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廣大黨員幹部奮發有為、擔當在前,但也有個別同志遇到困難繞著走、解決矛盾問題不積極主動。而且還有的人認為「幹得越多犯錯的可能性越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11月24日《人民日報》)<br/><br/> 為了不出事就可以什麼也不幹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為官避事平生恥」,幹事還須有擔當。敢於擔當是黨章對黨員的要求,是共產黨人的鮮明特徵和優秀品質。<br/><br/> 不幹事必然會出事。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有「唱功」沒有「做功」,平日嘴上喊得響,遇到問題卻左躲右閃、推諉扯皮,是不作為、不擔責的表現。在從嚴治黨的當下,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不幹事本身就是失職,不擔責終究要被問責。原則、規矩、紀律就是幹部的保護神。離開了這個保護神,今天不出事,明天也會出事。<br/><br/> 幹錯事不一定會出事。幹部幹錯事一般分為主觀犯錯誤和客觀失誤。我們黨一向強調對黨員幹部嚴管厚愛。嚴肅問責追責的,是主觀故意犯錯誤的;而對因客觀原因引起的失誤,還是實事求是區別對待。《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就明確,在決策實施中已經履職盡責,但因不可抗力、難以預見等因素造成損失的,可以不予問責或者免予問責。各地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明確容錯的邊界,也是為了不誤傷一個好人,讓幹部敢於擔當、勇於任事。<br/><br/> 幹部要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是工作的導向。想幹事是願望,能幹事是勇氣,幹成事是能力。解決問題、破解難題,能力是關鍵。實踐出真知,實踐增才幹,廣大黨員幹部要在幹事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身處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攻堅克難中不斷把事業發展推向新境界。<br/><br/> 目前正值「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即將開局之際,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黨員幹部應當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敢於挑重擔、啃硬骨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只有勇擔當、辦實事、幹成事,才能獲得組織和群眾的認可。(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