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兩國矛盾重重:導致在澳華人及中國留學生的處境雪上加霜

2020-12-14 大風歌中布衣來

近期,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比較關係緊張,在對待疫情的態度及商貿領域衝突不斷。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忠實「馬前卒」表現異常積極,公然藐視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及公正性,要求成立獨立調查機構,調查冠狀病毒的起源,並將調查的對象直接指向了中國。

針對澳方的種種挑釁行為,我國也迅速在商貿領域對其進行限制:

取消價值32億元的澳大利亞紅酒進口。

對澳大利亞大麥加徵80%的重稅。

取消澳大利亞不合格、缺斤少兩的牛肉進口訂單。

上述的幾記重拳對澳大利亞各個行業影響巨大,加之澳大利亞政府及新聞媒體的錯誤引導,將人員失業的原因歸結為中國拒絕進口澳大利亞產品所導致,很多澳大利亞人對華人及中國留學生充滿了仇視。

近期,澳大利亞發生多起華人及中國留學生被攻擊的事件,而且發生的頻率明顯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多。王先生是一名在澳大利亞生活15年的華人,一直在一家大型葡萄酒酒莊工作。上個星期他接到了被裁員的通知,整個酒莊只有他和一名中國留學生臨時工被裁掉。事後,他聽說:裁掉他們是為了騰出位置,安排兩名白人就業。他去找老闆理論,老闆告訴他:中國取消了紅酒的訂單,導致他本人損失慘重,華人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同在各大城市中華人及中國留學生的住處也多次被塗鴉具有侮辱性的詞語。劉小姐一家已經在澳大利亞居住了10年,最近一個星期,他家的大門被連續3次噴塗與冠狀病毒相關的侮辱性詞語。

中國人是冠狀病毒 去死

幾乎在同一時間段,華人張先生家的圍牆上也被噴塗了侮辱性的詞語:

中國就是冠狀病毒

在雪梨、墨爾本的許多公共車站也出現了,要求中國因疫情原因向澳大利亞賠償的標語。

澳大利亞華人畢竟是本國公民,因此處境較中國留學生要好得多。現階段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黑暗時期。

王雪(化名)是在墨爾本大學大三年級的學生,疫情期間她並沒有回國,而是留下繼續學習。她告訴大風歌,最近在校園內經常見到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侮辱性標語。

她知道的一名中國留學生,只因為在大街上與同伴說了幾句中文,就遭到了當地幾名青年的攻擊,眼睛嚴重受傷,存在失明的可能。現在他們都很少上街,基本都留在校內或者寢室中,不得不上街時也以英語進行交流,絕對不說中文,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王雪說:現在的澳大利亞人反華嚴重,昨天他乘坐公交車,發現有一個空座,當她走到座位旁邊時,一個白人婦女將腳放到了座位上,並告訴王雪;這個座位只能白人坐,中國人滾回自己的國家去。

王雪說:他的有些中國留學生朋友近期都準備回國了,由於歧視嚴重,擔心受到傷害,很多人甚至準備放棄繼續留學的機會,直接回到中國去。她本人由於還有半年就畢業了,不甘心前功盡棄,只能留在澳大利亞繼續學習。但她明確表示:一旦完成學業,立刻回國,絕不停留,她的父母已經多次勸她回國,很擔心她的人身安全。

聽了她的敘述,大風歌心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希望在澳大利亞的中國學子們都注意安全,學成後,順利歸國,只有祖國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才是真正可以保護你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中澳矛盾持續升溫,中國留學生大量撤離回國,兩國關係該何去何從
    矛盾起源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疫情在臨近春節之時席捲而來,幾個月過後,如今中國雖然已經成功度過危險期,但仍然有許多其他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由於澳方與我國在對待新冠疫情所持的觀點衝突不斷,彼此的矛盾也是不斷加深。澳大利亞方甚至公然挑釁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其成立專門的機構,重新調查新冠疫情病毒的發源地,甚至將矛頭直接指向中國。
  • 敏感時刻,澳洲出現不祥信號,中國留學生人數大減,莫裡森玩大了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澳大利亞國內一些人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更多的視中國發展為威脅,並隨之採取了一系列涉華錯誤言行,導致中澳關係陷入困難局面。需要說明的是,中澳之間的矛盾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了。此前,中方對反覆無常的澳大利亞保持著極大的耐心,認為澳大利亞會做出正確的決定,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涉港、涉疆等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在南海、新冠病毒源頭等諸多問題上,也從未少過澳大利亞無理施壓的身影,澳大利亞「反華」力度的增加,使得中國不得不針對澳大利亞方面的舉動做出必要的回應。而最近,在中澳關係極度敏感時刻,澳大利亞出現了不詳信號,讓人直呼莫裡森玩大了。
  • 中澳貿易達10480億!澳媒:澳大利亞再怎麼鬧都不受影響
    在過去的2020年,因為澳大利亞政府錯誤做法,中澳兩國關係不斷惡化。受兩國關係惡化影響,兩國貿易往來也出現一定問題。澳大利亞牛肉等各種製品出口到中國,在中國海關檢測過程中發現存在質量問題,隨後中國也禁止澳大利亞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但是澳大利亞似乎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不斷指責中國採取歧視性做法,中澳繼續走低,而就在最近澳大利亞卻曬出了成績單,似乎在中澳關係惡化情況下,實際兩國貿易往來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 國際觀察丨中國留學生撤離澳大利亞之後,澳7所高校跌出世界100強
    澳大利亞的疫情危機至今未能得到解除,澳洲政府對疫情的防控意識較差,雖然歐洲等國發現了新冠變種毒株,但澳大利亞並未出臺有效的防疫措施,仍面臨著疫情再次大規模爆發的危險,中國留學生自然不會冒著風險留在澳洲讀書。目前中澳關係已經轉冷,部分澳大利亞人對華人的態度也並不友好,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的處境早已不比往常,因此,回國對中國留學生來講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中澳這兩天怎麼了?
    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兩個部門相繼發出重磅通告,讓人認為「中澳關係已降至冰點中澳關係其實並不是在一天內轉冷,兩國之間的不友好情緒已經因去年香港暴力衝突而累積,而且隨著事件升級,澳大利亞國內的關注點已經不在事件本身,而是轉移到對北京在澳大利亞特別是在澳大利亞大學施加政治影響力的討論。
  • 中國留學生撤離後,澳7所高校跌出世界100強
    澳大利亞的疫情危機至今未能得到解除,澳洲政府對疫情的防控意識較差,雖然歐洲等國發現了新冠變種毒株,但澳大利亞並未出臺有效的防疫措施,仍面臨著疫情再次大規模爆發的危險,中國留學生自然不會冒著風險留在澳洲讀書。目前中澳關係已經轉冷,部分澳大利亞人對華人的態度也並不友好,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的處境早已不比往常,因此,回國對中國留學生來講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澳大利亞考拉和熊貓紀念幣見證中澳兩國人民友誼
    原標題:澳大利亞考拉和熊貓紀念幣見證中澳兩國人民友誼   2017年2月19日,由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主辦的《「中澳旅遊年」與旅遊文創產品論壇》在北京舉行,活動當天,中國熊貓紀念幣和澳大利亞考拉紀念幣共同亮相,考拉牽手熊貓,見證中澳兩國人民的友誼。
  • |澳大利亞_時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澳|...
    文/李嘉歡【直新聞按】中澳「漫畫事件」持續引發關注。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他的目標是讓兩國「愉快共存」。澳總理的對華政策矛盾盡顯直新聞&深圳衛視記者: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一會強硬要求中國道歉,一會又「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這有何政治考量?
  • 莫裡森最新表態: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文/觀察者網 齊倩】在下場炒作諷刺畫作、使中澳關係跌至新低後,澳總理莫裡森又在忙著「滅火」。 當地時間12月3日,莫裡森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該國新冠疫苗和防疫工作進展回答記者提問。當被問及當前陷入僵局的中澳關係時,他一改之前強硬態度,直言中澳關係的共同繁榮符合兩國利益。
  • 從牛肉禁令到留學旅遊警示 中澳關係步入歷史低谷
    中澳關係持續惡化。中國繼對澳大利亞大麥徵稅、禁止部分牛肉進口後,近日連續發布旅遊安全提醒和留學預警。2019年7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支持反送中示威的香港留學生舉行集會時,與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發生衝突。隨後中國駐布裡斯班總領館發表聲明稱:「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進行反華分裂活動,引起包括大陸和香港在內的中國留學生的憤慨和抗議。」
  • 中澳旅遊業關係研究論壇在雪梨舉行 探索兩國旅遊發展新趨勢
    人民網雪梨9月12日電 由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舉辦的「澳中旅遊業關係研究論壇」9月11日晚在雪梨舉行,多名澳大利亞學者探索和討論了中澳旅遊業關係的發展以及兩國遊客互訪的最新趨勢。雪梨科技大學商學院旅遊專業高級講師戴維·貝爾曼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在2018年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國際遊客來源國,澳大利亞也位列中國第十大國際遊客來源國。截至2018年3月的過去一年中,共有140萬中國遊客赴澳旅遊。同期,澳大利亞赴中國旅遊的遊客也達到77萬人次。此外,中國遊客赴澳的主要目的集中在度假、探訪親友、商務、教育四個方面,其中度假旅遊佔比最高。
  • 中澳矛盾升溫 蔡英文沒實力還硬要往上湊
    導讀:目前,中澳矛盾逐漸升溫,民進黨當局卻還要來湊熱鬧。前些日子,中國正式宣布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高達212%反傾銷稅,引起了中澳葡萄酒貿易商的強烈關注,但這只是中澳貿易惡化的冰山一角罷了。在此情況下,民進黨當局應該明哲保身,但是蔡英文卻偏偏要來「蹭熱度」。
  • 中澳矛盾升溫,蔡英文沒實力還硬要往上湊
    導讀:目前,中澳矛盾逐漸升溫,民進黨當局卻還要來湊熱鬧。前些日子,中國正式宣布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高達212%反傾銷稅,引起了中澳葡萄酒貿易商的強烈關注,但這只是中澳貿易惡化的冰山一角罷了。澳方不需要民進黨當局「哈囉」,沒實力還硬要往上湊「哈囉」一詞是臺灣地區現在的流行語,起源於美式文化,主要是美國人在疑惑,問你到底在做什麼的時候,會選擇「Hello?」的方式表達。如今,民進黨當局的這番做法被稱之為「澳大利亞『哈囉』」,屬於「強行蹭熱度」的行為。民進黨當局為澳大利亞發聲真的有用嗎?
  • 中澳關係持續走低,找誰負責?中外交部給出答案:解鈴還須繫鈴人
    甚至還對中方在澳留學生進行限制,種種行為已經觸及到了中方底線。在這種情況下中方只能夠利用合法手段來對此進行反擊。澳洲木材遭中國限制澳大利亞龍蝦、大麥、葡萄酒以及牛肉都遭受了中方制裁,這給澳大利亞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
  • 中澳兩國口頭傳統文學研討會在西江千戶苗寨舉行
    (圖為中澳專家走進西江千戶苗寨的情景)(圖為澳大利亞專家體驗西江景區十二道攔門迎賓酒的情景)7月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民族文化研究所承辦,貴州民族大學和西江千戶苗寨苗族文化研究院協辦的「苗族古歌活態傳承與發展
  • 中澳關係有望明年1月回暖,兩國關係有望重回正軌~
    中澳關係有望明年1月回暖,拜登上臺利於兩國關係重回正軌作為澳大利亞第一所,允許國際學生通過試點計劃返澳的大學查爾斯天文大學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CDU)需要學生繳納2500澳元的機票費用並在登記前72小時內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並將測試結果電郵給大學而從國內出發的中國留學生還需要出具微信的綠色
  • 缺錢才想起中國的好,赴澳留學生人數大減,校長坦言:市場已崩潰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為了防止境外病例輸入採取了嚴格的防範措施,很多國家乾脆禁止留學生回國返校。這也導致了其損失極大的經濟收入,其中澳大利亞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中國留學生一直是澳大利亞多所大學眼中的「寶貝」,可因為新冠疫情和中澳兩國關係逐漸惡化等原因,導致了中國赴澳留學生人數大打折扣。這也導致了多所澳大利亞大學面臨失去大量資金的問題。澳大利亞天主教大學校長格雷戈裡·克雷文就指出,澳大利亞的大學很可能會因此跌出世界100強大學的排名。
  • 中澳爭端「白熱化」,或將出現3種結局!哪種可能性最大?
    中澳兩國遠隔重洋,歷史上沒什麼積怨,在現實利益上,兩國經貿結構更是高度互補,所以進入21世紀以後,中澳經貿合作日益密切。自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中國也一直願意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2014年兩國便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5年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籤署,可見中國與澳大利亞是有過蜜月期的。然而近年來,澳大利亞在華為5G、新冠疫情等問題上屢屢做出「錯誤舉動」,使得中澳關係迅速惡化,直到最近的「漫畫事件」之後,兩國關係可謂跌入谷底。
  • 中國留學生不來後,澳洲發現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但自從中國人不來澳洲後,澳洲大學就面臨著「缺錢」風波,甚至不少澳洲大學突然發現,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人。 除了邊境關閉的問題之外,還有就是由於中澳兩國之間關係的變化,所以此前中國相關部門曾經發布過警告,提醒大家謹慎前往澳大利亞進行留學,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也就不會有太多人繼續前往澳大利亞求學。
  • 中澳關係緊張或致中國留學生減少澳高官急謀對策補救
    伯明罕今年稍後將訪問中國,澳大利亞大學聯盟也打算於4月組織校長代表團前往中國。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總裁霍尼伍德表示,澳大利亞是安全的留學地。他說,任何指稱「澳大利亞不是一個非常安全開放的留學地的言論,是抹殺(中澳)兩國長期有效聯繫的意義」。對於中澳關係緊張,霍尼伍德保持樂觀,認為是暫時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