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ORE Health看跨境醫療這一年:衝出困境,迎來高增長期

2020-12-10 騰訊網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疫情防控的前景不明、各國各城市之前交通與旅行的中斷、跨國航班與籤證政策的變化、跨國會診業務的挫折……這一條條的不利因素,都讓許多跨境醫療機構措手不及。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作為醫療的重要子賽道,跨境醫療行業經歷了種種困境、轉型與洗牌的陣痛,然而同樣迎來了高速增長的機遇。

疫情困境背後:跨境醫療需求仍舊強勁

 

早在2019年12月,跨境醫療行業就開始逐漸感受到了新冠肺炎的衝擊,這種衝擊在全球第一波疫情蔓延的一季度達到了頂峰。

首當其衝的是患者跨境就診治療因疫情受阻,不少醫院的科室因疫情原因停止接收病人,各國的出入境政策也不斷收緊,國際航班數量大大減少。

此前數家提供跨國醫療中介服務的公司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坦言,今年第一季度的業務量受到較大衝擊。

這也意味著,合法的、高質量的跨境遠程諮詢是目前國內大多數跨國醫療機構為國內客戶能提供的最佳方案之一。

然而跨國線上會診的流程也面臨著疫情帶來的困難。

「一般而言,線上會診需要患者、國內主治醫生及國際頂級專家的共同參與,而在當時國內爆發疫情的情況下,國內的主治醫生無法參與會診。因此,患者在拿到國際專家的二次診斷意見(second opinion)後,其前沿治療方案也很難被國內醫院接納,這當中涉及很多醫療責任的問題。」美國專業的遠程醫療機構MORE Health(愛醫傳遞)聯合創始人Dr. Robert Warren說道。

這家機構總部位於加州舊金山矽谷,戰略合作夥伴裡有許多癌症及重症領域如雷貫耳的名字,醫生資源豐富、高端,包括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 斯隆)、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UCSF), 希望之城國際醫學中心( City of Hope), 和波士頓兒童醫院(BCH) 等美國知名醫院。

「完備的遠程醫療平臺無法在一朝一夕內建設完成。尤其是在全民隔離、各行各業生產停滯的緊急情況下,一個技術完善、法律資質與流程規範的平臺極其稀缺與可貴。以MORE Health 來例,經過10年準備,我們才做到這一點。」Dr. Robert Warren解釋道。

早在今年第二季度,MORE Health就公益性地將其完善的跨境遠程醫療平臺共享給中國與世界各地的醫院與醫生,滿足疫情中患者遠程醫療的需求,支持當時資源緊缺的醫療體系正常運轉。

在此期間,MORE Health過去的積累成為了其能夠迅速成為疫情期間幾乎是最好用的跨境醫療平臺的基礎——其遠程醫療平臺已經創立接近10年,擁有各國健全的法律資質、醫療事故責任保險及世界頂級的醫療專家,並且獲美國的HIPAA、歐洲ISO標準認證。

在疫情之前,MORE Health就已經為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受法律和保險雙重保障下的遠程會診和定製化診療服務。而在後續跨境醫療需求持續高漲時,MORE Health也因此迅速被歐洲、美國、南美等地的醫院所認可

「疫情讓跨境醫療行業整體加速了兩年。」MORE Health聯合創始人Dr. Robert Warren說道,他同時是美國外科醫師學會董事,胃腸道、肝臟腫瘤專家,也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中心前腫瘤外科主任。「2020年,在經歷短暫的困境之後,我們迅速轉型,業務量與客戶數正在加速增長。」

第三季度以來,MORE Health的患者數量快速增長。通過MORE Health,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在其當地的醫院,與其主診醫生及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世界頂級專家一起溝通病情,探討治療方案。

「我們發現,MORE Health此前所做的準備,以及疫情期間我們在中國、美國、歐洲、南美等地建立的的聲譽,都能夠使我們的發展長期受益。」Dr. Robert Warren說道。

當中國疫情減緩時,MORE Health通過其線上平臺,在世界範圍內舉辦多場線上研討會,將中國的抗疫與治療的經驗分享給世界各國的專家,分享主題囊括抗疫經驗、心理諮詢、新冠重症患者的治療方法等方面。如在全球醫療科技盛事JP Morgan醫療大會期間舉行的AAMA全球醫療科技大會,參會嘉賓包括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醫學物理研究及放射物理部 主任Lei Xing、Google Cloud全球醫療科技總監Aashma Gupta、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國際醫學中心副院長Edwin McCarthy等。

今年一月MORE Health參與的線上AI醫療科技大會

 格局巨變:優勝劣汰、行業門檻抬升

 

不難看出,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跨境醫療行業格局巨變: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二八法則體現更明顯,落後。

正如Dr. Warren提到新冠疫情的爆發使遠程醫療的需求劇增,行業變革加速。

尤其是在基礎醫療(primary care)領域,許多不必去醫院現場的診斷(比如簡單的感冒、發燒、尿道感染等問題)正在逐步線上化。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優秀企業得以加速增長,比如今年股價迅速上漲的Teledoc、Mwell等公司。

然而,對於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跨境醫療而言,疫情加速了行業的洗牌。一些應急能力弱,資質不夠完備的企業被迅速淘汰。

「對於跨境醫療企業來說,大部分做二診海外就醫的公司,必須儘快轉型。在新冠肺炎這樣的黑天鵝事件中,對於會診的業務量衝擊最大的,是那些沒有準備好的企業,而法律上和安全上的準備,尤為重要。」MORE Health的創始人Dr. Robert Warren說道。

由於患者在疫情中無法遠赴海外就診,加之疫情之下跨境醫療管控的趨嚴,不少醫院為了規避潛在的風險,只願意與信任的平臺合作。在這樣的情況,許多跨境醫療企業轉型成重疾綠通服務或者健康支持(wellness support),甚至有不少企業直接退出了跨境醫療這個市場。

與此同時,黑天鵝事件將重大疾病的跨境聯合診療的要求與門檻提高了數倍。

不同於輕症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遠程醫療,行業準入門檻極高。在技術上,重大疾病的跨境會診需要一個非常專業、系統的平臺,傳輸病人完整的病例資料,包括MRI、病理、影像、血液檢測等,並由平臺為其匹配全世界最頂級的醫生。

醫療行業整體趨於專業與保守。一旦企業在重大疾病的跨境醫療領域建立口碑,獲得世界頂級醫院與醫生的認可,其法律、技術、品牌優勢將為其築起一道極寬的護城河。

之前,有一些獨立的個人醫生願意和一些公司嘗試跨境會診或者給出二次診療意見。但黑天鵝事件爆發後,這種兼職的做法將不再被醫院和醫生認可。頂級的醫院和醫生更願意由自己所在的醫院出面,和美國的醫療機構,比如MORE Health直接籤約,約定費用和醫療事故責任。在這個層面上,中國的機構幾乎沒有辦法為美國的醫生們提供醫療事故責任。

與此同時,疫情之下,美國、歐洲等地對於跨境醫療的資質審核更加嚴格,這也讓新玩家在短期內難以進入。這些資質審核包括但不限於患者是否擁有醫療事故保險、是否符合HIPAA法案要求(醫療電子交換法案)、平臺的技術資質等等。

以患者隱私保護為例,在疫情之前,許多不規範的平臺通過微信或者郵件就能夠共享病例,但這樣的做法在疫情的強監管下變得不再可行。美國HIPAA法案對於患者的電子病歷與隱私有嚴格的要求,而微信、郵件等途徑的安全性不符合HIPAA要求。出於安全隱私的責任的考慮,美國的醫生即使收到了病歷也不敢查看。

目前,MORE Health是全球最大的重症跨境醫療平臺,擁有廣泛的全球覆蓋度。

「MORE Health平臺在法律資質、技術準備、隱私安全等方面,以及我們與醫院的工作流程的銜接,都經過了10年的打磨,才獲得全世界的頂級醫院及醫生的認可。」Dr. Robert Warren表示。

MH平臺專家,從左至右: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醫學物理研究及放射物理部 主任Lei Xing,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中心腫瘤外科實驗室主任、MORE Health(愛醫傳遞)聯合創始人Robert S. Warren,美國希望之城國家醫療中心國際醫學中心副院長Edwin McCarthy,美國布列根健康國際業務發展與醫療事務副院長Mark Alan Davis

技術驅動跨境醫療持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跨境醫療需求的增長及醫療行業數位化的進程,技術正逐步成為跨境醫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在疫情期間,MORE Health上線的免費COVID-19症狀自測工具——這個病毒自測平臺由來自中國及美國斯坦福的頂級傳染病學家共同研發而成,患者只需訪問MORE Health的網站就可以免費使用,並且該平臺可以支持10種不同的語言。目前,MORE Health(愛醫傳遞)網站上的自測平臺每天的點擊量高達幾萬次,上線半年以來已經幫助了數百萬的患者完成了自測,幫助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據悉,MORE Health的自測平臺擁有頂級的專家,還擁有完備的醫療事故責任保險,並完全對用戶免費。通過自測平臺,患者能夠準確地獲知自己的症狀屬於新冠肺炎哪個階段,避免患者因單純的發燒、咳嗽而奔赴醫院,從而高效地幫助醫院分流患者,緩解醫療資源的緊張,並降低潛在的感染機率。

與此同時,MORE Health2020年JP Morgan 大會上,還推出AI新產品「AIMA」 為患者自動進行專家匹配。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與MORE Health過往積累的大量臨床數據與病例,AIMA可以自動為患者進行高精度的專家匹配。

據了解,在MORE Health每年都有數千例重大疾病案例,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臨床數據以及頂級醫生的診斷和建議。為了擁抱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趨勢,MORE Health針對不同疾病的特點,結合了文本挖掘以及專家知識創建了細分的疾病數據模板,以便更好地將高維、稀疏的臨床案例數據應用於深度學習過程。

通過AIMA,只需掃描患者病歷,AIMA即可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找到相應的專家。再根據資料庫中的出版物、最新的新藥研究、臨床試驗等,快速鎖定該疾病領域最頂級的醫生。

值得一提的是,MORE Health目前仍然在以每年上萬例案例的速度積累著新增案例,涵蓋了腫瘤、神經內科、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科、骨科、風溼、免疫疾病以及兒科等各個領域,並且案例累積的速度仍在不斷加快。「截止到目前,肺癌案例仍然是MORE Health案例資料庫中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病種,因此我們的主要研發都投入在肺癌案例之中。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擴展到其他腫瘤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Dr. Robert Warren表示。

而跨境、全球化的未來也將會給醫療領域帶來更多的合作與可能性——在疫情期間MORE Health平臺幫助過的海外醫療企業,雖然也承擔著本國的醫療負擔,在後續中國病人有重症諮詢等醫療需求時,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新冠疫情這樣的全球性黑天鵝事件中,其實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然而當我們共同努力時,總是能提供更多的力量。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將我們的力量與保險公司、醫院的力量團結起來,給予患者更多更好的就醫機會與選擇。」Dr. Robert Warren說道。

相關焦點

  • MORE Health推出新冠肺炎自測工具
    2020年3月24日,總部設在矽谷的跨境遠程醫療領導者MORE Health(愛醫傳遞)在covid19.morehealth.com上以6種語言推出免費的新冠肺炎自我檢測工具
  • 蘋果發布AirPods Max耳機,TWS再迎來高增長期
    打開APP 蘋果發布AirPods Max耳機,TWS再迎來高增長期 金融界 發表於 2020-12-23 09:12:00
  • Rock Health 和 StartUp Health 數據總結2019,全球數字醫療融資...
    Rock Health:2019年風險投資有所下降,網際網路數字醫療迎來了六次IPO 在過去的十年中,數字健康從投資人潛在關注發展至今,在美國已經獲得了整個風險投資近十分之一的資金
  • 健康產業發展40年巡禮:GE醫療(GE Healthcare)
    Since then more than 150 new products were developed.Followed up by two more Kubio programs settled in China successfully. One for Pfizer at Hangzhou, the other one for BeiGene Biopharmacy Program at Guangzhou.
  • 美國黑人的生活和醫療困境
    Black Lives Matter的口號針對的是警察的暴力執法,也適用於黑人群體接受醫療服務的深厚壁壘。 今天我們看看《經濟學人》文章 Black America in Peril 如何分析美國黑人的生活和醫療困境。
  • 重慶迎來新一輪別墅增長期
    原標題:重慶迎來新一輪別墅增長期  「從2010年到2012年,受到政策調控、別墅用地的限制以及區域規劃的限制 ,導致市場上的別墅放量相對較少,市場受到抑制。」重慶龍湖策劃總監羅政表示,藉助「金九銀十」的到來,如今重慶樓市正迎來新一輪的別墅增長期。
  • 求求你們不要再用more and more了
    more and more 這個短語的英文和中文「越來越」剛好逐詞對應,方便好記,而且拼寫簡單,不容易出錯的同時,還能增加詞數,所以成了很多考生寫英語作文的必寫詞,但是如果通篇都是more and more,就會暴露出詞彙量貧乏,水平不高。不過,我首先要在這裡為 more and more 正個名,這個短語本身沒有問題,英美國家母語者也在用。
  • 高考英語作文範文背誦:健康的重要性(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is poor,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 so i would like to say don't hurt yourself trying to make money. instead take care of your body and be happy with what you do have. health is more
  • MORE Health 愛醫傳遞與日本 Integrity Healthcare 成立合資公司...
    此次中日兩家企業的合作,意味著MORE Health愛醫傳遞再次拓寬自身的服務範圍,進一步促進全球優質醫療資源對於國內消費者的可及性。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消費者、患者對於跨境醫療的需求成倍增長,未來跨境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超百億。
  • 疫情之下業務翻倍,這家跨境醫療做對了什麼
    一場疫情,讓遠程醫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很多人出國就醫受阻、線下診療渠道被完全切斷的困境下,MORE Health(愛醫傳遞)的出現解決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MORE Health是一家致力於推動醫療行業網際網路全球化與醫療無國界事業的專業跨境遠程醫療服務機構,MORE Health愛醫傳遞憑藉領先的雲智能系統和安全的數據交互會診平臺,滿足疫情中患者遠程醫療的需求,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重症跨境醫療平臺,擁有廣泛的全球覆蓋度。
  • MORE Health任命傑夫.拉斯克博士為首席醫師官
    加州福斯特城2017年11月6日電 /美通社/ -- 總部位於矽谷的全球醫療IT(網際網路技術)公司MORE Health(中文:愛醫傳遞)今天宣布任命傑夫.拉斯克(Jeffrey Lasker)博士為公司首席醫師官。
  • 讀外刊學英語|美國黑人的生活和醫療困境
    Black Lives Matter的口號針對的是警察的暴力執法,也適用於黑人群體接受醫療服務的深厚壁壘。今天我們看看《經濟學人》文章 Black America in Peril 如何分析美國黑人的生活和醫療困境。
  • In rude health or in ruddy health 十分健康
    Reader question:Is the economy in "rude health" or in "ruddy health"?More people use "rude health" than "rudder health". A search via Bing confirms this, more than 300,000 items in "rude health" vs. 38,000 articles containing "ruddy health".
  • 跨境電商行業深度報告:精品電商崛起,尋找跨境電商中的α和ROE...
    中觀層面:跨境電商 B2C 承接發展,結構發生改變,差異化成為主流;微觀層面:跨境電商企業經過 2013-2015 年野蠻資本消耗階積壓嚴重;進入 2016-2018 年行業高增延續,企業深度去庫存和商業模式聚焦,自有品牌網站和產品品牌的公司穿越周期,從存貨周轉、供應鏈能力、私域流量等方面建立了深度的規模優勢,典型的以SHINE、ZAFUL、Anker
  • MORE Health愛醫傳遞斬獲「網際網路醫療之王」
    全球數字醫療服務機構MORE Health愛醫傳遞榮登「醫療領域-網際網路醫療年度企業」榜單。與眾多表現低迷的行業相比,醫療健康持續散發著積極的信號。但我們需要清醒地看到的是,即便醫療領域具有這樣的先天優勢,但對於參與其中的市場主體來說,仍要不斷精進,開拓創新,才能立於行業不敗之地。網際網路醫療政策的逐漸明晰、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智慧醫療的風行和漸成趨勢,對醫療產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 電子書包,如何衝出「困境」?
    原標題:電子書包,如何衝出「困境」?如何突破電子書包發展的現實困境?一系列疑問成為我們當前的必答題。這一幾十年來眾多的教育專家、技術專家、教研人員付出無數心力都無法解決的教學轉型難題,對於工作繁重、整天疲於奔命的一線教師來說,怎麼可能解決?所以就像「校校通」和「班班通」實施初期的「三個月熱度」現象一樣,一段時間後,教師們便會因其索然無味、沒有價值而避而遠之。當然,這隻就是當前電子書包用不起來,或用不出效果的表層原因。
  • 梅奧診所發展在華第三家RRF 跨境醫療潮湧
    中美醫療服務機構喜馬拉雅生物科技創始人徐靜文今日(6月20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跨境醫療機構繁多且費用存在較高門檻,而能否與國外實力較強的醫院形成專業對接或是持續合作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新政「滿月」迎來調整之機,保稅備貨業務將...
    跨境進口電商僵局能否改變?就在新政滿月之際,陷入僵局的跨境電商終於迎來一線轉機。更多精彩內容,請看本周盤點。 保稅備貨業務將全面恢復正常 雨果網消息:陷入僵局的跨境電商終於迎來一線轉機。消息稱跨境電商進口監管新政擬作調整,保留新政對稅率的調整,暫緩一年實施行政所涉及的具體監管措施,直至形成新的合理監管方式。
  • 醫療保額最高1000萬元 國壽推出中國人壽首款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險
    12月15日,中國人壽廣東省分公司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產品發布會,正式宣布推出中國人壽首款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險——「國壽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保險」。《投資快報》記者獲悉,該產品為客戶提供最高可達1000萬元人民幣保險金額的醫療保額,保費方面,35歲為例,首次投保,參加當地基本醫療保險、公費醫療的是1598元,未參加當地基本醫療保險、公費醫療的是2078元;投保年齡涵蓋出生二十八天以上、六十周歲以下,投保前十二個月內在廣東省累計居住時間不少於二百四十日的身體健康者,均可作為被保險人,保險期間為一年,在保險期間屆滿前或合同約定的寬限期內可申請續保(
  • 亞馬遜印度站宣布開設「health and fitness fest」頁面,eBay將...
    此前,速賣通還發布了《跨境十日達與跨境「滿升級」合單計劃服務一體化通知》,將會對跨境「滿升級」合單計劃與跨境十日達計劃進行統一,整合為「72小時上網極速達」計劃。對於籤署了十日達計劃/合單計劃的商家,將更新為籤署「72小時上網極速達」計劃,享有跨境十日達和跨境「滿升級」合單計劃兩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