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賓樓已有160多年的歷史,留下傳說無數,總經理高建林最近整天琢磨的,就是其中的牌匾之謎。
鴻賓樓歷史上有過多少塊牌匾已不可考,1963郭沫若題寫過,1983年啟功先生也題過匾,但大家公認最具傳奇色彩的則是清末天津兩榜進士於澤久所書的「鴻賓樓」。因為這塊1955年從天津帶進北京的牌匾,以二十兩黃金(舊制16兩為一斤的小兩)塗飾,是迄今為止北京唯一一塊用了真金的「金字招牌」,經歷了100多年的風霜,除了右上角有一點黑印,依然金光燦爛。但是這塊金匾卻留下了許多謎團。比如說,「鴻」字鳥下應該是四點水,但是匾上的「鴻」卻只有三點水。
如果說於澤久學識淵博所以用了異體字或為某位尊者諱故意缺筆,倒也正常,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匾上既無上款也沒有下款,這種現象在社會賢達為商號題匾時極為罕見。
但是高建林接任總經理後,一直非常注意搜集整理企業文化故事,結果他居然在員工培訓材料中發現了另外一種說法:「文革」期間,風聞有人要以破四舊為名砸掉於澤久題寫的老匾,員工為了保護這塊金字招牌,只好忍痛裁掉了上下款。
這還真有可能,因為都一處的「虎頭匾」,就是被鍋爐工從造反派手裡偷偷搶救下來,直到1981年才敢交出來的。會不會鴻賓樓裡也有一段護匾傳奇呢?