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思新加坡研究院異常行為檢測技術刷新世界記錄

2020-12-11 TechWeb

【TechWeb】12月31日,近日,澎思科技異常行為檢測(Anomaly Detection)技術在中佛羅裡達大學犯罪數據集(UCF-Crime)和上海科技大學校園數據集(ShanghaiTech Campus)兩個大規模異常檢測數據集上的成績刷新世界記錄。澎思科技基於自主研發的注意力(Attention Network)模型,實現了基於幀的AUC分數大幅度提升,在UCF-Crime數據集和ShanghaiTech Campus數據集上取得了83.76%和93.73%的成績。

目前,UCF-Crime和ShanghaiTech Campus是異常行為檢測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數據集。兩大數據集都涵蓋了諸多現實世界的異常情況,在該數據集上訓練的異常檢測模型可以直接應用於具有多個視角的實際場景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UCF-Crime數據集樣本

ShanghaiTech Campus數據集

針對異常檢測中最棘手的異常行為出現場景事件不確定的難題,澎思科技採用注意力網絡(Attention Network)算法機制,對可能出現異常的視頻區域進行重點學習,將注意力特徵與視頻特徵相結合使用分類器進行異常行為檢測,從而大幅提高異常檢測的準確性。

經過測試,澎思科技提出的異常行為檢測算法在UCF-Crime數據集(Table 1)和Shanghai Tech數據集(Table 2) 大幅領先SOTA算法,刷新了世界記錄。

(更多技術細節在澎思科技ECCV 2020提交的相關論文中)

澎思新加坡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3月,全球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領域頂級科學家、澎思科技首席科學家申省梅擔任院長,負責團隊建設、管理與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的探索。截至2019年12月,成立不足一年的澎思新加坡研究院已經斬獲13項計算機視覺技術相關世界冠軍,遍布人臉識別(Face Recognition)、行人再識別(Person ReID)、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和異常行為檢測(Anomaly Detection)等計算機視覺技術多個領域。

- 行人再識別(Person ReID)

7月,澎思科技在行人再識別(ReID)三大主流數據集測試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上刷新世界紀錄。

8月,澎思科技刷新視頻行人再識別(Video-basedReID)數據集PRID-2011,iLIDS-VID,MARS三項世界冠軍。

- 人臉識別(Face Recognition)

10月,ICCV LFR輕量級人臉識別挑戰賽的輕量級圖像識別、大型圖像識別和輕量級視頻圖像識別三項競賽第一。

- 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

12月,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技術刷新非受限場景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世界紀錄,打破VCIP 2019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的最好成績。

- 視頻結構化(Video Structuring)

12月,澎思科技異常行為檢測技術刷新中佛羅裡達大學犯罪數據集(UCF-Crime)和上海科技大學校園數據集(ShanghaiTech Campus)世界記錄。

此外,澎思科技也在自動駕駛和智慧機器人領域積極布局,語音識別、視覺導航(Visual SLAM)等技術取得大幅度進展。10月,在ISMAR 2019上,澎思科技在AR-SLAM挑戰賽中獲得VSLAM競賽第三名。

澎思科技表示,作為企業研究院,澎思新加坡研究院重視學術界和工業界的融合,強調技術在行業的落地應用。一方面不斷從全球視角探索前沿科技,讓公司始終保持對突破性科技的敏感度和關注度,為公司涉足新的業務領域做技術上的儲備和研發;另一方面,在保證技術業界領先的前提下兼顧工業級研發和交付能力,立足於澎思現有業務和商業模式,結合公司的發展方向針對性開展面向垂直領域技術研發和創新。為公司涉足新的業務領域做技術上的儲備和研發,持續推動AI技術的產品化落地和商業化進程。

相關焦點

  • 成立新加坡研究院,擴充「朋友圈」,「澎思科技」的目標是「安防+AI」
    現在,這裡迎來了一家新的中國公司——澎思科技。 2019年春天,澎思科技請來前新加坡松下研究院副院長申省梅,在這裡組建了澎思新加坡研究院,7月31日,澎思新加坡研究院正式揭牌。 具體到研究工作上,這份對澎思新加坡研究院的規劃主要包括了兩項工作。
  • 繼行人再識別後,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刷新世界紀錄
    近日,澎思科技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在非受限場景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上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並打破了VCIP 2019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的最好成績。
  • 澎思科技宣布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成績刷新世界紀錄
    【TechWeb】12月19日,澎思科技宣布其車輛再識別(Vehicle ReID)技術在非受限場景車輛再識別數據集VERI-Wild上的成績刷新世界紀錄,並打破了VCIP 2019車輛再識別大型挑戰賽的最好成績。
  • 澎思科技申省梅:後深度學習時代的智能視覺技術落地 | CCF-GAIR...
    7月14日下午,在「智慧城市·視覺智能」專場上,澎思科技首席科學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長申省梅進行了題為「後深度學習時代的智能視覺技術落地」的演講。作為人工智慧領域嶄露頭角的公司,申省梅介紹道,澎思科技從傳感器-圖像處理到3D幾何,從機器學習到深度學習、增強學習,從監督學習到半監督、無監督學習都有布局,澎思擁有計算機視覺全棧技術,並在人臉識別、行人檢測,目標跟蹤、行人再識別、車輛異常行為檢測、自動駕駛、移動操作機器人等多項大賽中拿到冠軍。
  • 助力AIoT新基建,澎思科技加速人工智慧普惠化|愛分析訪談
    澎思科技選擇以技術為導向,注重研發端投入,已經形成北京、新加坡國內外兩處研發基地,深耕垂直領域內的算法研究及應用,推出公共治理、智慧社區、智慧樓宇園區、智慧工廠等行業解決方案。目前,澎思科技AI行業解決方案落地項目超50個城市,在線穩定運行AIoT前端設備超過10萬臺,在AIoT領域內已初具規模。
  • 數據分析 | 基於統計學習的網絡異常行為檢測技術
    由於APT攻擊具有攻擊方法多樣化、攻擊技術複雜先進、攻擊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傳統基於特徵匹配、邊界防護的安全防範措施在應對時存在不足,新興的針對APT攻擊的檢測都將重點放在了基於異常行為的檢測上。從體現異常行為的主體來看,異常行為檢測可分為終端異常行為檢測和網絡異常行為檢測兩大類,產業界和學術界在兩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
  • SFF x SWITCH圓桌論壇|中國新興技術產業趨勢
    ▲ 薄益群,DayDayUp執行長圓桌論壇在隨後的圓桌討論上,由薄益群擔任主持人,邀請到塗鴉智能東南亞區域業務拓展總監馬思禕先生,澎思科技首席科學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長申省梅女士,並且涵蓋了硬體開發工具、全球雲、智慧商業平臺開發三方面,提供從技術到營銷渠道的全面生態賦能,打造世界領先的IoT OS。在新加坡、東南亞、以及其他全球市場,我們加快了品牌進入市場的時間,降低了成本,擴大了產品的多樣性和種類,同時提供了無縫的供應鏈。
  • 澎思科技曲瀚:AIoT應用深化、泛安防市場崛起,普惠AI時代正在來臨
    峰會匯聚了業內資深專家、領先企業嘉賓和資深行業用戶,共同探討在「新基建」建設熱潮下,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安防行業的融合應用,為安防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新的路徑和方向。基於這種市場導向,澎思科技以「AI即服務」為使命,通過澎思AIoT生態平臺,來持續滿足智慧城市和人居生活AIoT場景的中長尾市場需求,並致力於同分銷夥伴、行業夥伴和解決方案夥伴,共建開放、創新、融合的AI生態體系,加速AI普惠與商業化進程。曲瀚還著重介紹了智慧樓宇通行等澎思深耕的城市人居智能化場景。
  • 研究顯示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有助篩查胎兒異常
    中新社深圳11月19日(記者鄭小紅)記者19日從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獲悉,一項歷時兩年之久、規模高達11105例病例的大規模臨床研究顯示,運用大規模平行測序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將有助於對胎兒染色體數目異常進行產前篩查和健康預防。
  • 中星微AI刷新WIDER FACE人臉檢測世界記錄
    摘要:近日,中星微AI自研的人臉檢測算法VIM_FD,在世界數據規模最大的權威人臉檢測平臺 WIDER FACE的人臉檢測競賽一舉奪得世界第一,彰顯中星微AI在人臉識別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先進性。近日,中星微AI自研的人臉檢測算法VIM_FD,在世界數據規模最大的權威人臉檢測平臺 WIDER FACE的人臉檢測競賽一舉奪得世界第一,彰顯中星微AI在人臉識別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先進性。這是中星微AI首次斬獲人臉檢測領域的世界第一的名次,也是中星微AI在檢測領域,階段性的重要研究成果。
  •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重慶設立研究院
    重慶兩江產業集團   中新網重慶10月10日電(劉心羽 甘亦非)記者10日從重慶兩江產業集團獲悉,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新區——兩江新區已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正式籤署共建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以下簡稱「重慶研究院」)的戰略框架協議,該研究院將落戶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網際網路園(二期)。
  • AI每日精選:樂高人物面孔變分自編碼器;澎思發布無感人體測溫系統
    研究與技術1.韓國開發人工智慧技術識別假藥草韓國東方醫學機構聯合東新大學韓醫學院研究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使用人工智慧來確定藥材真假。該團隊使用深度學習技術研究了數百張草藥照片,並測試了其辨別照片的能力。產品應用1.澎思科技對外發布澎思智能無感人體測溫系統2月6日,澎思科技對外發布澎思智能無感人體測溫系統。
  • 2018第七個世界第一來了!科大訊飛刷新Cityscapes評測全部兩項任務...
    2017年,訊飛研究院院長胡國平曾表示,「今年我們順便贏了七個世界桂冠」;董事長劉慶峰肯定了這種全身心投入技術研究的態度,並斷言:我們還會有更多的世界冠軍。
  • 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落戶兩江新區!
    新加坡國立大學,2019年最新QS亞洲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11位。而今天,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正式籤約落戶兩江新區!該研究院作為新國大在中國西部唯一的對外合作窗口和運營總部,將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學研一體化開放平臺。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 王立平團隊在...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 北京時間6月12日,神經科學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神經元》(Neuron),在線發表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中心王立平研究員團隊與徐富強研究員等合作的研究成果
  • 澎思科技當選「2020中國人工智慧領航企業」,推動AI普惠和商業化進程
    澎思科技創始人兼CEO馬原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AIoT生態模式,驅動AI普惠與商業化》的主題演講。大會現場還重磅揭曉2020中國人工智慧年度榜單,憑藉在AIoT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商業化落地成果,澎思科技榮獲「2020中國人工智慧領航企業」。
  • 第二屆清華大學化工系-新加坡化工研究院
    第二屆清華大學化工系-新加坡化工研究院綠色化工技術前沿論壇在清華舉行  清華新聞網6月4日電(通訊員 戈鈞)由清華大學化工系和新加坡國家科技研究局化工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綠色化工技術前沿論壇於圖為論壇現場。
  •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渝設研究院 打造開放平臺
    李倩 攝   中新網重慶9月11日電 (記者 劉賢)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獲悉,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11日正式籤約落戶當地。該研究院作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中國西部唯一的對外合作窗口和運營總部,將打造產學研一體化開放平臺。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
    作為外籍科研人員,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對總書記的講話深有感觸,因為他正在完成從科學家向企業家的身份轉變。李德紘是國際上交通運輸工程與管理科學交叉學科領域的著名學者,2019年他加入廣州民企佳都科技,擔任佳都科技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交通大腦研究院院長,在重點布局的計算機視覺和智能大數據兩大人工智慧細分領域基礎上,開展數字孿生、知識圖譜等認知智能層面的技術研發。簡而言之,他工作的一個重要領域,就是讓中國城市的交通運行狀況更暢通、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