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

2020-12-14 衝鋒號

隔離的方法有多種,而有過去武漢行程記錄的曉暢一到家就被隔離了。他是在自己的家裡進行隔離的,門上一把鎖,自己一個人待在單獨的房間裡。

他在出發時就給村主任打了電話,所以,他還沒到村口,村裡的「常委」們就全到家裡了。曉暢一樂,夠隆重的哈,哪年回來,請到家裡吃飯也沒見這麼齊整。

村幹部問話都做了記錄的,什麼時間回來的,幾時進行隔離的,隔離時的體溫是多少,蠻細的。體溫37.2度,也許是一路顛簸熱量消耗的緣故,曉暢知道,他的體溫一般的正常記錄是36.8度。村書記給曉暢留下一撂口罩和一瓶「84」消毒液,又加重口氣,說:「曉暢,你得隔離14天。在隔離期,你得學會與自己相處,戰勝孤獨噢。」曉暢一笑:「我一個大老爺們,孤獨有什麼好可怕的,不就兩個禮拜嘛。」

村幹部們走後,曉暢跟住賓館似的,先環視一遍房間。這間房還是自己當年的婚房,結婚後的第二年,就和妻子去深圳打工,後來到了寧波和上海,最後成為上海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更難得回來住一次。房間裡的家具都已經過時了,床上的幾床棉被是母親縫製的,裡面的棉花胎都是家裡種棉花加工的。他想起結婚前的那個秋天時節,母親從棉田裡把棉絮一朵朵採回來,然後反覆挑揀,晾曬之後,再加工成棉被。真正的「原生態」棉被,睡覺時,蓋在身上暖和,舒適。一年中只有春節回來一次,在回來之前,母親早就把棉被曬得柔軟如新,掀開被子,裡面還有一般溫熱的太陽味。

屋子裡到處都是乾淨的,但曉暢從沒有摸過一次掃把。母親知道兒子兒媳喜歡乾淨。只有母親總是在他們回來之前,才會把他們的房間收拾得乾淨清爽。

妻子的梳妝檯上原來放了一部21英寸彩色電視機,讓兒子看動畫片的。兒子5歲多快6歲時被接走,電視機搬到父母屋裡了。

曉暢看看這,想想那,一天一眨眼過去了。到了晚上,母親在門外問:「曉暢,要不要把電視機搬給你?」「我有手機,不用了,媽,你早點休息吧。」一會兒,在娘家的妻子和他視頻:「曉暢,一個人在屋裡急嗎?」「急個啥?一天三頓飯吃著,玩玩手機,天黑就睡,醒來又是一天嘛。」

沒說兩句,女兒的頭把母親的臉給擠扁了 : 「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帶我回家呀?」。「過幾天,爸爸就帶你回上海。」曉暢知道,女兒已經把上海的家當作了自己的家了······

關了視頻,又看了一會手機,曉暢感覺困了,於是,關燈睡覺。

自行居家隔離的第一天,曉暢就這樣慢慢地過完了。

開了大半天的車,乏了,躺下,曉暢迷迷糊糊的在腦子裡「過電影」 : 他的一個當過兵的朋友在武漢火神山建設工地做活動板房工程,找不到人,要他去幫忙。曉暢當民兵時上過政治教育課,道理是懂的,便跟妻子打了個招呼,又跟父母說公司有急事,然後便直奔武漢。工程結束,給他們工錢,沒一個人要,就急乎乎地往回趕······

曉暢一覺醒來,已經是上午9點半了。母親端來的早餐是一碗紅棗小米粥,一碟花生,一個煎雞蛋,兩個鹹菜餅。飯還沒有吃完,村醫來量體溫。隔離第二天,從村醫量體溫開始。

最後一天,曉暢是太想出來曬曬太陽了。14天的時間不算長,這在他的人生記憶裡一定是最難熬的一段時光,也將是他今後講給兒孫的故事,至於後代們是否相信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不是曉暢知道的事了。

村裡的「常委」又一個不少地和村醫一起來到家裡,為曉暢最後一次測量體溫後,宣布對他解除隔離時,曉暢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說 : 「不隔離可能也沒有事,但隔離了,大家對我放心,我對大家也有了個交待。互相負責嘛。」

曉暢走出房間,第一眼看到的是庭院裡的那棵桃樹,已經是桃花豔豔了。

作者簡介

李芳,男,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人武部。

長於文學創作,其小說作品見諸於《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文學報》、《中國國防報》、《東海民兵》、《空軍文藝》、《軍營故事會》、《小說月刊》、《橄欖綠》、《神劍》、《北京文學》、《安徽文學》、《廣西文學》等軍內外報刊。小小說《一分錢》被《作家文摘》轉載;《把你的指紋留下來》收入小說年鑑;《最後一輛炮車通過》,中篇小說《行走在戰爭邊緣的兵》、《著陸場》、《安置》及短篇小說《耳朵政審》等,分別獲得軍隊及省、市文學獎。

供稿:東海民兵

相關焦點

  • 學生時代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我們就這樣長大
    下面搜集到的這一組圖片就向我們展示了上學第一天與最後一天的對比,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實時間就是一種成長,它悄無聲息的在我們過去的日子裡留下痕跡,深刻又難以忘懷。▽13 年來,兒子的每一次開學都被父親記錄在鏡頭下
  • 居家隔離第一天,家裡馬桶堵了,咋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鍇凱 通訊員 汪娜 劉欣瑜2月11日下午,杭州紅石板社區沈塘東村15幢,又新增了一戶從台州回來的居家隔離對象。這戶隔離對象剛進家門不到20分鐘,就給社區打來了「求救」電話。「幫幫忙,馬桶堵住了,已經用吸盤疏通過了,但沒成功,我們三個女孩子,今天隔離的第一天,這個難題不解決,後面13天可怎麼辦呀?」電話裡,姑娘帶哭腔。社區書記姜曉給運河物業打了求助電話。
  • 我的隔離日記(第一天)
    · 隔離日記 ·DAY 12020年2月7日福建福州我是福建廣電融媒體中心的記者陸天作沒想到我自己也會成為一個隔離的對象,或許這就是我與武漢的另一種「零距離」。今天我們小區出現了一例感染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另外還有兩例疑似患者,三個人是一家人,所以小區從今天開始實行全封閉管理,任何人員不得進出,持續十天。從我家的北陽臺就可以看到這一家三口被隔離的單元樓,距離不過百米。
  • 3月最後一天說說怎麼寫 4月第一天早安朋友圈心情說說文案
    今天是2020年三月,最後的一天。就算日子很難,也要和三月好好說再見,人生永遠有告別,但我們永遠有期待。無論風雨悽迷,或是陽光明媚;無論命運多舛,或是道路坎坷。微笑始終藏於心中,在燦爛的陽光下,讓我們在四月的日子,都充滿了新的希望!再見,難忘的2020年3月,希望新的一月,美好也能如期而至。
  • 夜讀|萌娃開學第一天忘記教室在哪|女留學生青島隔離喜獲愛情
    【迷茫】因假期太長,萌娃開學第一天忘記教室在哪:我很久以前是一年級!@燃新聞消息,開學第一天,萌娃因為假期太長忘記教室在哪!4月14日,一段視頻在社交媒體走紅,引起熱議。女留學生青島隔離喜獲愛情!網友在線催婚…青島新聞網消息,疫情之下,依然阻止不了愛情的「小火苗」,浪漫的青島更是一個滋養戀愛的地方。近日,一位英國留學女生回國之後,一直在青島隔離。卻在隔離的14天裡,意外與隔離酒店隔壁房間的小夥擦出戀愛火花,共譜一段愛情佳話。
  • 一天兩次測體溫,微信實時溝通——來自青浦首家「集中隔離觀察點...
    隔離觀察人員目前的防疫情況如何?他們又是怎樣度過這漫長的14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1 太感謝了,我在這裡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年味兒」 在這次的隔離觀察區,有一位母親和6個月的寶寶引起了倪春芳的注意。
  • 汪小菲隔離第一天表達對玥兒思念
    汪小菲還曬出幾張海灘照以及玥兒玩耍的照片,稱昨日在飛機上看到了經常帶玥兒去玩耍的海邊,更直言這半年天天和女兒黏在一起,才隔離第一天就已經很不習慣啦。不得不說,汪小菲確實很「女兒奴」呀。照片中,玥兒扎著馬尾,身穿T恤裝扮十分接地氣。小妮子蹲在海邊玩沙子非常專注,連被爸爸「偷拍」也沒在意,十分可愛。
  • 假期最後一天發朋友圈說說句子大全 收拾心情國慶最後一天的你
    今天是國慶假期最後一天,過完今天,2020年假期全部結束。來說說,這個小長假,你收穫了什麼?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假期最後一天發朋友圈的說說句子,希望你們能用上。  假期最後一天發朋友圈說說句子大全(一)1、國慶長假,在外旅行,心情舒暢,精神倍增,長假已過,繼續工作,恢復平靜,保持心情。祝假後快樂,工作順利!2、度國慶彈指一揮間,工作日好似一萬年;歡天喜地樂八天,混沌恍惚過一日;恭祝上班族轉心智,聚精神,幹勁更足。3、國慶長假已過去,無邊工作要繼續,工作煩惱莫恐懼。
  • 開學第一天,臺灣578名學生發燒被隔離,寶媽怒懟教育部吃乾飯
    但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有所不同。例如臺灣,他們教育部的做法就跟大陸教育部有所不同。北京時間2月25日,臺灣地區教育部就宣布學校正式開學。可是開學第一天,臺灣就有578名中小學生被檢測出有發燒情形,他們全部被隔離,無法到校,而這一天請假的學生足足有上萬名。
  • 開學第一天發燒五百多,疫情下,開學一定要謹慎
    開學第一天,我國臺-灣578名中小學生有發燒症狀,已被隔離,據稱,目前這578名學生都按照標準流程,安排在隔離空間,無法到校。近日臺-灣學生開學,開學第一天就學生、家長就沸騰了。很多家長十分擔心。中國各省都在延遲,而臺北市長柯文哲說,「算是壓力測試,終究還是要逐步復工復學」25日當天,學校的老師和請來的志工早早就在學校門口待命了
  • 我在臺灣隔離的日子..
    等了半天沒動靜,最後發現,原來是系統統計名單錯了,誤送了,裡長包裹是臺灣人才有的啦。有一天晚上,旅館的火警警報深夜被觸發,大家都嚇了一跳,議論紛紛。隔離期間,這份溫暖仍然持續,即使老師每天都要去機場接學生、要處理一大堆事務,他還是會從群聊觀察我們的情況,適時給予提醒和鼓勵。
  • 書展最後一天,開啟優惠促銷,低至→
    書展最後一天,開啟優惠促銷,低至→ 2020-08-18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中最後一天暑假日記400字(精選2篇)
    篇一:初中最後一天暑假日記400字  今天是暑假的最後一天,我要好好利用它。我該怎樣做呢?
  • 徐嬌從美國返回國內正獨自隔離 家門口貼隔離字條
    徐嬌全副武裝網易娛樂3月19日報導3月19日,徐嬌稱學校本月12日已經停課,原本打算在美國居家隔離等到疫情結束繼續完成學業,但考慮到擔心美國疫情繼續蔓延,最後還是決定聽從媽媽的安排儘早回國。她在17日凌晨踏上回家的路,並分享回國第一天的生活日誌,曬體溫和健康碼,表示現在全程做到「無縫對接」,正在獨自居家隔離。她稱自己家門口已經貼上了隔離人員的字條,門口還裝了監控器,實時監督被隔離人員是否外出。並對機場和社區工作人員以及一線的人們表示感謝。最後還打趣的稱,自己也沒能逃過網課,接下來要繼續過美國時間了。
  • 回家過年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變化,抖音一天播放1600萬|今日爆款
    >《「接替」撒貝寧開始「今日說法」,他躥紅的速度讓人嫉妒》 公眾號:她刊 爆文類型:文化 文章數據:頭條閱讀數10萬+,點讚數4343,在看數6317,該帳號近7天內點讚數和在看數最高的文章
  • 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裡什麼樣?記者實地探訪
    【來源:央視財經】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按照防疫工作的流程,從境外回國的人員,都要先轉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14天的觀察隔離。各地的集中隔離點裡,究竟是怎樣進行隔離的,裡面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走進廣州和天津的兩個隔離點,介紹了內部的情況。
  • 在溫州被集中隔離的日子 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日三餐送到門口
    一天測兩次體溫,一日三餐送到門口,從湖北回來的小李住進了一家星級酒店 在溫州被集中隔離的日子  疫情防控升級。一些重點人群被安排到定點機構、酒店進行醫學隔離觀察。集中隔離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一日三餐吃什麼?  溫州是浙江省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 張偉麗回國開啟隔離生活:讀書、學英文、開直播
    在美國滯留一個多月後,成功衛冕UFC女子草量級世界冠軍的中國女選手張偉麗於4月20日晚從美國平安抵達天津,將在天津接受14天醫學隔離。張偉麗將自己隔離期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讀書、學英文、開直播將是主要內容。
  • 隔離日記
    今天是28日凌晨三點五十三分,我在糟雜無序的夢中醒來,當我睜開眼足足有二分鐘才意識到自己在隔離期。打開床頭燈睡意全消,想起該寫我的日記(二)了。昨天應該是完完整整在隔離區待了一天,早上寫完了隔離日記(一),看也未看就發了出去。
  • 1,193人被新冠隔離,這是成功的學校重新開放嗎?
    美國亞特蘭大郊區的一個縣在爭議和案件數量增加的情況下,重新開放了學校,預示著全美艱難的返校季節。自從冠狀病毒大流行爆發以來,切諾基縣學區的學生第一次返回教室後一天,第一封信於8月4日發出。到星期五下午最後一個鐘聲響起時,其他10所學校的校長已經向切諾基縣的家庭寄了類似的信,切諾基縣是亞特蘭大以北郊區的一個田園風光,政治保守的地區。本周,更多的信件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