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的真跡沒多少人見過,但還是很多人誇它天下第一?

2020-12-20 皮和正

我們都沒有見過蘭亭序的真跡,包括唐朝末年以後以後的歷代書法家都沒有見過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真跡據說已經被李世民帶入自己的陵墓,所能夠見到的僅僅是馮承素的摹本。

唐太宗李世民本來就是一位書法迷,也是王羲之的忠實粉絲,就是他命令馮承素臨摹的《蘭亭序》並且把摹本分發給親近大臣,皇上的命令自然不敢怠慢,都說馮承素的摹本「下真跡一等」,就是和蘭亭序真跡非常相似,也是非常可信的。我們沒有見過,但是有人見過,並且給予很高的評價。

王羲之的《蘭亭序》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主要有三點原因:

1、首先第一點當然是王羲之書法水平的高超,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王羲之的書法在當世就已經非常出名了,雖然在他去世以後的一百多年裡,他的兒子王獻之的名聲大噪,甚至超過了他,但是最後也沒有撼動他書聖的地位。

中國書法的五種書體,行書到王羲之這完全成熟,王羲之憑藉一人之力,把行書改造成今體,形成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行書的風格,算是開天闢地第一人,是行書的祖師爺,而《蘭亭序》又是他的行書代表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2、《蘭亭序》是王羲之偶然所書,是書法裡的最高境界,是性情所致的情感的表達,體現了書法和文人性情的高度統一,不同於普通的有意為之的書法作品。據說第二天王羲之打算在寫一遍,就寫不出想要的效果了,另外《蘭亭序》本身也是一篇美文,內容寫的也非常好。

歷史上的大部分經典作品都是偶然欲書的結果,都體現了書法和個人境遇的高度結合,比如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顏真卿的《極致文稿》等等。

3、第三個原因是因為世事所造,皇帝李世民是他的忠實粉絲,他完成了最後的一舉,把王羲之推上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把王羲之尊為書聖,其作品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相關焦點

  • 《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國人最熟悉,真跡難尋
    他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當然,藝術審美趣味是一種比較主觀的東西,達到很高的境界,很難分出上下高低,更談不上第一評價。但無論如何,《蘭亭集序》能被後人奉為第一,足見其不朽的藝術價值。有趣的是,這個中國人最熟悉的墨林瑰寶,卻一直沒有被發現,可能已經失傳了。它是怎麼來的?它又去了哪裡?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蘭亭集序》的前世今生。王羲之是東晉人。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究竟在哪?郭沫若:挖開乾陵就能找到
    《蘭亭序》中國古代書法界的巔峰之作,即便不懂書法的人都會知道這幅驚世之作,它有著「天下第一行書」之稱。《蘭亭序》是王羲之創作,主要內容是描述和友人在蘭亭組織了一場活動,大家曲水流觴,飲酒作詩,好不快活。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出土值多少錢?網友:值10億!
    但是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卻憶失傳,我們當今看到的也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說到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到底到了哪裡?有的網友認為在李世民的墓中,因為當時李世民去世的時候讓這幅《蘭亭序》當作陪葬品,但是我們從歷史資料中發現並沒有在李世民的墓中發現《蘭亭序》的真跡,這時有的網友也說肯定在武則天的乾陵中,看到這裡以後人們對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下落也是眾說風雲!
  • 《蘭亭集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蘭亭集序》沒有真跡也能佔C位?《蘭亭集序》真跡現在已經失傳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都是後人臨摹的版本,各個版本還都不太一樣,就這個條件還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只能說不是作品行不行的問題,是作者王羲之巨大魔力的問題了。
  • 《蘭亭集序》是為誰作的序?
    這時你是否會想到曾經搖頭晃腦全文背誦的那首「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一天誕生的。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和親朋好友在蘭亭玩曲水流觴的遊戲,「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王羲之為集會上的37首詩寫了一篇序文——《蘭亭集序》。在酒酣意暢之時,王羲之提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呵成,全文總共324字,字字遒勁有力。
  • 假如「蘭亭集序」真跡出現了,價值會是多少?真值8個億!
    王羲之師承衛夫人,字跡瀟灑飄逸靈動活潑,為歷代所公認的書法大家,但是很可惜,流傳到今天,有關王羲之書法真跡我們連一張也見不到,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摹本存在,而在所有的摹本之中,馮承素的《蘭亭集序》是用了雙鉤法,因此最為神似。
  • 王羲之《蘭亭序》真跡,集字《智慧楹聯》欣賞,學行書的必修字帖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是寫了一個字達到登峰造極,而是整篇書法都精彩絕倫。而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真跡是否存在也是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有的人說三藏聖教序,據說是收集了王羲之真跡的字湊成的碑,這個算不算是真跡啊。嚴格說來不算。
  • 馮承素臨摹的《蘭亭集序》曾被視為真跡
    李世民騙得《蘭亭序》真跡後讓人臨摹,即臨摹,用的是"相拓"的方法,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都分別臨摹了《蘭亭序》,馮承素臨摹的是王羲之書法的最神韻,曾被認為是真跡。2009年,馮承素墓誌在陝西西安出土。墓志銘的全稱是:《唐代馮駿墓志銘及主書序》。
  • 蕭翼——那一年,我盜了國寶《蘭亭集序》
    同為當時名士謝安等41人會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之蘭亭,修祓禊之禮(在水邊舉行的除去所謂不祥的祭祀)。記錄這樣的文化盛世,自然有書法大家王羲之擔任。王羲之用絹紙、鼠須筆作蘭亭序,計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世稱蘭亭帖。至此,天下第一行書就此誕生。對於這件未來國寶,王家人沒人敢輕視。
  • 《蘭亭集序》值10億?「天下第一行書」的名頭,毀了王羲之神作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我與《蘭亭集序》的相識,在7年前的高一教室;我對《蘭亭集序》的追慕,卻早已記不得年代了;「書聖」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的盛名,一度讓我錯過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 《蘭亭集序》的真跡到底在哪?誰找到這個墨寶,誰就能富甲一方
    但這之後《蘭亭集序》的真跡到底何去何從了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的是他卓越的政績,但其實他除了是一位偉大的帝王外,還是一名書法愛好者,尤其喜愛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其他書法家的作品在李世民的眼裡都黯然失色,其對王羲之書法的迷戀和痴迷一點也不亞於今天的追星族和發燒友。
  • 蘭亭序真跡,是李世民騙來,還是從隋朝接收?是否真的陪葬昭陵?
    眾所周知,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中國書法中的極品,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而目前我們見到的《蘭亭序》全部都是摹本,真跡據說被唐太宗陪葬進了昭陵。可是到了唐末,藩鎮割據,朝廷詔令比廢紙還不如。陪葬李世民的《蘭亭序》重現人間,卻又隨著溫韜獲罪被殺而再次消失,從此沓無痕跡,無人再有幸得見真跡。不過,這段歷史的記載並不清楚,其中有頗多疑點,需要新的考古發現才能證實。哪怕是唐太宗李世民獲取《蘭亭序》真跡的過程,也充滿著懸疑。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為何是書聖王羲之寫的一幅草稿作文
    書聖像作為書法界擁有絕對尊崇的地位的書聖王羲之,其經典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而他本人,因對這份書法極其珍愛,居然駕崩後,把這個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帶進了自己墳墓。從此,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決然於世,在無人能得觀其真跡之風採。
  • 辯才和尚——說說我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不見了,《蘭亭集序》不見了!」辯才早已淚流滿面。「怎麼會不見了,這麼多年都有您保管,您老看得比寶貝還要寶貝,怎麼說不見了就不見了,您前兩天還拿出來給那個姓蕭的看呢?」小和尚喋喋不休的數落師傅,全然不顧師傅悲痛欲絕的面容。「是他,一定是他,一定是他盜取了我的《蘭亭集序》!」
  • 珍藏版:深度解讀《蘭亭集序》,並附超清逐行掃描圖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說來有點荒謬,因為留傳下來的只不過是唐馮承素的摹本。但是就這一摹本卻歷來受人追捧,本人也非常喜歡,而且對於書法的愛好也是受到此摹本的啟蒙。  當然,王羲之被稱之為書聖,《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絕非浪得虛名,這是中國歷代書法藝術所公認的。
  • 《蘭亭集序》流落何方仍成謎 真跡疑在臺灣(圖)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評為天馬行空、遊行自在,堪稱行書第一。只是,其真跡到底流落何方一直是個謎。臺灣媒體消息,當年傳說藏於唐太宗的墓陵的《蘭亭集序》,隨著盜墓者的掠奪,至今下落成謎,不過現在有消息指出,真跡其實就在臺灣。
  • 量子科技鑑定《蘭亭序》「真跡」 驚天發現還是鬧著玩?
    原標題:量子科技鑑定《蘭亭序》「真跡」 驚天發現還是鬧著玩? 早已失傳的《蘭亭序》「真跡」出現了?! 近日,某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文章稱,經過量子文物鑑定儀的檢測,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被發現了!
  • 命運多舛的《蘭亭集序》
    提到中國書法,王羲之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個人,而提到王羲之,《蘭亭集序》則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幅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士在蘭亭宴飲之後醉酒寫得。
  • 包括《蘭亭集序》,這事竟與他有關?
    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裡面,有件作品特別被大家推崇的就是《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這需要單獨寫篇文章來表達我對它的喜愛。所以我們把它稱為《蘭亭集序》。蘭亭集其實是一本書,而王羲之寫了這個序,這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原文太長,我就不浪費大家時間了。麻煩各位自己百度一下了.)
  • 《蘭亭序》「真跡」找到了值5個億?
    這個鑑定是在一場「古書畫量子檢測研討會」上進行的,一幅來自珠三角的藏家「祖傳書法」《蘭亭序》通過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檢測。名為北京天鑑量子科技公司現場為作品提供量子檢測,結果顯示,這幅《蘭亭序》創作於公元367年,紙張生產年代為公元3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