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12月23日下午,西湖區政協舉行今年第八場「請你來協商」專題協商活動,區政協委員、智庫專家、企業代表圍繞「打造西溪谷『金扁擔』,扛起『中興』發展新重任」主題,與西湖區委副書記、區長董毓民及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協商交流,建言獻智。
西溪谷位於西湖區中部,從東到西橫跨靈隱、古蕩、留下三個街道。這條綠色大走廊,東西蜿蜒10平方公裡,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金融科技產業發達,猶如一根金色的扁擔,橫臥在西湖的中部寶地上,是西湖區委九屆八次全會「中興」戰略實施的主陣地,是西湖區金融科技發展的新高地。
經過九年來的建設發展,西溪谷特色產業初具規模。累計集聚企業4100餘家,其中金融機構約1000家,實繳資金625億元,管理規模超1500億元。隨著產業的發展,西溪谷各類專業人才不斷集聚。目前,西溪谷集聚金融科技人才80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人才1000餘人,「國千」3人,「省千」9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368人。近年來,在產業發展空間的拓展度上、在金融科技產業的集聚度上、在財政收入的貢獻度上,在專業人才的吸引度上,西溪谷建設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果,呈現出較強的區域競爭優勢。
但是,在西溪谷建設發展中也面臨產業發展東強西弱、產業政策有待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滯後、激勵機制活力不夠等問題。對照西湖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的目標定位,對標上海外灘金融創新實驗區、深圳前海金融科技集聚區等先進地區,發揮西溪谷「金扁擔」黃金效益,任重而道遠,亟待我們去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
年初,西湖區政協將「打造西溪谷『金扁擔』扛起『中興』發展新重任」納入年度重點協商課題。5月份以來,課題組共走訪鎮街平臺等相關單位15家、企業10家,收集相關材料50餘份。召集工商聯界別組專題會、企業家討論會、鎮街座談會等會議6次,召開工作協調會3次,開展前期協商對接活動10次,完成調研報告1篇,為協商活動做好了充分準備。
協商會上,在區政協經科委負責人代表課題組對此次協商活動的背景及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後,區政協委員、智庫專家及企業代表圍繞協商議題紛紛提出意見建議。
「目前西溪谷西部龍頭企業較少,經濟實力較弱,建議加強小和山區塊的做地出地和土地利用速度,為產業發展騰出空間。抓好優質項目引進,加速西部區域的產業發展與集聚。同時,在人才政策等方面適當傾斜,加快西部區域開發,實現融合發展。」胡永祥委員率先提出問題和建議。
接著,何洪忠委員提出西溪谷存在交通擁堵和商業配套少等問題,並建議:「優化外部交通大循環、加快立體交通建設,推進區域內支小路網的完善,加快打通7橫16縱共23條規劃支小路,暢通西溪谷交通循環主動脈與毛細血管。加快留下集鎮規劃、用地徵遷工作和大型綜合商業體的打造,滿足企業員工需求,完善西溪谷區的產業配套。」
隨後,傅陽委員就西溪谷平臺在激勵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根據區考核辦法,西溪谷所涉及的經濟指標與鎮街存在重合。為避免區內競爭,著力形成西溪谷開發建設「一盤棋」工作格局,建議對競爭性指標考核應考慮平臺與鎮街之間的競合關係,西溪谷考核指標可參照古蕩或留下實施。同時,建立西溪谷招商引資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
多名政協委員、企業代表、智庫專家代表分別作交流發言。他們的話音剛落,相關單位負責人便針對問題和建議,逐一作答。大家暢所欲言,現場互動活躍,協商氛圍濃厚。
此次協商活動,在現場協商會的基礎上還同步組織開展了線上網絡協商,很多委員通過委員釘釘工作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建議,線上協商氣氛非常活躍。
西湖區委副書記、區長董毓民要求相關部門認真梳理委員們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分析制約西溪谷「中興」發展的瓶頸要素,找全找準難點、痛點和堵點。明確責任分工,排出時間進度表,一項一項抓好落實。下一步西溪谷的發展要緊密結合省市區「十四五」規劃的實施,重點從構築「大片區、小園區」、推進強園擴園、加快西溪谷延伸西進三個方面發力,把握良好機遇,尋求重點突破。政協委員是各界的優秀代表,要圍繞黨政工作重點和群眾關注熱點,充分發揮特長,開展民主監督和協商建言,當好監督員和建設者。
西湖區政協主席葉偉平說:「今天的協商會是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參加今天協商會的委員與企業家代表,都不同程度地見證了西溪谷的成長發展。會前大家都認真做了準備,有的提出了獨到的建議,有的分享了成功的經驗做法。相關部門的回答態度誠懇、富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相信在大家的支持幫助下,在西湖區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西溪谷的未來一定會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