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這麼豐富的水資源是如何產生的?會用完嗎?來源令人意想不到

2020-12-24 財鯨頻道

自人類的航空技術起源和發展開始,人們始終把探尋宇宙中與地球類似的星球其他星球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但人們漸漸發現許多與地球高度相似的星球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缺乏人類生存所需的液態水。

眾所周知,水是佔據地球表面最多的物質,超過70%的面積被水所覆蓋,教科書中稱地球「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更有學者把地球稱為「水球」。巨量的水資源也是我們與火星、金星等相比,孕育生命的優勢所在。但是這不禁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地球上大量的水是怎麼產生的?

對於地球上水的來源目前還沒有準確的定論,但是經過研究,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主要有兩種來源,第一是太空中彗星、小行星等天體帶來的水,第二是地球內部自我產生的水。

在數十億年前,大量帶有冰和水小行星撞擊地球,為地球帶來了巨量的水資源,這一觀點也在近年的發現中慢慢得以證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稱,在距離225萬公裡外的小行星「本努」上發現了液態水。並且該行星每個六年就會從地球軌道穿過一次,將有一定的可能性撞擊地球。

水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氧,這兩種元素在宇宙中也是大量存在的,所以液態水來自於地球外部的觀點被人們廣泛接受。

還有另一種觀點是地球內部產生水。科學家推測,地球的組成部分,就是大量帶有水冰的巖石,這種巖石大量匯聚在一起,經過漫長的時間,形成了地球,而這些水分子就大量存在於地球內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多次火山噴發,形成了水蒸氣,水蒸氣被地球引力控制,形成了大氣層,有的降溫後就變為了雨水,降落在了地面,變成了地球上各地的江河湖泊。大氣層越來越濃厚,就形成了獨特的封閉的大氣循環。

在目前可觀測的天體中,地球在太陽系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擁有得天獨厚的行星位置以及演化過程。人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不是地球上豐富的水資源,可能根本不會孕育出生命,更不要說出現人類這樣的高等智慧生物了,所以我們應該節約用水,且用且珍惜!

相關焦點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太陽系還有比地球水資源更多的星球嗎?
    從太空看地球,我們會發現它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地球的外觀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光芒,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 地球為什麼是藍色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地表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蓋,而陸地面積只有29%。
  • 地球上的淡水會用完嗎?
    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我們人類能直接利用的水卻很少。地球上的水有97.47%是鹹水,包括海水、鹹水湖的水、高礦化的地下水等,這些水含鹽量大,很難直接利用。地球淡水大約有0.35億立方千米,佔總水量的2.53%。而這些淡水大部分是以冰雪的固態形式存在於南北兩極、高山冰川、大陸冰蓋和永久凍土層中。
  • 地球上的水會用完嗎?地球的水還能用多少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很多資源都是有限的,比如說石油、煤炭、天然氣,這些都是地球後天形成的,一共就有那麼多,用完了就沒了,所以很多人都擔心有一天這些東西用沒了,人類就沒有資源可用,人類社會就會回歸原始時代,那麼地球上的水會不會也有用完的一天,要知道水可是生命之源,要是沒水了,別說是人類了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跟其它星球相比,水資源如何?
    從太空中看地球,我們會發現,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地球的外表呈現一種美麗的藍色光輝,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為什麼地球會是藍色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表面有著大量的液態水資源。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陸地的面積則只有29%,站在地球上你可能感覺不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巨大差距,可如果站在太空中,你就會看得非常明顯。人類生存的陸地被海洋隔開,形成了五大板塊,如此廣闊的海洋,讓地球看上去就是一個水的世界,很多人稱地球也為水球。那麼地球的水資源放在宇宙之中,還能夠稱得上是富水星球嗎?
  • 地球內部的水資源多嗎?儲水量可能比地表海洋還要多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會發現完全區別於其它星球的美麗藍色星球。地球能夠有如此美麗的景象,一個原因是地球表面有大量水資源的存在,其次就是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這或許就是生命星球獨有的色彩。因此科學家在宇宙中探索尋找可能存在生命星球的時候,觀測它與眾不同的色彩是一個重要的參考。
  • 地球上的水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其來源讓人意想不到
    水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樣東西,現在已知的生命形式幾乎都要依賴水,對在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水就是生命之源。而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美麗的蔚藍色星球,海洋佔了這顆星球表面積的71%。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地球上的水是怎樣來的呢?按照大家對宇宙中其他星球的認知,可能會覺得宇宙中像地球這樣充滿水的行星很少,所有地球上的水應該是自己產生的。
  • 地球上的液態水從哪裡而來?有一天會不會用完?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很多年。雖然這與地球的年齡相比不值得一提,但人類沒有必要與地球相比。當人們想到這一點時,他們會記得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不幸的是,它們仍然沒有產生文明,最終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然而,人類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地球存在的宇宙只有500萬年左右。
  • 珍惜水資源500字作文(精選五篇)
    我聽了不以為然:不就是停水嗎?沒什麼了不起的。爸爸看穿了我的心思,說:「你這孩子是沒吃過苦頭,如果你嘗過停水的滋味,你就不會這麼說了。」  第二天醒來,我早把停水的事拋到了腦後。穿好衣服下樓去刷牙,擰開水龍頭,卻發現一滴水都沒有。我這才想起來:今天停水。真是的,好不容易迎來了國慶長假,還要停水。幸虧爸爸英明,準備了好幾桶水。我一邊洗漱,一邊暗暗佩服爸爸的先見之明。
  • 「太空洗澡」你了解嗎?三種方式洗澡用水來源,可重複使用水資源
    「太空洗澡」你了解嗎?三種方式洗澡用水來源,可重複使用水資源。1984年9月、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在1986年中或1086年初,世界上第一位太空遊客將被接納搭乘太空梭到太空旅遊。這一消息、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有數萬美國人,其中包括電影明星、導演、作家,甚至還有參議員,都表示了要搭乘太空梭的強烈願望。
  • 它會意味著什麼?會影響地球嗎?
    你以前可能聽過「水逆」這個詞,「水逆」通常會被解釋為壞運氣或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但是水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你曾經在「水逆」的時候被警告過這一周都不要做任何決定嗎?又或者你聽到過某位朋友將他與同伴的爭執歸咎於我們臨近行星的逆行?
  • 地球與環境學院召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認證推進會
    5月9日上午,地球與環境學院在靜遠樓B414會議室召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推進會。學院領導及水科學與工程系全體教師參加會議。副院長(主持工作)劉啟蒙強調了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認證的重要意義,他指出,要舉全院之力推進專業認證工作,水科學與工程系每位教師都須全力以赴,要在專業自評的基礎上,按照認證標準加強專業建設。    業務副院長吳榮新介紹了地質工程專業認證順利通過的經驗及認證準備工作注意事項,針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制定過程中如何落實OBE理念,以及學生工作支撐材料、教學材料準備等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 如果地球的陸地與海互換,會發生什麼現象?答案令人恐懼
    地球在宇宙中是一個特殊的星球。按照目前人類對生命的定義,我們還沒有在其他星球上發現生命的痕跡。即使以目前人類的航天科技水平,還無法做到漫遊整個宇宙。但是就整個太陽系來說,我們對太陽系得各個星球已經十分地了解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 加拿大真的是「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嗎?
    評估加拿大的「水資源豐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許多地理、物理、經濟和社會問題。加拿大的淡水以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和雪的形式存在。考慮到加拿大河流平均每年排放近世界可再生水源的7%,加拿大似乎擁有豐富的水源。然而,這些「大數據」可能具有欺騙性。
  • 比地球多100倍的「超級水庫」,環境優渥舒適,人類有望移居嗎?
    我們都知道,地球由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構成,海洋佔據絕大部分,按道理來說,地球的水資源應該豐富,為什麼還存在缺水的問題呢?比地球多100倍的「超級水庫」,環境優渥舒適,人類有望移居嗎?其實地球上並不缺水,主要是人類能用的淡水資源少之又少。海洋中的水無法直接飲用,必須通過加工提煉過濾才能,這麼複雜的工序需要很長的時間。
  • 太陽有壽命嗎?地球上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地球、太陽、太陽系、宇宙全部都是有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缺一不可。當太陽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地球就面臨著毀滅的命運。距離這一天的到來還有多久呢?太陽的生命終結了,地球的命運將會是如何呢?
  • 老外硬核測試,結果令人意想不到!
    老外硬核測試,結果令人意想不到!原子筆作為我們最早接觸到的筆之一,它憑藉著爽滑的書寫性而被廣泛應用,作為最耐用的筆之一,一支原子筆究竟能寫多長距離?也是很多人都感到好奇的,有幾位印度小夥針對這個問題,做出實驗研究,可到哪裡找那麼長的紙呢?
  • 問答 |在那些氣候乾旱的地區,該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水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水資源,而地球表面水資源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一個地區水資源的多少,主要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降水豐富的溼潤地區,水資源也相對豐富。所以,一般來說沿海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而內陸地區水資源相對較少。
  • 小學作文:保護水資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小學作文:保護水資源 2013-07-13 09:4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人造肉科學拯救地球:實驗室培育肉類你敢吃嗎?
    但吃肉除了對健康產生影響之外,讓我們的地球也很受傷。森林砍伐、溫室氣體排放、汙染等等,畜牧業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正日益顯現。當肉食品需求的增長與破壞地球環境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時,我們該拿什麼拯救我們的家園? 不管你是一個狂熱的肉食愛好者,還是純粹的素食主義者,亦或者介於兩者之間,都不會否認肉類是一個全世界都在激烈爭論的話題。
  • 地球會如何滅亡? 有7種可怕的可能性
    1.處於地球中心的地核可能冷卻。地球周圍存在一個巨大的磁層,它能保護我們免受太陽風和宇宙輻射的傷害。地球在自轉的過程中,液態的鐵和鎳(即地球外核的成分)圍繞著金屬物質(地核)做渦旋運動,產生類似於電流在導電液體核中流動的發電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