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海已逼近美國棄臺的「臨界點」?

2021-01-10 海峽導報

對於島內「獨派」和綠營支持者來說,美國「挺臺」是難得的歷史機遇,「臺美建交」、「臺灣獨立」美夢實現機會更大,藍營支持者則憂心,怕觸發兩岸攤牌,臺灣陷入險境。不容否認,美臺官方關係日益「檯面化」的事實,但背後的動機遠非「挺臺」或「抗中」兩個字那麼簡單,而是涉及中美敵友之辨的問題。

日本防衛省發布消息,稱遼寧艦航母編隊於4月10日穿越第一島鏈南下西太平洋

近期輿論熱議後新冠期,美中將近入「新冷戰」,其實這個概念早在2015年,美國知名「中國通」蘭普頓就很有遠見的指出,「中美關係接近臨界點」。當時還是歐巴馬執政時代,中美在氣候、能源等領域合作相當緊密,雙方戰略、經濟、執法、網際網路四大高級對話機制剛建立,甚至出現「G2」或「Chimerica」的提議,當時雙方輿論界、戰略圈還「霧煞煞」,覺得蘭普頓的說法莫名其妙。

當時蘭普頓的「中美關係接近臨界點」不為外人理解,一個重要原因涉及到中文翻譯問題。蘭普頓曾在北京親自釐清,他所說的「臨界點」英文是「Tipping Point」而非「Turning Point(轉折點)」。簡言之,他認為當時中美關係處在一個很微妙的平衡狀態,只要有人用手指輕輕一點(Tip),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事實證明,川普的出現印證了蘭普頓的判斷,也讓國際關係大師的稱號名副其實。川普的當選成為藍普頓諭示的「Tipping Point」。

「臨界點」與「轉折點」的定義非常重要,因為現在的臺海情勢與中美兩強在西太平洋的實力對比,同樣正在逼近「Tipping Point」。換言之,只要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某一種條件下,陸美臺的任何一方只要輕輕一點,就會同時出現大陸「強制性統一」與美國「棄臺論成真」的「共伴效應」,從而徹底改變兩岸關係的現有格局。

臺海出現「共伴效應」的臨界點,需要滿足3個條件:

第一,中美在臺海周邊的「硬實力」即軍事實力已經平起平坐,雙方不再有摧毀或遏制對方的能力。

第二,大陸內部快速進入全面戰時動員體系,且其經濟仍能在戰時狀態下維持一定效率運轉;

第三,臺灣內部或臺海周邊出現讓大陸「師出有名」的誘因或導火索。如果將上述條件逐一對照當下的兩岸及國際情勢,臺海逼近「臨界點」絕非危言聳聽。

過去無論是臺當局還是美國戰略界,都曾討論認定大陸「武統」臺灣的成本過高,還會危及自身統治。其中最重要的論據就是大陸東南沿海乃經濟重鎮,以及長期改革開放環境下大陸社會不再具有強大動員力。然而,此次新冠肺炎爆發後,大陸的應急調度能力、舉國動員效率、戰時管理強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不禁要問,如果大陸在內部民意高支持度下開啟「強制性統一」進程,回應民意的政權會因而垮臺嗎?

此外,也是最切身的問題。中美在臺海「拔河賽」已經到了最緊繃的時刻,臺灣只要輕輕用力,就可能讓局勢徹底明朗化。美方常常以兩岸關係的「調停者」和「平衡者」自居,一旦認為臺灣執政者靠向大陸,就明裡暗裡「抓回來」,反之,一旦認為臺灣對抗大陸過了火,就立即扣上「麻煩製造者」的帽子,迫其乖乖就範。然而,就是從2016年開始,美方對臺灣的「示好」和過去大相逕庭,對蔡當局幾乎是「連拉帶拽」。為何?當然是中美在臺海硬實力接近逆轉,華府以前那一套玩不下去了,這才不得不拉緊臺灣!

美國學界一直有「棄臺論」的說法,很多人視為紙上談兵或脫離現實。非也!對美國來說,「棄臺」和不斷加碼支持臺灣並不矛盾,因為「是否棄臺」只是在某種極端情勢下的一個決定、一個念頭而已。同理,大陸下決心啟動「強制性統一」的那一天,就可能是美國「棄臺論」付諸實踐的那一天。

如何面對後疫情時代地緣政治重新洗牌,蔡當局需要深思熟慮,每一個臺灣人都要想清楚。

來源:臺灣《旺報》社論

相關焦點

  • 臺媒:蔡英文明年1月將出訪中美洲「友邦」 並過境美國
    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媒25日消息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明年1月下旬將開啟任內第四次出訪,預計將訪問臺「友邦」宏都拉斯、多米尼加等四國,並過境美國西雅圖、亞特蘭大。臺灣「東森新聞網」25日報導稱,此次出訪,蔡英文將出席宏都拉斯總統就職典禮,過境地點因考量不重複過境,所以預計去回規劃為美國西雅圖與亞特蘭大兩個城市。但報導也稱,相關出訪消息,臺「總統府」方面不願證實,僅表示若確定出訪,會立刻對外發布,至於蔡英文明年一月是否出訪,目前沒有任何訊息可以公開說明。蔡英文此次出訪,多米尼加成為頗為敏感的臺「友邦」之一。
  • 臺「國防+外交部」要求解放軍「節制」 臺媒:美國還沒來 大陸就已...
    臺海雖然還未升高到瀕臨戰爭的邊緣,但民進黨當局已經感受嚴重威脅,不得不提前向美國求助。但臺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引用美國五角大廈最新的軍力報告指出,美國已承認軍艦、飛彈、防空都落後解放軍。「兩岸若開戰,美國不容易來救,就只剩臺灣空軍在撐」。
  • 美軍機逼近廣東海岸,蔡英文該高興了?
    中美關係緊張在過去的一個月裡,臺海兩岸的關係非常緊張。剛剛過去的全國人大重申了「中國統一」的必要性和採取手段,接著蔡英文就發表就職演說要把臺灣帶往與大陸相反的方向,想要「以武拒統」「倚美謀獨」。接下來,美國軍機多次經臺灣領空飛行,臺媒還爆出美國特戰隊十幾年間一直有在臺灣地區訓練。
  • 臺媒:拜登總統上任後首個臺海危機
    此一推測久久未見實現可能與美國總統大選有關,現在大選結束,拜登也即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解放軍佔領東沙島行動可能就在拜登上任後展開,成為拜登總統任上首個臺海危機。報導稱,解放軍空軍與海軍巡弋臺海周邊曾在2019年達到高峰,後來受制於疫情,解放軍相關軍事行動有所緊縮。
  • 臺媒梳理:96年臺海危機以來 大陸「最嚴重軍事挑釁動作」發生在今年
    【大軍事消息】今年,大陸軍機和軍艦不斷繞臺,有臺媒在年底總結時直言「臺海今年很忙」。 臺媒21日提及,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喀拉蚩相繼在8月和9月訪臺,解放軍戰機兩度越過所謂的「海峽中線」,最近距臺灣新竹海岸線僅約37海裡(約合68.5公裡),「是繼1996年臺海危機、兩國論後,最嚴重的軍事挑釁動作」。
  • 美軍機一早現身臺海,同時解放軍火速行動,臺媒發現不尋常的信號
    12月10日一早,一架美軍機也現身臺灣海峽以北空域,與此同時解放軍火速行動,臺媒又一次發現不尋常的信號!據海峽導報12月10日報導,島內媒體稱,根據廣播記錄,大陸軍機今上午11時07分進入臺灣西南空域,臺空軍在空警戒並「廣播驅離」;而美軍1架U-2A高空偵察機今早現身臺灣海峽以北空域,距離福建領海基線僅50海裡。U-2A是U-2系列偵察機的首個量產型號。
  • 蔡英文沒料到,解放軍一聲令下,大陸戰機連續3日逼近臺灣,燃爆
    自蔡英文上任以來,民進黨當局一方面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將兩岸關係束之高閣,極力推動「以武拒統」;另一方面緊抱美國大腿,增加與大陸對抗的籌碼,令兩岸關係愈發緊張。尤其是在近日,民進黨當局不僅對美國大選公開表態,還高調宣布美軍登臺的消息。
  • 川普當選「棄臺論」再起 蔡英文要抱大腿沒了?
    川普令島內生出「棄臺論」 怕被他擺上「生意天平」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尹彥】「臺灣未來情勢註定嚴峻」「恐淪為亞細亞的孤兒」「蔡英文要抱的美國大腿沒了」……昨天美國大選公布結果,島內關注熱度異常高漲,平常不熱衷報導國際新聞的臺灣媒體紛紛實時更新選情。川普的最終出線令臺灣各界「大跌眼鏡」,驚訝之餘,更多對臺灣未來的悲觀預測也隨之而來。
  • 一天之內兩連出現在臺海!解放軍現身恆春外海後,臺媒嗅出不對勁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臺海局勢並沒因為大陸的長期以往的懷柔政策而變得理想,在蔡當局等分裂宵小的攪合與破壞之下,兩岸關係在今年來更加緊張。解放軍一天之內兩次現身臺海,臺媒驚呼不尋常。蔡當局還在玩火,忙著對中美"美臺"關係叩謝太張狂近日美方宣布對臺批准相關作戰系統,預估軍售交易總額為2.8億美元,並且表示目前正在美國國會進行相關審核流程,預計能夠在一個月之內完成軍售事宜。
  • 【臺海局勢最新消息!臺媒:解放軍軍機剛剛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已連續...
    2020-11-20 13:45:56來源:FX168 【臺海局勢最新消息臺媒:解放軍軍機剛剛進入臺灣西南空域 已連續7天「擾臺」 本月至今臺軍廣播驅離40次】根據臺灣媒體《自由時報》周五(11月20日)最新報導,解放軍軍機「襲擾」臺灣西南空域頻繁,中午再度進入臺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臺空軍照例廣播驅離,本月累計進入臺空域17天,也是連續第7天「襲擾」。
  • 臺媒:「臺海戰爭」打不起來,大陸也不想打仗,好不容易剛富起來
    臺灣地區的民進黨一再挑戰大陸的底線,不斷向美國靠攏。遭到了大陸的警告,民眾紛紛揣測是否要開戰。臺灣稱「臺海戰爭」打不起來在今年,蔡英文多次和美國一起勾結破壞兩岸人民情誼。導致臺灣地區與大陸關係不斷僵化,不少民眾認為臺灣與大陸很有可能會發生戰爭。
  • 臺海局勢最新消息!臺媒:臺灣防務部門重申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臺「不...
    臺海局勢最新消息!臺媒:臺灣防務部門重申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臺「不符事實」 美國五角大廈官媒聲明否認傳聞 文/editor2020-11-12 15:45:51來源:FX168
  • 專家:美國打「擦邊球」破壞臺海穩定
    來源:海外網圖為美軍機飛行路線(圖源:臺媒)海外網6月9日電 多家臺媒報導,美國海軍一架波音C-40運輸機9日上午從日本衝繩起飛後,飛越臺灣上空,飛離後持續往臺灣西南部方向前進《中時電子報》消息,美國軍機接近臺灣上空時,突然向臺方申請緊急降落,理由是「起落架故障」,臺方只準降落臺中清泉崗機場五分鐘,據悉這架飛機專門搭載美國高官。臺媒援引追蹤飛行軌跡的社交平臺帳號「Golf9」表示,「CNV7642」飛越臺灣西海岸,「這是一個非常少見的飛行航線」。
  • 兩岸青年學者展望「美國總統換屆後的臺海形勢」
    (中國臺灣網 趙靜 攝)  中國臺灣網1月11日北京消息(記者 趙靜) 今天上午,第16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北京民革中央舉行,30餘位來自兩岸的青年學者,共同展望了「美國總統換屆後的臺海形勢」。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為本次研討會致辭。
  • 金價逼近1870美元 中美、臺海局勢傳來新消息...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二(12月8日)亞市盤中,美元指數基本持穩,現報90.90附近;現貨黃金短線拉升,金價目前逼近1870美元/盎司,市場預期美國將出臺新的財政刺激措施提振金價上漲。此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引發避險買盤,從而利好金價走勢。消息顯示,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14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美國務院批准批准價值2.8億美元對臺軍售案。
  • 川普當選「棄臺論」再起 蔡英文要抱的大腿沒了?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股早盤還沉浸在希拉蕊民調領先的歡樂之中,不過隨著川普逐漸領先,臺股一路探底,盤中大跌290點,跌破9000點,終場下跌274.23點,以8943.2點作收,跌幅逼近3%,市值一夕之間蒸發約新臺幣8100億元。臺「國安基金」一度嚴陣以待,準備護盤。
  • 解放軍連續亮劍臺海
    臺媒近日報導稱,美國務院已批准對臺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最快將在一個月後生效,預估總價為2.8億美元。至此,川普政府今年已推動了六次對臺軍售,就算是在「彌留之際」,也好好撈了一把。果然,在華盛頓傳出這一個聲音後,蔡英文當局就坐不住了。
  • 美智庫攛掇與臺籤「聯合公報」,臺媒警告:恐將把臺海逼上火線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就在「假共諜案」持續在島內延燒之際,美國親臺勢力又鬧騰比照《上海聯合公報》的做法,把美國在臺協會(AIT)升格,甚至與臺當局籤署「外交公報」。臺灣輿論警告稱,蔡英文當局如果一味配合美國鷹派,恐將把臺海逼上火線。
  • 國慶節期間,加拿大軍艦進南海後,高調穿越臺海,外交部有言在先
    據臺媒報導,加拿大皇家海軍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溫尼伯」號10月2日由南海自南向北進入臺灣海峽,3日上午離開海峽後進入東海,繼續向北航行。「溫尼伯」號在穿越臺海期間,其官方臉書高調發布一系列「戲水」照片,宣稱「近兩個月的海上航行並完成了出色的工作,隨著繼續進行部署,還有更多工作」。不過,臉書中並未明確說明拍攝海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