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練習才完美

2021-02-08 MuSic 老牟和小蛇的音樂天地

我最近沉浸於讀書的快樂之中。剛剛讀完艾裡克森和普爾的《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又開始讀紐波特的《深度工作》。閱讀之餘,很想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大家聊一聊練習和專注力。

這兩本書中有很多極具啟發性的觀點,也有價值很高的可操作性策略。其中,兩本書都同時強調了「專注」的重要性。

比如《刻意練習》中提到:「專注和投入至關重要 …… 為了在沒有導師的時候有效地練習某種技能,牢牢記住以下三個F,將是有幫助的。這三個F,其實是以F開頭的三個單詞,即:專注(Focus)、反饋(Feedback)、糾正(Fix)。」

而《深度工作》中關於神經元的論述為「專注」提供了大腦科學的論據支持:

「專注於某一項特定技能,就會迫使某一特定大腦迴路在隔離的區域不斷地燃燒。反覆利用同一大腦迴路,就能促使少突細胞在這個迴路的神經元周圍包裹髓磷脂,從而有效地固化這種技能。因此,要想高度專注於當前任務,避免幹擾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充分隔離相關神經迴路,促進髓磷脂鞘形成的唯一途徑。」

專注怎麼那麼難

人人都說「做事要專注」,可是真實生活中,能做到專注卻是極少數的。

想像一下,一天24小時,有多少分鐘我們能夠做到極致的專注?尤其是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隨時有人找你,隨時有人需要你,隨時有一個微信消息進來,還有各種各樣的推送消息在你的電腦和手機桌面狂歡。自控力差一些就真的什麼都不用幹了。

讓人分心的東西太多了,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動力的來源。是什麼能使人專注呢?是什麼推動人們去學習和練習呢?可能是一些外在的獎勵或好處,也可能是內在的進取心或滿足感 。

外因動力總是短暫的,只有內在的動力發動起來,才會真正有行動力。而這內在的動力中,一定有因為自己的進步而帶來的喜悅。

專注不難,重點是有目標和方法

在BYU讀書期間,我不怕死地選了管風琴課。班裡的同學大部分是鋼琴表演專業,因為這是鋼琴系的必修課。還有一部分是從小在教會裡彈琴的同學。我大概是班裡起點最低的了。

在上第一節之前,老師Dr. Cook通過學校系統發來了一堆材料,要求大家第一次課之前把所有材料通讀一遍。其中有一份「有效練習策略」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

「策略」中給了一些基本的建議,比如每天都要練習,每次練習不用太長,重在堅持等等 。同時也包含了非常具體的操作辦法 。

練習要寫記錄卡,不光是記錄每天練習了什麼,練習了多久,還有很具體的練習情況。比如,練習前寫好計劃:「2:00-2:30,30分鐘,練習目標是通過10遍把《xxx》的速度從60提到75,不出錯,不停頓。」 練習後記錄:「2:00-2:40,40分鐘,12遍實現了60提到75,不出錯,不停頓。」

練習的反思要寫下來,「內聲部的獨立線條容易失去連貫性,單獨練。」 或者「腳踏板五度跳躍的時候容易找錯音,定位沒提前找。」 

如果有一個地方總出錯,建議用4F的辦法。Find it (先找出問題的具體地方),Fence it in(單獨把這個地方孤立起來),Fix it(找出問題根源並解決),Fit it into context(放回到前後文中連起來)。

舉個例子:

Find it  第35小節第三拍總是停頓,

Fence it in 單獨把這個地方孤立起來,甚至把前後樂譜都擋上。

Fix it  原來是踏板和左手的配合沒有熟練,先把速度放到極致慢,反覆練習。搞清楚左手和腳的配合怎麼進行的,再慢慢恢復速度。

Fit it into context  加上第35小節的第一、二拍試試,可以了。再加上前後一小節試試,可以了。好,放回樂段中 連起來。

不要簡單的重複。練習是重複勞動,但絕不能僅僅是重複勞動。每一次的重複都要有一些變化,比如不同的音色,不同的節奏,不同的聲部配合 ,等等。

練習之前一定要分析樂譜,指法腳法全部標記清楚,聲部關係分析好,需要左手幫助右手聲部的地方劃好線條,等等。沒有自己標記的樂譜等於沒有練習。重複錯誤的練習比不練習 更槽糕。只有完美的練習才會使人進步。

一定要分段練習。分段的依據建立在樂譜分析基礎上, 千萬不要從頭到尾過曲子。

……

完美的練習才能製造完美

英文有句諺語叫「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我的老師說,不,不是所有的熟都能生巧,只有完美的練習才可以(Only 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哇,從小就被告訴「回家要努力練習」。可是,從來沒有人說回家怎麼練習啊, 更不知道什麼是完美的練習。原來,光靠努力是不夠的啊。

在結束了管風琴學習的時候,我跟Dr. Cook表達了敬意和謝意。我說: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把巴赫練下來。如果沒有這些練習策略的指導,我不可能超額完成管風琴作業。好的練習步驟和策略,加上耐心和恆心,進步真的是明顯得讓自己都開心,會迫不及待地想去練習。」 

寫在最後

自我進步帶來的愉悅感一定是內在動力中很大的一個部分,而內在的動力會帶來更多的行動力和專注力,專注才有可能實現有效練習。

這個道理不光是在自我練習中有效,班級教學中、合唱排練中、生活中是不是都可以運用呢?

其實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如果不從根本上去理解和實踐它,道理終將只是道理。但是,如果你身體力行,將所謂的道理真的實踐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體會它給自己帶來的變化,你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的。開始完美練習吧!

今日的練習、教學或者排練,你的目標和練習策略是什麼呢?你要如何實現專注呢?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互動哦!

長按圖片,掃碼留言!

相關焦點

  • 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完美越好,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越是把孩子朝著完美的方向塑造,孩子離完美就越遙遠。去年的家長訓練營有一位媽媽,是一名教師,從孩子出生開始,這位媽媽就用幾乎所有的精力來培養唯一的兒子。兒子幼兒園和小學還是比較優秀的,自從上了初中就開始退步,最後輟學了。
  • Jessie J的1句英語: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完美很無聊。是你的缺點讓你變得完美。重點句型:being... is...imperfection 不足/缺點否定前綴imperfection 完美imperfections 一些不足It's the就是這些不足讓我們變得完美。It’s the music that makes me alive.是音樂讓我繼續活著。
  • 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人生(好文)
    林語堂在《人生不過如此》中寫到:「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愛情往往因缺憾而完美張小嫻曾說:「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偏偏是愛情本身」。那些曾經被有意無意錯過的愛情,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沉澱而漸漸清晰,成為心中的缺憾,而愛情卻又完美。也許,不完美的愛情才是真實的存在。不得不說,缺憾是愛情最有餘味的一種美好結局。
  • 心理諮詢師| 擁抱不完美,才成就完美
    後來看到一個故事:一位大師臨終前想找一個繼承人,就讓兩個徒弟去樹林找一片最完美的樹葉。大徒弟一直惦記著最完美的樹葉,在樹林裡轉悠了大半天,最終空手而回。因為他執著於完美,最終只能是一無所獲。小徒弟帶回來的樹葉不是很漂亮,他說:「我沒有找到最完美的樹葉,就帶回來還算完整的一片。」大師最後將衣缽傳給了小徒弟。這時候我似乎明白了,原來完美根本就不存在。萬物都不完美,我們的生活也一樣。
  • 我們都追求完美,卻不知不完美才是完美:老子《道德經》智慧
    《道德經》第二章前言我們常談追求完美,好像無可厚非,正因為,眾人皆以完美為美,於是讓大家都走上了追求之路,永不停歇。應了那句話: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然而,拼死拼活,到頭來,卻無異於竹籃打水一場空。回頭看,這個追求完美,真是害人不淺。
  • 什麼樣的胸部才算是完美?
    在傳統審美裡,豐滿的胸部是美女的象徵之一,不少女性也希望能擁有線條完美的胸部。可怎樣的胸部才算完美呢?雖然完美胸部有著5個標準,但其實,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尺寸。 完美胸圍有「黃金比值」 1、胸圍要與身材成比例,過大或者過小都是有失美感的。一般情況下用身高(釐米)乘以0.53,得出來的數字是比較適合的胸圍尺寸,也就是黃金比值。
  • 完美英語怎麼說?
    完美英語怎麼說:Perfect釋義:完備的;完美的;完全的;準確的;地道的;優秀的;最佳的音標:英 [pfkt , pfekt] 美 [prfkt , prfekt]Flawless釋義:完全潔淨級;無瑕級;無瑕;無暇;音標:英 [flls] 美 [flls]Consummate釋義:完美;完成
  • 王雨蘊:大愛的世界才完美
    王雨蘊:大愛的世界才完美 2018-12-19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劉興 在2018中國公益年會前夕,年會嘉賓王雨蘊接受《公益時報》記者專訪,在闡述完美精神、完美責任的同時,也讓我們領略了完美世界的公益文化。 睡袋文化 《公益時報》:2004年,你加入到初創的完美世界,應該說見證了完美世界由白手起家到崛起壯大的全過程。簡要回顧這段歷程,有哪些事讓你印象深刻?
  • 不完美媽媽和完美媽媽,誰才是更好的自己?
    從一個追求「完美」到接受「不完美」自己的人,她坦言「一切都變得美好了」。曾經用完美要求一切的她,自以為能像女超人那樣搞定家庭和事業。她一邊努力拼搏事業,一邊保持家裡整潔乾淨。結果呢,看著被兩個孩子弄得亂糟糟的家,擊垮了她對完美的執著。
  • 新東方口語:完美身材&完美英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潮英語>正文新東方口語:完美身材&完美英語 2015-03-09 15:3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上海新東方熊鑫
  • 心理學: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嗎?你會一直給自己設定很高的目標嗎?你會一直緊繃著弦,稍有過錯就不停地苛責自己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去追求完美呢?微有瑕疵,才能更顯得真實呀!今天分享的這本書是《不執著, 叫看破 不完美,是人生》,作者用自己的一系列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 學習英語的十個完美姿勢,練就完美的標準英語
    學習完美的標準英語,要學會應用是個正確的姿勢,下面篇章一一道來。姿勢一,練就完美英語,需要多應用標準英語。標準英語立足於書面英語,是被人們廣泛接受和應用的。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有很多共同點,他們的區別在於口音,個別詞彙拼寫以及發音的差異。學習美式與英式英語中,一定要注意它們的區域化特徵和區域性的方言。
  • 完美教育不可取,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同樣如此,很多的家長在望子成龍的心態驅使下,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而忽略了孩子本身,近年來某某高中生跳樓、某某小學生焦慮等事件頻發,就已經明確的告訴我們了,完美教育並不可取。從小被要求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的孩子在面對失敗的時候就會驚慌失措,為了避免再次失敗甚至會喪失掉從頭再來的勇氣。但是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所以從頭再來的勇氣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 7個動作練習出完美腹肌,不需要任何器械,綜合性較好的一組訓練
    導語:你想要練習腹肌嗎?現在大街上走來走去擁有腹肌的男生很多,包括很多女生都有自己的馬甲線,那他們是怎樣快速又高效的練習出腹肌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組完美動作,不需要任何器械,而且它的綜合性較好非常適合入門集訓練。今天這篇文章的九個動作在你前期減脂之後後期就可以練習起來了一定會擁有完美腹肌。
  • 完美比例身材的女生是怎樣的?
    相信每個女生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完美比例身材,那麼,完美比例的身材是怎樣的呢?        我們可以通過身高和完美身材比例計算公式,計算出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最理想的維度尺寸。          按照身高計算出來的完美比例尺寸是一個固定值,很少有同學能夠完全符合。但如果是按照下方的女生的黃金身材比例,練習單一部位來調整局部與局部之間的比例,讓身體整體接近黃金身材比例會比較容易做到。
  • 「完美」媽媽的「完美預設」
    三歲半的雩從經典教材小湯1開始學習,半個月後她就不滿足於每周2首曲子的練習作業了,要求再往後練新的(小湯教材是每一個新的知識點後面跟隨兩首新曲子,然後再配2首複習曲子,所以對她來說練後面複習曲子沒有新的樂理知識,後來鋼琴老師也認為她是可以自己往後練的
  • 育兒,是父母的修行: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小孩,也沒有完美的父母
    ,我們接納不了自己的不完美,我們害怕承擔「自己不是好父母」的責任。於是,我們不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便也不能針對那些不完美而做出改變。可是為人父母,本身就是一場相互成長,如果自己沒有改變,自己眼中的孩子也就一如既往地問題連連。
  • 女生多大的罩杯才最完美?
    女生多大的罩杯才最完美百看不厭的Cb杯吧因為我喜歡山丘不喜歡小山坡最完美把T恤穿成緊身衣的痛你們懂嗎女朋友的多大都不介意啦因為我可以一手帶大關鍵是沒有女朋友 之前聽男生說過c杯以上才算是有胸
  • 接納不完美,才能更精彩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也是追求完美。然而,生活本來就是完美與不完美的統一,兩者相互存在,不是個人的主觀意願。正是這兩者相互依存,才使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了更多美。比如帕運會上奧運健兒雖然身體殘疾,但他們以自己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很多常人都難以達到的成績,正是由於他們正視並接納自己的殘疾,不逃避現實,積極探索自己的優勢然後刻苦訓練,才讓我們在帕運會上看到那一幕幕的精彩瞬間。
  • 媽媽不是完美媽媽,孩子不是完美孩子,我們天生就不完美
    這時我才明白,孩子為什麼罵人和哭泣,都是因為我昨天答應孩子的事情,就在這一切看似完美又幸福的時刻,卡羅琳發現之前被外面媽媽留下來的孩子變得沒靈魂的軀殼,完美的媽媽變得並不完美當發現這一切以後,卡羅琳只有鼓起勇氣和「完美媽媽」鬥智鬥勇,最終回到了「不完美媽媽」身邊。經歷這一切以後,卡羅琳明白,不完美的媽媽才是真實的媽媽,才是完美的媽每個孩子心中都幻想有一個完美的媽媽,她脾氣好、煮飯好吃、時尚漂亮和可以滿足孩子所有願望,堪稱完美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