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準媽媽經常在想一件事,自己到底要順產還是剖腹產?原本以為順產沒有什麼傷口,對孩子有好處,可是會聽到很多生完孩子的寶媽說,順產也要挨刀。
因此人整個孕期內心滿滿的全是疑問,得不到確切答案。
寶媽薇晴懷孕30周,看著肚子一點點變大,她在心裡糾結了無數次,還要不要堅持順產?
因為閨蜜比她先生了寶寶,坐月子時跟薇晴聊天,說自己生產時有側切那種感覺很尷尬,對順產有了心理陰影。
後來在一次產檢中,薇晴沒忍住對醫生進行「五連問」:
順產必須得側切嗎?為啥要切啊?側切是疼不疼啊?我可以不切嗎?側切完怎麼辦,對生活沒有影響嗎?
醫生面對突如其來的疑問被逗笑了,告訴薇晴不要太緊張,並沒有她想的那麼恐怖。
我想這也是大部分準媽媽心中的疑問,可能比四連問還要多,接下來我們一步一步解答關於順產時側切的問題,大家可以先馬後看!
準媽媽不理解:好好的順產,為什麼非要切一刀?產婦接受不了還會麻煩醫生,有什麼好處呢?側切確實有一定好處,只是醫生沒有時間太細緻地對產婦講。
自然順產時,由於產婦產道彈性不足、或者胎兒頭部較大,「出口」處容易發生撕裂,撕裂的傷口較長、邊緣不規則。
側切跟撕裂的傷口對比起來會更好縫合和恢復,對於外觀不會有很大影響。
側切的另一個重要性在於,當胎兒娩出困難、產程時間很長,產婦用不上力時,側切可以幫助產婦加快分娩速度,避免胎兒窘迫。
並不是所有產婦都需要側切,不能只看概率,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來看,醫生也會觀察產婦的分娩條件。
不要被「十順九切」這種話嚇到了,跟剖腹產和撕裂的傷口來比側切是更佳的解決辦法。
1、初產婦不會用力、過於緊張,分娩時間過長。
2、胎兒過大、產婦骨架小、胎頭娩出困難,產道「出口」水腫,極易發生撕裂。
3、急產、需要藉助產鉗等情況。
4、產婦身體狀況不佳,需要加快產程。
側切的疼痛感排在宮縮、生娃、和剖腹產打麻藥之後,而且醫生是經過產婦允許後再側切的。
在產婦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側切並打局部麻藥,疼痛不是很明顯,大多數產婦可以承受得住。
若是沒能躲過側切這一刀,我們也不必害怕和焦慮,只要醫生縫合得好,產婦護理得當不會對生活有太大影響。
側切傷口一般會在一周癒合,完全恢復需要2~3月左右。為了讓側切傷口恢復得更好,要注意以下幾件事,撕裂傷也可參考。
★ 臥床姿勢
根據側切刀口位置,出產房後前幾天臥床姿勢要注意,側切在左側要向右側躺,避免惡露一直浸泡著傷口。反之也是一個道理。
★ 保持衛生、少用衛生巾
在傷口尚未癒合的階段內,寶媽少用衛生巾,可以在身下鋪一次性護理墊,目的是保證傷口周圍的乾爽和透氣。保證每天的清潔和消毒,有助於傷口更快恢復。
★ 恩愛事情等一等
產後恩愛時間至少要在2個月以後,如果感覺沒恢復好可以繼續推遲,忍一忍是為了身體考慮。
糰子媽心裡話:
側切並沒有那麼恐怖,是保護胎兒和產婦的方式,準媽媽別太牴觸。
【今日話題】大家順產時側切或者撕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