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了三島由紀夫精華語錄34個,一起品味暴烈美男子的思想世界!

2020-12-16 文眼看世界

三島由紀夫(1925年1月14日 —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岡公威,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是日本當代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和電影演員。主要作品有《金閣寺》、《鹿鳴館》、《春雪》、《假面自白》、《奔馬》、《豐饒之海》等。

1925年,三島由紀夫出生於日本東京,6歲時進入學習院初等科,1938年在學習院雜誌上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酸模》。16歲,他以三島由紀夫的筆名在雜誌上連載中篇小說《花兒怒放的森林》。1944年,畢業於學習院高等科,由於成績優異,天皇曾親手獎賞給他一塊銀表。同年10月正式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次年2月應徵入伍,但因軍醫檢查有誤,當天就被遣送回鄉。1946年6月,經川端康成推薦,三島在《人間》雜誌上發表小說《菸草》,遂登上文壇。1946年,大學畢業後,就職於大藏省銀行局,不出一年就辭職,從此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49年出版長篇小說《假面自白》,文壇地位確立。1970年11月25日寫完《豐饒之海》第四卷《天上五衰》後自殺。

三島由紀夫一生著有21部長篇小說,80餘篇短篇小說,33個劇本,以及大量的散文。其中有10部曾被改編成電影,36部被搬上舞臺,7部得過各種文學獎。他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語版本最多的日本當代作家。

為了更好的了解這位日本作家,哲學詩畫精選了三島由紀夫精華語錄20個,帶大家一起快速進入暴烈美男子的思想世界!

1.也許是天生懦弱的關係,我對所有的喜悅都摻雜著不祥的預感。

2.你們看見玫瑰,就說美麗,看見蛇,就說噁心。你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玫瑰和蛇本是親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們互相轉化,蛇面頰鮮紅,玫瑰鱗片閃閃。你們看見兔子說可愛,看見獅子說可怕。你們不知道,暴風雨之夜,它們是如何流血,如何相愛。

3.精緻的沉默,凌駕於一切之上。

4.我們存在的本身,就是潛在的死亡。

5.不被人理解已經成為我唯一的自豪。所以,我也不會產生要讓自己被理解的、表現的衝動。我覺得命運沒有賦予我任何能醒人耳目的東西。於是我的孤獨愈發膨脹,簡直就像一頭豬。

6.所謂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種東西的狀態,就是渴望的狀態,憧憬的狀態,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狀態。他們眼前展現著人生廣袤的原野和恐懼,儘管他們還一無所有,但他們偶爾也能在幻想中具有一種擁有一切的感覺。

7.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

8.生活是無邊無際的、浮滿各種漂流物的、變幻無常的、暴力的,但總是一片澄澈而湛藍的海。

9.在冬天光線過於充足的日子裡,我透明的心甚至也有光線爬進。也就是在這種時候,我一邊幻想自己身上生出無遮無攔的雙翼一邊強烈地預感到我這一生恐將一事無成。

10.對於共同的記憶,人們能夠亢奮地談上一個小時。可那並不是談話,而是原本孤立著的懷舊之情,找到了得以宣洩的對象,然後開始那久已鬱悶在心中的獨白而已。在各自的獨白過程中,人們會突然發現,彼此之間並沒有任何共同的話題,像是被阻隔在了沒有橋梁的斷崖兩岸。 於是,當他們忍受不了長時間的沉默時,就再次讓話題回到往昔。

11.因為好奇心是沒有道德的。這也許就是人類可能擁有的最不道德的欲望。

12.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實變得多種多樣,而且過去扭曲成無數的變形。

13.在夢境迅速吞食掉現實這一點上,過去再一次酷似未來。

14.我在客觀上是幸福的,誰也無可非議。那麼,我也應該有權蔑視幸福。

15.他想到海潮的後浪推前浪,想到時間長河的流逝,還想到自己終究也會變老……忽然他難過得幾乎窒息。他從未渴望過得到老年的智慧。他總是想著如何才能在年輕時代就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不至於痛苦。這樣一種優雅的死,猶如把脫下的華麗的絲綢衣裳亂扔在桌上,不覺間滑落在黑暗的地板上一樣。

16.絕對的自由、在虛空呼嘯翱翔的自由如被剜掉的肉片從全身剝離開來,慘不忍睹。陰暗有增無減,光亮有減無增。光鮮美豔的力從纖纖玉指間傾珠瀉玉般滴落下來。身體與精神的最低層頑強燃燒的火旋即歸於止熄。

17.因為陷入夢境太深,夢溢出到現實的領域,終於造成夢的泛濫。

18.人這東西,一旦鑽在美裡不出來,勢必不知不覺撞進世間最為黑暗的思路。

19.人只要一過30歲,他的名字就會像剝落的油漆一般被很快遺忘。那些名字所代表著的現實,比夢幻更加虛無飄渺、毫無用處,並將被日常生活逐漸遺棄。

20.用一隻手去觸摸永遠,另一隻手去觸碰人生,這是不可能的。

21.造物主的惡意,不讓完全的青春和完全的精神在同一年齡上相遇,總是使青春芬芳的肉體包容著半生不熟的精神,對此不必引起慨嘆。所謂的青春,是精神的對立概念。不論精神如何永生,都只能是笨拙地在青春肉體精妙的輪廓上描摹一次而已。青春無意義地活著,這是莫大的浪費,是不思收穫的一個時期。生的破壞力和生的創造力於無意識之中保持至高無上的均衡。

22.到了老年,自我意識終於歸結為時間意識。敏感的耳朵甚至可以分辨出白蟻嗜骨的齒音。人們是以何等淡薄的生存意識一分分一秒秒地擠過再不復來的時間隧道啊!年老之後才懂得那一滴滴所有的濃度,甚至所有的沉醉。美麗的時間水滴,濃鬱得猶如一滴葡萄美酒……並且,時間像失去血液一樣失去。所有老人都將滴血不剩的枯竭而死。這是一種報復。因為他沒能在熱血不知不覺地沸騰、沉醉不知不覺的襲來的階段及時關住時間的閘門。

23.愛只能從絕望中產生。精神對自然,這種對於不可能理解事物的精神運動就是愛。

24.所謂純粹,就是把花一般的觀念、帶有薄荷味的含漱藥味一般的觀念,以及在慈母懷抱裡撒嬌一般的觀念,直接轉化為血的觀念、砍倒邪惡的大刀的觀念、從肩部斜劈下去時血花飛濺的觀念,以及切腹的觀念。在「櫻花落英繽紛」之時,血淋淋的屍身隨即化作了飄逸著清香的櫻花。所謂純粹,就是把兩種全然相反的觀念隨心所欲地進行轉換。因此,純粹就是詩。

25.只有這種幸福,這種把那些不明緣由的淡淡悲哀當作薄荷一樣含放在口裡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永恆的幸福。

26.想像力貧乏的人,是可以很自然地從現實的事情中發揮自己的判斷力的。可是想像力豐富的人,則反而要在那裡築起想像之城,緊緊關閉那稱得上是窗的窗,讓想像插翅翱翔,無法逃出。

27.不要強行剝落過去那鍍銀的記憶中一些微妙的謊言上的鏽斑,重新演示包括夢幻和希望在內的整體形象,通過時間的演技,努力發現過去的自我未曾意識到的、更深層、也是更本質的自我的形象。宛如從遙遠的山頂眺望曾經住過的村莊一般,即使犧牲掉在那裡居住時非常了解的局部,曾經在那裡居住過的意義卻變得更加明確了。居住期間曾讓人苦惱不堪的那個廣場石鋪路面上的凹坑,現在遠遠望去,水窪中的積水卻輝耀著光芒,竟是那樣美麗無比。

28.人的思想,必定重於前世、現世或來世的某一方,無法從站在歷史時點的「自己的思想」的領域超脫出來。

29.對於我來說,美必須是這樣的東西。它從人生中遮隔我,又從人生中保護我。

30.人類最應該向貓看齊。因為再沒有比貓更冷淡、更無情、更任性,並且絕不任由人類擺弄的動物了!它恐怕也是最不容易被催眠成功的動物吧。因此,我也想要摹仿貓,儘量讓自己變得冷淡、薄情、麻木不仁、自主獨立……。而且,只在想吃魚的時候,才願意發出撒嬌的喵喵聲。

31.成人是美的日落,從十八歲到二十五歲,意中人的美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晚霞初露,所有的雲朵顯現出水果般鮮豔的顏色,這個時刻象徵著十八歲到二十歲少年面頰的顏色,還有那柔婉的頸項,領邊新剃的黛青的髮根,以及少女似的鮮潤的紅唇。等燃燒殆盡的雲層帶著威嚴的相貌,落日舞動著殘餘的火焰的頭髮下沉的時刻,顯現了二十四五歲青年的美麗,他的眼睛滿儲著純潔無垢的光芒,他的面頰注入了險峻的男性悲劇的意志。

32.所謂惡魔性的東西,都是天生在所有人的內部,走向自己的外部,驅使人超越自己,走向無限境界的不安定的東西……恰似自然從其過去的混沌中,把某種不應除去的不安定的部分,留在我們的靈魂裡。

33.讓我著迷的,不是獲得欲望,而是純粹的『誘惑』本身。

34.年輕人用胳膊緊緊抱住少女的身體,兩人都聽見彼此裸露的心跳。長吻給無法滿足的年輕人帶來了痛苦。然而,從某一瞬間開始,這種痛苦轉化為不可思議的幸福感。稍微減弱的篝火,不時蹦跳出幾顆火星。兩人聽見這種聲音和掠過高窗的暴風雨的呼嘯, 夾雜進彼此的心跳聲中。

相關焦點

  • 英國記者寫的三島由紀夫傳記,關於美與暴烈
    《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傳》內容簡介《美與暴烈》是三島由紀夫的一部權威傳記,也是試圖解開作家死亡之謎的一份答卷,由其生前好友、英國記者亨利·斯各特·斯託克斯所撰。書籍摘錄序言 個人印象我第一次見到三島由紀夫是在 1966 年 4 月 18 日,在東京外國記者俱樂部的一次宴會上,他作為貴賓在餐後發表演說。他的名字讀起來短促有力,三個短元音都是重音。
  • 【讀書】三島由紀夫《金閣寺》《潮騷》
    最近瑣事纏身,所以在空隙處閱讀了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與《潮騷》。這兩部小說都不長,基本上一天就能看完。三島由紀夫在中國頗具知名度,除了耀眼的小說家身份外,右翼分子、政論家、電影演員、自殺等也是其主要的標籤,當然三島健碩的身材,恐怕也在小說家中少有吧。記得知乎上有個帖子是討論「三島由紀夫是如何健身的」,有點意思。
  • 文化史昭和時代戰後代表日本文學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他的作品在世界上也得到了認可。這才被選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在美國芝加哥創刊的世界首本男性雜誌《Esquire》中,也是首次被選為「世界百人」的日本人。另外,在國際放送的電視節目中,也有日本人首次出演的功績。不僅是日本,在世界上也被認可的三島由紀夫。
  • 【BBC精讀】三島由紀夫:一位日本作家的奇聞
    小說《假面自白》也講述了男孩的青春期,詳細描述了男孩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交織演變,也講述了他同性戀意識的覺醒。總的來說,這部小說是理解三島由紀夫晚期生活和作品的關鍵。這部小說揭示了三島由紀夫審美的起源,三島由紀夫的審美和性密切相關,他對此有一種很深的痴迷。《假面自白》中,敘述者寫道,他「接受了戰爭期間流行的死亡信條。」當時,徵兵和自我犧牲就在眼前。
  • 歪桑來了 | 金閣寺與三島由紀夫
    在被問到防火的目的時,他說自己是因為嫉妒金閣的美,而想要毀滅它,後來又改口說是因為覺得世界太亂,想要報復社會。 | 正是這件著名的縱火案將金閣寺這座傳奇的建築和三島由紀夫這位差點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天才作家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 三島由紀夫《天人五衰》|澀澤龍彥
    人們經常抱有這樣的疑問,西歐合理主義精神培養出來的三島氏,究竟有沒有真的相信生死輪迴這種荒唐無稽的觀點。即使不是生死輪迴,如果置換成天皇制或者飛碟等主題,疑問還是會存在吧。我以前在追悼三島由紀夫的文章中寫過:「人是因為有了相信的對象才相信,還是因為有了相信的意志然後才相信?」
  • 三島由紀夫:奇怪的信念推動著作家瘋狂而天才的一生
    50年前的今天,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剖腹自殺。 三島由紀夫一生著有21部長篇小說,80餘篇短篇小說,33個劇本,以及大量的散文。其中有10部曾被改編成電影,36部被搬上舞臺,7部得過各種文學獎。
  • 在城市裡追尋自我,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不得不讀
    作者:Hazel校對:LITCAVE工作室配圖:網絡侵刪書名:《金閣寺》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3-5作者:[日]三島由紀夫人們在頹廢之中開始思考「自我的存在」的問題,而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就是一本被美學耽誤的「自我追尋指南」。《金閣寺》是三島由紀夫在1950年受青年僧人火燒金閣寺案件啟發創作出的作品,三島由紀夫是日本第二批戰後派代表作家之一。
  • 三島由紀夫死時多慘?切腹後腸子出來了,別人連砍三刀都沒死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日本最後一位剖腹自殺的男子叫三島由紀夫,他自殺時有多慘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三島由紀夫出生在日本東京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其父親很平庸,無法復興家族。所以,出身武士之家的祖母永井夏把家族復興的希望放在了他這個長孫身上。
  • 三島由紀夫,一個用生命詮釋夢想的文豪,華麗的人生謝幕讓人敬重
    三島由紀夫,這個名字對於喜好文學的人而言並不陌生。他一生的成就是豐碩的,年幼就有神童跡象,6歲的年齡就開始有別於同齡人的能力。在校成績優異,16歲就開始寫一些連載小說。從高等院校畢業之後,天皇還親自賞賜銀表,可想而知他的名氣有多大了。三島由紀夫其實只是他的筆名。
  • 評《天人五衰》:三島由紀夫畫下文學句號
    三島由紀夫的《天人五衰》近日由重慶出版社推出,該版本由著名日語翻譯前輩文潔若先生重新修訂。《天人五衰》是《豐饒之海》系列的終章,豐饒之海,是「月之海」的意思,存在於月球上的巨大坑洞,雖名為「豐饒」,其實是匱乏。豐饒之海四部曲——《春雪》、《奔馬》、《曉寺》、《天人五衰》將三島的浪漫、唯美與古典主義發揮到了盡美之境,為三島的文學生涯畫上了句號。
  • 著名翻譯家文潔若暢談三島由紀夫 講述文學與歲月人生
    2014年11月16日下午,重慶出版社北京華章同人與中華網文化頻道聯合主辦的「文潔若與三島由紀夫:文學 歲月 人生」讀書沙龍在北京單向空間舉行。前後半個多世紀,她主編《日本文學》叢書19卷,翻譯了14部長篇小說,18部中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井上靖、川端康成、水上勉、三島由紀夫等人的作品,都是經她的翻譯,才得以被中國人所熟知的。
  • 三島由紀夫的情人、長崎核爆倖存者…這是日本「變裝皇后」的千面...
    他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三島由紀夫。年輕時的三島由紀夫那時,三島由紀夫正是炙手可熱的大作家,以「小說取材」為名光顧店家,所有人都奉承他。三島問:「喝點什麼?」美輪明宏回答他:「不用了謝謝。我不是藝伎。」「這孩子不是很可愛啊。」「我漂亮,所以不可愛也沒關係。」 聽得三島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 離去五十年,理解三島由紀夫的不被理解 | 此刻夜讀
    文學報 · 此刻夜讀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今年是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逝世五十周年。作為經常被閱讀,但很少被理解的作家,三島曾在他的「三島美學集大成之作」《金閣寺》裡借主人公溝口之口說:「不被人理解已經成為我唯一的自豪」。話雖如此,三島實際上無論是為人還是為文都表現出讓外界理解自己的強烈衝動。
  • 三島由紀夫 | 蔑視人生,正是少年的特權
    關懷體貼的秉性,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和大人特有的狡猾心眼一起發展出來的。 ▲ 1961年9月,細江英公為三島由紀夫拍攝的照片我似乎有點離題了。身為學生,非超越學校裡的老師不可。老師並不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全才。
  • 三島由紀夫科幻小說翻拍電影 龜梨和也橋本愛參演
    三島由紀夫科幻小說翻拍電影 龜梨和也橋本愛參演 時間:2017.05.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 ​三島由紀夫之死,是日本文化與前衛藝術的合謀
    1970年,三島由紀夫自殺,場面一團混亂。他先用一把短劍刺進腹部,接著由他私人軍隊裡的一位瀟灑年輕人持武士刀將他斬首。這位年輕人試了三次都沒能成功,最後由另一位他的追隨者完成了任務。看待這場血腥事件的一種方式,是把它當作一場表演。
  • 寺山修司對談三島由紀夫:落後於時間的永遠是女人
    來和我們一起,在熙熙攘攘的世界中,打造一片精神樂土。 通過閱讀,孕育由內而外的優雅生活。寺山說:把性愛和生殖聯繫在一起的性教育實在是挺蠢的,託爾斯泰的性觀念是極端錯誤的。現在是個看不見的形式和看得見的形式的區別變得十分複雜的時代。文末繼續是寺山修司的隨筆集《扔掉書本上街去》,大陸中文版本已經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