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古調不彈」的由來

2020-12-11 阿魏路路通

成語「古調不彈」現在常被用來形容過時的東西不再受人歡迎,漸漸被人忽略。這個成語就出自唐朝詩人劉長卿的一首詩《彈琴》。但是詩人的本意是借古人高雅的音樂不再受今人喜愛這個事實,表達他對世事流轉、人心善變的不滿,含有知音難尋懷才不遇的無奈和寂寞之感。詩人如下:

彈琴

劉長卿

凌凌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歲自愛,今人多不彈。

詩題在《劉隨州集》中題作"聽彈琴"。泠泠七弦上,泠泠是清涼、悽清的樣子。此處是指清越動聽的琴聲。七弦琴彈奏出清越動聽的美妙聲音。靜聽松風寒,松風寒,秦曲中有《風入松》的調名,這裡又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悽涼。仔細聽,仿佛狂風吹動松林的悽涼之聲。古調雖自愛,雖然我很喜愛高雅的古調,今人多不彈,現在的人卻已經很少有人彈奏這樣的曲子了。

劉長卿仕途比較坎坷,屢次遭貶,人呢,又恃才傲物,孤傲的性格與官場格格不入,寫下這首詩,以發洩懷才不遇的不滿情緒。詩 的前兩句寫出了七弦琴彈奏的音樂氛圍,詩人非常著迷,「靜聽」就顯示出詩人沉浸其中的神態。讓讀者隨著詩人步入了《風入松》場景之中,感染力極強。後兩句寫了古調雖美,但曲高和寡,只有自己喜歡,今人多不彈,多字在此運用,看似多,實則極少。更顯示出詩人的喜愛是另類,孤獨感油然而生。

世事變遷,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都會搭戲臺,唱大戲,大人小孩搬著小凳子早早佔好了臺口好位子,看臺上鑼鼓喧天,文臣武將齊上,臺下眾人仰脖仔細觀賞,那樣的日子已經不再有。時代在變,人們的愛好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與時俱進。不是說過時的是糟粕,而是新型的事物更使現在的人著迷,所以相對來講,那些過時的容易被人忽略。(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古調不彈
    古 調 不 彈 古調:古代的曲調。古代的曲調不再彈了。比喻淳樸的古老風尚不多見了。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譯文: 唐·劉長卿《聽彈琴》詩:「七弦琴奏出清涼的曲調悠揚起伏,細細傾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我雖然非常喜愛這首古時的曲調,但如今人們大多已不去彈奏了。」
  • 沒有藥可以救了,這就是不可救藥成語的由來
    現在在生活中都會用一些成語來比喻一些事情吧,但是你們知道用這些成語可以來形容古時候的一些事情嘛,可以說這些成語都是由他們的事情而得到來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幾個經典的歷史故事!然後他在去看鄰居,就覺得不像賊了!第二個揠苗助長,從前有一個農夫,在種禾苗的時候,他明天就去田裡面看,每天都去結果發現自己的禾苗沒有長高,然後他就想了一個辦法,把每個禾苗都從土裡面拔出來一點,經過長時間的折騰,把田裡的禾苗全都拔了一點出來,然後他回來就高興的給他兒子說禾苗長高了,結果兒子跑出一看禾苗全都枯萎了!
  •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十首構思精緻的五言絕句 讓人過目不過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聽箏》——唐代李端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怨情》——唐代李白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唐代劉長卿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秋夜寄邱員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唐代韋應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 人心不古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人心不古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人心不古(rén xīn bù gǔ)成語釋義:古:指古代的社會風尚。舊時指人心奸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
  • 成語「羊車望幸」的由來
    羊車望幸,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希望得到寵幸或者是重視。而這個成語的由來是因為一個皇帝,這個皇帝就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 作為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一開始的時候,在皇后強勢的扶持下,據說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國君,他在登基之初也做出了不少的業績,也正是因為皇后的強勢,那個時候的司馬炎非常聽從皇后的意見,可是在皇后去世之後,司馬炎成沒有人看管的「種馬」,當時的晉朝,因為長期的發展變得富強,而司馬炎開始放縱自己,在全國範圍內選妃,甚至不允許在選妃期間任何未婚女子結婚。
  • 從高山流水到今人多不彈,看看古琴到底經歷了什麼!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這說明古琴聽的不是旋律,是神和意!現在,大多數樂器是用來取悅聽眾的,古琴最主要則是用來取悅自己的,彈給自己聽的,自然大多數人不會覺得好聽,也不需要別人覺得好聽,自己愉悅即可,因此,彈給自己取悅自己的音樂如果還有人能聽得懂引起共鳴,當然會引為知己,這也是知音難得的真正含義了!
  • 你不知道的熟語典故由來(其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用到一些常用語,熟語,包括一些詞組和詞語或句子,包括格言、警句、成語、歇後語之類的。雖然我們用的時候很清楚這個熟語表達的意思,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一成語。
  • 足球賽帽子戲法和梅開二度是什麼意思 是不是成語與由來介紹
    我們在足球賽上經常會聽到哪個明星誰誰誰上演了梅開二度或帽子戲法,不懂球的小白就會問梅開二度和帽子戲法都是什麼意思啊,兩個是不是成語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梅開二度和帽子戲法在足球賽上分別都是啥意思,還有兩個的由來介紹。  梅開二度意思  通常接連兩次喜事都可以叫「梅開二度」。
  • 河南一古鎮,素有「一腳踏三省」稱號,是成語「朝秦暮楚」的由來
    我國最為出名的古鎮像周莊、烏鎮、西塘等等,我國還有一處古鎮,一腳踏三省,「朝秦暮楚」一詞的由來地,你知道在哪兒嗎?這處古鎮就是荊紫關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位於淅川縣西北部,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荊紫關古鎮歷史悠久,有著豐厚的商業文化和絢麗的古建文化遺存。
  • 腦筋急轉彎:出家人彈琵琶,打一成語?學霸十秒鐘就想到了!
    第4個問題:出家人彈琵琶,打一成語?學霸十秒鐘就想到了!第5個問題:不懂音樂的小明在聽老師彈過一首貝多芬的曲子後,竟然知道老師彈的是什麼,為什麼?第6個問題: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你會站在哪邊呢?1.謎底:俱,「橫豎」可理解為「十」,「十」字若見到「俱」就要成為「真人」2.謎底:是負增長3.謎底:蹦極去了4.謎底:挑撥離間,「離間」別解為「離開房間」,隱喻「出家人」5.謎底:老師彈的是鋼琴
  • 「士處三月,刮目相看」,說一說我自創的成語的由來
    「士處三月,刮目相看」,說一說我自創的成語的由來文/孫國華>一天,我來到校園裡的一家美髮店,見店中的顧客不多,便問店員我理髮需要等多長時間,店員很肯定地說:「最多10分鐘」。也許會有人說我矯情,多等一會兒不就得了,可是我真沒有時間,時間對於我來說真是太寶貴了。那段時間我正在河北師範大學讀在職研究生,需要連闖同等學力全國英語統考和碩士論文答辯兩道關,才能拿到碩士學位。
  • 古人愛古琴而今人多不彈
    唐代由於大量吸收外族文化,胡樂風行,詩人劉長卿的《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以及白居易的《廢琴》:"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這兩首詩有力的證明了胡樂的影響,使文人視為精神堡壘的古琴技藝式微了。
  • 成語典故:「握髮吐哺」的由來
    先行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1)「行邁靡靡,中心如噎」,「噎」的準確意義是內心的鬱悶,並不指食物噎住了喉嚨;(2)成語「握髮吐哺」的由來,請見第六字「吐」字字條加粗字。其他無興趣內容,請自動忽略。再比如《紅樓夢》二十八回中賈寶玉《紅豆詞》中有一句:「咽不下玉粒金蓴噎滿喉」是指因氣息不順而導致食物噎喉。
  • 古調譜新曲 唱出好生活
    「侗寨燕茶變了樣,往日舊貌換新顏;茶葉飄香歌聲飄蕩,綠水青山都是歌……」古調譜新曲,唱出侗家人的心聲,記錄下他們脫貧攻堅的歷程,更提振了當地村民幹事創業的精氣神。近年來,燕茶村積極培育發展茶葉和油茶產業,總面積約8500畝,實現年產值近百萬元。
  • 學一個成語改變人的一生,「虛懷若谷」成語的由來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這就是「虛懷若谷」成語的出處,讀了本文我們可能基本理解「虛懷若谷」這個成語的意思了。如果我們能進一步學習,對你的幫助會更大。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對善為士者(就是有道的人或者是管理者)作了深刻的論述,他說古之善為士者在修道方面是有很深造詣的人:豫兮若冬涉川:就好象冬天打著赤腳過河,意為謹慎小心。
  • 學習成語:光怪陸離
    lù lí成語資料【用 法】 作謂語、定語。成語典故「光怪」的由來,據《吳書》上記載,孫家世代在吳地作官,居住在富春,祖墳在城東。孫堅出生前,孫氏祖墳常常出現怪異光景,五色雲彩,直達天際,連綿數裡遠,許多人都前去觀看。鄉親父老都說∶「這不是平凡現象,孫氏要興旺了!」孫堅的母親懷著孫堅時,曾夢見腸子從腹中拖出,環繞吳地昌門。醒來後很害怕,就告訴鄰居的老太太。
  • 《緣木求魚》成語故事的由來
    「不!不是打敗了別的國家我才感到痛快。我這樣做,不過為了滿足我最大的欲望罷了。」齊宣王說。        「那大王最大的欲望是什麼呢?」孟子說。        齊宣王笑了笑,沒有回答。但是聰明的孟子已經知道了大王的欲望。他對齊宣王說:「大王是想用戰爭徵服天下,這是不可取的方法。
  • 成語班門弄斧的由來
    「班門弄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於柳宗元的「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是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本領,不知羞恥。而「班門弄斧」得以流傳,還得益於明代詩人梅之煥遊采石磯的經歷。采石磯之所以名聞天下,是因為在民間傳說中,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晚年遊覽采石磯時,探身去捉水中明月,不幸墜江而死,采石磯因此名聞天下。
  • 《刀塔傳奇》元宵節燈謎第2彈 成語篇謎底大揭曉
    元宵節燈謎第二彈謎面:1.愚翁之家2.蜜餞黃連3.皇4.元宵同返鄉5.旅遊去長城謎底都是成語:1kaimenjianshan 黑鳥*52tonggangongku 初級經驗藥水*53baiyuwuxia 永恆冰柱碎片*54zhongwangsuogui 冰甲捲軸*55qianchengwanli 風行靈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