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事業單位有什麼好的,工資不高,生活枯燥乏味且過著一眼就能看到頭的日子。對其並無好感!不知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是受周圍因素的影響。不由得感慨一下,事業單位的編制對於生活在縣城的人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
準備參加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大學畢業生
所在的縣城大約40萬人,地處偏遠的魯西南,交通不是很流暢,經濟發展慢。基本以農作物生產為主,人口流動性差。人們的思想總是停留在「鐵飯碗」的年代!不想著掙多少錢,而是圖個生活穩定。一代人影響著另一代人,周而復始。
假如大學畢業不想留在外邊而是選擇回家工作,家鄉又有多少工作供你選擇呢?原本就不發達的縣城就存下以下家當:兩處煤礦,三家化工廠,幾家不知名的泵業等等。相對於事業單位,工作環境差,工資能多掙一些,但也不是很多。比較來比較去還是會有很多人去考事業單位。
編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
另一方面,再加上一些輔導機構的宣傳使得體制內工作格外顯得耀眼!其中就有一家縣級的教師編輔導機構2012年開業,招生數量一路飆升,學員規模已達千人,教室也由兩間磚房搬至大廈一整層。個人覺得,正是這種趨勢造就了這些機構的成長。
如火如荼的輔導機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可以。各行各業沒有高低貧賤之分,只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不同罷了!所以對於體制內的生活,只能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