江口鎮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歡樂上演,引來數百名遊客攜家人體驗親子農耕遊戲,感受農耕文化,玩得不亦樂乎。
  • 信陽農林學院王景晨:耄耋之年初心彌堅,稻花香裡笑說豐年
    說到研究方向的轉變,王景晨覺得做科研就要從實際出發,從農民的需求出發,要真正的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完成科研成果的轉化,這才是做科研的意義。農學院季新老師介紹說。6月底因院子旁邊的構樹遮陰,影響水稻生長,王老鋸樹的時候不小心割傷了右腿,導致小腿神經壞死。說到腿傷,王老擺擺手,絲毫不放在心上。愛人簡單包紮了一下傷口後,王老第二天還帶著季新整理了一下午的材料,直到細心的季新發現王老走路異樣才送到中心醫院治療。
  • 「稻花香」裡話改革 ——福州老糧企的「逆襲」之路
    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實習生 黃佳敏  近日,為喜迎第三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在榕舉辦,全市首個品牌大米展示廳——「稻花香」品牌大米體驗館在福新路盛大開館,進一步打響「稻花香」品牌大米的知名度。
  • 鄉村田野綻放希望之花——寧鄉市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活動剪影
    青山綠水碧波漾,鄉間田野稻花香……綿綿翠色 向天際延伸,賦予這片土地生機與希望。山水匯聚之處,往往靈氣逼人,適宜萬物生長,寧鄉市雙江口鎮稻花香裡農耕文化園亦是如此。苗木、稻蝦在這裡「如魚得水」,遠離城市喧囂而來的遊客也很快「隨遇而安」。
  • 秦皇島盧龍小甘薯成富民大產業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徐道樹、劉麗鳳 、王梓任)「我在中薯上班將近4年,廠子效益挺好,一個月工資4000多元錢。家裡老人有病,在這上班還能方便照顧家裡,忒好!」隆冬時節,地裡的農活忙完了,秦皇島市盧龍縣印莊鄉相公莊村的貧困戶張鵬每天騎電動車不到10分鐘,就來到了家跟前兒的這家甘薯生產企業,對現在的生活狀態,他特別滿足。而像張鵬一樣,每年有100多名附近村民被公司吸納再就業,藉助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農民的腰包更鼓了。
  • 稻花香裡話豐年
    深秋的風從田埂上吹過,土右旗明沙淖鄉賀成全村裡,水稻種植項目示範基地大片的荷花在風中搖曳,一群群鴨子在稻田中穿梭。 這片恍若江南水鄉的美景就是當地致富能人陳祿喜的聚寶盆,放眼望去,滿田盡披「黃金甲」,600多畝水稻成熟啦!
  • 尊師重教盧龍書記縣長走訪慰問一線教師
    鞠世聞指出,要聚焦名學校建設,完善普通高中管理體制,實施集團化辦學,高中進城後成立以盧龍中學為龍頭的教育集團,統一課程計劃、教育教學、質量檢測、校本培訓、學校管理,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要深入學習借鑑先進地區成熟的辦學經驗,堅定不移創新辦學體制,把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引到盧龍來,在深化合作辦學中催生高中教育滿園春色。
  • 張瑞書參加盧龍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張瑞書在參加盧龍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勇於擔當作為敢於幹事創業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1月15日下午,秦皇島市長張瑞書來到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盧龍代表團,與代表們一同審議市政府工作報告、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市法檢兩院工作報告。
  • 蘭考「小江南」:稻花香裡說豐年
    合作社成員範振海高興地說。  「我們鄉一直在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子,今年雖然稻米、鯽魚都豐收了,但是跟我們的設想還有差距。」三義寨鄉負責人慄振宇表示,明年進一步推廣這種模式,讓有機稻米生產加工形成產業,農耕體驗遊形成品牌,帶動老百姓穩步增產增收。
  • 詩詞用來說夏季,唯美的夏季
    在浩如煙海的詩詞中,來說一說夏季。《喜晴》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作者:辛棄疾這首西江月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飛「閱」中國】重慶:生態島上稻花香 原鄉節裡割穗忙
    本次活動包含兒童誦讀《節令謠》、專家介紹水稻種植知識、水稻收割演示及體驗、憶兒時遊戲遊園、食憶苦思甜飯等多個環節,重現了巴渝農耕文明的原鄉記憶,讓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們與家長們一起,近距離接觸傳統農耕文化,體驗原生態的巴渝鄉村田園風物。孩子們在體驗農耕文化的同時,還能了解廣陽島生態修復的先進理念、技術和最新成果,在心中播種下生態文明的種子。
  • 只為國人吃得更香更安全 胡培松:稻花香裡說豐年
    他說這是多年田間實驗練就的「本事」——如此一來,就能騰出另一隻手來拿記載本,兩不耽誤。俯首田間二十餘載,胡培松專心耕耘在秈稻品質遺傳改良研究領域。如今放眼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田間,稻花香裡皆浸潤著他和團隊的心血與汗水。
  • 小球大愛公益計劃暨桌球公益聯賽盧龍站開啟
    新華網石家莊12月21日電(記者楊帆、郭雅茹)21日,2020小球大愛公益計劃暨桌球公益聯賽盧龍站在河北秦皇島盧龍縣體育館開啟,前桌球奧運冠軍、國球舍創始人、小球大愛發起人王楠和160名參賽選手、基層體育老師代表出席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