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使年輕人「上癮」登上熱搜,20萬人一年消費超2萬!

2020-12-16 X君的動漫雜談

Hello,大家好,這裡是X君!

01導語

今天有著一則特別的消息登上了熱搜,其話題就是「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

在導語部分的話X君把盲盒的基本概念解釋一番,在盲盒當中一般都是藏著動漫的周邊和手辦,(也當然包括一些影視作品的手辦和周邊)此外的話還有一些設計師設計的獨立玩偶。

在我們的短視頻播放平臺和各大視頻APP中也不少見一些盲盒開箱的測評視頻,盲盒之所以叫做盲盒是因為我們不會知道裡面到底有著什麼東西,給人一種神秘感,因此盲盒也就特別受歡迎。

02盲盒的優勢

當然盲盒不可能只是因為大家不知道裡面裝著什麼東西而喜歡,大多數人購買盲盒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一種空虛感。盒子上並不會去標註任何單個盒子裡的信息,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去刺激購買者的欲望。

盲盒的神秘感是其一,第二是一種潮玩性,當代年輕人總是喜歡新奇有趣的玩意兒,單單憑藉購買市面上可見的東西已經滿足不了自己了。有的玩偶擁有的人越少,越能夠體現自己的那種「潮」,這是盲盒的第二優勢。

盲盒產品的IP屬性可分為設計師原創IP、卡通形象IP以及衍生IP三類,盲盒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盲盒經濟,無論是在生產和購買的方面還是在設計方面,甚至在版權方面都是如此,形成了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03泡泡瑪特

今天在微博登上熱搜的品牌名為「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在12月11日的時候在港交所上市突破1000億,這是一個何等可怕的數字。在最近的一年當中,就有20萬人在盲盒購買方面超越了2萬元。

盲盒會讓人產生一種反覆購買的心理,因為自己在第一次沒有得到想要擁有的玩偶。有的東西就是因為越不容易得到才會越吸引人,所以大家才會去反覆購買直至開出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

小結:不過我所認為更官方的回答是購買盲盒的人一定是在心理上有著兩個共同點:1、滿足自己的收集感,2、增加自己的精神層面的陪伴需求。

04「上癮」的瘋狂

不過我還是認為在購買方面要達到合理,凡事都不能超越那個度量,現在我國平均的年收入幾乎還在2萬多,而花費2萬去購買盲盒是一個許多人都聞風喪膽的事件,不過對於當事人來說可能沒有什麼。

盲盒固然強大,雖相比自己的前輩手辦可能要差很多,但是手辦也可加入盲盒的經濟模式去銷售,擴大了原本就厲害的經濟體系。

05總結

雖然這些東西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娛樂性,也增加了經濟的增長方式,但是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一種負擔,他們無法調節自己的內心,只有在消費換取物品的時候才能夠得到滿足感,這種空虛感只能用金錢來代替,實在不太妥當。

還是希望大家在面對這種新鮮事物的時候再三斟酌,有的東西即是點到為止,例如盲盒的存在,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盲盒內的東西是不是你想得到的。

相關焦點

  • 年收入16億,20萬人一年消費超2萬元,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
    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持續低迷的市場和突如其來的這次疫情使得更多的朋友重新審視對自己的消費觀。哪怕在二次元圈子中,很多人對於自己很喜歡的貴重的手辦也是逐漸望而卻步。很多原本對愛好極捨得花錢的漫迷朋友紛紛開始變身省錢大戶,沒事不敢輕易消費。然而在這之中,盲盒消費卻猶如一隻天降奇兵,硬生生扭轉了本應低迷的消費市場局面。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從小眾到大眾,有人說,盲盒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收藏欲和賭博心不僅不會缺席遲到,還會愈演愈烈。
  • 盲盒背後:有人買的是開心,有人倒賣盲盒一年掙8萬
    (健康時報記者 毛圓圓)12月15日,#買盲盒算是衝動消費嗎#一直佔據微博熱搜;12月11日上午,以出售盲盒而流行的泡泡瑪特(09992)上市,首日開盤漲超100.26%,市值1065.20億港元;6月1日,拼多多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而在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就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
  • 20萬人掏錢,千億港元市值,年輕人眼中的盲盒到底是什麼?
    到現在也有人搞不懂一個小小盲盒究竟有何魔力,讓20萬人心甘情願掏錢,造就出一個市值千億港元,碾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遊戲巨頭的玩具公司。甚至有人斷言,泡泡瑪特就是靠著盲盒這種帶有賭徒成分的營銷手段,讓年輕人上癮,再把他們當韭菜割。但這話不少人聽了覺得委屈,當年大家摔存錢罐,狂吃乾脆麵集水滸卡的時候,也沒見誰說誰韭菜綠油油。
  • 毛利率超55% 賣盲盒是一門好生意嗎
    當你在上癮抽盲盒掏空「荷包」的時候,盲盒銷售公司卻有了55%的毛利率,閒魚等二手平臺也找到了發展機遇。  人氣最高的「盲盒」年銷售額近3億元  作為人氣最高的盲盒玩偶之一,2018年,有數據顯示,Molly盲盒年銷量突破500萬個,以均價59元計算,這意味著,其年銷售額接近3億元。  Molly背後的操盤手是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 花2萬元買一堆「娃娃」,海南年輕人流行「豪賭」的盲盒,都是...
    但是,平時人設是「貧民窟男孩/女孩」,家中的一面玩具牆可能頓時讓人感覺高不可攀、「入坑盲盒三個多月收集了50多個盲盒潮玩,花費三千多元」、「一年花2萬買一堆娃娃」……沒錯,這就是網絡上爆火的盲盒,「拆開盒子那一刻真的很上頭」這個很容易讓人上癮的玩具讓眾多年輕人慾罷不能,也變相地催生了一個行業。
  • 暴跌150億,盲盒「泡沫破裂」,年輕人的「韭菜」咋這麼好割!
    上周末,盲盒登上熱搜,原因是產品疑似二次銷售,輿論瞬間炸開鍋。本周開盤後,立即開啟暴跌模式,股價一路下探,跌幅一度接近16%。截至12月29日收盤,跌幅稍微收窄,但也有9.92%,市值蒸發近150億。「90後茅臺」的泡沫終於開始破滅,年輕人的韭菜,真好割啊。
  • 讓年輕人上癮,他賺了500億!
    年輕人喜歡追逐盲盒這種模式,帶來的神秘的不確定性, 泡泡瑪特恰好抓住了消費者的賭博心理,從而提升了復購率。  2019年,泡泡瑪特賣了220萬個盲盒,人均20個,復購率極高。按照一個盲盒59, 每個人平均要花1000塊。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參與泡泡瑪特投資的華興資本董事長包凡曾強調,泡泡瑪特的成功核心絕對不是因為盲盒,而是將設計,供應鏈,再到最後的零售終端,整合成平臺化能力。盲盒為何讓年輕人上癮?相關業內人士分析,盲盒的火爆離不開其獨特的營銷模式——依靠不確定性與驚喜感,精準捕捉消費心理。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浙江現代商貿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浩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現在的年輕人精神、工作壓力大,需要有一種心情的釋放,而盲盒又新奇,又酷,又有驚喜感,同時還帶有賭博的刺激感的玩法,恰好擊中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 設計師盲盒引爆開春市場!年輕人為何熱衷為潮玩買單?
    而今年「盲盒」可以說站到了風口,從登上熱搜的盲盒熱,再到知名品牌攜手明星發售同款盲盒,再到盲盒界的明星設計師跨界聯名,都在娃圈引爆熱議。這次四家品牌聯名巨獻,價值、質量遠高於一般普通盲盒,一經推出即引爆開春市場!隨即在閒魚等二級市場熱度頗高,其中熱門款式的溢價高達2-4倍,隱藏款的價格更是超出原價20倍以上!
  • 盲盒是啥?為何半年營收1.6億?盲盒裡隱藏款售價竟然高達3000元?
    9月16日,#炒盲盒最高溢價近40倍#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廣泛討論。炒盲盒正代替炒鞋、炒幣,成為新一代割韭場。也許你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那麼盲盒到底是個啥?為何這般火熱?今天筆者就來聊聊盲盒。一、什麼是盲盒?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當代年輕人的玩具,沒有越變越大,倒是越來越燒錢了。如果說前段時間比幣圈更瘋狂的炒鞋市場,是在消費「直男」們的購買力。而現在讓女生們欲罷不能的玩具就是盲盒了。去年有近 20 萬消費者在盲盒上花費超過 2 萬元,其中最硬核的玩家一年壕擲百萬。跟之前的球鞋圈一樣,盲盒的火爆讓潮玩手辦這種小眾愛好開始出圈,甚至被賦予了金融屬性,不少人將盲盒當成理財產品一樣炒賣。
  • 盲盒經濟大行其道:上癮現象普遍 炒作行為值得警惕
    天貓國際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能力榜單》顯示,近20萬名消費者一年花兩萬元集盲盒,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買盲盒耗資百萬元,盲盒僅在天貓上的銷量就同比增長189.7%,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截至2020年10月23日,泡泡瑪特電子商城已售出超6.5萬份「雙11心選禮包」,購買人數仍在持續增加中。盲盒經濟,是否已經成為網紅經濟的新風向?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2020年兒童節,拼多多數據統計顯示,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
  • 從盲盒、手辦到潮鞋 95後玩家跨入消費分級時代
    過去一年,天貓潮玩手辦銷量同比增長近190%,2018年有近20萬在盲盒上年花費超過2萬元的「硬核玩家」。周一上午10點半,通常是北京三裡屯最清淨的時刻,大部分店鋪空無一人。但在地下一層的泡泡瑪特門店,卻不斷有年輕人來到櫃檯前,面對一堆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盒子,拿起來,輕輕搖晃,在耳邊聆聽,放下,再換一個,最後拿起幾個盒子去櫃檯結帳。
  • Molly盲盒年銷售額近3億元,有人轉讓盲盒賺了10萬元,你入坑了嗎?
    當你在上癮抽盲盒掏空「荷包」的時候,盲盒銷售公司卻有了55%的毛利率,閒魚等二手平臺也找到了發展機遇。人氣最高的「盲盒」年銷售額近3億元作為人氣最高的盲盒玩偶之一,2018年,有數據顯示,Molly盲盒年銷量突破500萬個,以均價59元計算,這意味著,其年銷售額接近3億元。Molly背後的操盤手是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沒想到,盲盒也成了頂流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聖誕節前又上了熱搜,不過這次的話題是「泡泡瑪特二次銷售」。有網友發現,在泡泡瑪特店鋪購入的盲盒,封盒處有膠水粘合的痕跡,因此懷疑店鋪將拆過的盲盒進行二次銷售。泡泡瑪特對此進行了回應,承認了二次銷售事實,並對涉事員工進行處理。私拆盲盒,出發點不難猜測,就是為了找到其中熱賣的「隱藏款」。
  • 一年花2萬買盲盒,為什麼成年人這麼不理智?
    根據阿里的數據,在天貓上,每年為盲盒花費2萬元以上的消費者,已經達到了20萬人。而在天貓上買書的消費者,去年平均每人買了7本書,消費金額在200元左右。 在閒魚App上,去年共計有42萬消費者交易盲盒,其中最高溢價達到39倍。也就是說,你若是以59元錢(一般定價)買一個盲盒,也許可以用2000多元錢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