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必然是要有經濟實力作為最根本的支撐,否則一切都是空談。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為了其最大的繼承國家!也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世界上出現了一超多強的戰爭局面,美國坐上了最強位,而俄羅斯也成了美國所忌憚的存在。蘇聯的解體,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樂壞了美國,愁壞了加盟國。既然蘇聯解體有很大原因是因為經濟,那解體的蘇聯到底有多窮呢?2個熱水瓶換摩託,10噸豬肉就能換飛機。
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蘇聯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軍事國家,一直處於冷戰當中。也有人說,蘇聯的解體完全是被美國所導致的,在當時,蘇聯和美國都出臺了很多的研究項目用於提高自己國家的軍事實力和科技實力。然而,在某些方面來講,兩個國家已經處於畸形競爭當中,比如美國要研究一個什麼東西,蘇聯知道之後立馬就會投入經濟和人員來進行研究,而不會去做任何的調研,至於項目是否可行完全不考慮,有點盲目競爭的感覺!就跟麥當勞和肯德基一樣,麥當勞有一家分店,那麼對面肯定會有一家肯德基,這樣的畸形競爭下來往往不是雙贏,而是有一方就會面臨破產。
在當時,當時美國得知如此的情況之後,出臺了一大堆根本就不可能實現也沒有可行性的項目研究計劃,並且偷偷的透露給蘇聯,蘇聯得到之後欣喜若狂,立刻開始研究!這些不切實際的項目浪費了蘇聯的大量資金,大量科研人員!最終導致自己國家分崩離析。在當時,蘇聯為了研究武器裝備,也為了籌集更多的錢,開始搜刮老百姓!一個成年男人一天領500克黑麵包,女人只能領到250克,而老人和孩子只有150克,這樣一來,老百姓的糧食都被蘇聯搜刮乾淨了!那麼也就面臨著無人能為他們效力的尷尬境地!
所以到最後蘇聯出現了一個怪異的情況,武器庫裡滿是槍械,然而糧倉卻沒有一顆糧食,最終不得已將自己的武器進行售賣,價格一度跌到一臺摩託車和兩個熱水瓶等價,一架飛機只需10噸豬肉就能換,這樣的畸形也讓蘇聯損失慘重,入不敷出,成為了蘇聯解體的一根導火索。可是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都已經食不果腹了,又去買這些裝備幹嘛呢?總不能自己拿著武器去他國「打劫」食物。由此可見,一國的發展要在多方面平衡上下多大的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