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慢性蕁麻疹病友最想問的問題,也有皮膚科醫生最想告訴患者的知識。
那些在急匆匆的門診上沒法展開的「長聊」,都濃縮在這欄「話說蕁麻疹」裡了。
林小姐與老公一直被人說非常有夫妻相,沒想到在得慢性蕁麻疹這件事上也一起中招。折騰了好幾個月後,他們決定一起去看中醫試試。
在開完中藥後,醫生又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項:醫生要林小姐注意避免寒涼食物,冰凍飲料和雪糕一定要忌;而對於林小姐的老公,醫生則要求他少吃煎炸燒烤的食物,牛羊肉少吃,更不能喝酒。湊巧的是,林小姐夏天最愛的就是各種冰凍甜品,而她老公則熱愛燒烤啤酒和各式火鍋。「要是能換過來就好了!」兩人都這樣感慨。
為什麼同樣是慢性蕁麻疹,
中醫忌口的方向卻不一樣呢?
和西醫所交代的「忌口」不同,中醫所交代的飲食注意事項,不僅是從避免接觸過敏原的出發點去考慮,還會結合病人的體質給予方向性的指導。
從中醫的角度看,慢性蕁麻疹的反覆發作與病人的體質特點是有一定關係的。就最簡單粗暴的二分法而言,可以分成「寒性」和「熱性」兩種體質。
典型的「寒性」患者,常常會在吃了寒涼食物或是受風冷之後出現病情的加重,曾經有患者說自己的肚子是個「冰窟窿」,哪怕吃上一口涼性的西瓜,或是煮湯時忘了放姜,很容易就出現腹瀉,蕁麻疹也接踵而至。「熱性」體質的患者則剛好相反,常常是在吃了各種煎炸燒烤等熱性食物後出現加重,而且氣溫越高蕁麻疹就發作越厲害,真是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待在空調底下吹風。
正因為體質不同,因此忌口的方向也會不一樣。對於寒性體質的患者來說,平時要避免寒涼的飲食傷及脾胃,如脾胃受傷,化生氣血就更難了,會影響治療;同時還要避開風冷,以減少寒性因素對皮膚的刺激。對這類患者來說,冰凍飲料及涼性的瓜果等都要少碰。而對於「熱性體質」的患者來說,則要避開燥熱油膩的食物,少吃辣椒,平時多喝些清淡的湯水,保持大便通暢,有助於改善體質。
當然,「熱性」和「寒性」只是兩種最為典型的體質,還有些患者可能是溼性體質,有些是氣滯氣鬱的「肝火旺」體質等等,這都可能出現在慢性蕁麻疹人群中。也有些患者的「寒熱」表現都不明顯,這就還要請醫生具體判斷及處方選藥。如果把握不好自己是哪種體質,那麼「清淡飲食」總是沒錯的。所謂「清淡」,其實就是指飲食既不過熱也不過涼,且口味不要調得太重,保持中醫所說的「五味」(辛甘酸苦鹹)均衡,這股中和的力量對於大多數偏頗體質的調整都是有好處的。
專家介紹
盧 傳 堅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弟子,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才培養對象,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銀屑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曾榮獲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南粵巾幗創新十傑」、「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流派
編輯:盧悅明 責編:宋莉萍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