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之下,如今的中國正處於充滿了機遇的時代,一些善於洞察市場抓住機遇的人,都享受到了資本的紅利,賺取了可觀的財富。可以說今天國內的眾多知名民營企業,還有富豪榜上的大批富豪,如果沒有今天這樣的經濟體制,他們也就不可能存在。
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尤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時代背景的不同,私人經營是受到很大限制的。當然,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中國還是誕生出了第一代百萬富翁,其中有一個人叫做年廣九,但他一生中曾先後三次入獄,充滿了坎坷。
說到傻子瓜子,今天的90後或許還有些印象,而00後恐怕對此是聞所未聞了,但如果問到80後甚至70後,卻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了。年廣九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憑藉散賣瓜子,就賺到了上百萬的財富,在那個年代是轟動一時的,「傻子瓜子」的名聲在當時可謂家喻戶曉。
年廣九出生於安徽懷遠縣,早年隨父親一路逃荒到安徽蕪湖,少年時期一直跟著父親沿街賣貨,先後賣過水果、板慄以及各種炒貨等等,後來父親去世,年廣九也一直依靠這門營生維持生計。因為遵循父親「利輕業重」的經營理念,年廣九的生意逐漸做出了名堂。
在計劃經濟時代,瓜子都是稀罕貨,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換一點,因此當時年廣九售賣的瓜子幾乎是供不應求,在他的攤位前往往都排起了長龍般的隊伍。年廣九賣瓜子最大的特點是,顧客稱好了一包瓜子,他還要另抓一把,別人不要還硬塞,因此得了個「傻子」的稱號。
明知別人是在笑話他,但是年廣九卻非常喜歡這個稱呼,還以此作為品牌名稱,這就是傻子瓜子的由來。但當時做小販都是偷偷摸摸的,年廣九在六十年代先後兩次因為做生意被捕入獄,這在當時屬於「投機倒把」,「搞資本主義」。
當然,出獄之後年廣九就接著做生意,接著躲躲藏藏,這種狀況直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才逐漸發生了改觀。當時年廣九察覺到這一市場動向,認為機遇來臨,決定擴大生產,在八十年代初興建了廠房,成為蕪湖地區的第一家私營企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年廣九再次因故入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革,我國的經濟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私營經濟的得到了大力支持,傻子瓜子由此逐漸走向全國各地,紅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後來在傻子瓜子的品牌繼承問題上,年廣九家族內部產生了很大的矛盾,而彼時洽洽瓜子等新興的品牌崛起,由此導致傻子瓜子走向衰落。
值得一提的是,年廣九做了一輩子買賣,卻沒什麼文化,至今只會寫「年廣九同乙(意)」五個字,而他一生中經歷了四次婚姻,擁有五名子女,他的人生經歷也算是充滿傳奇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