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餐飲浪費要從基層做起
我是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黃道鄉農業服務中心的一名農藝師,在農村、在基層工作30多年了,深知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因為工作原因,我經常去村裡指導技術或者與周邊縣區同志交流工作。有些地方為了表達熱情,往往準備很多菜,常有吃不完造成餐飲浪費的現象發生。一次,我帶隊到鄰縣調研學習。對方很好客,安排的菜品、水果等很豐盛,我善意提醒接待人員:「我們可能吃不了那麼多,如果浪費就太可惜了。」調研回來後,我向單位建議:應嚴格按照公務接待標準進行接待,機關食堂應該實行報餐制度。這兩項建議均得到採納。如今,我們接待來調研考察的同志,都會提前通過手機在微信群中報餐,食堂工作人員定量準備食材,既避免浪費,又節約成本。不僅如此,周邊區縣也在積極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聽碧江區在鄉鎮工作的同志說,以前上級部門來基層檢查工作,一般是單獨炒菜用餐,菜品較多,容易造成浪費。現在,碧江區在鄉鎮政府機關所在地探索建立「廉政食堂」,公務接待原則上一律在「廉政食堂」就餐。
拒絕餐飲浪費,要從基層做起。公務接待是「厲行節約」不容忽視的環節,要探索建立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遏制基層公務接待中的餐飲浪費現象。
貴州省銅仁市 胡世珍
制止餐飲浪費 食堂責無旁貸
筆者近日因工作到某機關單位食堂吃午飯,在職工就餐高峰期,很多窗口都排著長隊,但其中有一個窗口卻幾乎沒什麼人。我走到窗口前一看,一個大鍋裡煮著半鍋葷菜,上面漂著一層厚厚的油水,看起來就很油膩。一些職工表示,這類菜不僅價格偏高,而且油也比較大,大家都不怎麼愛吃。
油水大、口味重是一些地方機關食堂存在的普遍現象。隨著大家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一些不太健康的菜品越來越不受歡迎,容易導致浪費。在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下,機關食堂的餐飲浪費現象也要引起重視。
建議機關食堂按照職工需求調整菜品,提供更多健康、可口的夥食,減少剩飯剩菜。同時,進一步改進配餐服務,將節約糧食貫徹到每一個細節當中,推出半份菜、優惠菜等舉措,鼓勵職工根據個人食量打飯菜。還可以通過設立二次加餐區,倡導大家多次取餐,避免浪費。
同樣,在主食區域,大饅頭可以變成小饅頭,米飯也可分大碗和小碗,分量與價格同時降低一半,讓大家逐漸養成「光碟」好習慣,培養勤儉節約良好美德,讓按需就餐、文明就餐在機關食堂蔚然成風。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 白 玉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07 版)
點擊圖片或掃碼進入留言
(責編:趙琪(實習)、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