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電商風子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的第32天
很多朋友一直在忙於各種學習很多看書,可是發現能力又沒有得到提升。好像自己什麼都懂,可是遇到實際的問題又不能用知識來解決,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通用電器的總裁傑克韋爾奇說,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將所學知識迅速轉化為生產能力的能力。如果不能將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就是在浪費時間。
今天要和大家死磕到底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讀書之前,要弄明白讀書和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一、讀書的本質是什麼?
在讀一本書之前,我們要先弄清楚作者寫一本書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寫一本書的本質,是在於組織大量原本無關的信息,將其賦予一定的模型。
如上圖所示,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舉例來說明。
其實我們每一次學習之前,大腦的狀態就如同上圖一樣,我們每天在獲取大量的信息。當我們的知識處於上面這種狀態時,大腦就會一片混亂。
於是有人就會用書本告訴你,應該如上圖中所展示的一樣,上面的這些關鍵詞都是有聯繫的。可以分成動物、植物、水果;當然這些關鍵詞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方式。
我們的大腦最容易接受有條理,有規律的信息;而當大量信息和知識的攝入,如果我們沒有將其歸類並賦予各種模型,大腦就會越來越糊塗和混亂。
就如同上面的圖片一樣,你學習的越多大腦就越混亂。而寫一本書的目的,就是站到某些角度將信息模型化,這就是寫書本的目的。
既然寫書的本質是這樣,那麼讀書的本質是什麼呢?
讀書應該掌握兩件事情:
1、掌握書本的基本信息
2、理解書本的知識模型
而現在的人每天獲取的信息很多,但是不懂如何構建知識模型。
為了便於理解,我還是舉例來說明。
二、什麼是信息和知識?
如果信息是點,那麼兩種信息連接起來就成了線,此時知識就成了線。
如上圖所示:
老虎(信息)
山羊(信息)
老虎和獅子兩個點聯繫起來,成為了一條線;這條線的規則是獅子吃掉山羊,那麼就成了弱肉強食。
此時的「弱肉強食」就成了知識。
如果信息是低緯度的話,那麼知識就是高維度的東西,低維度的信息通過不同的關係模型組合就成為了一種知識。
如果我們換一種模型組合來看看,這些知識組合又變成了什麼?
如上圖所示,四種信息(老虎、山羊、青春、蚯蚓)他們通過一種循環模型,就組成了新的知識就是生態鏈。
通過上面的舉例,我們發現:弱肉強食、生態鏈都屬於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在講述某些信息之間的關係,比如老虎吃山羊就是屬於弱肉強食。
當你明白了這種關係之後,你可以舉一反三,狼吃羊也是屬於弱肉強食,老虎吃野狗也是屬於弱肉強食。
而當你明白了弱肉強食、生態鏈這些知識之後就夠了嗎?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這些知識也變成了新的信息。
如上圖所示,弱肉強食、生態鏈又變成了信息,而自然規律又變成了知識。所以這種信息和知識的名稱都是相對的,就好比點線面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在一本書上畫上一個小點,此時的書本就是一個面;但是當我們站到6樓看這本書,書本又變成了一個點。
所以我們應該站到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來理解知識和信息,就會看懂真正的本質。
下面我從幾個學科來理解:
建築工程學:
磚瓦、鋼筋、水泥、砂石都是信息的話,那麼大樓就是知識。多了解和掌握這些信息的組合模型,就能蓋出不同的建築物。有別墅、公寓樓、商品房、大橋、廟宇等等,你掌握的模型越多,用同樣的材料構建起的新建築物也就越多。
而如果你只掌握低水平的信息,你就永遠只停留在鋼筋、水泥、砂石、磚瓦等層面。
生物醫學領域:
要知道組成人身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小細胞是信息的話,他們通過不同結構的組合就構成了人體的各種器官;而各種器官的不同組合,就構建了人體強大的系統。
細胞是基本的組成單位,了解掌握各種細胞的組合模型,就能解決各種複雜的醫學難題。
我相信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知識和信息的認識都比較深入了。那麼此時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話題,我們讀書讀的是什麼?我們要掌握什麼?
三、構建不同模型的作用?
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非常多,我們大腦要學會分辨哪些是信息,哪些是我們需要掌握信息背後的模型?在這裡我還是舉例來說明!
我就以馬雲和馬化騰的演講為例,假如某一天他們兩同臺演講,分享的信息都是一樣的,知識信息構建的模型不一樣。
如上圖所示,馬雲開篇演講就是挖痛點,針對聽眾的需求,狠狠的把痛點說出來。因為都是大家的需求所在,大家都會很認真的聽講。於是馬雲再找背後的原因,然後給到聽眾一個解決方案。
如果有過演講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個演講的思考模型,結果一定會很不錯。
如果換做馬化騰來分享,一開始馬化騰就給到觀眾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這就好比人們都還沒有飢餓感,即使你端上一盤紅燒肉,大家都沒有興趣聽。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很多人知道的信息很多,卻不懂什麼是思維模型,什麼是信息的構建模型?
高手看問題第一重點看模型,然後看這個模型背後有哪些信息來支撐。那麼讀書就要重點學習思維模型,多把知識之間的關係弄清楚。
當你懂得了很多模型之後,其實你發現很多書籍之間的思維模型一樣,只是站到不同角度,用不同案例來解釋這個模型罷了。
思維模型通透了,很多問題就一通百通了!
今天時間有限,後面的文章我將會用一些案例,將這個問題死磕到底!
我是電商風子,
我們的目標是每篇文章都能給你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