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孟古青被順治帝廢后,回到科爾沁後,還生下了一子?

2021-01-21 話說文史

從清朝建立以來到滅亡,歷經275年,在這275年的歷史上,只發生過一例皇后被廢,這位被廢皇后就是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而根據《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稱順治帝將這位皇后廢位以後,這位皇后就返回了科爾沁,並在回去以後,還產下了一個皇子,這究竟是不是真的。

孟古青是科爾沁部吳克善的女兒,根據史料的記載,孟古青的姓氏本來是蒙古皇室的姓氏,可以說是血統純正,非常尊貴的。自從滿清建立以後,為了維持蒙古與滿清之間的關係,所以常用聯姻的方式,因此清朝後宮的女子有很多都是出生於這個姓氏的。

孟古青的父親吳克善,在歷史上就是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親王,無論是戰功還是榮譽他幾乎是沒有的,不過他還是當時第一批被封的親王。要說為什麼他這樣平平無奇還能被滿清如此厚待,那就要說說他身邊的那些女人了。

吳克善雖然平平無奇,沒有什麼才華,但是在處理蒙古和滿清之間的關係上,他卻是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早在皇太極在位的時候,他就想辦法將自己的姑姑嫁進了皇宮,隨後他的姑姑成為了皇后,也因此開始奠定了他在蒙古中的貴族地位。但是由於他的姑姑進嫁給了皇太極以後,多年以來沒有生下一個皇子。

吳克善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家族與滿清的關係,他又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皇太極,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孝莊太后在嫁給皇太極以後,很快就誕下了子嗣,可是接連三個,都是公主。吳克善眼看著孝莊太后遲遲沒有生下皇子,他又將他另外一個妹妹也嫁給了皇太極,這個妹妹就是海蘭珠。

海蘭珠在嫁給皇太極以後,非常得寵,皇太極非常喜愛她,不久他便誕下了皇子。但是事與願違,皇子夭折了,海蘭珠也因為這個孩子的夭折而病重,不久就去世了。皇子的早夭,海蘭珠的死也讓皇太極傷心不已,再也無心管理朝政,不久以後便也撒手人寰。

雖然吳克善將自己的姑姑和兩個妹妹都嫁給了皇太極吧也沒有生下一個皇子,但是這已經讓他得到了很多的利益,當然這遠遠不夠,在嘗到了甜頭以後,他決定繼續這樣。後來順治繼位登基以後,又將自己的女兒孟古青也送進了宮中做皇后。要說為什麼他的女兒想當皇后就能當上?這其實對他來說並不難。

順治帝是孝莊太后所生,而孝莊皇后又是吳克群的妹妹,這種關係下,孝莊皇后自然是不會反對的,加上孝莊皇后也是博爾濟吉特氏,她自然也是希望博爾濟吉特氏可以在後宮壯大起來。加上順治繼位年少,手中沒有實權,權力幾乎都在多爾袞手中,所以多爾袞為了一直可以控制順治帝自然是更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后了

順治帝親政以後便娶了孟古青為皇后,按道理說孟古青亭亭玉立,又生得好看,怎麼也不應該不到3年,就被廢除了皇后之位。其實是因為順治帝從小就被多爾袞壓制,不能與自己的母親見面,孟古青又是多爾袞親自選定的皇后,所以在親政以後,順治帝就將所有的怒氣都發洩到了孟古青身上。順治帝本來對孟古青就沒有什麼好感,加上孟古青生活奢靡,又在後宮中囂張跋扈,所以堅持要廢后。

雖然朝廷和孝莊太后都不同意,但是順治最終還是堅持廢后,孟古青被降為靜妃,遷宮別院,從那以後,史料中便抹去了對孟古青的記載。如果按照《朝鮮王朝實錄》記載,孟古青回到了科爾沁還生下了一個皇子,書中記載的是在康熙四年,孩子14歲了,但是當時如果孟古青真的懷孕並且生下來的話,孩子應該11歲,顯然《朝鮮王朝實錄》中的記載是與史實不符的。

相關焦點

  • 清朝第一例廢后之後的故事:順治帝的後三位皇后,包括摯愛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帝一生先後有過四位皇后,分別是第一任廢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三任孝獻皇后董鄂氏和第四任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第一任皇后是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強塞過來的,順治皇帝極其不喜,最終在兩年後成功廢后,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廢后。
  • 從皇后到靜妃,她成了清朝的一個笑話,被傳回到娘家,生下皇子
    甚至,當董鄂妃生下皇四子時,順治十分欣喜,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對這個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冊封太子之意。可惜的是,這個孩子早夭,而董鄂妃也因為孩子的離世因病離開了人世。這讓順治皇帝大受挫折,讓他痛苦不已,在其24歲那一年,就離開了人世。
  • 順治帝為何總喜歡與庶妃生孩子?
    查閱順治帝的史料,特別是順治帝子女的生母資料,突然發現,除了皇四子榮親王(夭折)的生母董鄂妃不是庶妃外,其餘包括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初入宮的時候也是庶妃的身份,還有皇二子福全的生母寧愨妃董鄂氏,初入宮時也是庶妃的身份,不同的是後來順治帝建立後宮妃嬪制度,把愨妃董鄂氏定為正妃,康熙帝繼位後把自己的生母佟佳氏尊為聖母皇太后
  • 此女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不到十歲就被送到宮中,還未侍寢即亡!
    導讀:在滿清入關之初,清朝皇室後宮中有一種現象叫宮中待年,所謂宮中待年,即年齡偏小的女子還不到結婚的年齡就被送到了皇宮撫養,等到了年紀再進行冊封和侍寢。比如說,康熙寵妃榮妃馬佳氏便是宮中待年,本文筆者講的是另一位宮中待年的妃子,她就是悼妃。
  • 鄭成功後人發現一份史料,揭開順治帝死亡之謎
    福臨就是順治帝,他在位有18年的時間,到了24歲時就病死了。關於順治的死亡似乎存在不同的幾個版本說法。有的人說,順治因為感染天花而死。也有人說,由於董鄂妃的香消玉殞,因此福臨憂傷過度而病死。但說來說去,究其死因無非就是病死而已。但如今卻有人給出了不同的聲音,順治帝死得很慘:在廈門被大炮轟成了肉渣。
  • 順治帝24歲駕崩,除了董鄂妃誰也不愛,為什麼他還有14個孩子?
    順治十四年十月,董鄂妃為順治生下了一個兒子,在順治的諸子中排行第四,大約是因為愛屋及烏的緣故,順治帝對這個孩子寵愛有加。據湯若望傳記記載,皇四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可見順治帝對其的喜愛程度。如果這個皇子能夠長大成人,後來繼承皇位的可能就不是康熙帝了。
  • 【文史】順治帝出家之迷(上)
    翌日上午,順治帝出生,紅光像燭光一樣照亮宮中,空中香氣多日不散。《清史稿》記載順治出生時:「上生有異稟,頂發聳起,龍章鳳姿,神智天授。」崇德八年(1643),皇太極駕崩,時年6歲的愛新覺羅‧福臨在瀋陽即位。1644年,改元順治。此時,崇禎皇帝在景山自殺,李自成攻入北京,吳三桂陳兵山海關。多爾袞在漢人范文程的進諫下率清軍大舉南下,聯合降兵吳三桂逼退了李自成。
  • 順治帝共有八子,康熙非嫡非長,為何最終成為皇位繼承人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玄燁(即康熙)是第三子,其母佟佳氏,時為順治帝庶妃。按古代繼承法統,非嫡非長的玄燁,是不大可能被選中為繼承人的。那麼中間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撿了個大便宜呢?順治帝生前有三任皇后,前兩任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的娘家人,因為不受寵,都沒有子嗣。第三任皇后董鄂氏,是去世後被追封。順治帝駕崩於1661年,在此之前,皇長子牛鈕、皇四子榮親王都已夭折。皇四子是董鄂氏所生,若不早夭,可能是最大的熱門人選。
  • 她是大清唯一被廢的皇后,身懷六甲被趕回娘家,改嫁後,幸福一生
    在順治帝時期,出現了一位皇后,被廢後還改嫁的皇后,她就是順治帝的第一任妻子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帝是皇太極的第九子,1643年,還只有6歲的時候就登基,1644年的時候,就將都城從盛京遷都北京,從此也就有了紫禁城。順治帝是一位厲害的帝王,14歲的時候就親政了。
  • 清朝第一座後陵之謎:順治帝的皇后駕崩後,為何不與順治帝合葬?
    也就是無論夫妻二人誰先死,後死者一般都與前者合葬在一起。但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帝,有一位皇后陵墓並未與皇帝合葬在一起? 難道是清朝入關後未按中原古制?還是皇后犯了錯誤,無法與皇帝合葬?我們可以通過史料找出其中的緣由。
  • 順治帝的董鄂妃,到底是他的弟媳還是名妓董小宛?一個證據最關鍵
    可鮮有人知的是,清朝歷史上還出現過這樣一位帝王,偏偏不愛江山愛美人,獨寵一妃多年,他就是滿清的第三任皇帝順治。其實,坊間關於順治帝的傳聞有很多,一些野史甚至出現了「順治帝因寵妃董鄂妃去世遁入空門」這樣的描述。所以,不難看出,順治帝的確是一個多情種。
  • 揭董鄂妃和順治帝生死之戀的真相是什麼!
    如果她沒生這個好兒子,如果她這個好兒子沒即位當上皇帝,想她是絕入不了孝陵地宮的。不能說順治生前對她沒一點兒感情,但是順治全部的感情都用到董鄂妃身上去了,孝康死得也很早。順治與母親政見不合,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董鄂妃地位的上升,順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孝莊太后身體不適,皇帝指責皇后禮數不周,下令取消皇后接受賀表等資格,實際是廢后的信號。
  • 她是富察皇后的弟媳,手段毒辣,嫁給傅恆後生下一子十分出名
    傅恆不忍心看見心愛之人受這麼大的委屈,為了救她出來,只好答應了乾隆的「卑鄙」要求,和宮女爾晴結為夫妻,劇中的爾晴是典型的「白蓮花」,表面看起來不爭不搶,其實心裡有很多小算盤,她一心想要飛黃騰達,在背後搞了不少小動作,爾晴出身貧寒,得知女兒嫁入豪門,於是一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她一人身上。
  • 《大明風華》:胡善祥助朱高煦謀反,被廢後?電視劇不能當正史
    據《胡善祥墓志銘》記載,胡善祥的曾祖父是胡守儀,曾擔任福州侯官縣丞一職,他的父親是胡榮,在朝中擔任錦衣衛百戶,胡善祥有兩個兄弟,六個姐妹,她排行老三,她的大姐胡善圍在朱元璋時期就被選入宮中,擔任尚宮(女官官職),胡榮託長女的福,在朝中也混了個官職,所以正史上的胡善祥跟景清沒有關係。
  • 順治皇帝福臨為何先後兩次廢后?第二次跟董鄂妃有關
    朝中漢臣如馮銓、陳名夏、成克鞏、張端等人知道順治有廢后的打算後,紛紛進宮勸諫,請順治三思而後行,結果遭到了順治的嚴厲斥責。可見順治廢后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才做出的決定。他在解釋廢后的理由時說:「皇后壺儀攸系,正位匪淺,故廢無能之人。」但只憑這一點,似乎難以服眾。八月二十六日,順治再次下諭禮部:「自古立後皆慎重遴選,始可母儀天下。
  • 她是順治帝生母,培育兩代英主,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她出生於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比皇太極小21歲,她的父親是科爾沁貝勒寨桑,天命十年二月初二日,十三歲的本布泰與皇太極成婚,從此她將一生奉獻給了大清朝,為大清朝的基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奠定了大清朝的繁榮昌盛,為大清朝培養了幾代傑出的帝皇,她是名副其實的女政治家,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您聊的孝莊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