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每個月都會做產檢,對胎兒的狀況做出評估,最後一個月的產檢,醫生一般會給出最後的安胎方式以及分娩方式的建議。
執筆:喬蘇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懷孕到最後一個月,還差30天就到預產期,很多孕媽都是又喜又悲,很開心寶寶要出生,自己可以和這個小天使見面了,但同時對分娩又存在著巨大的恐懼,害怕別人所說的「十級疼痛」,害怕手術過程中出現問題,所以帶著這種糾結的心情,在不安中度過最後一個月。
但其實,孕媽在最後一個月只要做到這幾點,生寶寶時就會更加安全。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第一點:注意修養,不要過度的勞累
懷孕到了最後一個月,孕婦的肚子已經膨脹到了最大,這時是非常危險的,但是隨著寶寶的胎動逐漸的減少,孕婦的舒適感逐漸上升,她們常常會出門逛街或者做家務來打發無聊的時光。
尤其是對有些女性來說,她們是閒不住的,以前忙習慣了,閒下來的時候就會想要找點事情做,所以會做做輕鬆的家務,和好姐妹逛逛街、購物,放鬆心情。
但是這常常會給孕婦帶來危險,有時逛街不覺得,等逛完後就會感覺特別的勞累,孕婦是不適合過度勞累的,很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很大的傷害。
此外,街上人來人往,人口非常密集,孕婦一不小心被人擠到了,摔倒了,就很容易流產,所以孕婦出門要注意。
還有另一些孕婦,工作心比較強,所以在臨產前的一個月還在努力的上班,先不論工作壓力對孕婦身體會不會產生影響,萬一孕婦早產或者發生什麼意外,在公司也非常的不方便,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會受到威脅。
等到分娩時,孕婦是要使足力氣的,所以產前最後一個月孕婦最好修養好身體,為生產攢夠體力,安心的在家養胎就好。
第二點:調整好情緒,不要過度緊張
幾乎每個第一次做媽媽的人在最後的一個月都會非常的緊張,有的是因為聽說分娩非常的疼痛,害怕去感受;有的害怕分娩過程中突發什麼意外情況,自己和寶寶的生命受到威脅;有的還沒有做好當媽媽的準備,突然就要切換身份難以適應。
這種糾結的心情就會讓孕媽非常的緊張,但是孕媽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緊張給身體帶來不適。
越到後面越緊張,孕媽就會開始埋怨自己為什麼這麼緊張,從而陷入一種消極的惡性循環中,從而使精神壓力變大,出現心理問題。
輕則是自己的睡眠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失眠多夢、心悸等問題,重則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最終影響寶寶的出生。
所以在最後一個月,孕媽要儘快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感到擔心鬱悶的時候,可以多和老公、好友聊聊天,在家人的陪伴下出門在附近散散步,嚴重時最好找心理醫生進行疏導。
第三點:注意飲食,不要暴飲暴食
胎兒到了36周左右,就已經為分娩做好了準備,這時他已經入盆,孕媽的胃部就不再受到擠壓了,在胃部逐漸恢復的過程中,孕媽的胃口也會越變越好。
這時有些孕媽終於有心情去吃一些東西了,於是乎就開始大吃大喝,想著在分娩之前,趕緊再趁著最後一點時間給孩子補充營養。
雖然想法是好的,但因為孕期最後一個月,孕媽一般是很少運動的,而胎兒基本已經發育完全,所以暴飲暴食可能會引起一些妊娠併發症,對孕媽的健康造成影響,過多的脂肪堆積也不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所以已經堅持了那麼久,孕媽不要在最後一個月功虧一簣了。
第四點:謹遵醫囑,不要枉顧產檢結果
孕期每個月都會做產檢,對胎兒的狀況做出評估,最後一個月的產檢,醫生一般會給出最後的安胎方式以及分娩方式的建議。
所以對醫生的建議,孕媽最好認真的聽取,能做的,不能做的,都要牢記於心,保持良好的心態來迎接寶寶的到來。
尤其是對於醫生分娩方式的建議,一定要嚴格地遵守,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以及胎兒發育的狀況不同,有些女性不適合做順產,所以如果你是這樣的孕婦,枉顧醫生的建議,一味地做各種順產的準備,那麼就是在拿自己和胎兒的生命開玩笑。
所以為了孕媽和寶寶的健康,孕媽要謹遵醫囑,如果對分娩有一些疑問,可以主動地提出來,當知道利弊關係之後,就不會貿然地做一些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