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說了一位媽媽和她兒子的故事,很是感慨,寫成文章可以保存更久,也可以讓更多人看到。
故事的大致背景是:孩子媽媽是做生意的,屬於比較有錢的那種,爸爸有兩輛計程車,孩子屬於有天生障礙的那種,一看模樣就不屬於正常孩子,腦袋比一般孩子大很多,從小學開始就是班裡倒數第一和第二,各種補課也不見什麼明顯效果。
在孩子媽媽的意識中她孩子是很優秀的,只不過是不到時候,因為他舅舅就是從高中才開始發力的,最後在北京帶博士生了,所以她孩子也不會差。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報各種補課班,後來聽說輔導班不好,就找家教,找學校老師、在校大學生,只要聽說哪個老師厲害,不在乎學費,所有課程都找了家教,有些課一節課就是四五百,但是媽媽不在乎,孩子只要是有進步,考到倒數第二,媽媽就很開心,極力稱讚這個老師好,她兒子進步了!然而從小學到初三,最好的成績就是倒數第二,初三升普高,自然是沒考上,媽媽又到處打聽哪裡有好的私立高中,要花大價錢去上私立高中,因為她認為孩子在高中就能逆襲,她說過,怎麼還不能考個本?到時候去北京找他舅舅!!!
因為孩子天生頭大,所以她極其敏感別人拿她孩子頭大說事兒,因為這事兒她去學校找老師,找校長,因為這事兒還和鄰居翻過臉,所以很多人對她敬而遠之,躲不過去的就只能順著她說,例如實在不行就去青島大學找個合適的老師,人家肯定厲害,然後她就信了,就開始打聽青大老師給孩子做家教。
選擇私立高中的時候她給孩子舅舅打電話,舅舅說上學不是唯一出路,聽到這話她才放棄了上高中的想法,問孩子想做什麼,孩子說想當廚師,最後選了個技校學廚師去了。
孩子從小聽話,讓他學習就學習,補完課一問就會了,做題也會了,但是第二天又忘了,周而復始,放學後讓他寫作業就寫作業,各種才藝班也從不拒絕,不玩手機和電腦遊戲,也沒別的壞習慣,聽話是沒跑的。
孩子爸爸其實是知道自己孩子的真實情況的,無奈媽媽太強勢,太執著,他自己說了又不算,只能由著孩他媽去了!
聽完這個故事,我們討論了很長時間,真的,不是每個學生都能上普高的,上普高的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考上大學的,上學也不是唯一出路,家長一定得有自知之明,把錢花在刀刃上吧,天生我材必有用,說不定她孩子以後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廚師!!!
我是漫話基礎美術,對基礎美術和孩子教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並多做交流,共同為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長獻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