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讀書?

2020-09-05 雲私塾

古玄讀書會第一期 現場精彩內容系列報導 之一

太昊易明師龐子博先生話讀書!


龐子博先生:古人說話寫文章有個規矩叫「開篇明義」,也稱為「綸冠」,即把中心要旨在開頭就講明白,今天我們把讀書這個事給大家開篇明義說一說。

我發明了一個格式叫「古玄三問」。以「讀書」為例,「什麼是讀書?」這是第一問;「它有什麼作用和目的?」這是第二問,目的說出來,那第三個問題就非常簡單了:「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問完這三個問題,可以解決世間所有的疑問。


人生中難免有些困惑和痛苦,這些困惑主要源於什麼呢?就是因為你對於基礎問題根本不理解。現在很多家長可能認為送孩子去學校,從幼兒園上到大學,或者出國留學叫讀書,其實它跟讀書一點邊都不沾。為什麼呢?我給各位解釋解釋。

讀書分為兩部分,一半是讀,另一半是書。先說「書」,很多人認為印刷出來的、上面有很多文章的叫書,這是比較宏觀的概念,也是對「書」一個比較淺顯的理解。

從造物學角度來講,書是什麼呢?真正的「書」(繁體字)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是「聿」,也是「書」的字根,這個可以理解為手拿著、駕馭著筆在寫,所以帶「聿」這個字根的字都有書寫、記錄的含義在。

「書」的下面不是「日」,是「曰」,它是「書」的部首,什麼叫「曰」?子曰、詩云、講、談、話…這都是漢字裡用來表述說話的,看似相近,實則完全不同。引經據典、不可更改叫「曰」,「子曰」是聖人所說。


「詩云」就是「《詩經》說」,「雲」什麼意思?繁體的「雲」,雨字頭下面加個雲。「雨」大家都知道,是天上在一定範圍內下的水,底下加個「雲」字呢?是天上的白雲嗎?不是。

「雲」的本意代表邊界不齊,你們看過夏天的雲彩沒有?古人講「夏雲多奇峰」,這時候的雲彩跟春天的不太一樣。春天的雲是暮暮靄靄的,一到夏天,地氣蒸騰之後,雲的邊界就變得清晰了。

還有一個詞叫「芸芸眾生」。很多人講是多的意思,其實它指的是數不清、看不清。古代很多東西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傳抄、記載的書都是口口相傳、筆筆相書的,導致其中錯謬很多。且各地詩歌眾多,長短、結構不一,沒有一定的規矩和規範,不像聖人所言,說完就記下來了,不會有差錯。所以「詩云」,有大概的意思在,沒有那麼肯定。

什麼叫「說」?「說」是悅字根,「說」和「悅」在古代是一個音。什麼叫「悅」呢?就是跟人家說完話,讓自己和對方都開心,所以「我跟你說」這句話包含著取悅、討好別人的意思。還有一句:「你說說我聽聽」,這裡面有種不可信的、探討的、懷疑的態度在。實際上對方不太信你說的話,帶有一點牴觸的心理。

我們經常會講「胡話」、「夢話」,沒有講「夢說」的,為什麼叫「話」呢?「話」左邊一個「言」,右邊一個「舌」,「舌」是活的,帶有肆意妄為的這麼一個意思在。有句老話叫「翻嘴調舌」,就是說這個人愛挑撥是非、議論別人。

這些講完就知道什麼叫做書了?不是現在講的課堂筆記,抄抄寫寫的那些東西,而是口口相傳,我講給你,你聽到後再一字不差的記述下來,這個叫書。就跟用錄音機把別人的話語,包括語氣、語調一字不漏的錄下來差不多。

古代的時候,認字識字,能買的起筆墨紙硯的人非常少,這差不多是貴族才有的東西。所以書的受眾群體非常小,也註定了書的規格、層次、階級非常嚴謹。有價值的東西才會被寫下來以傳後世,如果這個東西的智慧生命很短暫,比如一句話說完,明天就沒用了,這種肯定是不能成書的。千載不變,並且能夠跨越時空、放任四海皆準,不管古代或是現代都有用的,才能稱作「書」。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怎麼樣讀書/讀書需要注意什麼
    說到讀書,很多人都說自己讀過書,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說自己懂讀書呢,下麵湯圓就讀書這一方面給大家分享一點經驗首先我們要明白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有的人往往把讀書看得很高大上,什麼讀書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之類的,其實歸根到底,讀書就是一種消遣方式,用來娛樂自己,你覺得讀書很有意義,別人在你讀書的時候做其他事情比如運動
  •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
    人們為什麼讀書,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我想,這個問題也比較難回答,其實讀書的真正意義和目的很模糊,很難界定。有些人將讀書當作一種消遣,譬如讀武俠、言情、修仙等書。而有些人則又帶著功利心去讀書,表現的求知慾過甚,急功近利,而適得其反。
  • 讀書|讀書有什麼好方法?
    在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子路已經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在今日,讀書在整個為學中所佔的分量,當然更見減輕。可是,讀書固然不是為學的唯一手段,但世間決沒有不讀書而會做出學問,尤其是在大學裡的文科學生。所以對於青年學生而言,「應當如何讀書」,依然不失為重要的發問。
  •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時間:2020-12-17 11:58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有初中教師在自己的班級做了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問卷調查,問卷中只有一個問題:你讀書是為了什麼?
  • 關於讀書:讀書到底有什麼意義?
    只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書得以免去糊牆的命運被保留了下來。不過裡面也是五花八門什麼書都有,從畜牧業養殖到乾坤大挪移,我呢,基本上也是有什麼看什麼。後來就連我媽撿來糊牆的報紙也不放過。3關於讀書,三毛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然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 讀書能得到什麼
    摘要:讀書能得到什麼  我問同桌  同桌說取得好成績唄  我問媽媽  媽媽說讀書讓人安靜  我問爺爺  爺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  我問老師  老師說讀書擴大知識面  有這樣一位老人  他說讀書什麼都沒得到  但讀書讓他失去了  憤怒、糾...
  • 讀書,有什麼意義
    讀書有何意義?言不盡,意無盡。我是政協委員,就從政協讀書說起。開展政協委員讀書活動,是適應網際網路時代大勢更好履職的新要求,是提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的新平臺,是做好界別群眾工作、擴大團結面的新探索,是培育協商文化的新途徑,是提升專門協商機構成色品質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 讀書有什麼用?
    你小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到這句話:讀書有什麼用?能當飯吃,還是能當錢花?昨天在微信上跟一個發小聊天,悔恨當時怎麼不聽我的話,讀完初中就混社會去了,應該跟著我一起讀高中考大學,否則也就不會數十年都在小縣城裡待著坐井觀天了。特別強調一句,沒有一點點瞧不起的意思,我們同學關係一直很好,二十多年一直往來,只是討論這個話題,不用對號入座。
  •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所見】讀書的時候,亦能獲得跟從事體育運動時產生的那種充實感相同的感覺。對自己喜歡的文章句子,或大聲朗讀,或逐字逐句抄寫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書裡的內容就逐漸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我們將讀書視為一種邂逅,同時把別人寫的文章變成自己的東西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讀書之前,先了解讀書的本質是什麼?
    好像自己什麼都懂,可是遇到實際的問題又不能用知識來解決,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通用電器的總裁傑克韋爾奇說,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將所學知識迅速轉化為生產能力的能力。如果不能將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就是在浪費時間。
  • 讀書,讓你學會了什麼
    讀書,讓你學會了什麼?讀書讓我學會謙卑,讀書讓我覺得自己太過渺小,因為知道可以為師的人太多了,把這種心態又帶到生活中去,終長成一個善於學習的人。讀書讓我學會了思考,因為讀書的時候要直面自己的心靈,書中所弘揚的真善美等等美好的東西,潛移默化得到參與到了我價值觀形成當中。讀書的目的是豐富自己,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談資,可是至少別人跟你提起的時候,你可以清晰明了的表達自己看法,而不是融不進別人的語境裡,以免尷尬。讀書讓我學會選擇。
  •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是什麼?那些抱怨讀書苦的人後來如何?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是什麼?那些抱怨讀書苦的人後來如何?讀書似乎是現在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的時候,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很好。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會抱怨自己讀書有多麼的辛苦,於是就開始不好好讀書。然後他們就會認為反正讀完書也是需要去打工的,那麼讀不讀書就沒有那麼多的所謂了。但是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讀書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隻有經歷之後才能曉得。那麼如今那些抱怨讀書苦的人現在都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一看。讀書首先是能改變我們的起居,擁有知識的人自然就擁有了視野。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這是我見過對讀書的意義最好的回答,也令我記憶深刻的一段話。讀書就是為了不遇見不想遇見的人。讀書,失去的是過眼雲煙,得到的卻是一雙飛翔的翅膀,最終獲得的是一份無與倫比的人生。也有人說,讀書的意義在於獲得智慧,所以有字書和無字書要一起讀。有的人大字不識,卻一生讀盡無字書,同樣堪稱飽學之士。
  • 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
    1—為什麼要讀書?什麼!讀書還需要理由嗎?我讀過不少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我讀書就是為了不遇見我不想遇到的人。""讀書,讓我即使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擁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強大至今......"
  • 讀書為了什麼?打動我去讀書的30條理由
    正如葉聖陶對於讀書這件事,他這麼說:「說起讀書,十年來頗看到一些人,開口閉口總是讀書,「我只想好好兒念一點書,」「某地方一個圖書館都沒有,我簡直過不下去,」「什麼事都不管,只要有書讀,我滿足了,」這一類話時時送到我的耳邊;我起初肅然生敬,既而去未免生厭。
  • 讀書無用論談何為說起?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讀書,上學時老師教我們怎麼讀書嗎?怎樣讀書才算是會讀書呢?在之前讀的書裡,對你讀後有什麼影響?發生什麼變化?最近讀趙周老師的《這樣讀書就夠了》,徹底打破了之前傳統讀書的思路,給我顛覆性的新奇看法。讓我突然覺得之前讀的書好多還真是白讀了,沒有實質的改變。
  •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麼 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
    夢見去讀書預示著什么女人夢見去讀書是什麼意思夢見上學,吉兆,生活會幸福。夢見上學,可能是由於你最近的生活壓力造成的,而在夢中讓你想起了在學校天真的日子。你渴望現實生活能夠像上學時候的日子一樣。
  • 068,讀書是在讀什麼
    在有書app上聽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作者對於所讀書目的解讀確實很細緻,不時總結出的觀點讓人回味很久。聽完一本書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很快。如果是自己讀一本書,一個半小時差不讀50頁左右的內容,如果遇上深奧一些的,進度就要慢很多了。於是我開始陷入思考。有個基礎概念應該可以理解,任何一個作者都不太可能在一個半小時寫一本20萬字左右的書。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用讀書筆記app?
    說到讀書,大概我們從小到大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現在看來,讀書可能真的會有那黃金屋和顏如玉。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讀書能夠消除我們的無知,使我們對問題能夠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能夠明辨是非。最重要的是,我覺得讀書能夠將自己的格局擴大,從不斷的讀書中,感受自己沒有經歷的人生,從而知道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還有這麼一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 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活動?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意義?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2020年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那麼你知道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活動?世界讀書日有什麼節日意義?       一、世界讀書日的節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