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我經常對身邊那些球迷(各種球)朋友們說:「其實F1車手的身體才是最耐X的。」每當說到這兒總會有無數噓聲等著我,不僅是他們,估計你們也不太相信我說的話。所以,為了讓你們心中的「車手夢」提前破碎,我決定把這個殘酷的「真相」說出來。
一位F1車手的身體素質是常人難以想像的。2017賽季中賽車的下壓力進一步提升,從而獲得更高的過彎速度。這樣一來,在一些高難度賽道的彎角中車手們就要經受高達6G的重力加速度。
這麼說吧,6G的重力加速度與航天員每次經受太空梭發射和重返大氣層時的衝擊力相當,也等同於重量級拳擊手12輪對戰的效果。更直觀點說,就是和你重量相同的6個人同時壓在你身上。
在重力加速度的影響下不能忽視的還有頭部,這就是為什麼每位F1車手的脖子都很粗壯的原因。除了F1車手之外,你幾乎很少能夠看到其他運動員對頸部進行系統的訓練。
大直道末尾的重剎區是產生強大重力加速度的又一個區域,傳聞說F1車手在進入重剎區之前都要深吸一口氣,因為在安全帶緊捆之下的胸腔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呼吸。
除了身體外部的巨大壓力,F1車手的心率在發車瞬間可達180次/min,整個比賽中每位車手的平均心率都在160次/min以上。在正常人中,心率達到160次/min以上的基本都是心臟病患者。
「高溫」也是F1車手面臨的重大考驗,身體水分的流失能夠讓這些車手的體重在兩小時內迅速蒸發2~3kg。雖然車內有供水裝置,但也是杯水車薪,更何況還有瘋子根本就不裝水。
經受著一系列身體折磨,有人開始思考下一個彎道的剎車點該如何處理,有人開始思考該如何守住身後試圖超車的對手。這些事情不允許出現半點差錯,否則你就會知道300km/h下的賽車是多麼的脆弱。
此外,車手還需要向Team Radio中喋喋不休的領隊報告車輛的實時情況,這些情況都需要車手做出精準分析。印象深刻的Team Radio來自舒馬赫,他曾向車隊詢問該不該為他的貓剪指甲。
即便是這樣,當整場比賽結束時,你看到的仍然是一群「談笑風生」的瘋子。
編輯點評:看了以上內容,你還覺得把一臺F1賽車開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嗎?論爆發力,F1車手或許與那些短跑運動員沒法比。但是,如果比耐力的話,我相信不會有哪個領域的運動員比F1車手強。
相關內容回顧:
赤搏聊騷 江湖謠傳說開F1得穿拖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