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裡說故事,酒館見人生丨評《老酒館》

2020-12-20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晚舟

《老酒館》是編劇高滿堂「壓箱底」之作,也是一眾老戲骨的神仙鬥戲場。陳寶國壓陣,飾演老酒館的掌柜陳懷海。故事在小小一家山東酒館裡鋪陳開來,酒客、對家、警察……三教九流的芸芸眾生相,是時代浮沉與人世百態;秦海璐、馮雷、鞏漢林、牛犇、馮恩鶴、白志迪等老戲骨如同滿天星閃耀其中,共同搭起這副「守規矩,心明眼亮,辦事有譜」的講究。

「有多久沒見到這麼醇正的戲了。」有豆瓣網友感嘆,輕飄飄的劇看多了,扎實醇厚的《老酒館》如二兩老酒,要細品,才咂摸得出其中滋味。觀眾拿《茶館》和《深夜食堂》跟《老酒館》做類比,贊其寓意裡透出的人情冷暖。正如在骨朵前不久《在年代戲突圍,《老酒館》的守、破、立丨專訪導演劉江》裡總結的那樣:這是展現那個特殊時期下的人民群眾人生變遷,最普通、最離奇、最善變、最複雜的小人物們,在戰爭時期的真實生活。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亂世裡的父輩們,在時代浪潮的夾裹下,依舊活得敞亮、有規矩、講義氣。

在這個老酒館裡,陳懷海和清朝遺老那正紅喝絕情酒,為偽滿洲國絕交;和老警察喝過交心酒,用酒來策反偽警察;陳懷海也足夠傳奇:給在大連幽禁的婉容掌過勺;幫日本平民村田一家人戒過酒……

二兩裡看人生,半血半淚。有事兒悶個二兩酒,也沒有過不去的事兒。國人的喜與悲,都離不開酒,慶祝與難過,都要佐酒。酒裡是情與義,酒外是歲月與人生。老酒館是一個絕佳的故事載體,而一個故事最離不開的核心——就是人。

好人陳懷海

陳寶國說過,老酒館裡的陳懷海,是前後3年他最滿意的角色。而掌柜陳懷海無疑是整個故事的靈魂人物,不同於《深夜食堂》老闆的工具性,《老酒館》的掌柜陳懷海是所有故事的主心骨,群像式格局裡,需要他來黏合人物關係,推動故事發展。陳懷海立住,整個故事才是真正的立起來。

編劇高滿堂曾在接受媒體採訪中透露《老酒館》是父輩們的故事,也是他父親的故事。他對酒的初印象來自父親: 「我父親每次喝完酒都會拉起他那把二胡,唱《空城計》就是喝美了;唱《徐策跑城》就是喝得差不多了;如果再來一出山東呂劇,這就是該睡了。」

父親是故事的靈感來源,《老酒館》的內在精神也傳承於高滿堂的父親性格。落實在《老酒館》裡,掌柜陳懷海的突出特質就是 「好人」。作為好漢街的「隱俠」,他擁有著極高的品格:仁義、仗義、幽默、智慧、隱忍、大氣。

開頭與老警察交鋒,初來乍到被訛詐要求「花錢買平安」。陳懷海不緊不慢,當「找個樂子」,兩次妥協後硬氣正面對峙,是為有勇有謀;講評書的杜先生耍滑賴酒菜錢,他在巷口圍堵到人,也只是「交個朋友」,邀其在店裡講評書,這是仗義;為二兩老先生與磨剪子的老白頭留足店內一角,供他們在店內喝酒做工,這是仁義。

表面上看,陳懷海的商人氣質並不濃厚。他並非無智謀的憨傻,只是不愛耍心眼算計。劇中他借對門日料店賀老闆之事,講自我的生意之道「做生意不能精明過顧客,要眼睛只盯著客人的錢袋,恨不得把所有的銀子都攬到自己懷裡,那這個生意也就沒法做了。」

這樣的細節塑造才是正面人物的真實搭建法則。假大空是塑造正面人物的常見弊病,觀眾也厭煩於正面人物的「高高在上」。人物的善與好,不能只體現在臺詞裡,讓角色出來說一番偉光正的話,表現力就只能漂浮在表面上。正面人物的行為發展是要在一個固定邏輯下的推導。看人說的話不夠,也要看人做的事。

而相對於容易吸粉的有血有肉負面角色,「好人」的有血有肉總是更難演繹的,觀眾總會偏好於打打殺殺的爽感式進階人生故事。單調的「好」是容易讓觀眾味同嚼蠟,因此陳懷海的「好」要落的更為實處,也要更有原則。劇中不只一次出現的「講究」,就是陳懷海做好人的準則——守規矩,心明眼亮,辦事有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漢街就是一個濃縮的微型社會,陳懷海從初來乍到到街上人人敬佩,這一歷程裡,就是講究二字。太平盛世裡提講究,算不得什麼,亂世中的講究才是這個人物的閃光點。一面是人命如草芥的混亂與崩壞,另一面是始終堅守的規矩,這樣的對比下,才能顯出陳懷海的可貴難得。亂世裡梟雄常有,隱俠難得。

事實上陳懷海在戲裡一直都是內斂處事,很少有大開大合的戲劇性,他的血性不在逞性妄為裡。在山裡找由麻子替兒子報仇,也沒有傳奇劇裡常見的手刃仇人的爽快。

劇中陳懷海好不容易與失散多年的兒女團聚,卻發現兒子背後卻被仇家釘上一根鋼釘。帶著一個父親的憤怒,他進入老林尋找仇人復仇,幾經波折之後卻發現仇人早就是垂死之人,等他來後便自己服下毒酒自我了斷。這是不同傳統武俠劇本的高級之處,也是更為文學性的表達。

這樣戲劇的「和解」在劇中比比皆是:在同日本人黑川比武時,店內夥計亮子以身試刀,搶先為陳懷海探破黑川的招式,但卻慘死其刀下。陳懷海打敗黑川後,在老警察與谷三妹的勸說下見好就收,但半路上想起亮子的慘死折返怒衝時,黑川自己卻先抽刀了斷。

導演劉江在媒體採訪中坦言將這種「和解視為更有人生況味」。《老酒館》的爺們氣概並不是水滸梁山兄弟的匪氣與血性,他帶著小人物在亂世中生存的真實與無可奈何,相較於手撕鬼子的荒謬性傳奇,《老酒館》的傳奇在亂世的講究與堅持。

情與義,值千金

情是《老酒館》的題中之義。做生意,迎來送往,人與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連接與羈絆。《老酒館》的情分兩種,一在前院,二在後宅。

先說前院,義都在酒裡。由老戲骨牛犇飾演的老二兩與《老酒館》的情義是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在人世間尋求的些許慰藉與聯接。二兩初登場,是極為講規矩的老人。「只打二兩酒,無地就站著,有地就留我一小角。」他不貪杯不絮叨,也不與他人講話,只是望著酒館外自斟自飲,到了夜裡十一點再準時離開。

掌柜曾送他下酒菜,他不接,說「不能壞了規矩。」三爺多給他打點酒,收酒時就發現多出的酒錢就壓在瓶子下面。這樣一個老人,喝酒是他平生最大喜好。在某個大雨瓢潑的夜晚,店內已無客人,而許久未見的老二兩突然登門,喝到十一點準時離開。在婉拒了店內眾人送他回家的請求後,老二兩冒雨獨自蹣跚回家,這一幕也賺足不少觀眾的眼淚。

金小手與老酒館的的結義則多了幾分江湖豪氣與傳奇。金小手是評書先生口中的傳奇大盜,熱衷於劫富濟貧。在盯上了老酒館裡的碎金,下了戰書的金小手與陳懷海幾番鬥智鬥勇之後,終被識破。兩人一番對酒後,便做了朋友,也是無形中化解了老酒館的又一次風波。

而老酒館裡,對待所謂的「叛徒」也帶有一種克制的人情味。在老北風的事件裡老酒館就在暗地裡出現了分流。其餘人具有血性,想要豁出性命去拼;而一直立場模糊的老蘑菇則搖擺不定。等到最終老蘑菇伏擊三爺拿下老酒館後,谷三妹與三爺又設計拿回老酒館。這一場酒館爭奪戰,到最後,還是以陳懷海將沙金放在一旁,鬆手讓老蘑菇離開而告終。

前院的男人戲裡面,有結交兄弟的江湖豪爽,也有斷知交的分道揚鑣。爺們之間的情誼在亂世各自的命運滾輪下,不管經過怎樣的驚心動魄,依然也是一杯酒後,拱手珍重告辭。這樣的表達方式,無形中也為《老酒館》賦予了清正、厚重的品格。

再論後宅,《老酒館》的後宅情是在略帶懸疑的劇情裡自成一派的羅曼蒂克。儘管後宅戲裡「兩女爭夫」的戲碼也遭到不同的聲音,但秦海璐飾演的谷三妹與陳懷海的情,則是亂世飄揚中難得的放鬆與浪漫。在這段戲的表達方式上,構思也極為精巧。男人戲中女性角色往往都是花瓶類角色,給觀眾留下的印象無非是美。女性人物與主角的感情線,也往往粗糙,基本沒有任何點。

而谷三妹與陳懷海的情,是在正劇的品質與氣度上,添加了更為羅曼蒂克的元素。二人蕩鞦韆拼酒,又在草地上撿針這一段戲,氛圍烘託的正好。兩人的曖昧與情感流動在秋日陽光下,也多出幾分溫柔質感。前院後宅,情義值千金,亂世裡人與人的真情難能可貴,這也是《老酒館》作為年代劇的特殊之處。

傳奇本身不值得追求,傳奇故事中的情義才是讓劇集璀璨生輝的點。

小人物的浮世繪與年代戲的革新

《老酒館》的群像格局成功之處一方面有一眾老戲骨的加持,另一方面則在於對於小人物本身的刻畫。編劇高滿堂在媒體採訪中曾說,「這部戲除了日本人,基本沒有壞人。」

在群像戲的格局裡,這是難度更大的表現方式。人物不再只有好壞之分的臉譜化,更為複雜豐富眾生相三個字,說起來輕鬆,拍出來則是不小的事兒。每個人物都要設置好人物背景、行為邏輯,還要保證在多線發展的劇情結構上做到不亂不雜。

同時,過多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重觀眾的觀影壓力,如何清晰的呈現人物並且讓觀眾能夠看懂並很快進入劇情,而不是在劇集前十集都無法理清人物關係。要做到這些,要義是人物的每一個特性都不能浪費。

《老酒館》做了一個不錯的示範。以旗人那爺為例,那爺初登場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老酒館眾人。成為常客後,那爺的滿清遺民心態則是有條不紊的展現出來:賣房也要請婉容吃飯的執拗,被日本人割掉編子的崩潰,再到與陳懷海喝酒斷交的悲傷。一個在滾滾歷史浪潮裡抱著清王朝些許影子撒手不放的滿清遺民就這樣被呈現了出來。

而《老酒館》在技術的革新也透露出其用心:令人過目難忘的背景音樂,放棄了原有年代戲裡常有的二胡、嗩吶,撥弦樂、弦樂、鋼琴,甚至還有搖滾音樂與拉丁樂,都被大膽的加入劇中。

劇情節奏上也是更為緊湊,開頭就以懸疑入手,基本每兩集就出現一場波折的高密度內容也讓這部劇更具備現代節奏感。《老酒館》的盪氣迴腸與清正受樸是這部劇區別其餘年代戲的特質,在劇情、人物都臻於佳境的境界上,格局與氣質則是讓劇集顯得更為雋永的核心。

《老酒館》,正如陳年老酒,多年回頭看,也是值得一品的醇厚。

相關焦點

  • 《老酒館》裡聽百味人生,品百味老酒,品的是人生,喝的是故事!
    評價高頻出現針對演技和劇情的討論也有很多,該劇的編劇高滿堂更是寫出《闖關東》等高質量編劇,在劇中我們還看到了許多久違的老面孔,已經80多歲的牛犇老師飾演了一個有酒的,守規矩的老二兩這個角色。曾經出演春晚上喝著宮廷玉液酒的鞏漢林老師,這次在劇中飾演一口口吐蓮花仁義的說書先生。
  • 「壺裡乾坤大,杯中日月長」,「老酒館」裡的傳奇故事精彩上演
    救國護民、兒女情長、英雄情懷,在年代劇《老酒館》裡,伴隨著歷史的風雲激蕩,有情有義的民間故事在這裡上演。商人、軍人、官員、江洋大盜、滿清遺老、日本人、蘇聯士兵、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漢奸、偽警察、流氓惡棍……春夏秋冬,人生百態,小小的酒館就像是一個好戲不斷的舞臺,來者都是客,他們或帶著故事前來,或與酒館發生著矛盾與衝突。一個個民間傳奇,在這裡上演。
  • 《老酒館》1.15將播 陳寶國秦海璐強強聯手 小酒館濃縮百態人生
    由劉江執導,高滿堂編劇,陳寶國、秦海璐、馮雷、劉樺、程煜、馮恩鶴等主演的年代大戲《老酒館》將於1月15日再東方影視頻道黃金檔開播。該劇講述了民國時期大連好漢街上一個叫「山東老酒館」的小鋪子掌柜陳懷海(陳寶國 飾)在老酒館裡謀生計、釋大義的故事。
  • 豆瓣評分8.3,《老酒館》收視狂飆!一杯酒背後的故事
    《老酒館》自開播以來,收視屢創新高,這部電視劇講述了民國時期大連好漢街上一個叫山東老酒館的小鋪子掌柜陳懷海在老酒館裡謀生計、釋大義的故事。《老酒館》的時代背景是1928年至1949年期間,以大連好漢街的一家山東酒館為依託,講述社會變遷的故事。透過老酒館的一杯杯酒將演繹出各色人物,以及時代的故事。
  • 《老酒館》的酒,老戲骨的戲,看人生百態,品滄海桑田!
    該劇的立意和出發點非常好,在日本殖民時期,以老酒館這個容納五湖四海、匯聚三教九流、流動著聲色犬馬的地方為舞臺,一幕幕濃縮著展現了社會變遷、時移世易的歷史風貌,將個人命運、人文思想融進了這偉大的歷史進程中。看人生百態、品滄海桑田!
  • 從《老酒館》這部電視劇,看人生百態,學處世為人
    喝一杯煮酒,品百味人生,老酒館從來不缺少客人,更不會缺少有故事的客人。最近一部電視《老酒館》在遺憾和不舍中看完了,意猶未盡。這部電視劇讓人看完,仍是猶豫未盡,記憶猶新吶,用心看這部電視劇細細品味,細細品味,這酒館雖小卻也道盡了人生百態。從中也教會了我們不少道理。
  • 編劇高滿堂:《老酒館》寫的是父親的故事
    因為父親,才有《老酒館》。《老農民》《老中醫》《老酒館》,寫完「老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高滿堂說,自己總算可以歇一歇了。現在,《老酒館》的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劇正在熱播,豆瓣評分8.3。  20世紀初,闖關東的山東人陳懷海,歷經磨難,落腳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大連,開酒館,謀生計。以這個小小的酒館為舞臺,在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戲。
  • 編劇高滿堂:《老酒館》的故事在心裡藏了十年
    如果說十年前的《闖關東》是國產電視劇史上繞不過的現象級作品,再度提筆描寫東北題材,高滿堂這次其實是想把故事獻給自己的父親、獻給故土。 高滿堂祖上從爺爺那輩開始闖關東來到大連。他介紹,如今的大連有近半數的人口來自山東,而他的父親就在大連的興隆街上開了一家酒館,《老酒館》裡迎來送往的故事一半是戲,一半則來自他父親的生活經歷。
  • 高滿堂:以《老酒館》呈現父輩的故事
    高滿堂好酒,俗話說,杯酒人生,杯中乾坤。在《老酒館》中,一杯燒刀子能品出人生百味,一條興隆街能看盡浮華世界。  高滿堂直言,當年,自己父親的老酒館就開在這條街道上,商業街店鋪林立,五行八作,有燒餅鋪,醬肉鋪,扎紙鋪,點心鋪,藥鋪,當鋪……行人匆匆,店門口主顧們出來進去,很是熱鬧。  高滿堂說,他父親愛喝酒,但喝得很講究,很有分寸。
  • 老酒館之牛犇老人
    電視劇老酒館裡面有一個每天打二兩酒喝由牛犇老戲骨所飾演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堪稱是老酒館這部劇中的經典。小二兩酒掌柜的道出了人生的真諦。老人每天乞討為生,每天的愛好就是喝二兩酒,不管颳風下雨都是在老酒館裡面喝。
  • 《老酒館》裡有好戲:味「醇正」
    在《老酒館》裡,「老酒館」其實就是家族的一個變體,而陳懷海則是一個「家族」裡的主心骨。就像高滿堂自己說的,「酒館雖小,卻激蕩歷史風雲。這裡發生的一個個救國護民的傳奇,歌頌了中國人民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英雄情懷,弘揚了中華民族『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美德,展現了中華兒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氣節。」
  • 老酒館大結局是什麼?電視劇老酒館講的什麼故事劇情簡介
    即將迎來收官的年代醇燃大戲《老酒館》一路高歌猛進,從開播到現在,播放量、話題度和口碑都是居高不下。該劇將視野聚焦在大連好漢街上一家山東老酒館,全景式展現了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時代背景下,掌柜陳懷海(陳寶國 飾)在酒館謀生計,釋大義的豪情故事。
  • 《老酒館》方先生嘴太碎,方清平是要在酒館設相聲專場吧?
    先來探討一個問題,《老酒館》方先生一張嘴,嬉笑怒罵間為啥陳掌柜喜歡這個脾氣怪的人呢?假如,你遇到了一個罵自己的人,你會如何對待呢?陳掌柜的酒館人生,為我們上了一堂真摯的情感課。話說老酒館的生意那是蒸蒸日上,在老酒館的那些常客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來老酒館喝酒的人中,有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不僅僅沒掏錢,還讓陳掌柜請進了屋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 這一杯酒,敬《老酒館》!
    今晚19:35,年代大戲《老酒館》將在遼寧衛視北方劇場收官。這部劇從家到國,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動蕩時代的中國故事。一個老字,道盡滄桑;一個酒字,濃厚醇香;一個館字,包羅萬象。《老酒館》是他與李洲合作的作品,是他繼《老農民》《老中醫》之後「老」字系列的最後一部曲,實屬壓箱底之作,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陳懷海的原型正是他的父親。就如導演劉江所說,《老酒館》講述的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宅院故事,它更像是一個宏大的畫卷,描繪的是一個時代背景下的芸芸眾生之相。它向觀眾呈現的是鮮活生動的人,以及他們滄桑複雜的人生。
  • 陳寶國主演的電視劇,開酒館之前他們殺人不眨眼——《老酒館》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天說一說,陳寶國,秦海璐,王曉晨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老酒館》,講了什麼?其實,《老酒館》就好像你就著花生喝好酒,你得細嚼慢品才行。看了6集的《老酒館》,雖然劇情稍稍有點散,走勢略顯平淡,但是老戲骨扮演的人物之間的對話,卻是充滿內涵。
  • 看電影《老酒館》
    《老酒館》由上海儒意影業出品,故事從上世紀20年代一直講述到新中國成立前,闖關東來到東北的小人物陳懷海歷經磨難,落腳大連開酒館謀生計,利用老酒館結交抗日誌士,傳播愛國思想。老酒館裡迎來送往,一方天地照見個人命運與國家變遷的緊緊相連。
  • 《老酒館》殺青曝片花,近代傳奇劇最強陣容出擊2019
    「咱們老酒館是有戲的地方。」在電視劇《老酒館》新鮮出爐的7分鐘片花中,陳寶國飾演的掌柜陳懷海說了一句提綱挈領的臺詞。1月23日,在即將殺青之際,已經秘密拍攝4個多月的《老酒館》開門迎客,影視獨舌受邀在天津進行了一次劇組探班。
  • 《老酒館》結局,老警察暗中幫助陳懷海,因為保護酒館聯絡站犧牲
    還有就是演技問題,小棉襖那些演員演技不用質疑的差,可是秦海璐這部劇裡表現也差強人意,一直繃著,端著,放不開,她自己看起來都沒融入劇情角色裡。讓人不自在。但其他老戲骨演技槓槓的,只是全輸給了劇情漏洞上。拋開這些外在因素,小瓜這段時間特別pick老警察。都說亂世出英雄,三十年代的大連街就像是一個亂世。老警察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知世故而不世故。
  • 《老酒館》「開張」 高滿堂:故事改編自父親的經歷
    《老酒館》「開張」 高滿堂:故事改編自父親的經歷 原標題:   該劇圍繞大連好漢街上的山東老酒館掌柜陳懷海和他開辦的老酒館展開,通過群像敘事的手法,將個人命運與家國情懷緊密相連,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折射時代變遷。  該劇一開播,就憑藉有質感的畫面、緊湊的故事以及演員堪稱教科書式的表演,實時收視破1。開播第三天,收視就獲得黃金檔第一的位置。
  • 老二兩這一角色,臺詞寥寥幾句,卻是《老酒館》口碑發酵轉折點
    年代劇《老酒館》「開業」以來,如細雨潤物,悄悄走進觀眾心中,發揮了自己陳年老酒的特色,越品越有味。該劇以山東老酒館發生的故事為引,講述人生百態,道世間悲歡,如果高滿堂編劇能保持劇本的開場優勢,必成2019年代最佳之作。《老酒館》的「神」在酒,「魂」在人,從闖關東五兄弟到各種客人,每一位都有著自己的承擔,也述說各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