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悅淺淺
徐志摩曾說:「如果巴黎少了咖啡館,恐怕會變得一無可愛。」
漫步在巴黎街頭,咖啡館隨處可見,大街小巷,三步一店,五步一館,它是巴黎人生活的一部分。
早晨的咖啡館,幾乎每個桌面,都是一杯咖啡、一個牛角包,這是巴黎早餐的標配。
坐在這裡的人們,很少只是單純地品一杯咖啡,他們交談、閱讀、寫作,或觀賞著街景與形形色色的路人。在路人眼中,他們又成為一道巴黎特有的風景。
品味一次地道的咖啡館文化,是每位造訪法國的遊客必去體驗的項目。這裡不僅有濃香的咖啡、美味的食物,還有歷史與故事。
每一個街角咖啡店,都展現著不同的巴黎風情。
雨果咖啡館,在文豪樓下喝咖啡
到達巴黎的第一天,到孚日廣場的雨果咖啡館,用一杯咖啡開啟浪漫的巴黎之旅。
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是巴黎最古老的廣場之一,這裡最聲名卓著的居民是大文豪維克多·雨果,他曾住在廣場角落的六號樓。
樓下有許多歷史悠久咖啡館,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 Café Hugo。據說當年,雨果常在這裡喝咖啡,一邊寫文章,一邊觀賞孚日廣場的迷人風光。
這裡有各種咖啡、甜點,也有午餐、小食和豐盛的下午茶。
拿鐵咖啡很香,拉花很好看,不過價格略高,比普通咖啡館大概要貴一倍,畢竟頂著大文豪的名號;芒果汁又香又滑,連果汁瓶子都很美;泡芙的分量實在太大,三個大大的泡芙加上雪糕球、奶油和巧克力醬,甜到掉牙,每一口都充滿了「罪惡感」。
花神咖啡館,這一杯最巴黎
說到巴黎,不得不提「左岸咖啡」,其實,它並不是具體某一間咖啡館的名稱,而是泛指位於塞納河左岸的一些舊咖啡館,這些浪漫的咖啡館幾乎傾注了巴黎人所有的審美與喜好,也匯集了無數偉大的革命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它們是巴黎咖啡文化的代表,也是法國思想、藝術界的不朽聖殿,數不清的靈感與名著都出自這一個個小空間。
最著名的是「花神咖啡館」,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耳曼街172號,這家百年老店,創立於 1887 年,以古羅馬女神「Flore」為名,店內店外花團錦簇、綠意盎然,深受文藝界人士的喜愛。
夏加爾、亨利·米勒、喬伊斯、海明威、畢卡索、波蘭斯基、徐志摩等名人經常在此流連,花神咖啡館被譽為「存在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誕生地。
舒適的藤椅、白色的遮陽傘、墨綠的小圓桌、香酥的拿破崙蛋糕,還有海明威最愛的熱巧克力,是花神咖啡館百年不變的經典組合。再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像花神這樣,人文薈萃,又簡單美好,只有這一杯,才最巴黎。
雙風車咖啡館,愛美麗的焦糖布丁
「如果沒有你,我的良辰美景將向何人訴說。——《天使愛美麗》」如果沒有雙風車,愛美麗的足跡我們又將去哪追尋?
一部最有趣的法國電影,讓不少人愛上那個善良、自由、愛幻想的女孩,也迷上那家充滿了溫暖和故事的咖啡館。
雙風車咖啡館始建於1912年,2001年電影在這裡取景拍攝,咖啡館位於蒙馬特高地,在紅磨坊通往聖心教堂的馬路邊,外觀並不顯眼,在那個陽光滿溢的轉角,如果不仔細尋找,很容易擦肩而過。
推門進去,一眼就看到愛美麗的照片,店內的陳設跟電影裡很像,但沒有了賣香菸的櫃檯,陽光透過玻璃,直射在靠邊的座位上。在廁所的過道邊有一個玻璃櫥窗,陳設著電影裡的一些道具,還有愛美麗父親的小矮人雕塑,讓你想起許多電影裡的經典畫面。
由於電影的盛名,餐點的價格比較高,一個焦糖布丁要9.9歐元(大約77元人民幣),不過味道很驚豔,焦糖烤得很脆,布丁軟滑香嫩。電影裡艾米莉最大的癖好之一,就是用勺子敲碎布丁表面的脆皮。
焦糖布丁敲著吃,就是跟著電影女主角學來的,那一刻,充滿儀式感。
在巴黎喝咖啡,吸引人的往往不是咖啡本身,而是這些風情萬種的咖啡館。
海明威曾寫道:「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對我而言,這場盛宴,瀰漫著巴黎的咖啡香。
本內容為《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轉載、轉摘、複製、翻譯等方式使用該作品者,須徵得本司同意。
本文來自《食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