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和書法博大精深,從商周的甲骨文到現在我們所使用的簡化字,時間跨度三千餘載。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十二生肖等動物的名稱用字了。和我們能親眼見到的動物相比,「龍」無疑是十二生肖中最神秘和值得研究的物種了。甲骨文中的「龍」字是什麼樣的呢?請看下圖:
看到這裡我們會驚詫地發現《六體千字文》和鄧石如寫的篆書裡的「龍」字,竟然長著一張「人臉」。那完全就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代表作《吶喊》中那個在橋上尖叫的變形人形象。難道是我們東方的漢字或者說神龍給了蒙克以啟發?
當然,這只是一種巧合。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愛德華的創作受到過漢字尤其是篆書「龍」字的影響和啟發。不過藝術是相通的這個道理倒是一點都不假。
對了,2012年5月3日,愛德華1895年版的《吶喊》作為世界名畫,在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最終以1.199億美元拍賣成功,在當時創造了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