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前,先了解讀書的本質是什麼?

2020-12-15 電商風子

這是電商風子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的第32天

很多朋友一直在忙於各種學習很多看書,可是發現能力又沒有得到提升。好像自己什麼都懂,可是遇到實際的問題又不能用知識來解決,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通用電器的總裁傑克韋爾奇說,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將所學知識迅速轉化為生產能力的能力。如果不能將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就是在浪費時間。

今天要和大家死磕到底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讀書之前,要弄明白讀書和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一、讀書的本質是什麼?

在讀一本書之前,我們要先弄清楚作者寫一本書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寫一本書的本質,是在於組織大量原本無關的信息,將其賦予一定的模型。

如上圖所示,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舉例來說明。

其實我們每一次學習之前,大腦的狀態就如同上圖一樣,我們每天在獲取大量的信息。當我們的知識處於上面這種狀態時,大腦就會一片混亂。

於是有人就會用書本告訴你,應該如上圖中所展示的一樣,上面的這些關鍵詞都是有聯繫的。可以分成動物、植物、水果;當然這些關鍵詞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方式。

我們的大腦最容易接受有條理,有規律的信息;而當大量信息和知識的攝入,如果我們沒有將其歸類並賦予各種模型,大腦就會越來越糊塗和混亂。

就如同上面的圖片一樣,你學習的越多大腦就越混亂。而寫一本書的目的,就是站到某些角度將信息模型化,這就是寫書本的目的。

既然寫書的本質是這樣,那麼讀書的本質是什麼呢?

讀書應該掌握兩件事情:

1、掌握書本的基本信息

2、理解書本的知識模型

而現在的人每天獲取的信息很多,但是不懂如何構建知識模型。

為了便於理解,我還是舉例來說明。

二、什麼是信息和知識?

如果信息是點,那麼兩種信息連接起來就成了線,此時知識就成了線。

如上圖所示:

老虎(信息)

山羊(信息)

老虎和獅子兩個點聯繫起來,成為了一條線;這條線的規則是獅子吃掉山羊,那麼就成了弱肉強食。

此時的「弱肉強食」就成了知識。

如果信息是低緯度的話,那麼知識就是高維度的東西,低維度的信息通過不同的關係模型組合就成為了一種知識。

如果我們換一種模型組合來看看,這些知識組合又變成了什麼?

如上圖所示,四種信息(老虎、山羊、青春、蚯蚓)他們通過一種循環模型,就組成了新的知識就是生態鏈。

通過上面的舉例,我們發現:弱肉強食、生態鏈都屬於知識。這些知識都是在講述某些信息之間的關係,比如老虎吃山羊就是屬於弱肉強食。

當你明白了這種關係之後,你可以舉一反三,狼吃羊也是屬於弱肉強食,老虎吃野狗也是屬於弱肉強食。

而當你明白了弱肉強食、生態鏈這些知識之後就夠了嗎?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這些知識也變成了新的信息。

如上圖所示,弱肉強食、生態鏈又變成了信息,而自然規律又變成了知識。所以這種信息和知識的名稱都是相對的,就好比點線面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在一本書上畫上一個小點,此時的書本就是一個面;但是當我們站到6樓看這本書,書本又變成了一個點。

所以我們應該站到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來理解知識和信息,就會看懂真正的本質。

下面我從幾個學科來理解:

建築工程學:

磚瓦、鋼筋、水泥、砂石都是信息的話,那麼大樓就是知識。多了解和掌握這些信息的組合模型,就能蓋出不同的建築物。有別墅、公寓樓、商品房、大橋、廟宇等等,你掌握的模型越多,用同樣的材料構建起的新建築物也就越多。

而如果你只掌握低水平的信息,你就永遠只停留在鋼筋、水泥、砂石、磚瓦等層面。

生物醫學領域:

要知道組成人身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小細胞是信息的話,他們通過不同結構的組合就構成了人體的各種器官;而各種器官的不同組合,就構建了人體強大的系統。

細胞是基本的組成單位,了解掌握各種細胞的組合模型,就能解決各種複雜的醫學難題。

我相信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知識和信息的認識都比較深入了。那麼此時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話題,我們讀書讀的是什麼?我們要掌握什麼?

三、構建不同模型的作用?

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非常多,我們大腦要學會分辨哪些是信息,哪些是我們需要掌握信息背後的模型?在這裡我還是舉例來說明!

我就以馬雲和馬化騰的演講為例,假如某一天他們兩同臺演講,分享的信息都是一樣的,知識信息構建的模型不一樣。

如上圖所示,馬雲開篇演講就是挖痛點,針對聽眾的需求,狠狠的把痛點說出來。因為都是大家的需求所在,大家都會很認真的聽講。於是馬雲再找背後的原因,然後給到聽眾一個解決方案。

如果有過演講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個演講的思考模型,結果一定會很不錯。

如果換做馬化騰來分享,一開始馬化騰就給到觀眾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這就好比人們都還沒有飢餓感,即使你端上一盤紅燒肉,大家都沒有興趣聽。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很多人知道的信息很多,卻不懂什麼是思維模型,什麼是信息的構建模型?

高手看問題第一重點看模型,然後看這個模型背後有哪些信息來支撐。那麼讀書就要重點學習思維模型,多把知識之間的關係弄清楚。

當你懂得了很多模型之後,其實你發現很多書籍之間的思維模型一樣,只是站到不同角度,用不同案例來解釋這個模型罷了。

思維模型通透了,很多問題就一通百通了!

今天時間有限,後面的文章我將會用一些案例,將這個問題死磕到底!

我是電商風子,

我們的目標是每篇文章都能給你賦能!

相關焦點

  • 讀書|讀書有什麼好方法?
    不過,我得先聲明一下:我的話,是向著有誠意讀書的青年學生而說的。所謂有誠意讀書,是懇切希望由讀書而打開學問之門,因而想得到一部分的真實知識。若不先假定有這樣的一個起點,則橫說豎說,都是多事、白費。不過有一點我得加以指出,即是讀書和做自然科學研究,在一下手時,便有很大的差異。自然科學的研究,是從材料的搜集與選擇開始。材料只能呈現其現象於觀察者之前。至於現象系如何變成,及此現象與彼現象之間有何相互關係,材料自身,並不能提出解答。於是研究者只好用假設來代替材料自身的解答,並按研究者的要求,來將材料加以人工的安排、操作,即系從事於實驗,以證實或否定由假設所作的解答。
  • 關於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所以那個時候,看書倒成了我了解外面世界最廉價的一種途徑之一。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父母的學歷也都不高,都是起早貪黑的賣力氣掙些辛苦錢,勉強餬口罷了。溫飽都難以解決的時候,哪裡還管得了精神需求,讀書,更成了一種奢侈。
  • 讀書又不賺錢,那麼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呢?
    我先潑個冷水,我不認為你讀書就一定能獲得什麼東西 。古詩說: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意思是說你只要讀書了,錢和老婆就都有了 ,我非常不認同這句話 。而且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大家對於讀書的態度好像都挺功利的 。
  • 讀書的女人和不讀書的女人,有哪些本質的差別?
    關於讀書,看到有人說過這樣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話:書可以修身養性,讀書不僅是為了提升文化知識,還可以提升女人的修養,增長女人見識,甚至是擴大格局。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讀書,讀的是一種思維和氛圍,讀的是理想和未來,女人這一生,應該多花點時間在讀書上。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你為什麼讀書?因為我願意!
    讀書是古今中外永恆的問題之一,人為什麼要讀書也是大家探討不休的熱門話題。關於讀書的意義,靈衝霄個人的看法是讀書源於「我願意」。我願意很多人在回答「你為什麼讀書?」這個問題時,都會從小到興趣愛好,大到修齊治平等等方面去回答。
  • 怎麼樣讀書/讀書需要注意什麼
    說到讀書,很多人都說自己讀過書,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說自己懂讀書呢,下麵湯圓就讀書這一方面給大家分享一點經驗首先我們要明白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有的人往往把讀書看得很高大上,什麼讀書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之類的,其實歸根到底,讀書就是一種消遣方式,用來娛樂自己,你覺得讀書很有意義,別人在你讀書的時候做其他事情比如運動
  • 讀書無用論談何為說起?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讀書,上學時老師教我們怎麼讀書嗎?怎樣讀書才算是會讀書呢?在之前讀的書裡,對你讀後有什麼影響?發生什麼變化?最近讀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徹底打破了之前傳統讀書的思路,給我顛覆性的新奇看法。讓我突然覺得之前讀的書好多還真是白讀了,沒有實質的改變。
  • 先學技巧後讀書,避免閱讀無用功
    在讀書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經常面臨記憶困難的窘境?我們也時常會聽到抱怨:為什麼明明讀過的書卻只有零散模糊的記憶?七零八散,一臉大寫的問號。這也成為了橫在許多讀書人心裡的一道坎,因此在讀書的路上學會增強記憶力的技法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那麼記憶力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 為什麼讀書讀不懂&記不住,有效閱讀的核心是什麼?
    首先想要學會閱讀,就得先知道什麼是閱讀,這就跟武俠小說中的主角一樣,在學習武功之前都必須先弄明白為什麼要練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因為大部分的人對閱讀這個能力的理解,可能就是從書籍中獲得一些自己之前並不知道的信息,以此增加自己的信息儲存量,其實不全是,所謂的閱讀有兩種目的,第一是為了獲得資訊,第二為了獲得理解。那麼該如何區分資訊和理解呢?
  •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讀書,才能達到真正的讀書目的
    當我們在閱讀超越我們能力的書時,多花一些力氣就能讓我們從不太了解進升到多了解一些的狀態。想要增進閱讀的技巧,一定要先了解閱讀層次的不同。本書中提到一共有四種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層次,再高的層次也包含了較低層次的特性,也就是說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的。第一層次的閱讀並沒有在第二層次的閱讀中消失,第二層又包含在第三層中,第三層又在第四層中。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好處?
    古往今來,所有的智者都是通過讀書和閱讀來提升自己。那我們來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它又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看下網上的解釋:「讀書能提升你的眼界和格局 眼界和格局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我想,這個問題也比較難回答,其實讀書的真正意義和目的很模糊,很難界定。有些人將讀書當作一種消遣,譬如讀武俠、言情、修仙等書。而有些人則又帶著功利心去讀書,表現的求知慾過甚,急功近利,而適得其反。
  • 《高分讀書法》丨去玩之前要做攻略,讀書也一樣!
    每次去旅遊之前,我都會提前做好攻略,了解當地有什麼風土人情、歷史文化。這樣一來,旅行的時候就不會走馬觀花,錯過看點。提前做準備,能讓我們更好地應對未知的旅程,讀書也一樣,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未知的行程,提前做好準備,能讓我們更好地閱讀書中的內容。
  • 樊登「遇見未來」直播:讀書之前,先別去想「功利性」
    現代社會,給了讀書很多定義。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還為我們帶來更寬廣的眼界、更上一層樓的個人提升、良好的人際關係、飛躍一般的職業發展…… 讀書,是伴隨一生的自我成長,更是我們對抗焦慮,擊敗現實壓力的方式。
  • 《讀書的方法與技巧》講先賢讀書故事
    由中國編輯學會編纂的《讀書的方法與技巧》就是這樣一本新意迭出的圖書。11月14日,由人民出版社、中國編輯學會主辦的《讀書的方法與技巧》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和人民出版社常務副社長任超分别致辭。郝振省表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早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一宏觀背景下,讀者越來越關注怎樣高質量讀書,越來越重視讀書方法和技巧。
  • 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
    1—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我讀過不少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你問我讀書的意義,我該如何給你回復,太多的人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拓寬靈魂的廣度和寬度,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溫柔安定的內心。"
  • 你真的懂得如何讀書嗎?
    很多朋友經常會讓我推薦書單,但其實,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比不斷地去讀書更加重要。這樣分多次讀,一本書就可以比較輕鬆地讀完,並且在反覆的閱讀中,也能強化對疏漏內容的回顧和再認。讀書需要體系化碎片化的閱讀,沒有任何意義。
  • 讀書太累,沒有看風景有趣?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
    個人體會,從上學開始到如今,讀書有這麼四個階段:第一,學校期間的讀書,應試為主,客觀上也是最初的知識普及我們在學校期間,讀書主觀上是為了應試,客觀上增加了我們最初的基本的知識。期間讀書的面不算太寬,興趣也未必很濃,知識按部就班的一步步來,一步步走,對於書本談不上多麼喜歡,也談不上多麼反感。不過回頭看,學校期間其實是學了很多名篇的,只是那時還小,尚未能全面深切的了解之味道,懂是懂,深刻就談不上。所以,就以語文為例,中學甚至小學的很多名篇,都可以拿出來再讀讀,定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什麼是讀書?
    古玄讀書會第一期 現場精彩內容系列報導 之一 太昊易明師龐子博先生話讀書!龐子博先生:古人說話寫文章有個規矩叫「開篇明義」,也稱為「綸冠」,即把中心要旨在開頭就講明白,今天我們把讀書這個事給大家開篇明義說一說。我發明了一個格式叫「古玄三問」。以「讀書」為例,「什麼是讀書?」這是第一問;「它有什麼作用和目的?」
  • 微信讀書,不僅僅只是讀書
    二、微信讀書APP的功能結構?每個產品汪看產品,第一看的就是他有什麼功能,都能做些什麼。話不多說,微信讀書APP的標籤欄及其內容如下圖:作為一個閱讀類APP,它的基礎功能:書架、找書、看書理應受到重視,但根據現有微信讀書的結構布局,咱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層級劃分:找一找它的核心功能以及邊緣功能。在分析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目前依然火熱的微信APP的產品布局:1.微信,2.通訊錄,3.發現,4.我。不難發現,打著以即時通訊為目的的聊天軟體,「發現」裡的朋友圈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